「做好扶貧工作是我的本分,不是為了讓群眾記住我,而是讓在這裡的每一天都對得起那份初心」。團馬鞍山市委副書記馬鑫在馬鞍山市含山縣運漕鎮新港村擔任扶貧工作隊隊長已逾半年,這位33歲的清華大學博士感慨道,「農村是最好的大學。」
今年4月,馬鞍山市進一步加強選派幫扶幹部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儘管婚期定在5月,馬鑫還是第一個將報名書交到了市委組織部。
如何在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同時,不斷在產業扶貧上下功夫?到村之後,他牽頭設計製作「新港村扶貧工作隊聯繫卡」,在村部設立「郵樂購」網點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打造「大戶+貧困戶+入股分紅」模式實施稻蝦共養,驗收村屬光伏電站……
近段時間以來,馬鞍山越來越多的青年幹部投身扶貧工作。團馬鞍山市委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實地調研,制定印發《共青團馬鞍山市委關於青春助力精準扶貧行動的實施意見》。打造「青馬說扶貧」「青檬勵學金」「青創電商匯」三大「青」字品牌的幫扶項目,重點依託市青聯和市青企協,主動參與產業扶貧,動員全市青少年積極參與社會扶貧,營造全社會青春力量「大扶貧」的氛圍。
青檬勵學家訪:用腳步丈量「青情」
「3塊5塊別嫌少,幫助他人剛剛好。」2016年,在團馬鞍山市委的指導下,當地愛心人士和社會組織出資發起成立了青檬公益發展中心。中心針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發起公益項目——「青檬勵學金」。同年,就募集到了15萬餘元的愛心助學款,對全市遞交申請的200名中小學生實現助學全覆蓋,資助了15名貧困大學新生。
2017年以來,「青檬勵學金」公益項目緊緊圍繞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大局,重點針對含山縣、和縣、鄭蒲港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品學兼優的學生和其他縣區低保戶家庭、品學兼優的學生,深入推動扶貧工作。
「我們要求受資助的學生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來自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家庭,二是該學生一定要品學兼優,積極向上。」團馬鞍山市委書記錢俊說,定下學生受助條件的「硬標準」,更有助於扶貧工作的精準發力。
藉助團屬新媒體平臺,團馬鞍山市委著力打造「指尖上的微公益」,專門開通微信募捐系統,愛心人士只要在相應頁面掃碼,就能獻出一份愛心。
短短20多天,全市上百個團組織、5000餘名團員踴躍奉獻愛心,幫助「青檬勵學金」公益項目籌集愛心善款20餘萬元。
「女孩反覆說自己沒有想要的,只想把學習搞好。我堅持問了10多分鐘,她終於說出了一個小心願,上初中的時候想有一個新書包……」馬鞍山市市委辦一位青年幹部在「走訪日誌」中寫道。
為了確保扶貧工作「不斷線」,8月中旬,團市委啟動「青檬勵學家訪」活動,組織全市57名團幹部分別前往26個鄉鎮的170名學生家中進行入戶家訪,並落實「四個一」的要求,與貧困家庭學生進行「一次面對面的交流」,填寫「一份學生信息檔案」,撰寫「一篇團幹走訪日誌」,收集認領「一個微心願」,真正了解孩子們的實際需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團幹部去每戶貧困孩子家中進行家訪,讓這個活動更加實在、更加走心。」錢俊認為,動員更多的團幹部、青年參與進來,讓團幹部受教育,既落實了全面從嚴治團要求,也有助於不斷反饋扶貧的實際效果,並不斷修正相關措施。
青馬說扶貧:巧用新媒體解讀扶貧政策
「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一拓展』的政策,首先我們說說『神馬』是『三保障』……」在團市委官方微信推送的這段視頻裡,通過馬鞍山共青團特色卡通形象「小青馬」具體而生動的解說,使得當地居民所享有的健康扶貧政策清晰呈現。
今年以來,團市委結合多次走訪調研情況,針對貧困戶實際需求,決定將純文字的紙質政策宣傳資料「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動漫視頻。
8月24日,第一期小青馬說扶貧正式上線,3分半鐘的動漫視頻,主題為「健康脫貧」,內容由團市委和市扶貧辦、市衛計委共同策劃並把關,具體的視頻製作則由創業青年完成。
每一期「小青馬說扶貧」的節目均通過電視、手機移動端等新媒體渠道進行廣泛推送。目前,第二期與市教育局共同策劃的「教育脫貧」已經上線,第三期主題為「危房改造政策」的視頻正在製作中。
「每一期視頻都要經過幾個牽頭單位反覆審核、打磨並修改,聽取相關單位和扶貧同志的修改意見,確保百姓能夠看得懂,理解準確,還要樂意傳播。」團市委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
青創電商匯:培育電商人才,實施精準扶貧
「如何促進線下傳統產業和電商相結合?」「如何申請青年創業貸款?」今年8月,團市委組織的「青創電商匯」活動走進和縣,這些創業青年最關心的問題被「搬上」培訓現場的講臺,依次解讀。
作為和縣青年志願者協會副會長,自媒體「達人」撒忠毅就青年電商扶貧,與在場的創業者進行了經驗分享。
今年5月,撒忠毅搭建起同城購公益扶貧電商平臺,積極與當地政府對接,將貧困戶家裡的農副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出去,既解決了農產品「愁賣」的大難題,也為同城的市民提供了安全優質的食品保障。
「有一戶貧困戶,老兩口養了100多隻鵝,卻苦於沒有銷售渠道,不巧老奶奶生病,老伴兒很著急,打算低價賣給小販。」撒忠毅知道了,當晚就在微信平臺發布消息,第二天和愛心人士以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將100多隻鵝全部收購。
據了解,該電商平臺正實現從「貧困戶有什麼,平臺賣什麼」到「市場需求什麼,貧困戶種養什麼」的轉變,貧困戶開始主動要求加入,進行訂單式的養殖和種植。
目前,團馬鞍山市委舉辦的「青創電商匯」已分別在含山縣、和縣、鄭蒲港舉辦電商專題培訓班4場,共有200餘名農村青年參加電商技能培訓。在市級的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中,專門開設電子商務師工種比賽,旨在培育一批電子商務師高級工及技師,促進電商扶貧發展。
「還曾遇到一戶貧困戶老人,沒有小孩,他們最怕的就是過年,我們電商協會聯繫了學校,帶著孩子去老人家裡表演節目。」撒忠毅至今記得老人那久違的笑容。「扶貧不光是幫他們賣東西,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為他們送去溫暖」。
團馬鞍山市委還加大對縣級團委扶貧工作的指導。今年以來,團市委指導團和縣縣委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的支持,聯合縣工商聯、縣總工會、縣扶貧辦等單位,共同倡議設立「金鑰匙扶貧公益基金」,將專款用於公益性崗位開發,為最困難的貧困戶送上「公益金飯碗」。截至目前,已累計募集資金2345.9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6200個,發放工資250萬元,上崗貧困戶人均月增收入近500元。
「今年以來,團市委、市青聯緊密圍繞『脫貧攻堅戰』中心任務,主動服務市裡的精準扶貧工作,深入推進『青春扶貧行動』,廣泛發動、精準發力,打好『青』字品牌。」團馬鞍山市委書記錢俊表示,下一步,要搶抓共青團改革機遇,夯實基層團組織基礎,打通共青團聯繫青年的「最後一公裡」,努力把青春扶貧工作越做越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