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特色「青」字品牌 助力精準扶貧-中青在線

2021-01-18 中國青年報

    「做好扶貧工作是我的本分,不是為了讓群眾記住我,而是讓在這裡的每一天都對得起那份初心」。團馬鞍山市委副書記馬鑫在馬鞍山市含山縣運漕鎮新港村擔任扶貧工作隊隊長已逾半年,這位33歲的清華大學博士感慨道,「農村是最好的大學。」

    今年4月,馬鞍山市進一步加強選派幫扶幹部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儘管婚期定在5月,馬鑫還是第一個將報名書交到了市委組織部。

    如何在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同時,不斷在產業扶貧上下功夫?到村之後,他牽頭設計製作「新港村扶貧工作隊聯繫卡」,在村部設立「郵樂購」網點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打造「大戶+貧困戶+入股分紅」模式實施稻蝦共養,驗收村屬光伏電站……

    近段時間以來,馬鞍山越來越多的青年幹部投身扶貧工作。團馬鞍山市委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實地調研,制定印發《共青團馬鞍山市委關於青春助力精準扶貧行動的實施意見》。打造「青馬說扶貧」「青檬勵學金」「青創電商匯」三大「青」字品牌的幫扶項目,重點依託市青聯和市青企協,主動參與產業扶貧,動員全市青少年積極參與社會扶貧,營造全社會青春力量「大扶貧」的氛圍。

    青檬勵學家訪:用腳步丈量「青情」

    「3塊5塊別嫌少,幫助他人剛剛好。」2016年,在團馬鞍山市委的指導下,當地愛心人士和社會組織出資發起成立了青檬公益發展中心。中心針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發起公益項目——「青檬勵學金」。同年,就募集到了15萬餘元的愛心助學款,對全市遞交申請的200名中小學生實現助學全覆蓋,資助了15名貧困大學新生。

    2017年以來,「青檬勵學金」公益項目緊緊圍繞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大局,重點針對含山縣、和縣、鄭蒲港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品學兼優的學生和其他縣區低保戶家庭、品學兼優的學生,深入推動扶貧工作。

    「我們要求受資助的學生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來自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家庭,二是該學生一定要品學兼優,積極向上。」團馬鞍山市委書記錢俊說,定下學生受助條件的「硬標準」,更有助於扶貧工作的精準發力。

    藉助團屬新媒體平臺,團馬鞍山市委著力打造「指尖上的微公益」,專門開通微信募捐系統,愛心人士只要在相應頁面掃碼,就能獻出一份愛心。

    短短20多天,全市上百個團組織、5000餘名團員踴躍奉獻愛心,幫助「青檬勵學金」公益項目籌集愛心善款20餘萬元。

    「女孩反覆說自己沒有想要的,只想把學習搞好。我堅持問了10多分鐘,她終於說出了一個小心願,上初中的時候想有一個新書包……」馬鞍山市市委辦一位青年幹部在「走訪日誌」中寫道。

    為了確保扶貧工作「不斷線」,8月中旬,團市委啟動「青檬勵學家訪」活動,組織全市57名團幹部分別前往26個鄉鎮的170名學生家中進行入戶家訪,並落實「四個一」的要求,與貧困家庭學生進行「一次面對面的交流」,填寫「一份學生信息檔案」,撰寫「一篇團幹走訪日誌」,收集認領「一個微心願」,真正了解孩子們的實際需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團幹部去每戶貧困孩子家中進行家訪,讓這個活動更加實在、更加走心。」錢俊認為,動員更多的團幹部、青年參與進來,讓團幹部受教育,既落實了全面從嚴治團要求,也有助於不斷反饋扶貧的實際效果,並不斷修正相關措施。

    青馬說扶貧:巧用新媒體解讀扶貧政策

    「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一拓展』的政策,首先我們說說『神馬』是『三保障』……」在團市委官方微信推送的這段視頻裡,通過馬鞍山共青團特色卡通形象「小青馬」具體而生動的解說,使得當地居民所享有的健康扶貧政策清晰呈現。

    今年以來,團市委結合多次走訪調研情況,針對貧困戶實際需求,決定將純文字的紙質政策宣傳資料「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動漫視頻。

    8月24日,第一期小青馬說扶貧正式上線,3分半鐘的動漫視頻,主題為「健康脫貧」,內容由團市委和市扶貧辦、市衛計委共同策劃並把關,具體的視頻製作則由創業青年完成。

    每一期「小青馬說扶貧」的節目均通過電視、手機移動端等新媒體渠道進行廣泛推送。目前,第二期與市教育局共同策劃的「教育脫貧」已經上線,第三期主題為「危房改造政策」的視頻正在製作中。

    「每一期視頻都要經過幾個牽頭單位反覆審核、打磨並修改,聽取相關單位和扶貧同志的修改意見,確保百姓能夠看得懂,理解準確,還要樂意傳播。」團市委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

    青創電商匯:培育電商人才,實施精準扶貧

    「如何促進線下傳統產業和電商相結合?」「如何申請青年創業貸款?」今年8月,團市委組織的「青創電商匯」活動走進和縣,這些創業青年最關心的問題被「搬上」培訓現場的講臺,依次解讀。

    作為和縣青年志願者協會副會長,自媒體「達人」撒忠毅就青年電商扶貧,與在場的創業者進行了經驗分享。

    今年5月,撒忠毅搭建起同城購公益扶貧電商平臺,積極與當地政府對接,將貧困戶家裡的農副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出去,既解決了農產品「愁賣」的大難題,也為同城的市民提供了安全優質的食品保障。

    「有一戶貧困戶,老兩口養了100多隻鵝,卻苦於沒有銷售渠道,不巧老奶奶生病,老伴兒很著急,打算低價賣給小販。」撒忠毅知道了,當晚就在微信平臺發布消息,第二天和愛心人士以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將100多隻鵝全部收購。

    據了解,該電商平臺正實現從「貧困戶有什麼,平臺賣什麼」到「市場需求什麼,貧困戶種養什麼」的轉變,貧困戶開始主動要求加入,進行訂單式的養殖和種植。

    目前,團馬鞍山市委舉辦的「青創電商匯」已分別在含山縣、和縣、鄭蒲港舉辦電商專題培訓班4場,共有200餘名農村青年參加電商技能培訓。在市級的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中,專門開設電子商務師工種比賽,旨在培育一批電子商務師高級工及技師,促進電商扶貧發展。

    「還曾遇到一戶貧困戶老人,沒有小孩,他們最怕的就是過年,我們電商協會聯繫了學校,帶著孩子去老人家裡表演節目。」撒忠毅至今記得老人那久違的笑容。「扶貧不光是幫他們賣東西,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為他們送去溫暖」。

    團馬鞍山市委還加大對縣級團委扶貧工作的指導。今年以來,團市委指導團和縣縣委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的支持,聯合縣工商聯、縣總工會、縣扶貧辦等單位,共同倡議設立「金鑰匙扶貧公益基金」,將專款用於公益性崗位開發,為最困難的貧困戶送上「公益金飯碗」。截至目前,已累計募集資金2345.9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6200個,發放工資250萬元,上崗貧困戶人均月增收入近500元。

    「今年以來,團市委、市青聯緊密圍繞『脫貧攻堅戰』中心任務,主動服務市裡的精準扶貧工作,深入推進『青春扶貧行動』,廣泛發動、精準發力,打好『青』字品牌。」團馬鞍山市委書記錢俊表示,下一步,要搶抓共青團改革機遇,夯實基層團組織基礎,打通共青團聯繫青年的「最後一公裡」,努力把青春扶貧工作越做越實。

相關焦點

  • 雙城故事|特色產業助力精準扶貧 雙城聯動激活「造血」功能
    仿佛遠遠不夠,那麼即日起到10月中旬,《扯扯老空》欄目將推出《雙城故事》系列,為大家講述無錫海東兩城,一個個「扶貧故事」、一個個「鮮活人像」、一段段「扶貧真情」 ......帶大家感受扶貧過程中的「真心實意、真幫實扶、真金白銀、真情實感。」
  • 《奔跑吧·黃河篇》凸顯青海產業特色,再現浙江援青故事
    跑男團探訪脫貧致富路,青海特色深入人心  以「實地採訪」為切入點,跑男團深入青海各個特色縣,在與當地人遊戲、互動過程中,青海當地的文化和產業特色得以巧妙融入  節目隨後來到「中國民族射箭運動之鄉」尖扎縣,依託當地特色的射箭文化,尖扎縣每年通過舉辦各項國際賽事帶動旅遊發展,以「旅遊扶貧」推動當地居民脫貧致富。
  • 純天然沂蒙山小米、沂蒙山純蜜包郵到家 宏仁堂助力精準扶貧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9月17日訊(記者 荊睿 通訊員 於海寧)9月10日,山東省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沂南縣委副書記張麗,山東省委組織部辦公室副主任、青楊行村第一書記劉英傑帶領工作組一行到淄博華信宏仁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與淄博市政協常委、宏仁堂董事長張超,公司黨支部書記劉曉燕等召開座談會,研究落實省委組織部第一書記幫包村精準扶貧項目和黨建共建工作
  •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強農商標富農地標興農助力精準扶貧
    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26日說,在脫貧攻堅戰中,該局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的獨特優勢助力精準扶貧,通過專利技術強農、商標品牌富農、地理標誌興農,探索出將智慧財產權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相融合、共發展的有效路徑。
  • 讓「青字號」品牌靚起來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全國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主席、青海花海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文林在與記者的連線採訪中說。從2014年成立青海花海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到今天,「門源花海」作為我省農作物延伸的旅遊品牌已經在遊客心裡打上了青海的標籤。談及下一步的發展,韓文林認為,作為全省農牧業十大特色發展產業之一,我省的春油菜種植基地是全國僅有的幾個油菜規模化種植地區,它的品牌價值主要在於農產品、旅遊附屬產品的開發。
  • 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優秀案例(2019)在京發布
    來自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中央網信辦、中國證監會、中國銀保監會等部門和中國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機構的扶貧專家依據「精準性、有效性、創新性、可持續性、可複製性」五個維度,從面向社會徵集的940個各類企業精準扶貧案例中精選而成,具有可信、可行、可學的顯著特徵。
  • 12個典型項目一覽,教育部直屬高校這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茶產業是景東縣涉農最多、增加農民收入、培育地方財源、改善生態環境的傳統特色優勢產業,也是實現產業扶貧的重要依託。  浙江大學充分發揮茶學學科優勢和科技優勢,以茶為媒,依託無量山獨特的茶樹資源,利用校友資源,優化茶產業鏈管控,搭建銷售平臺,架起招商引資橋梁,科技助力景東縣發展,將產業精準扶貧落到實處。
  • 聚焦深度貧困 關注特殊群體——新疆網信系統堅持精準扶貧助力精準...
    新疆網信系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工作要求,嚴格落實中央網信辦和新疆黨委關於網絡扶貧工作要求,聚焦深度貧困、突出幫扶特殊貧困群體、務實推進網絡扶貧對口援疆和定點幫扶、持續推進網絡扶貧與數字鄉村建設,堅持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作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 「小茶同學」賣家鄉茶助力扶貧!這位大學生獲評「2019年廣東大學生...
    扶貧扶長遠,關鍵看產業。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來自廣東省定貧困村(潮州市饒平縣浮濱鎮五祉村)的廣州理工學院大學生巫澤慧,從2018年開始,就聯合當地大學生組建「小茶同學」青年創業團隊,從廣東饒平縣特色茶產業發展狀況出發,將老樅茶結合本地豐富的蜂蜜資源,創新性製成「蜜罐涼茶」等茶葉延伸產品,採用「農戶+合作社+電商+品牌」的運營模式,通過校園合作、校企聯盟形式打造原創品牌,共籤約合作茶農30餘戶,累計幫扶售出茶葉3萬餘斤。
  • 情滿江源 感恩奮進——寫在對口援青十周年之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大扶貧投入,創新扶貧方式,扶貧開發工作呈現新局面,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召開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強調,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必須認清形勢、聚焦精準、深化幫扶、確保實效,切實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 精準扶貧,從一包樂事薯片開始
    作為全國消費扶貧月活動的一部分,由百事公司大中華區、物美集團、多點平臺及中國扶貧基金聯合推出的「物美扶農,多點樂事」公益項目,在推進甘肅省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扶貧扶農工作的開展、助力當地農業可持續性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成為了整個消費扶貧月非常亮眼的存在。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告精準扶貧的帶貨攻略!
    在之後的五年中,總臺藉助貴州省「首戰告捷」的經驗把項目合作方推廣到更多地區,加大廣告資源投入額度,確立總臺扶貧機制的「四個發力點」。將媒體扶貧不斷系統規範化、體系化,力圖打造廣告精準扶貧品牌,樹立扶貧模式範本。
  • 伊宅購·香港網視環球旅遊頻道發揮「直播+」優勢,助力鄉村旅遊發展
    助力鄉村旅遊扶貧,加快旅遊復甦,8月15日,伊宅購·香港網視環球旅遊頻道主播與湖南衛視等多家媒體主播受邀前往常德石門,探訪聚焦「2098·石門味道」區域品牌,發揮直播優勢,推廣石門縣全域旅遊!
  • 果洛州舉行滬青消費扶貧 果洛生態畜牧優品1017上海發布會
    2020上海市對口幫扶地區特色商品洽談展銷會期間,果洛州舉辦了「果洛生態畜牧優品1017上海發布會」。州委常委、副州長馮志勇出席並致辭,州政府副州長張洪圍繞果洛州優勢特色資源進行了消費扶貧專題推介。州委副秘書長江軼群、州政府副秘書長馬文成,州工信局、州農牧和科技局主要負責同志,六縣政府援青副縣長及發改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活動;上海市商務委市場運行處處長包聞傑、上海市農委一級調研員曹麗華應邀參加活動。
  • 康寶萊董瑞萍:健康扶貧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中國經營報康寶萊董瑞萍:健康扶貧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報記者/李向磊/北京報導「作為一家營養品公司,康寶萊定位的公益方向是和營養相關的。」為進一步踐行健康扶貧,今年9月初,康寶萊攜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推出「鄉村醫生在線培訓項目」,該項目旨在進一步推動廣大鄉村地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高鄉村醫療隊伍專業水平。康寶萊承諾投入資金150萬元,面向貧困地區的鄉村醫生提供1500個免費在線培訓名額,加速推進鄉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 從田間到舌尖的精準扶貧:長三角80餘家餐廳推出「理想餐桌」菜單
    從田間到舌尖的精準扶貧:長三角80餘家餐廳推出「理想餐桌」菜單東方網 王佳燕2020年12月16日 10:55   東方網記者王佳燕12月16日報導:以上海十六個區對口幫扶地區的農產品為亮點,食材跨越雲、貴、藏、新、青、渝,由在滬中外名廚進行創意烹飪,形成扶貧公益菜單。
  • 通訊:民建重慶市委會以精準監督助力精準扶貧
    民建重慶市委會供圖中新網重慶7月14日電 題:民建重慶市委會以精準監督助力精準扶貧作者 張長榮 王馨可 劉相琳「花椒樹耐旱怕澇,雨水多會對它的根系造成影響,還會影響花椒的品質,建議你們要多挖排水溝」……14日,民建會員鄭森強放心不下自己扶貧對象謝建發種植的花椒林,一大早就驅車趕往距離重慶奉節縣城
  • 海西州召開第四批第一輪援青期滿人才座談會
    2020-12-31 15:02:21 來源: 青海海西在線網 舉報
  • 卡姿蔓集團「YAMII鄉村教育激勵基金」助力教育精準扶貧
    6月21日,由卡姿蔓集團獨家出資的「YAMII鄉村教育激勵基金」在海南三亞正式啟動,卡姿蔓集團董事長華楠、YAMII品牌創始人伊伊、三亞市商務局相關領導、湖南省安化縣大湖村支部書記廖剛言、湖南省安化大湖希望小學校長黃雲昌等領導嘉賓出席揭幕儀式。
  • 秉承潘剛扶貧「十六字」方針 伊利積極助力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
    作為乳業龍頭企業,伊利集團勇擔重任,積極探索實踐「產業基地精準扶貧模式」,持續落實董事長潘剛提出的「十六字方針」,助力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助力國家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潘剛曾提出「黨建引領、產業帶動、精準發力、全面脫貧」十六字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