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佳片賞析:中國第一部蠟盤發音的有聲片《歌女紅牡號》

2021-01-11 快快談娛樂

經典佳片賞析:中國第一部蠟盤發音的有聲片《歌女紅牡號》

劇情簡介

坤角名伶紅牡丹,年輕貌美,嗓音甜潤,演技優秀,身邊的追求者甚多。江南青年姜禹丞,對紅牡丹一見傾心,便託朋友王掌柜向紅牡丹的母親婉轉地表達了自己對紅牡丹的愛意。紅牡丹的母親雖也器重姜的為人,但因嫌他是南方人而拒絕了,姜知道後,惋惜而難過。民慶園主陳老闆為弟弟陳發祥也向紅牡丹母親提親,紅牡丹母女都知陳發祥是一個遊手好閒的二賴子,卻又不敢得罪,只得委曲求全,同意陳發祥入贅。

紅牡丹幼年喪父,是母親含辛茹苦將其養大,並為她請教名師,才有今天的成功。紅牡丹雖知大錯已成,但對母親所應允的親事不敢違背,只好與陳發祥拜天地成了親。姜知道後,沮喪異常。紅牡丹盡心盡力地維持著全家的生計,但陳發祥入贊以後,惡習不改,依舊無所事事,用紅牡丹唱戲掙來的錢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幾年後,紅牡丹雖名聲大噪,收入頗豐,但仍不夠陳發祥揮霍。

陳發祥喜歡上了一個說大鼓書的金姑娘,對她百依百順、唯命是從,並愉走了紅牡丹的大珠花送給金姑娘,以博取她的歡心。有一次,陳發祥攜金姑娘看紅牡丹唱《四郎探母》,紅牡丹看到丈夫身邊的金姑娘頭上戴著自己的大珠花,悲憤交加,吐血倒在臺上,雖經眾人救醒,但從此以後,身體虛弱,咯血不止,整日臥床休息,不能演出。姜禹丞途徑天津時得知此事,便去看望。姜極力安慰心力交瘁的紅牡丹,令紅牡丹很感動。

病後,紅牡丹的嗓子由於咯血不止,無法再像以前一樣唱歌。天仙茶園另聘名角紅牡丹的生計斷了,不再有以前的風光和地位,陳發祥不僅對紅牡丹及其母親和年幼的女兒香姐艱難的生活置之不理,而且迷戀著金姑娘。陳還要將紅牡丹演出用的行頭拿出當掉。紅牡丹偶爾規勸陳發祥,得到的卻是一頓毒打,紅牡丹為了母親和孩子,只得逆來順受。姜禹丞給了紅牡丹許多的心靈上的寬慰和物質上的幫助。

幾年後,紅牡丹又在哈爾濱的同樂園演出了,但此時的她已經不能同先前相比了,她已經淪為三四等配角。陳發祥貪賭,因為沒有賭金,竟然在貧嘴興二爺的唆使下將女兒香姐賣給別人了。紅牡丹母親發現香姐沒了,四處尋找,仍無下落,此時正有紅牡丹的演出,紅牡丹無奈只得匆匆登場,但因心裡記掛著女兒香姐,演出頻頻出錯,被名角呵斥,牌子也被園主撤除了。

陳發祥看到紅牡丹母女為找女兒整日焦急悲傷的樣子,良心有所觸動,於是找興二爺打聽香姐的下落,卻被告知孩子被賣到妓院!他一氣之下,失手殺了興二爺,自己也進了監獄。紅牡丹在探監時,得到了香姐的下落,馬上和母親去翠風班索要香姐,由於沒錢與妓院老闆爭執起來,被正在此處的姜禹丞聽到,姜用400金贖回了香姐。

不久,紅牡丹應聘到大連,臨行前,紅牡丹再次探望陳發祥,並用自己演出所得給他做獄中用。她將營救陳的事委託給姜。與姜禹丞依依惜別。望著登車遠去的紅牡丹。姜發出嘆息;教育受得太少,老戲唱得太多。

細味經典

1931年3月,由明星影片公司拍攝的中國第一部蠟盤發音的有聲片《歌女紅牡號》於上海公映,立時轟動海內外。為了發揮有聲片的特點,影片以京劇演員的生活和演出為題材,對封建禮教的毒害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對任何一個研究和了解中國電影史的人來說,這是一部不容忽視的影片。

首先,《歌女紅牡丹》是中國試製的第一部有聲電影。

20世紀20年代後半葉到30年代初期,當世界各國開始試製有聲電影的時候,尚未進入電影界的夏衍就在《藝術》月刊上組織了對有聲電影的前途的討論,歡迎這一新生事物的出現。隨後,中國開始試製有聲電影。在明星影片公司準備試製有聲電影的時候,即委託洪深到國外去採購器材;當明星影片公司開始試製有聲片時,洪深寫出了《歌女紅牡丹》的劇本。

中國電影從誕生之初就與京劇結合在一起,當開始試製有聲片的時候,洪深仍然選取了與京劇有關的題材,並發揮有聲技術的長處,在影片中拍了《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拿高登》四個京劇片段,當觀眾在電影院裡看到銀幕上發出聲音的時候,產生了強烈的新鮮感,不僅轟動了全國各大城市,也吸引了南洋的僑胞。

《歌女紅牡丹》雖然還只是採用了有聲電影最初的形式—蠟盤發音,但有聲電影一經出現就以飛快的速度發展,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有聲電影就已達到成熟。在中國有聲電影的試製過程中,洪深功不可沒。

其次,影片對封建禮教毒害的揭露和批判,具化地指向了「老戲「所宣揚的封建思想,是有一定的超前意識的。

《歌女紅牡丹》是以京劇演員的生活和演出為題材的。影片在同情紅牡丹的遭遇的同時,揭露了舊禮教對她的毒害,批判了她丈夫的惡劣行徑,特別是在影片結尾處姜禹丞所說的:「只怪她教育受得太少,老戲唱得太多了。」是全片的點睛之筆,指出「老戲」所宣揚的封建思想對紅牡丹身心的毒害,在上個世紀30年代初期提出這一問題是有超前意識的。

王獻齋的精彩表演也是頗值得一提的,在《歌女紅牡丹》中扮演紅牡丹的丈夫陳發祥的,是被稱為「銀幕第一壞蛋」的著名演員王獻齋。王獻齋是一個受過大學教育的眼科醫生,經明星影片公司著名導演張石川介紹進入電影界,以扮演反面角色見長。他在扮演反面角色的時候,不是表面地去硬裝出一副窮兇極惡、張牙舞爪的樣子,而是通過對人物的細心觀察體驗,揣摩反面人物的心態,演來渾灑自如,特別善於用眼神和語言準確地表現出人物的內心,為此他得到了「銀幕第一壞蛋」的高度評價,有的編導甚至在劇本上註明「此角非由王獻齋扮演不可」。在《歌女紅牡丹》中他把陳發祥吃喝嫖賭、肆意揮霍、作賤妻子女兒的無額相表現得淋盡致,對封建禮教所宜揚的」夫為妻作了形象的深刻揭露。

《歌女紅牡丹》是中國電影史上試製的第一部有聲片,同時,它又以具有深刻思想性和較強藝術性而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

相關焦點

  • 《歌女紅牡丹》: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誕生始末
    1931年3月15日,是中國電影屆的大日子。因為這一天,我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在當時的上海新光大戲院正式公映,自此開啟了我國有聲電影片的帷幕。有的人認為:有聲片是電影大趨勢,一定要拍;有的人卻覺得:我國方言多雜亂,拍攝有聲片不僅需要重新訓練演員的臺詞功底,還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而這些,正是中國電影缺乏的,現在拍有聲片,是急於求成,肯定會有很大損失。而更關鍵的是,當時的大部分影院都不具備播放有聲片的條件,只有一些大的戲院以及願意出資購買有聲設備的電影公司自備。
  • 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45則
    中國第一部無聲片:《定軍山》中國第一部蠟盤發音的有聲片:《歌女紅牡丹》中國第一部片上發音的有聲片是:《歌場春色》中國第一部配音歌唱的有聲片:《野草閒花》中國第一部正規有聲片:《桃李劫》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生死恨》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中國第一部音樂喜劇片
  • 1931年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誕生,影片轟動海內外!
    導讀:1926年8月6日,世界第一部有聲短片《唐·璜》在美國上映,從此在全世界的範圍內引起一場大爭論。很多當時的電影藝術家強烈反對使用電影有聲技術這個新發明。查理·卓別林說道:「拍攝現場中有幾個人戴著耳機坐在那兒,打扮得像是來自火星的戰士;在演員的上方懸掛著幾隻話筒,猶如釣魚的魚鉤一般。
  • 中國電影史上的百大「第一」
    27.中國第一部蠟盤發音的有聲片是《歌女紅牡丹》(1931年);第一部片上發音的有聲片是《歌場春色》(1931年);第一部配音歌唱的有聲片是《野草閒花》(1930年);第一部正規有聲片是1934年應雲衛導演的《桃李劫》。
  • 中國電影史上的100個「第一」
    27、中國第一部蠟盤發音的有聲片是《歌女紅牡丹》(1931年); 第一部片上發音的有聲片是《歌場春色》(1931年);第一部配音歌唱的有聲片是《野草閒花》(1930年); 第一部正規有聲片是1934年應雲衛導演的《桃李劫》。
  • 中國電影鑑賞|《啼笑姻緣》
    1932 年時的中國電影已處於有聲片和無聲片同時並存的時期,明星公司早在 1930 年就拍成了中國第一部有聲片——由胡蝶主演的《歌女紅牡丹》。中國最早的有聲片是蠟盤有聲片,也是最簡陋的有聲片。它的製作過程是這樣的:電影先按無聲片拍好,然後演員到唱片公司把背熟的臺詞錄到蠟盤唱片上,電影上映時,一面在銀幕上放影片,一面在留聲機上放蠟盤唱片。
  • 中國電影史上的那些第一次
    第一個電影文學劇本: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比較完整的電影劇本問世於1925年,即電影在中國誕生後整整20年後。它是由洪深編寫的歷史題材劇《申屠氏》,發表於當年《東方雜誌》22卷1-3月號上。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電影編劇是濮舜卿,1925年創作《愛神的玩偶》。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電影導演是謝採真,1925年自導自演《孤雛悲聲》。
  • 小課堂 I 電影史上的100個中國電影第一
    27.中國第一部蠟盤發音的有聲片是《歌女紅牡丹》(1931年);  第一部片上發音的有聲片是《歌場春色》(1931年);  第一部配音歌唱的有聲片是《野草閒花》(1930年);  第一部正規有聲片是1934年應雲衛導演的《桃李劫》。  28.中國第一部部分彩色影片是《啼笑因緣》(1932年)。
  • 我心永恆讓你瞬間想起《鐵達尼號》你曾因哪首歌記住一部電影?
    1930年12月3日,中國影片《野草閒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為影片配製了一首由孫瑜作詞,孫成壁作曲的電影歌曲《尋兄詞》,它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首電影插曲。因而《乳娘曲》從某種角度上講,成為了中國的第一首電影歌曲。而實際意義上《良心復活》仍舊歸為「無聲電影」。 在1929年以前,中國大陸的電影院裝備的全都是無聲片放映機。直到兩年後,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上第一部有聲片《紐約之光》才誕生。
  • 黃聖依做客《佳片有約》賞析是枝裕和《比海更深》
    》錄製現場,為電影愛好者們推薦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的經典作品《比海更深》。央視電影頻道王牌節目《佳片有約》旨在介紹和傳播世界優秀的電影文化,促進中國本土的電影文化建設,為觀眾提供多層次、多方位的電影文化和觀看體驗。
  • 卓別林的第一部有聲片:[大獨裁者]他早前是反對這種技術進步的
    [大獨裁者]是卓別林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卓別林的第一部有聲片,觀眾們首次從銀幕上聽到了卓別林的聲音(其實自有聲片問世以來,卓別林一直都是激烈反對的,他認為如果電影角色開口說話就會大大影響演員的表演,因為在無聲片時期,演員完全是用自己的肢體和表情來詮釋角色的喜怒哀樂,今天看來卓別林和當時的大部分默片演員表演的就是啞劇,當然無論卓別林的默片或是有聲片的喜劇表演都足以流芳百世,被後世奉為圭臬)。
  • 民國奇女子系列——胡蝶:第一位電影皇后
    歌女紅牡丹絕代佳人胭脂淚苦兒流浪記街童明月幾時圓等星座:雙魚座享年:81歲原籍:廣東鶴山雖然她息影藝壇已二十多年,但海內外上了年紀的觀眾仍然忘不了她,她主演的《歌女紅牡丹》、《姊妹花》、《後門》等影片仍然留在人們記憶中。1986年,胡蝶回憶影壇往事,由她本人口述,劉慧琴整理,出版了《胡蝶回憶錄》,系統地敘述了她的生平。她一生豐富而曲折的經歷是和我國早期電影發展史聯繫在一起的。胡蝶的家鄉是鶴山縣坡山鄉水寨村。她原名胡瑞華,於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在上海出生。
  • 中國電影記憶丨長影在中國電影史的各項「第一」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拍攝的《閻瑞生》。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攝製,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大獎的影片:《漁光曲》,1935年榮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鐵扇公主》。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1948年拍攝的戲曲片《生死恨》,主演梅蘭芳。
  • 影視賞析:史上最偉大的100部戲劇【附全部視頻資源及劇本】
    影視賞析:16由名著改編成的電影(附網址)影視賞析:豆瓣評分最高的20部紀錄片影視賞析:那些值得N刷的英文電影影視賞析:不可錯過的伍迪·艾倫10部經典影片影視賞析:40部經典影視中的智慧名句影視賞析:全球影評人選出21世紀最偉大的100部電影影視賞析:BBC紀錄片,它們滿身盔甲,卻仍被人類逼上絕路
  • 權威媒體評選,中國電影史上4大優秀女演員,快來看看都有誰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的是由權威媒體評選出的中國電影史上4大優秀女演員,快來看看都有誰吧。第一名就是演員阮玲玉,說起這個名字肯定很多人會覺得比較陌生,她是我國最早的電影明星之一,自出道就出演了許多經典的影視作品,像《神女》、《國風》等,只是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年僅25歲的她就離世了。
  • 第一部有聲電影
    1927年, 第一部有聲電影誕生了, 它就是美國影片《爵士歌王》。說它是一部有聲電影, 因為它不只是配有音樂, 而且劇中人還能說幾句話,是名符其實的有聲了, 它是電影發展史上的裡程碑。從這以後, 無聲電影迅速向有聲電影過渡。1928 年至1929 年之間已經開始拍攝的許多無聲電影後來都配上了聲音以滿足市場需要。
  • 《訛詐》:英國的第一部有聲片,對傳統敘事的有力顛覆
    希區柯克的作品序列中總有一些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節點——處女作,第一部好萊塢電影,第一部彩色電影等等。在這些節點中,《訛詐》一直被忽視而並沒有得到它所應有的地位,它在有聲電影之處被匆匆製作出來,作為希區柯克個人乃至英國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它似乎沒有《後窗》《驚魂記》那樣耀眼,但仍具有著極其重要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