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步槍這麼沒牌面?從李鴻章奏摺看1874年的清朝步槍 - 瘋狗的輕武

2020-12-19 瘋狗的輕武

洋槍一項,各國改用後門,以其手法靈捷,放速而及遠。其舊制前門槍賤價售於中國,每為外人所輕。英俄德法美,泰西五大強國也。其後門槍名目,英之至精者曰亨利馬梯呢,其次曰士乃得,俄曰俾爾打呶,德曰呢而根,法曰沙士缽,美曰林明登。以利鈍遲速較之,則英之亨利馬梯呢精於俄,俄之俾爾打呶精於美,美之林明登又精於英之士乃得及德法諸槍也。林明登士乃得二種,近年已運入中國,臣虛及沈葆楨均購存林明登數千枝。上海機器局亦能仿造。惟兵勇粗疏者多,士乃得機簧較簡,購價較省,修改較便,現擬令各營酌換士乃得槍,而間以林明登,認真操習,由漸而精。並令津滬各局先購林明登造子機器,仿製子藥銅卷以便接濟。仍與總理衙門商購英國亨利馬梯呢槍若干枝。又與俄領事訂購俾爾打呶槍千枝,以備將士選鋒者操用。

以上這段來自於1874年12月時李鴻章在《籌議海防折》中提到的西方新式槍械,作為一條想往歷史方面轉型的狗子,看到這麼一段親切的文字自然是開心的緊,所以特地搬出這段話,然後和大家聊聊李鴻章當年對槍械的看法,以及解釋一下當時它口中這些音譯奇葩的槍到底是個啥。

1870年代是輕武器變化最大的一年,文中說改用後門就是指步槍從前膛裝填改為後膛裝填,這樣一來發射效率就高了很多。而後膛差不多就從1840年代開始裝備,到1860年達到換裝高潮,1870年左右,歐美基本淘汰了前膛步槍。所以把之前那票前膛米涅槍一股腦的低價賣給清朝。

李鴻章奏摺中以英俄德法美的後膛槍為例,得大致排名是

英國亨利馬梯呢>沙俄俾爾打呶>美國林明登>法國沙士缽/英國士乃得/德國呢而根

那麼我也就按照順序和大家捋捋這些到底是個啥

英國亨利馬梯呢是最好理解的一個,亨利·馬提尼步槍,射擊遊戲小夥伴應該都認識它。1871年列裝,英國的第一支正兒八經意義上的後膛裝填、金屬彈殼步槍。雖然到1889年被彈匣供彈的李·梅特福德步槍取代,但由於保有量巨大,到一戰時期還有不少英國殖民部隊或者二線部隊使用,就當時而言,馬提尼是一把閉鎖性能非常優秀,有效射程和精度俱佳的制式武器。

沙俄俾爾打呶這個名字咋聽之下讓人一臉蒙圈,但其實它就是博爾丹步槍。不過它不是俄國人設計的,而是美國人博爾丹設計的一種轉栓式閉鎖步槍,博爾丹步槍也是沙俄採用的第一批後膛+金屬定裝彈步槍,值得說一下的是博爾丹也是著名的博爾丹中央底火彈的發明人。

俄國這批步槍的口徑比馬提尼更小(馬提尼11.43、博爾丹10.67),初速更快。但獨子大栓的射速只有每分鐘6-8發,比不上馬提尼這種起落式槍機的12發/分.

美國林明登也比較好理解,它是雷明頓轉塊步槍,在栓動大一統步槍界之前,這把槍可以算是全世界最優秀的獨子步槍。它出生的較早,在1863年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問世。後膛通過轉塊閉鎖,用單手就能拉開擊錘和轉塊,因此非常適合騎兵在馬上使用。

不過雷明頓轉塊步槍主要風靡於1860年代,因為它是最早的金屬定裝步槍之一,但等到70年代後各國都用上金屬定裝彈之後,雷明頓就地位很尷尬了。

法國沙士缽/英國士乃得/德國呢而根這三個被排在最末,並列吊車尾說明了他們比較尷尬的定位,但實際上還是得給他們分個好次。從優到次說

英國士乃得是施耐德·恩菲爾德步槍,它原本是1853恩菲爾德前膛米涅步槍,但我之前也說了,到60年代歐洲人都在淘汰前膛槍,因此他們在1866年將這票前膛槍的後膛開了個活門蓋子用以裝彈和閉鎖。

雖然它採用了金屬定裝彈,不過它不是專業的後膛步槍,因此每次擊發之後需要手動後拉擊錘,開膛之後需要後拉活門退彈,效率非常低下。也正因為這玩意的不專業,所以英國人才開發了亨利·馬提尼來替代它。

法國沙士缽現在叫夏塞波,它和博爾丹一樣,是一種轉栓步槍。雖然法國到1866年才裝備,但其在1850年就已經研發完成了,因此發射的還是帶底火的紙包彈

雖然法國人在機頭位置用橡膠密封圈來彌補了紙包彈後膛閉氣效果差的問題,但紙包彈畢竟已經過時了。而且法國人在1874年也把夏塞波步槍改成了使用金屬定裝彈的格拉斯步槍,但這會兒清朝估計還不知道這事兒~

德國呢而根這個名稱一度讓我摸不到頭腦,想想德國在1870年代剛裝備毛瑟1871。但清朝官方文件裡向來就把毛瑟成為毛瑟,而且毛瑟怎麼都不可能音譯成呢而根,所以我尋思他們說的應該就是德萊塞針發槍,因為針發槍德語是nadelgewehr,英語是needle gun,都和呢而根發音有些類似。

但德萊塞這槍早在1840年代就有了,而且也是紙包彈,它漏氣情況非常嚴重。法國的夏塞波步槍可以說是德萊塞的升級版,連夏塞波都已經是吊車尾了,德萊塞更是70年代吊車尾中的翹楚。

咱們其實可以觀察到,在1870年代還是獨子步槍的黃金時期。所以諸如亨利·馬提尼這種起落塊式步槍還湊合,甚至裝填速度比栓動還快。但等到彈倉普及之後,起落塊這種不便於彈倉供彈的步槍就很尷尬了,而直來直去的轉栓槍機完全可以在開閉膛下方設計個供彈具,這也是為啥栓動能笑到最後的原因之一。

相關焦點

  • 施耐德步槍:拼裝貨讓中國近代軍隊跨入後膛槍時代
    1874年 侵入臺灣的日本軍隊合影  直到1874年的日本侵略臺灣事件發生,整個東南沿海的軍事局勢又緊張起來。  擔任清朝海關總司的英國人赫德  於是,李鴻章為淮軍選擇同為恩菲爾德皇家兵工廠製造的施耐德式步槍。
  • 清末新軍團龍步槍
    新建陸軍時期,袁世凱便開始注重軍隊建設的裝備統一,為新建陸軍裝備了曼利夏步槍和馬槍,從後來光緒三十一年(1904年)的奏摺中提到購買「八密裡曼利夏無煙槍子五百萬顆」推測應為曼利夏M1888步槍和卡賓槍。
  • 遊戲與槍火:從獵象到獵鼠,荒野大鏢客2步槍原型盤點
    斯賓塞步槍的裝填和傳統槓桿不一樣,他是從菊花填彈而不是槍管下方的彈倉,由於供彈在後,所以它的整一套槓桿原理和溫切斯特那種很不一樣,但結構方面的事兒還請各位兄貴關注我公號「瘋狗的輕武
  • 精度超88狙,M110狙擊步槍帥到沒朋友,為啥卻被淘汰了?|輕武專欄
    軍武優選重磅防寒裝備到貨從頭到腳裝備齊全,99即可包郵還有更多頂尖好貨等你發現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在眾多好萊塢現代戰爭電影中經常有一支帥到沒朋友的半自動狙擊步槍亮相,卻不見很多人提起。M110半自動狙擊步槍作為美軍制式裝備性能幾何,又經歷了什麼故事?今天軍武菌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美軍M110狙擊步槍。
  • AAC推兇悍「蜜獾」步槍|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蜜獾」步槍是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LVC(Low-Visibility Carbine)項目的成果,開展該項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替換特種部隊目前使用的MP5SD-N和MP7A1,該槍於2011年10月在美國陸軍協會的展示會上首次亮相。
  • 臺灣這把號稱「領先大陸20年」的步槍真的無懈可擊嗎?
    恐怕這款槍的設計者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設計的產品會以這樣的方式出名,而這款步槍,就是臺灣方面號稱「領先大陸20年」的T91步槍。▼T91▼臺灣自產的M14很快,205廠就以M16為藍本,加入了AR-18的短行程活塞傳動設計,研製成臺灣第一款小口徑步槍,即T65突擊步槍,並於1976年定型。
  • 西部片裡的槓桿步槍射速那麼快,為啥後來的步槍反而改拉大栓了?
    確實,除了牛仔帽和柯爾特左輪,在漫漫戈壁的西部荒野中最能代表牛仔們的可能就是他們手中的槓桿步槍了。 這種在當時極具火力壓制性的步槍成為了牛仔、不法分子甚至治安官的最愛。奇怪的是,這麼優秀的槓桿步槍為啥還會被射速不如它的栓動步槍取代呢?
  • 中國8.6毫米狙擊步槍現身,比26萬打得準打的遠!|輕武專欄
    肯定沒套路,好貨不等人,錯過又是一年!今天提早下單,不僅可以提早享受雙11特惠,還免去了苦苦等待快遞的痛苦,豈不美哉!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剛剛結束的珠海航展中,北方工業的展臺出現了一支高精度狙擊步槍,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支狙擊步槍採用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口徑:8.6毫米。這種口徑在中國可不多見。
  • 清末時期,清軍使用過的十三響快槍,到底是什麼型號的步槍?
    看花開花落,望雲捲雲舒,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即刻啟程和小編一起了解歷史吧! 兩次鴉片戰爭以後,雖然清朝上下不少人還是不願意正視已經全面落後這個事實,但是至少也意識到了西式槍炮的威力。
  • 一槍擊穿虎式坦克,戰鬥民族什麼反坦克步槍這麼厲害?|輕武專欄
    顧名思義,反器材狙擊步槍針對的目標是高價值的軍事器材、輕型裝甲車以及一些工事掩體,而反坦克步槍的作戰目標當然就是——幹坦克! M1918反坦克步槍設計的PTR Sholokov-41。  於是在1942-1943年的競標中,僅有三支主要的參選槍枝,似乎反坦克步槍即將就此落下帷幕,但其中有一款Blum設計的的反坦克步槍卻一鳴驚人,居然可以一槍打穿虎式坦克。
  • 美國大街驚現「共享步槍」,美國槍枝法律是有多奇葩?|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 聯邦德國的步槍之路,戰後德軍制式步槍發展史
    1955年,北約和華約都開始允許德國重建軍隊,西德的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也自然成立了。G1步槍但二戰時候德國的槍廠都拆的拆,改組的改組,聯邦國防軍手裡一時半會沒武器,只能問別人買。西德先購買了一批FN FAL,並命名為G1步槍(Gewhre 1),裝備給了聯邦邊防警衛隊(著名反恐組織GSG9的娘家)。
  • 最「長」的步槍——日本三八式步槍
    別看他武器好,生鐵碰上了鋼!我撩倒一個俘虜一個,撩倒一個俘虜一個,繳獲它幾支美國槍。這首創作於1946年的歌曲——《戰鬥進行曲》,唱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大指戰員藐視敵人,對勝利充滿信心的豪情。而歌中所提到的「三八槍」,就是中國人所熟悉的,稱之為「三八大蓋」的日本「三八式步槍」。    1904年,日本為從沙俄手中奪取中國東北的控制權,發動了日俄戰爭。
  • 裝上瞄準鏡,步槍直接變成高精度狙擊步槍,德式武器就是這麼任性
    圖為美國槍迷曬出的HK91半自動步槍,它是德國H&K公司針對北美市場開發的武器,相當於G3步槍的民用版本。 由於北美禁止民間銷售自動武器,所以H&K公司把全自動改成了半自動,彈匣容量也下降為20發,不過HK91的底子畢竟是G3步槍,有些動手能力強的槍迷只需稍加改裝,即可恢復HK91的全自動模式。
  • 為什麼狙擊步槍不能打連發?狙擊步槍的半自動和栓動式之爭!
    即使單兵反坦克飛彈,也可以在4公裡的射程上輕鬆地指鼻子不打眼睛。在二戰期間,步槍射程還可達到2000米,但在現代小口徑輕武器的浪潮席捲下,步槍射擊訓練很少超過300米。這還不算,在現代戰場上的步兵戰術中,突擊步槍的自動火力常常是用來在200-300米以內壓制而不是殲滅敵人。於是,狙擊手在800-1000米距離上用精確的單發火力殲滅而不僅僅是壓制敵方重要有生目標的能力就成為營連級指揮官獨有的財富。
  • [奇葩槍械談]轉輪和大栓的神奇結合,1854年的14響轉鏈步槍
    比如今天這把英國人發明的Treeby轉鏈步槍。19世紀中世紀的時候輕武器有幾個比較大的進步,一個是米涅彈的普及讓槍械開始全員線膛化;二個是火帽逐漸普及,燧發這種老東西逐漸下崗;三是金屬彈殼逐漸流行,後膛裝填逐漸成為主流;而上面這把Treeby轉鏈算用上了火帽和米涅,它的彈藥還是一體化紙包彈。
  • 國產SCAR步槍?19式突擊步槍亮相,95式步槍會不會淘汰?
    在2019年中國成立70周年的閱兵式我軍最新研製的19式突擊步槍出現在了廣大軍迷眼中,19式突擊步槍已經小批量列裝裝備部隊,據了解,目前列裝19式步槍有傘兵部隊、海軍陸戰隊、特種兵部隊,有人說,新的19式步槍是國產SCAR步槍,但是19式突擊步槍距離全軍列裝還有一段時間,數量龐大的
  • 宿敵難當:FAL步槍和M14步槍,二戰後美軍制式武器的競標
    首先,美國軍械局先是拒絕了哈維·厄爾(Harvey Earle)的T25自動步槍(.30-06),然後又拒絕了英國的EM-2(.280 British)突擊步槍。到了1954年,美國軍方還是繼續挑剔,而此時參加競標的步槍已經只剩下了美國的T44E4(M14的前身)和比利時的FAL步槍(測試型被命名為:T48);在測試時兩支步槍發射的都是7.62毫米的北約彈藥,基本上就是.30-06的縮短改進版。
  • 撩起HK416步槍外衣看它的創新特徵
    作者簡介 寇明言,畢業於中北大學,從事自動武器設計工作十餘年,具有手槍、衝鋒鎗、步槍、霰彈槍和榴彈發射器等輕武器的整槍設計經歷。作者的話:1.文中引用了幾張來自網絡的圖片,在此向圖片貢獻者表示感謝!!!
  • 百發百中的狙擊步槍
    狙擊手們把它分解成幾個部件裝在手提箱內,一會兒的功夫便可組裝成一支帶瞄準鏡的高精度狙擊步槍,給本就令人望而生畏的狙擊步槍又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芬蘭TRG狙擊步槍狙擊步槍是狙擊手專用的遠距離高精度步槍,其首要任務是殲滅敵重要的單個有生目標,如指揮官、聯絡員和偵察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