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張藝 文並圖)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VR單元帶著滿滿的沉浸感在繁星戲劇村啟幕。
VR加入北影節的歷史並不長,今年是第三個年頭。這三屆VR單元策展人車琳介紹,自2018年北影節第一次加入VR單元,就一直將目標錨定全球最新作品,探索敘事、實驗和記錄在VR中如何表現。經過前兩年的探索,今年VR單元更偏重實驗性。
此次展映的VR作品被分為「入目」「入境」「入幻」「入秘」四個類別。
「入目」仍以電影敘事為主,採用VR實拍,通過長鏡頭、片中片、主觀鏡頭徐徐展開,觀眾在其中是觀看者的角色。例如,在《董仔的人》中,觀眾被設定為一尊價值不菲的佛像,以物的視角參與並觀看一個故事。
「入境」則將戲劇元素納入360度的VR場景。《整體舞蹈劇場》以空間為舞臺,將包浩斯舞蹈充盈到廣闊的VR空間,形成重新思考機械時代人類主題的VR MV作品。《時空交換》使用劇場作為拍攝的主要場景,銀幕切開時間截面,「人一動就佔據時間,會在空間中被扭曲,這種交換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在VR中才能得到更加明顯的探索。」車琳說。
如果說前兩類偏向於主動觀看,「入幻」和「入秘」更加注重互動,觀眾通過手柄等設備參與到推動情節的發展中,觀眾可獲得更加深入的沉浸式體驗,從而打通共情,引發哲思。這其中包含2019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VR獎作品《鑰匙》,以及模擬太空科幻感的《登月》等。
本屆北影節VR單元從8月24號持續至8月29號。每場可容納30個人,每天約有100名觀眾。車琳告訴記者,通過每年一度的北影節,相當於積累下來一個VR社群。售票渠道一開通,基本上都秒空。
在車琳看來,VR單元旨在讓觀眾了解VR並非商場中展現的炫技,它是一種嚴肅的藝術語言探索媒介,同時呈現全世界VR發展的最新狀況,希望每位觀眾自己的電影基因都能在VR中獲得提升和展現。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