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和程不識均為漢代武帝時期的名將,但兩人治軍風格完全不同,據《漢書李廣蘇建傳》中記載,「廣行無部曲行陳,就善水草頓舍,人人自便,不擊鬥自衛,莫府省文書,然亦遠斥候。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陳,擊鬥,吏治軍薄至明,軍不得自便」,可見李廣治軍寬鬆,程不識治軍嚴格。管理的寬與嚴,無所謂好壞,兩人都是根據自己的個性風格
確定自己的治軍風格,各有優劣,李廣治軍「寬」優點是「其士亦佚樂,為之死」,劣勢在於「然虜卒犯之,無以禁」,就是說李廣依靠自己的個人魅力治軍比較寬容,懂得為下屬考慮,廣大將士甘願為之赴湯蹈火,但是由於隊列不整、軍令不嚴,敵人突然大舉進攻可能會導致士兵不服從號令,繼而全線崩潰失敗。程不識與李廣恰恰相反,治軍嚴整,雖然士卒多苦之,但是好處就是「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由此可見,管理寬鬆,如春風化雨,順乎人性而得人心,但遭遇急難險重時是否依然人心齊整不得而知;管理嚴格,似狂風驟雨,逆悖個性歸於制度,但整體穩定未來可期。所以,在具體的管理活動中,要依據這些特點根據不同情境、不同場合、不同時間來靈活運用「寬」與「嚴」的管理手段。
從時間上看,如果一個領導剛剛擔任某個部門或地區的一把手,按照常規一般會有「三把火」,這是立威的需要。但是也要根據情況,如果實際是這個部門或地區原本情況就很複雜,若不了解實際情況就根據自己的性子急匆匆把火燒起來,有可能是威沒有燒起來,卻燒到了自己。所以還是需要管理者認真調研分析,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具體的策略。
從個人來看,任何一個領導者的管理風格其實都可以用「寬」和「嚴」來劃分,這主要跟領導個人的性格特點和處事方式有關。一個性格急躁的人,處事一般雷厲風行,管理下屬自然比較嚴格;一個性格溫順的人,處事一般不緊不慢,管理下屬自然比較寬鬆。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可能會有相反的情況發生。所以這就需要管理者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在管理上多往自己的相反方向發展。在具體的管理活動中,性格躁、管理嚴的領導者遇事處置決策多讓自己慢下來、多考慮下屬的情況、多三思而後行等;性格溫、管理寬的領導者遇事處置決策多讓自己雷厲風行、少一些猶豫三思、多考慮管理效果等。總之,每個領導者要想實現有效管理,必須把自己考慮進來。
從場景來看,「亂世當用重典」,一個地區或單位已經嚴重藏汙納垢,管理者就必須嚴字當頭,重拳出擊,殺伐果決;「治世需用循吏」,一個地區或單位已經運行在正常的軌道上了,這時候的管理者就需要根據調研到的實際情況,少一些折騰,多一份包容,少一些形式主義的「面子工程」,多一些功成不必在我的實在擔當,「治世」變成「盛世」指日可俟矣!
管理有一定的規律,但在具體的管理活動中,切不可盲目遵循慣例,把「祖宗家法」和「本本主義」,當成金科玉律,定要根據變化的實際,靈活運用「輕與重」「剛與柔」「緩與急」,陰則陽之,陽則陰之,寬嚴相濟,陰陽相成。
作者/來源:滑月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