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瑋柏作異類、造不凡 秉持文化初衷 而非譁眾取寵

2021-02-10 臺灣音樂風雲榜

出道十六年,潘瑋柏一路走來,從曾經青澀的偶像歌手到如今能一手包辦詞曲創作、專輯製作等,並在亞洲唱跳歌手的聚光燈下佔有一席之地,睽違三年,即將推出第十一張專輯《illi異類》,象徵在逆境中不斷以異力突破重圍的異類,本期《MILK雜誌》特別邀請潘瑋柏擔任封面人物,與我們一談這無畏做自己、不求同的堅強信念!

自6月底剛播映的《中國有嘻哈》節目中,身為明星製作人之一的潘瑋柏同時也為華語舞曲饒舌界的先鋒,面對節目中眾多出色的Rapper,於訪談中也同時分享了對嘻哈以及嘻哈歌手該如何在人才濟濟的音樂圈裡,佔有一席之地的看法,他說道,嘻哈是一種文化,藉由服裝、潮流、生活態度的形式融合在所有人的生活當中,「不只RAPPER,而是你的音樂創作能不能有共鳴,這點非常重要,嘻哈源自於街頭,你不能打到街頭群眾的心裡,就像獨角戲,要怎麼去推廣嘻哈?」更坦言:「我們這些做音樂的或許大家都一樣,希望自己的創作能被聽懂,音樂表面是一種娛樂,但實際上它能乘載許多議題,是一個溝通媒介,用不嚴肅的方式進行!

能成為巨星是運氣,但我始終相信音樂的本質本業才是應該全力投入的,我希望藉由節目,培養出這樣的風氣,如果只以「想紅」為目的,太膚淺了,也根本無需透過音樂,隨便社群平臺譁眾取寵就有機會紅了吧?成為音樂人這條路很難,沒有信念、沒有秉持嘻哈文化初衷,最終會搞得四不像!」

即將發行新專輯的潘瑋柏,近期率先發表了專輯主打歌《COMING HOME》,將過往受傷的思緒沉澱,轉化為強勢回歸的詞曲,更回憶受傷時期的深刻感觸:「以前理所當然站在舞臺上忘情表演,太理所當然到好像一種習慣,直到我被宣佈無法上舞臺演出時,我才知道我需要音樂、需要舞臺比臺下觀眾需要我還多得更多更多,我愛那種站在舞臺上、我愛帶給觀眾精採,有這些才是我真正的「HOME」,我想人生的道路上,有太多不可測因素會讓我們迷失,在迷失後如何找到回家的路,也是一門人生課題。」

而本次新專輯《illi異類》更是說明著潘瑋柏本身,即如同他的音樂創作,即使不符市場趨勢、與他人風格不一,也無所畏,「當異類沒有不好,『異類』應該是一種肯定、褒義詞,你表現了你的獨一無二,而這一切並不能被其他人取代。」

相關焦點

  • 被潘瑋柏偷走的那幾年,他用新專輯【illi-異類】來彌補!
    這張專輯是潘瑋柏這三年來嘔心瀝血的集結,在離開的這三年他並沒有放棄對於音樂的痴狂,潘瑋柏透露全新專輯《illi-異類》的創作靈感來自小巨蛋「爆頭」意外後的奇幻夢境。說到新專的名詞也是充滿異類色彩,「illi」一詞像外星密碼般別具意義:「illi」諧音正是「異類」,不僅象徵潘瑋柏一直是以超能「異力」在逆境突圍的「異類」,「illi」當中的「ll」則代表著這是潘瑋柏出道16年以來的第11張專輯
  • 碟評| 回歸水準的潘瑋柏並非「異類」
    (文/蘼迷貓)在擼主詳細點評之前先直接亮出結論,《illi異類》是潘瑋柏2010年之後最好的專輯,整專在Old School的守擂與新鮮曲風的嘗試以及傳統R&B情歌之間找到了一個相對比較穩妥的平衡點,是潘帥近年來相對比較成熟的作品。尤其是比起當年《808》這樣冒險激進但效果卻差強人意的「異類」作品,《illi異類》反而正常了很多。
  • 「異類」潘瑋柏 命裡有時 我偏不信
    晚上回家也不敢睡覺,這些都是潘瑋柏在《康熙來了》親口說的,而且還有唐志中女兒見潘瑋柏大哭的視頻,潘瑋柏甚至在臺灣電視節目《大學生了沒》中也說過這些事。4 異類anyway,不管是流年不利還是靈異作祟,潘瑋柏一直都很努力,過氣也好,翻紅也罷,只要積極向上就是好樣!
  • 「專訪」潘瑋柏的「異類」心情:不需要證明什麼了
    潘瑋柏在加盟新東家華納唱片後,推出新專輯【異類 illi】,借用外星人的概念,在說一個歌壇異類「格格不入」的故事。
  • 潘瑋柏全新專輯《illi-異類》登上華語樂壇百大音樂榜單冠軍
    ­  繼今年5月在北京水立方大陣仗宣布正式加盟華納音樂、成為「華納天王宮」的重磅成員後,9月22日,「亞洲唱跳天王」潘瑋柏再度空降京城,與華納音樂攜手,廣邀媒體與歌迷一同見證榮耀時刻:暌違3年,潘瑋柏2017年正式加入華納音樂後推出的首張創作專輯、也是其出道以來第11張專輯——《illi-異類》,榮耀橫掃華語樂壇百大音樂榜單冠軍寶座!王者氣勢,非凡再現!
  • 潘瑋柏 走出偶像無塵室,就當自己是外星異類
    眼前坐著的人是潘瑋柏,但他一直覺得自己是跟地球格格不入的外星人,是嗎? 從電視劇《麻辣鮮師》以來,潘瑋柏就一直活在大家的注目底下。潘瑋柏說:「到現在為止,出道這麼多年,還是有很多時候,有些人一定會有認同的時候,也有些人是不認同的時候,但那不只是我,我覺得現在每一個在努力做事的人,其實都會有面臨到被人家覺得是異類的時候」。
  • 【音樂資訊】潘瑋柏王者歸來《異類》崛起 | 天娛傳媒音樂正式上架海外平臺
    今日,「亞洲唱跳天王」潘瑋柏以王者之姿回歸歌壇,繼2017年宣布正式加盟華納音樂後,在眾人引頸期盼之下,再度以王者之姿帶著全新作品《illi-異類》回來了!這張專輯不僅是潘瑋柏這三年來嘔心瀝血的集結,專輯名稱「illi」一詞也像外星密碼般別具意義:「illi」諧音正是「異類」,不僅象徵潘瑋柏一直是以超能「異力」在逆境突圍的「異類」,「illi」當中的「ll」則代表著這是潘瑋柏出道16年以來的第11張專輯,更是全新的開始。
  • 潘瑋柏新專輯第十首,原來是表白吳昕的!
    潘瑋柏這次趁勢回歸歌壇,繼2017年宣布正式加盟華納音樂後,在眾人引頸期盼之下,再度以王者之姿帶著全新作品《illi-異類》回來了!這張專輯不僅是潘帥這三年來嘔心瀝血的集結,專輯名稱「illi」一詞也像外星密碼般別具意義:「illi」諧音正是「異類」,不僅象徵潘瑋柏一直是以超能「異力」在逆境突圍的「異類」,「illi」當中的「ll」則代表著這是潘瑋柏出道
  • 潘瑋柏:HEAT BEAT LEAD
    從歌手、製作人、演員,再到潮牌老闆,潘瑋柏穿梭在不同的身份當中。作為歌手,他是「亞洲唱跳天王」,擁有《24個比利》、《illi 異類》、《Mr.R&Beats節奏先生》在內的12張專輯。今年是潘瑋柏出道的第19個年頭,音樂已然成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我們與潘瑋柏探討什麼是好的音樂。「能娛樂到大家的,能讓大家感受到的就是好音樂,無論是快歌或是慢歌,Hiphop或是Jazz,都應該從心出發」,他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好聽的、大眾喜歡的,這些量化的標準在音樂裡模稜兩可,潘瑋柏選擇跟著自己的直覺走。
  • 真光中學稱設「淑女班」延續學校傳統 非譁眾取寵
    真光中學稱設「淑女班」延續學校傳統 非譁眾取寵 圖為廣州老牌名校真光中學一景  近日一則廣東名校——真光中學開設「淑女班」的消息在網上走紅,並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和各種爭議,荀萬祥稱,該校開設「香梅班(女生班)」的計劃,僅是該校傳承140年的校訓,延續傳統的一種做法,並非是譁眾取寵。  荀萬祥強調,學校開辦女班醞釀已久,並非一時之興、頭腦發熱,此次申報特色課程也是開女班必須通過的流程,並非為了吸引眼球,製造新聞。
  • 第三類接觸後的潘瑋柏,到底變成什麼樣?
    時隔三年,潘瑋柏終於發行了個人第十一張專輯「iii異類」。為了呈現異類的感覺,潘帥這張反手摸臉的封面姿勢實在是風騷撩人。
  • 潘瑋柏: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在《小丑》MV中,潘飾演的角色亦正亦邪,做著笨拙的動作譁眾取寵,最終在屈辱中爆發,酒瓶劃破嘴唇,他用鮮血在臉上畫出小丑的微笑,眼神卻透出寒光。鬱積於心的憤怒,痛苦噴湧而出,兇狠又堅定,仿佛是給嘲笑者一記冰冷的警告。
  • 將「一生一次」關係升華為「一次一生」,這個異行者實屬不凡
    著名思想家盧梭說過:「生活的最大意義,就在於不斷的探索中,找到屬於自己心目中的不凡人生。」何為「不凡」?每個人窮盡一生都在找尋其深刻意義,但更多時候,我們要麼是泯然眾人矣,要麼便成為別人眼中的異類。
  • 受傷後復出的潘瑋柏揚言為吳昕退出娛樂圈,胖成兩百斤的潘瑋柏首張專輯成「異類」?
    吳昕跟潘瑋柏坦露心聲的時候哭慘了! 眼淚譁啦啦的流!還用餐巾捂住臉了!心疼吳懟懟三秒!為什麼一直自帶傻大姐FEEL的吳昕突然就被潘帥戳到淚點呢?〖受傷舊聞回顧〗2014年潘瑋柏在演唱會的「高空特技」彩排時發生意外!在反覆練習數十次後,潘瑋柏因為體力透支、重心不穩,不慎頭頂撞上橫杆。
  • 潘瑋柏「反轉地球」歸來了!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音之旅,說到潘瑋柏肯定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了,但是這兩年又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就是因為唱rap的這個節目,本來叫《中國有嘻哈》,第二季又改名為《中國新說唱》。當時的潘瑋柏也是帶領了一波潮流,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潘瑋柏吧!
  • 潘瑋柏:幻象歸真
    他唱的是新專輯《illi異類》裡的一首新歌Coming Home,那恰是一首「浴火重生」後他寫就的歌。獅子座的潘瑋柏,火象的潘瑋柏,曾經覺得「火」是一種燃燒著的熱度後來又明白了「火」亦會傷人的潘瑋柏,那一刻在萬人矚目的舞臺上用他的音樂告訴眾人,他的字典裡沒有「認命」兩個字,那些沒有把他殺死的,只會讓它變得更強。「殺死」這樣的字眼在這裡並非比喻,而是一種真實。
  • 胡錫進評六神磊磊文章譁眾取寵的文章,是不是也有譁眾取寵之疑?
    「抄作業」稍微好點,沒有完全一邊倒,有人認為不必大驚小怪,只是「經驗」的代稱而已,有人痛批沒文化,甚至牽扯到沒人性的高度。 我個人覺著,這事老胡真是用力過猛了,你已經很忙很活躍了,繼續關注你該關注的就夠了,好好地做宗師,和一個網絡寫手較什麼勁。
  • 自媒體人,請勿譁眾取寵
    最討厭那些捕風捉影以譁眾取寵的媒體人,最鄙視造謠惑眾之流。吸引大眾眼球,騙得人家流量以增加自己收益,說難聽點,是文化欺詐。以名人為噱頭,拉大旗作虎皮,枉顧他人聲譽而無事生非,撒下彌天大謊,必惹共憤。借高曉松之名,做李詠文章,是典型的譁眾取寵。
  • 潘瑋柏歌曲《Coming Home》向世界宣告:我回來了
    潘瑋柏臺灣小巨蛋演唱會後,暫別音樂舞臺三年,讓大家以為當年的嘻哈天王要退出音樂舞臺時。2017年潘帥帶著他的新專輯《異類》回到音樂舞臺,主打歌《Coming Home》是一首純嘻哈歌曲。潘瑋柏《Coming Home》是由潘瑋柏作詞作曲的,在中國有嘻哈中導師公演環節首唱,當時大多學員對潘瑋柏的印象還是當年的《壁虎漫步》,甚至忘了這些年的作品,還一度質疑潘帥的說唱能力。
  • 華語榜|潘瑋柏《coming home》
    華納音樂旗下「亞洲唱跳天王」潘瑋柏 2017年重磅加盟華納音樂後的首張專輯《illi異類》即將隆重發行,首波強勢主打《Coming Home》,潘瑋柏以霸氣姿態宣示回歸,詞、曲皆由潘瑋柏親自創作,也將受傷、沉澱過後的這些日子都化作創作靈感,展現源源不絕的音樂爆發力。《Coming Home》對潘瑋柏來說,有回到最舒適、自在的地方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