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曲裾深衣的兩種裁剪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1-02-08 服裝製版技術

才智服裝技術上萬G服裝教程:服裝微信公眾號czzx128微信975851096


曲裾是華夏衣冠體系中深衣的一種。深衣根據衣裾繞襟與否可分為直裾和曲裾。曲裾深衣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經過背後再繞至前襟,然後腰部縛以大帶,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這一狀況可能就是古籍資料提到的「續衽鉤邊」。「衽」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應該是形容繞襟的樣式。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兩種曲裾漢服圖紙的設計方法以及裁剪注意。第一種方法是比較符合古制的裁剪方式,就是上衣與繞曲分開裁剪的分體裁剪方式。此種裁剪方式要求面料幅寬夠寬。倘若受幅寬限制,並且不在乎多縫合幾道縫的話,可以採用拼接式裁剪。此種裁剪方式基本不受幅寬影響,目前市面上所有的面料幅寬都可以使用此方法裁剪,包括最窄的緞子面料。缺點是需要縫合的部分較多,對於手工縫合的人來說很麻煩。此方法裁剪,雖然不符合古制,但其成衣效果是一樣的,不過可能很多追求完美復古的朋友不喜歡罷了...拼接式裁剪方式,在此就此種裁剪方式做詳細說明。這種方式裁剪,最好先裁剪主體的三大片,1#、2#、3#。裁剪2、3#時,可以將兩塊同尺寸的面料對放後一起裁剪,方法是兩塊料子面對面或者裡對裡疊放鋪平,先裁剪出一樣的兩塊形狀,再分別修改,2#左片去掉打點的部分,3#右片去掉畫斜線的部分。如果希望做出的曲裾下擺呈人字形,則先統一將兩片的斜線部分裁掉,再修改2#左片,去掉打點的部分。這樣裁剪的好處就是可以避免裁錯左右,分別修改前,可以將料子披在身上比畫好左右再下剪刀,絕對不會弄反了。之後,再裁剪4#和5#片,分別為一個梯形和一個三角形。裁剪時注意標明了a和b的兩條邊,長度一定要一樣才行。縫合起來之後,再緣上衣緣,就大功告成了,衣緣的寬度最好不小於兩寸,太窄了會不夠美觀。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圖中註明「半腰圍」的三條線,一定要尺寸相似,3#、4#、5#的裙子部分,是基於同一個尺寸的梯形分別剪掉一部分之後的產物,否則曲裾穿好以後,會出現不平整的現象,感覺怪異。任何一種裁剪方式,都可以根據面料情況以及個人愛好進行調整。比如遇窄幅寬面料時,還可以繼續分割裁剪,比如袖子單獨裁剪後與主體拼接。關於曲裾到底如何纏繞的問題。在此提供曲裾穿著以後的視覺效果圖,以及纏繞方式分解圖,如果感覺仍然不夠明白,可以將後面所貼的裁剪圖畫在紙張上,剪下來粘貼成一件成衣的樣子,按照纏繞順序演練,就能理解了。(以下描述中,有任何令你感覺迷惑處均可使用剪紙樣的方式來協助理解)曲裾基本無須系帶固定,因為曲裾外面都要扎腰帶,腰帶系的略微緊一點,就可很好的固定曲裾。但是,有些面料軟滑的很,隨著身體的運動,會出現衣服走樣的情況,特別是繞曲部分會鬆散。這個時候,可以在穿好曲裾未系腰帶前,以小別針固定繞曲部分的尖頭位置,再扎腰帶以遮擋別針,就可以保證穿多久怎麼動都不會散了。其次是排料問題。(圖中的紅色線條為輔助定位線,黑色線條為裁剪線)製作曲裾一般會根據面料幅寬情況調整裁剪方式。
倘若追求漢服「天衣無縫」的效果,儘可能的減少縫的存在,可以採用背縫式裁剪,此種成衣效果,僅後背正中有一條明顯的縫。此種裁剪方式的缺點是要求面料幅寬較寬,裁剪時需要的操作空間較大,若面料分裡外面,需要仔細考慮左右後再下剪刀,否則容易左衽。優點是需要縫紉的接頭較少,對於手工縫合來說最為省時省事。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微信975851096更多教程


相關焦點

  • 漢服——曲裾深衣製作圖解
    曲裾是華夏衣冠體系中深衣的一種。深衣根據衣裾繞襟與否可分為直裾和曲裾。曲裾深衣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經過背後再繞至前襟,然後腰部縛以大帶,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這一狀況可能就是古籍資料提到的「續衽鉤邊」。「衽」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應該是形容繞襟的樣式。
  • 漢服-曲裾深衣(1)
    漢服-曲裾深衣,拋開各種學者對曲裾深衣的解讀,今天先把女子曲裾深衣出土的照片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 深衣制式之曲裾繞襟袍與直裾袍|漢服款式
    (《大秦帝國》劇照 所穿即深衣)「深衣」之名取「衣裳相連,被體深邃」之意。廣大的深衣指上衣和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服飾,狹義單指由《禮記》記載,歷代大儒考證出來的儒家理想服飾。深衣制漢服主要包括分裁的曲裾繞襟袍、直裾袍,以及儒家的制度化深衣。
  • 直裾和曲裾還在傻傻分不清?他們之間的區別,你該了解啦!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在「深衣」這一大服飾類別中,有兩種服飾的分支,那便是曲裾深衣和直裾深衣。
  • 醉美漢服:曲裾
    曲裾,讀音qū jū(音似「屈居」),可以直觀理解為一種續衽繞襟的服裝。一、定 義曲裾深衣是漢服深衣的一種,秦漢時期常見服飾。深衣根據衣裾繞襟與否可分為直裾和曲裾。曲裾深衣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經過背後再繞至前襟,然後腰部縛以大帶,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
  • 高春明反正系列:一次成型與二次成型、曲裾與直裾 旁聽服飾史
    高春明是研究旗袍的,當然他是不是真的認真看過民國旗袍鄙人不知道,但是不管怎麼說,旗袍的裁剪方式並非絕對的傳統中式裁剪(這一特徵越往後越明顯),因此,你不能指望他對傳統中式裁剪有多少認識
  • 科普|曲裾
    曲裾是漢服的一種款式。按照《禮記》記載,深衣一大特點是「續衽鉤邊」,也就是說「這種服式的共同特點是都有一幅向後交掩的曲裾。」
  • 電視劇《大漢天子》裡的服飾——深衣
    :深衣是上下衣相連一體的服裝。從戰國到東漢,深衣一直佔據了主流。且漢代男女皆著深衣。深衣分為直裾和曲裾,區別主要是曲裾會繞到背後交叉。曲裾是西漢初期的服裝,之後變得更為簡潔。曲裾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可三繞。衣袖有寬窄兩式,通常用交領。不管穿幾層衣服,每層領子都要露在外面,最多的可達三層,從內向外依次是襦裙、中衣、常服或禮服,時稱「三重衣」。《大漢天子》裡念奴嬌、長公主服飾常為寬袖。
  • Q版教程:按步驟畫出古風曲裾可愛Q版女娃娃
    :曲裾又稱曲裾深衣或者繞襟深衣,是先秦至漢代常見的服飾,是一種上下連裳,用三角形的衣衽纏繞身體再用腰帶固定衣服樣式。曲裾的出現或許與當時沒有連襠褲有關。在漢代,男女均可以穿著曲裾,曲裾衣長曳地,行不露足,袖子的種類有大袖、窄袖和袖管寬大袖口收窄的垂胡袖等。
  • 作為最具影響力的漢服形制,為什麼朱子深衣會越來越「冷門」呢?
    在漢服的發展過程中,有著一類歷史悠久的服飾,那便是深衣。在深衣的這一類別中,又有著直裾深衣和曲裾深衣的分類。以及,還有朱熹所研究出來的朱子深衣。那麼,大家可能就要疑問了,朱子深衣和直裾的區別究竟在哪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 漢服曲裾,秋日的華彩霓裳
    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各種款式的曲裾之美。白底紫緣雙繞曲裾白底紫色衣緣的織錦曲裾,以她淡雅素淨的風格深受女孩們的喜愛。潔白的織錦緞,仿佛是一大片飄落在地的白色櫻花,上面點綴著紫色的邊緣,因此被賦予了一個饒有詩意的美稱——「風落紫櫻」。
  • 淺談漢服深衣
    深衣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的代表,《禮記》中還有專門描寫深衣的深衣篇,可見深衣的重要性,宋朝儒學大賢朱子(熹)在《朱子家禮》中有專門考證並且切實實行過,明朝的王陽明還是身穿深衣,明末清初的黃宗羲有《深衣考》,即使到了清朝,還有江永的《深衣考誤》。深衣作為一種服飾,卻可以至少追溯到商朝時期,甚至可以追溯到黃帝時代。有確切證據的是商朝,歷代相傳的是黃帝時代。
  • 美妝小課堂:染髮劑為什麼要兩種配一起 染髮注意事項
    美妝小課堂:染髮劑為什麼要兩種配一起 染髮注意事項時間:2020-12-08 18:43   來源:七麗時尚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妝小課堂:染髮劑為什麼要兩種配一起 染髮注意事項 染髮劑為什麼要兩種配一起 分別是苯二胺和雙氧水 染髮主要就是靠這兩種原料在一起混合的,然後和頭髮起到一定的反映後就會產生你想要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