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曲裾,秋日的華彩霓裳

2021-02-17 影客視覺古裝攝影

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是漢語,最美的衣裳是漢服,用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去描繪世上最美的衣裳。

如果說襦裙是女孩子春夏季節的首選漢服款式,那麼,曲裾則是秋冬時節的最佳傳統服飾。曲裾的端莊美麗、幽雅含蓄以及她的華貴大氣,無不展現出這一古老民族服飾的各種神情與姿態。

在這樣一個「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的季節裡,穿上一身或清麗典雅或華麗莊重的漢服曲裾,站在徐徐飄落秋葉的古樹下,深深感受下詩意秋日裡散發出的濃濃古典情韻。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各種款式的曲裾之美。

白底紫緣雙繞曲裾


白底紫色衣緣的織錦曲裾,以她淡雅素淨的風格深受女孩們的喜愛。潔白的織錦緞,仿佛是一大片飄落在地的白色櫻花,上面點綴著紫色的邊緣,因此被賦予了一個饒有詩意的美稱——「風落紫櫻」。

白淨的曲裾,配上淡淡的紫,由內而外散發著一種低調的華貴,穿上一件「風落紫櫻」曲裾,不僅讓人感覺舒服、柔軟,更讓人感受東方特有的溫婉、含蓄的氣質。

淡藍中袖雙繞曲裾


很多人對曲裾可能存在這樣一種先入為主的認識:以為漢服曲裾都是廣袖飄飄。其實不然。曲裾的袖形存在著多種樣式。瞧,這一件中袖的雙繞曲裾,白底淡藍色的花案,少女的雋秀、娟麗油然浮現,再加上一條白色的襯裙,走起路來更是款步盈盈,裙袂翩然,令人羨煞!

水墨垂胡袖曲裾


淺色的清白底上繪著傳統的中國山水墨畫,使秀麗的曲裾擁有了一份別樣情致——展開後就是一幅完整的寫意山水畫。收緊的垂胡式袖口恰到好處地收斂起這件曲裾的氣勢,左肩上點綴的大朵寫意紅花,更是把女孩兒的纖柔、自然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白底紅邊垂胡袖曲裾


漢服曲裾,秋日的華彩霓裳

白色的織錦緞,絳紅色的暗紋白花,使這件嫻雅的雙繞曲裾增添了喜慶的色彩,活潑而不失娟秀,明麗而不是素潔。垂胡式的袖口盡顯女孩兒的婉約,再加上簡約的古典髮式,無不體現出少女的清純、美麗。

中國紅暗紋大袖曲裾


作為禮服的曲裾,也是深衣的一種典型款式。這身中國紅黑色暗紋的雙繞曲裾,衣袂飄飄的大袖,配著一條純色的絳紅襯裙,再配以純黑色的衣緣,使得整身曲裾給人一種端莊典雅、雍容華貴的感覺。

偏分的高髻上插著一個精緻的簪子,左側的髮髻上還綴著紅黃色的步搖,三角流穗的耳環與這身中國紅的華麗曲裾相得益彰,盡顯漢服禮服的端莊與雍容。

紅黑廣袖雙繞曲裾


若要說曲裾能給人端莊大氣的感覺,一點也不為過。在曲裾眾多的配色中,紅黑色的搭配屬於經典的配色。莊重的黑色配上鮮豔的紅色,給人一種沉穩肅雅的感覺。純黑色的底,紅色印花圖案的邊,再加上舉袂翩躚的廣袖,使曲裾集大氣與典雅於一身,展現出中國傳統的審美情趣。

轉自:@曉秋落葉

旨在公益性宣傳漢服

相關焦點

  • 漢服-曲裾深衣(1)
    漢服-曲裾深衣,拋開各種學者對曲裾深衣的解讀,今天先把女子曲裾深衣出土的照片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 醉美漢服:曲裾
    曲裾,讀音qū jū(音似「屈居」),可以直觀理解為一種續衽繞襟的服裝。一、定 義曲裾深衣是漢服深衣的一種,秦漢時期常見服飾。深衣根據衣裾繞襟與否可分為直裾和曲裾。曲裾深衣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經過背後再繞至前襟,然後腰部縛以大帶,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
  • 漢服——曲裾深衣製作圖解
    其由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連綿幾千年,華夏人民(漢族)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徵,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漢服。漢服的影響十分深遠,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韓國、越南、琉球。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鑑漢服特徵。曲裾是華夏衣冠體系中深衣的一種。深衣根據衣裾繞襟與否可分為直裾和曲裾。
  • 著漢服邂逅星城紅葉飛舞 抖音搜索「打卡楓葉紅」,接收超級大獎!
    星辰在線11月2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點花鈿,描青黛,穿一襲襦裙霓裳,曲裾輕舞,走進深秋星城美韻,邂逅楓林中飛舞的紅葉,任誰都會深深陶醉。11月22日,世界「媒體藝術之都」•長沙 2020年國潮漢服節活動將為漢服愛好者打造一場雲端盛事,擔任本次活動獨家短視頻合作平臺的抖音,也要同步「搞大路」了!
  • 深衣制式之曲裾繞襟袍與直裾袍|漢服款式
    叮~我來了容我先咳咳,好了漢服如今越來越興盛大家還記得第一個穿漢服在街上走的人嗎
  • 科普|曲裾
    曲裾是漢服的一種款式。按照《禮記》記載,深衣一大特點是「續衽鉤邊」,也就是說「這種服式的共同特點是都有一幅向後交掩的曲裾。」
  • 漢服製作教程,漢服製作圖紙
    漢服文化是和漢服有關的傳統文化,也是中國禮儀之邦的代表性文化。那麼,這麼一件件漢服是怎麼製成的呢?不妨隨小編一起到漢服文化去看看吧。漢服的影響十分深遠,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韓國、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鑑漢服特徵。  曲裾是華夏衣冠體系中深衣的一種。深衣根據衣裾繞襟與否可分為直裾和曲裾。曲裾深衣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經過背後再繞至前襟,然後腰部縛以大帶,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這一狀況可能就是古籍資料提到的「續衽鉤邊」。「衽」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
  • 直裾和曲裾還在傻傻分不清?他們之間的區別,你該了解啦!
    大家也都知道,中國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漢族的傳統服飾都可以成為漢服。漢服的種類繁多,均是前人留下來以證明他們生活過的痕跡的象徵。而「深衣」也是眾多漢服種類中的一大類,並且「深衣」還是漢服三大形制之一哦! 因為「深衣」的衣和裳相接,前後深長,所以人們將這一類服飾稱作「深衣」。
  • 373曲裾深衣的兩種裁剪方法及注意事項
    才智服裝技術上萬G服裝教程:服裝微信公眾號czzx128微信975851096曲裾是華夏衣冠體系中深衣的一種
  • 漢服基本款式的科普,你了解多少漢服知識,關於漢服知識你知道嗎
    越來越多的姐妹們開始穿漢服,但是漢服種類繁多,想要搭配好漢服,既能日常又能夠很古風還是需要一定的漢服知識作為功底的。首先我們介紹一下大氅。大氅作為穿在最外面的衣服,經常被漢服小白和披風鬥篷等外衣混在一起,其實它們的功能都是一樣的,專門為了禦寒擋風的。大氅是對襟的大衣,袖子寬大,並且具有衣服的邊緣,但是披風就沒有衣緣。褙子是很常見的一種漢服款式,有長款短款,一般穿著於夏季,棉麻縫製,清爽涼快。
  • 漢服形制這麼多你分得清嗎?五分鐘帶你認清漢服形制,小白變大神
    如果你也不知道各種形制的漢服都是什麼樣子的話,那就繼續看下去吧,五分鐘帶你認清各種形制的漢服,讓你小白變大神,再也不用為形制而頭疼。曲裾是漢服時候比較流行的漢服款式,曲裾屬於比較常見的深衣制,主要是由一件上下通裁的上衣和一條下裙組成的。上衣長度比較長,穿在身上能夠給人一種端莊大氣的感覺。
  • 當代漢服介紹
    漢服起源於華夏文明肇始的炎黃時代,「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此時的漢服已稍顯雛形,定型於春秋戰國。漢民族在漢朝正式形成後遂有漢服之名,一直持續至明末清初的「剃髮易服」,漢服延續了超過四千年的時間。其形制主要分三大類,即「深衣」制,「上衣下裳」制,「襦裙」制。
  • 哪種版型的漢服適合胖人穿 胖子適合穿什麼款式的漢服款式
    胖子適合穿什麼款式的漢服款式?雪紡兩件套大碼漢服連衣裙、日常古風漢服連衣裙、改良版中國風漢服兩件套裙裝等都適合身材胖胖的人穿,因為這類服飾比較寬大,不會太過勒顯身材,能夠很好的遮掩身材缺點,讓每個人穿上漢服都非常美,並且版型日常舒適,日常也能很好的hold住。
  • 南笙九歌漢服加盟:漢服形制簡介
    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由於我國歷史悠久,經歷的朝代和時間較多。每個時代的文化不同,審美不同,漢服也是個傳承與發展的過程。現在流傳的漢服按照朝代一般來說可以分為幾大類:周制,漢制,晉制,唐制,宋制和明制。明末清初,清代的衣服多不被認可為漢服。
  • 「漢服熱」來襲,如何用英文來介紹漢服?
    許多製作精美的古裝電視劇,也給喜歡漢服的我們帶來新靈感。在年輕人當中,更是掀起了一股「漢服熱」,甚至很多歪果仁也開始對漢服感興趣……為了弘揚咱們的文化,除了穿得美美噠,你還得會用英語介紹漢服!漢服主要是指明末清初以前,漢族(及漢族的先民)以民族文化為基礎,形成的具有民族特點的服裝飾體系,即明末清初以前漢族所著的、具有濃鬱漢族民族風格的一系列民族服飾的總體集合。漢服象徵著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並且深刻影響了整個東亞地區,和服(Japanese kimono)、韓服(Korean hanbok)都是從漢服演變過去的。
  • 漢服VS漢元素,你喜歡哪組?
    也因中醫結緣漢服,始學國學。遂一發不可收拾,對此戀戀不忘。於24之齡,拍此組照片,以紀念芳齡,亦表達對中醫,漢服,傳統文化之喜愛。(因攝影備註的是某商家的名字,不打廣告,所以隱去,如有疑問,請聯繫小編)曲裾是深衣的一種,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
  • 那些你沒見過的漢服!——【現代漢服最全形製圖文展示】
    現在很多人對漢服的印象,還停留在寬袍大袖的階段,甚至有很多人把很多古裝戲服也看做是漢服。
  • 漢服秀驚豔巴黎時裝周!這些流行漢服裡,有哪些才是「漢」元素
    漢服是一個統稱,從一開始的「另類」到如今走上t臺,這幾年發展不可謂不快。不同朝代服飾的都可以歸類為漢服。那麼,有哪些是真正的「漢代」元素呢?我自己漢服的啟蒙來自於《大漢天子》。這是少年時期看的電視劇,當時覺得劇情好看,服裝和演員都好看。
  • 漢服起源於韓國?中國人抄襲韓國?給韓國人普及什麼才是真正漢服
    持續關注的「閃耀暖暖明制漢服」事件終於塵埃落定,雖然結論已出,卻依然讓我想了許多。對於韓國網遊在網上的說辭,我只想說一句郭德綱老師相聲裡的話「韓國人是中國發明的」。廢話不多說,因為這個事件,我查找了許多資料,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漢服。
  • 結緣漢服
    書畫典籍是復興漢服根源  我與漢服的結緣,源於十年前的一場鬧劇。2010年10月16日,正值傳統佳節——重陽節,一條新聞在網絡上炸開了鍋!事件的經過大致是這樣的:當日,四川成都一名女孩為了宣傳漢服文化,在重陽節這天身穿曲裾,和自己的朋友在春熙路的一家餐廳就餐,卻被一群年輕人圍攻,並威逼其脫下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