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展雙飛翼,千裡快哉風——吳碩賢院士詩詞探略「韓倚雲」

2021-01-18 小樓聽雨詩詞

漫展雙飛翼,千裡快哉風

-吳碩賢院士詩詞探略

韓倚雲

吳碩賢先生乃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建築界與聲學界培養的首位博士,師從建築學界泰鬥吳良鏞先生,主要學術代表作有:《音樂與建築》《室內環境與設備》《室內聲學與環境聲學》《建築聲學設計原理》。吳院士在父母影響下,自幼熟讀詩書,書法學董其昌一路,造詣精深,「足下十歲即做詩,早於我二三年,至今二十餘年,攻讀專業之暇,仍不廢吟詠,至深欽慕。」(葉聖陶·序《偶吟集》)。從專業而言,筆者研究流體傳動與控制,雖與建築學相隔甚遠,卻同屬理工科學範疇,所謂自然科學原理相通,於是,筆者從吳院士詩作中獲益頗多,深受啟發;同時,吳院士與筆者的導師楊叔子先生在中科院同一學部,作為科學界的前輩,吳院士鼓勵後學,誨人不倦。筆者在他們這一代人的培育下,慢慢成長起來。因而,從吳院士部分詩詞中管見一二,強作解人。

科學與詩的融合自《詩經》始,在人民的勞動中拉開序幕。勞動創造了詩歌,也是勞動創造了科學,科學與詩本同源,同是人腦智慧的活動。詩經中的科技涉及到天文、氣象、動物、植物、地理等知識。晉人陸機從《詩經》中選錄的生物有250多種,其中植物有146種,動物有109種。詩歌「感於哀樂,緣事而發」,詩人對自然界細緻觀察時,託物詠懷,因事寄意,留下了許多科技史料,有些甚至是最早的或唯一的科技史料。當我們用歷史的眼光去審視詩中的科技時,這就是一個科學史的問題。實際上,詩中的科學,既是詩問題,又是科學問題,同時也是哲學問題。當然,詩句的經典結晶,是一些閃耀著理性火花的「警句」,尤其是經過歷史長河的沉積、為精英文化所激賞、已融入「大眾交際語彙流」中的一些經典語句,更是詩性思維與科學思維完美融合的產物。這一點,在吳院士的詩詞中,尤為明顯。

一、比興警句與格物致知

「比興」乃詩歌最基本的手法,比興的思維支點是「格物致知」,乃古代樸素科學思維之原點。「格物」是觀察、推究客觀事物,「致知」是藉以獲得原創性知識。「比興警句」乃「格致」科學思維的產物。

如《甲魚》

自披盾甲可防身,角鞘尖唇善咬人。

能縮能伸攻守備,卻因餌誘吊絲綸。

以甲魚作比喻,本詩明寫甲魚,暗寫能自保又善咬他人之人,「能縮能伸攻守備」暗指此類人遇利則伸,遇害縮頭,八面玲瓏,伸縮自如。而最後一句「卻因餌誘吊絲綸」,筆峰一轉,直刺此類人之要害,因利而生出各種技能,也會因利而亡,足以警醒世人。足見作者對此類生物觀察之細、認識之深,同時,又見作者對此類人觀察之細、認識之深。

再如《卜算子·黃鳥》

黃鳥唱交交,小巧張飛翼。體態輕盈結陣飛,止息桑同棘。

黃鳥唱交交,衣著金黃色。更善經營穴與巢,直令人憐惜。

典出「交交黃鳥,止於棘。」、「交交黃鳥,止於桑」(詩經·秦風·黃鳥),以黃鳥起興。黃鳥,即黃雀,生活於山林、丘陵和平原地帶,秋季和冬季多見於平原地區或山腳林帶避風處。雄鳥頭頂與頦黑色,上體黃綠色,腰黃色,兩翅和尾黑色,翼斑和尾基兩側鮮黃色;雌鳥頭頂與頦無黑色,具濃重的灰綠色斑紋;上體赤綠色具暗色縱紋,下體暗淡黃,有淺黑色斑紋;除繁殖期成對生活外,常集結成幾十隻的群,春秋季遷徙時見有集成大群的現象。作者通過細心觀察,而得到其最善於經營巢穴,反詩經之意而詩之。形象而又貼切的比興,是作者「格致」科學思維的結晶。無怪乎,孔子曰:學詩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將其作為普及自然知識的教科書來用。

廣告

建築聲學設計原理

作者:吳碩賢 主編

噹噹

二、天工人巧,風格獨特

《大學》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創新意識也是藝術進步的潛在動力,趙翼謂「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四川大學周嘯天教授概括為:「或新於命意,或新於取材,或新於措語,或新於手法。」

創新,離不開科學的發展,筆者曾作中國科學史研究,發現:凡流傳甚廣之詩句,無不與當時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緊密關聯。以唐代為例,詩歌興盛於唐代,唐代科學技術及其物化成果,激發了唐代詩人文學藝術創造的激情和豪邁,並從而帶給人們由造物、文境、藝趣乃至哲理的享受。如無河東技術的進步甚至革命,怎會有從建築而生的「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由冶鑄而來的「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由釀酒而出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等無數篇唐詩佳作呢?唐詩以「凝固的音樂」、技術的「活史料」及創造的「見證者」等生動的形式,反映、折射和記錄著唐代技術發明、技術成就、社會影響等「科技的社會功能」多方面的內容。同樣,元曲是元代文學的重要標誌,這也與元代中國科技高度發達相關,由於科學武器技術之尖端,使得元代領土直達歐洲。再觀明、清科學史,可發現:科技並無實質性的進步,只是在前代科技水平基礎上,做了一點繼承,這也是明、清詩詞歷史地位不明顯的重要原因。

正因為詩歌內容與當時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密不可分,才有「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趙翼《論詩》),預支新意,則須天工人巧、風格獨特。吳院士作為當代著名科學家,其詩作獨特之處在於:映射了當代最高科技水平。

如其《相思》

君住江之北,吾居地盡南。

悠悠思念苦,量子互糾纏。

「量子糾纏」乃當代科學家們努力研究的科學現象,是這個時代獨有的特色。以「量子糾纏」來形容思念之苦,新於手法,可為吳院士的專利,跳出了「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的表達手法。同時,反映了作者對「量子糾纏」這一科學現象熟練之程度,也反映了當代科學的最高理論水平。

再如《浣溪沙·宇宙與人》

偌大恆星一點銀,天河旋轉裹星雲,茫茫宇宙望無垠。

吾輩區區誠緲小,與之相比等纖塵。然窮四極是思心。

則是新於取材。前面四句寫所觀之現象,結句升華主題,點明人的思維是無窮的。詩人的思維觸角不僅伸向了人性的深處,還伸向了浩瀚的太空,表現了當代人上天入地的探索精神。古代的邊塞詩,把詩詞寫向大漠,是對詩詞題材的開拓,而當代詩人科學家們,正在嘗試,用手中掌握的科技知識,把詩詞寫入太空,是對詩詞題材的另一大開拓。

再如《卜算子·蕩鞦韆》

仕女蕩鞦韆,物理何曾識?實踐居先理論遲,探索知規律。

踏板與麻繩,固有存頻率。外力如諧固有頻,輕燕張飛翼。

則是新於措語。物理與詩融合得如此之妙,與「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有異曲同工之妙。仕女未必懂物理,而於實踐中,先發現了此規律,所謂:世間大多道理,多出自不讀書人之口。後來的科學家,用理論證明了此規律。最後兩句,則是升華主題:做事情須依物理規律,才會事半功倍,輕如飛燕。

再如《反饋》

遵循控制論,反饋助功成。

事業憑糾錯,機能藉益精。

行為經此巧,目的賴之明。

信息如無返,何來慧眼靈。

則是新於命題。反饋是控制學術語,在系統與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系統的輸出成為輸入的部分,反過來作用於系統本身,從而影響系統的輸出。根據反饋對輸出產生影響的性質,可區分為正反饋和負反饋。前者增強系統的輸出;後者減弱系統的輸出。作者此詩,顯然不是講控制學理論。而是利用掌握的控制學知識,來抒發藝術的情感。詩歌是藝術,藝術的本質是情感,主體表徵是「抒情、言志」的,不是言理的,更不是言「科學」的;於是,詩人有第二句「反饋助功成」,而「事業憑糾錯,機能藉益精。」則是一妙對,短短十字,把反饋的本質表達的透徹至極,同時,深一層的意思:亦把處事的方式表達的透徹至極。整首詩,道出一個行事方法,與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相似,提出了一個全面看問題的方法。

三、啟後的哲學思維

當代的詩作,或記錄當代歷史,或給當代及後人以科學的啟發,來點亮後代科學家的靈感。「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趙翼《論詩》)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辛棄疾的《木蘭花慢》),便是一個科學預見。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說:「詞人想像,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以深厚的科學基礎為積澱,預支後代科學現象,在吳院士的詩中,也很多見。

如《拓碑》

筆書原墨字,刻石變陰文。

紙拓成名帖,已萌印刷魂。

精於書法、又精於科學的科學家,以其獨特的敏感性,早已發現中國印刷術的萌芽,來自拓碑,那麼此詩,給後人以何啟示呢?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的研究。

再如《房車》

房車駕起八方遊,欲住隨停甚自由。

真比帳篷還便當,發明專利屬蝸牛。

乃當代一新事物,尾句「發明專利屬蝸牛」,可謂石破天驚,更啟發科學家重視仿生學。筆者在研之《外骨骼機器人》,其仿生學原理乃甲殼類昆蟲之生理機能。在不久的將來,房車會不會成為普遍現象?我們又會從各種昆蟲的仿生學中,得到什麼啟發呢?

再如《神窗》

我家牆上一窗開,洞向五洲和九垓。

人事聯翩風景異,畫圖煥彩樂聲回。

能尋古蹟知前史,可探幽微預未來。

此牖神奇何物什?聰明孩子用心猜。

可謂浮想聯翩,用吳院士的詩中的句子「能尋古蹟知前史,可探幽微預未來。」是一個科學家詩人的真實寫照。

詩歌以其精煉的體裁方式、以其最達於人心的情感特色,傳承科學史,更傳播著科學。吳院士的詩詞,以「抒情、言志」為目的,以理為筋骨,已拓展出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在這個空間裡,詩性思維與科學思維,共同演繹出一首首動人心弦的詩篇。其詩中的不少警句,都閃耀著科學思維的理性之光,是詩性思維與科學思維完美融合的產物。

筆者管見,難免掛一漏萬,對吳院士詩詞中的科學思維更欠深入探索,難以深度理解其輻射出的「人文效應」磁場。

未經平臺與作者許可,其它媒體與刊物不得刊載!

作者郵箱:yiyunxuan2017@126.com

韓倚雲 河北保定人,現居北京市海澱區。工學博士後、副教授,研究方向:航天宇航技術、人工智慧、工程可靠性、詩詞與科學。北京詩詞學會副會長、國標委冶金分會副主任委員。

作者/韓倚雲 編輯/章雪芳 校對/馮 曉

相關焦點

  • 「院士詩抄」吳碩賢 庚子詩詞選(韓倚雲選編)
    【院士詩抄】吳碩賢 庚子詩詞選(韓倚雲選編)從化溫泉積蓄溫情久,終歸洩出來。觀某些電視詩詞節目感賦一:崇古情懷仍未消,佳賓盡頌舊詩騷。今人作品成魚目,法眼無珠失瑾瑤。觀某些電視詩詞節目感賦二:不薄今人厚古人,傳承文化續新文。
  •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他的詩詞,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豪邁;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的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皆開闢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於筆端。透過蘇軾的詩詞,我們可以觸碰到中國文人飄忽的衣袂,聆聽到中國文化舒緩的脈動。
  •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詩詞中的20個「千裡」名句,值得收藏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今天來和大家一起讀一下詩詞中最美的10個「千裡」名句。1、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麼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裡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繫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
  • 「雙語讀詩」韓倚雲|今詩英譯
    作者簡介韓倚雲,女,河北保定人,現居北京市海澱區。工學博士後、教授,研究方向:航天宇航技術、人工智慧、工程可靠性、詩詞與科學。北京詩詞學會副會長。with soft shell as a shieldAn attacker with sharp lips and horn sheathYou’re self guarded in and out of your fieldBut easily hooked by the bait beneath原作甲魚作者:吳碩賢
  • 書法定製,七言詩詞名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7言詩詞對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五首·其四》7言詩詞對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7言詩詞對聯: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7言詩詞對聯: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黃景仁《綺懷》7言詩詞對聯: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晏殊《玉樓春·春恨》7言詩句: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 【雙語讀詩】韓倚雲|今詩英譯
    作者簡介 韓倚雲,女,河北保定人,現居北京市海澱區。工學博士後、教授,研究方向:航天宇航技術、人工智慧、工程可靠性、詩詞與科學。北京詩詞學會副會長。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九場: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暖酒,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嘉賓酈波點評:「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蘭臺」是指秘書省。唐代的時候,唐高宗在龍朔年間改成「蘭臺」。
  • 熹妃傳身無彩鳳雙飛翼怎麼搭配
    熹妃傳身無彩鳳雙飛翼怎麼搭配?遊戲中除了精彩的宮鬥之外,還有著眾多美麗的華服,為小主們的宮鬥生涯增色不少,這裡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篇關於熹妃傳身無彩鳳雙飛翼搭配推薦,還不清楚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 「一起讀詩詞」記成語=背古詩,尋找藏在古詩詞裡的成語
    唐李商隱的詩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隱藏了一個成語「心有靈犀」,是指雙方心意相通,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的意思。陸遊的《遊山西村》中的這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柳暗花明,原意是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現在常用來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由逆境轉變為充滿希望的順境。
  •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賞析作者:佚名  首聯以曲折的筆墨寫昨夜的歡聚。「昨夜星辰昨夜風」是時間:夜幕低垂,星光閃爍,涼風習習。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縈繞著寧靜浪漫的溫馨氣息。句中兩個「昨夜」自對,迴環往復,語氣舒緩,有迴腸盪氣之概。
  • 滬產越劇《甄嬛》《風雪漁樵記》《雙飛翼》首度進京
    展演《甄嬛》(上、下本)、《風雪漁樵記》、《雙飛翼》四臺大戲,均為首次與首都觀眾見面,舞臺布景、裝備、道具裝滿5輛9.6米長大卡車。 「市場、創新、傳承」三位一體 展演集結上海越劇院近年主要新創作品,「市場、創新、傳承」三位一體,齊頭並進,全面展現上越創作、表演實力。
  • ν敢達[雙飛翼浮遊炮裝備]明日出擊,開工福利等你來拿
    獎勵兌換:1.指揮官等級達到60級  獎勵:高級戰鬥數據*10  小金幣禮包*12.充值60鑽石   獎勵:限時機師徽章寶箱(六)*5  小金幣禮包*13.消耗500鑽石  獎勵:ν敢達[雙飛翼浮遊炮裝備]碎片*1  小金幣禮包*14.參加3次任意活動日曆  獎勵:ν敢達[雙飛翼浮遊炮裝備]碎片*1  小金幣禮包*1
  • 【古風歌曲】《千秋蹈火》俠,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千秋蹈火演唱:音頻怪物你一拂袖 亂世推開眼底涅槃 火染華彩短衣上披千古 煙塵狂埃大荒中踏出生死無礙你一抬眸 登黃金臺心血只為 蒼生澎湃我知你能成就 百代興衰卻舒手擁天地入懷萬物靈轉於心定日月序排爭逐成敗終化了槁骸劫火烙印足音凍水洗脈許君一諾 千裡應聲萬裡來
  • 「詩詞原創」九張機~紙上相思憶流年
    #最美詩詞#文/玄月初九張機,有兩種體例。一種是整曲九首,無口號,為正體。一種是整曲十一首,有口號。本篇採用的十一首體例,謹以九張機,訴說痴人意:一寸春心一採薇,一張機就一魂摧。九篇訴盡相思意,化作流年彩蝶飛。一張機。落霞雲彩曼裙衣。紅塵紫陌緣初系。清顏若素,步如春絮,驚豔看花遲。夕陽西下,彩霞滿天。
  • 唐詩閒讀:「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這首《無題》詩,標題裡就是無題二首,但略略有點怪異,第一首就是上面這首七言律詩,第二首卻是一首七言絕句,而且七絕的格調也相對較差,流傳度極底。要理解第一首,卻先要大致了解一下第二首七絕:「聞道閶門萼綠華,昔年相望抵天涯。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詩裡用典,萼綠華是傳說中的仙女。
  • 萬裡粱波湧紫金|秋興12首「詩詞選葉ZD391期」
    萬裡粱波湧紫金|秋興12首【詩詞選葉ZD391期】原創雲石雲詩文刊今天收錄於話題#文化3#詩詞4#三農1點擊上面藍字 請關注我們雲石近作作者||詩詞選葉研究會||雲石七 律青喉淨唱雙飛翼,老嗓光吟各鬥贏。缺感相逢虧執意,投機向背易傷情。紅塵白露連霜到,撞了南牆復舊聲。秋興秋夜*搶救農機戰鐵籠,煙雲揮筆記微功。
  • 日本召開以「天空和宇宙」為主題漫展 動畫機體展出
    日本所澤召開漫展,展示羅技克瑪,光學迷彩服。   該動漫展與一般的展會不同,嚴格挑選以「天空,宇宙與科學技術」為題材的動畫作品作介紹,除動畫本身的介紹,動畫線畫,分鏡頭,聲優臺本,美術設定集,角色設定集等內容外,還會展示以下內容:   包括:   「最終流放 - 銀翼之法姆」「1/1實機」
  • 「當代詩人詠夏天」熊衍璋|消暑詩詞小札
    霜天曉角·中國農谷觀稻浪青紗碧綺,綿亙盈千裡。鷗鷺白雲追逐,何處歇,橫天際。風來身順倚,躬行君子禮。搖曳嫩黃嘉穗,如飲酒,沉沉醉。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湖北省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曾獲兩屆「聶紺弩文藝獎」提名獎、首屆「孟浩然田園詩詞大獎賽」優秀獎等。部分作品在《中華詩詞》《湖北詩詞》《東坡赤壁詩詞》《風雅漢俳》等國內外報刊雜誌上發表,著有詩集《蓮池拾翠》。
  • 電視動畫「戰翼的希格德莉法」OST試聽動畫公開
    電視動畫「戰翼的希格德莉法」OST試聽動畫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師恩難忘」|詩詞專輯
    本期作者範詩銀、吳碩賢、孔汝煌、李文勇、李雪瑩、周少洪、鬱犁、戴邦元、劉心蓮、馬凱、張秀娟、周樹之、於虹霞、薛近芳、周吾中、朱春霞、蘇曉萍、謝少豪、葉陽峰、滕紹英、劉春生、李九香、李春輝、錢愛雲、谷雄、劉臻、孫發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