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歲月》這首作品創作於1990年,它的靈感來源於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的故事,歌中不僅讚頌曼德拉光輝而偉大的一生,同時也表達出反對種族歧視,呼籲自由與和平的美好願望。
黃家駒曾經在訪談節目中表示,自己喜歡關注外面的世界,經常留意外界的動向,所以當他看到曼德拉因領導反種族隔離運動而被困獄中的故事後,內心引起很大的觸動,於是有感而發為曼德拉創作出這一首充滿勵志、博愛且讓人堅強勇敢的歌曲。
這首歌用激昂的旋律唱響自由平等的宣言,裡面飽含的關於希望與抗爭,足以振奮人心。
歌詞賞析:
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在他生命裡,彷佛帶點唏噓。
深陷囹圄27年,終於等到撥開雲霧見天日,這時該是怎樣的一種心情?是仰天長嘆還是慶幸,無論怎樣,都令人噓噓不已。
黑色肌膚給他的意義,是一生奉獻。
曼德拉是個英勇的鬥士,他的一生都在為非洲人民而戰。因為始終堅持種族平等、反對種族隔離,所以他進行了長達50年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最終,使得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解除,實現種族平等。他的一生,可謂奉獻給了非洲的人民。
膚色鬥爭中,年月把擁有變做失去,疲倦的雙眼帶著期望。
因為種族的仇恨和衝突,導致許多南非黑人慘遭壓迫,流離失所,飽受飢餓。美好的家園盡被摧毀,餘生的苦難漫漫看不到盡頭,但他們仍期望可以等到迎來曙光的那一天。
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迎接光輝歲月,風雨中抱緊自由。
任苦難再怎麼摧殘,只要充滿鬥志,堅持到底,總能迎接屬於自己的光輝歲月。
一生經過彷徨的掙扎,自信可改變未來,問誰又能做到?
為了追求真理,為了實現理想,什麼苦,什麼難,都不怕。唯有堅持不懈,篤定信念,一路前行,才能實現目標。
可否不分膚色的界限,願這土地裡,不分你我高低。
這句話是黃家駒的心聲。1990年,Beyond遠赴肯亞,在那邊,他們親眼目睹了非洲人民因為戰爭和災荒而遭受的苦難生活。回港後,黃家駒將所看到的,化為音樂,並表達出他期望世界和平的美好願望。同一時期,他還創作了另外一首控訴戰爭,呼籲和平的歌曲《可知道》。
繽紛色彩閃出的美麗,是因它沒有,分開每種色彩。
睿智的家駒是個以生命追求真理的人,他詮釋了平等的意義。其道理淺顯易懂,但試問有多少人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