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大戰後,靜虛宮伐紂有功,受到世間的尊崇,姜子牙的師尊也奉命執封神榜分封諸神來庇護眾生。姜子牙在封神大戰中功勞卓著,統領諸神本是眾望所歸,然而他卻因一時心軟放走九尾狐,被貶入北海。
就連惡貫滿盈的商紂王都獲封姻緣神,為何姜子牙卻被貶入北海,難以成神?這不只是師尊的懲罰,更是他自己的選擇:不成神是他對信仰的堅守,是他對師尊行事的不認可,更是他對天道不公的反抗。
1.姜太公釣魚,釣的是心甘情願
封神大戰結束後,姜子牙是第一個踏上天梯的人,只要斬殺為禍人間的九尾狐,他就能立地成神,統領靜虛宮諸位弟子,可以說離人生巔峰只有一步之遙。想來他也沒有料到這本送上門的功勞,讓他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成了他一生的羈絆。
他領命下山,去誅奸除惡,斬殺狐妖,準備痛下殺手的那一刻,他發現九尾狐體內有一個無辜的元神。他想誅殺九尾狐,又不願搭上犧牲一個無辜的人。
九尾狐叫囂著「你根本不知道他做了什麼」,看到姜子牙的猶豫,把這個無辜的元神當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殺了我,她也得死,你真的想救她麼?」
姜子牙的猶豫引起了師尊的不滿,多次提醒他:「你看到的只是一個幻象,不要被幻境所迷惑。」
師父的提醒、九尾狐的怒吼在耳邊不斷爭執,他還是選擇相信自己看到的,為了不錯殺無辜的生靈,他放過了九尾狐。
人人都說他為了區區幻象被打入北海,失去了大好前程,落魄不堪,他卻從未後悔。一件事值不值得,靠的從來都不是他人的認可,所以在遇到小九之後,他又一次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申公豹勸他,殺了小九這個狐妖,他就能重回靜虛宮,依然是那個耀眼的群龍之首。姜子牙拒絕了,眼前的小姑娘一心尋父,心地善良,更何況她就是自己在九尾狐體內看到的無辜元神,他必須先弄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
為了小九,為了不濫殺無辜,他一路相送,直至親手斬斷天梯,送小九轉世。
機會無數次擺在他面前,只要他不糾結於那一絲不解,等待他的是諸神之上,是風光無限。但他一一拒絕了,他要的不是世人的尊崇,而是問心無愧。正如他釣魚一般,無他,唯情願而已。
2.善,不分大小,由一人及眾生
姜子牙從來都不是一個愚忠的人,他能指導封神大戰的勝利,足以見他的智謀;能甘願在北海數十年,視他人的指點嘲諷如無物,足見其心性的堅韌。而這類人通常都極有主見,且極為堅定。
小九身中宿命鎖,與九尾狐生死相牽,同生同死。想要在不傷害小九的情況下殺了九尾狐,便只能先解開宿命鎖。更讓他料想不到的人是九尾狐告訴他,這宿命鎖便是他的師尊所設。百般困惑之下,他闖天梯向師尊求解。
師尊沒有否認,更是直白的告訴他讓他斬九尾,斬的不是惡,而是善。於神而言,善,只囿於眼前一人,便是錯,神的使命便是舍一人而救蒼生。
那一刻,姜子牙一直以來的認知受到了挑戰。何時起,蒼生的重擔要用一人的性命來換?一人都救不了,如何去救蒼生?再者,他看到的眾生是屍橫遍野的,是流離失所的。若真的舍一人便能救蒼生,怎麼還會有今天的這番景象?
他以自己重歸凡人,不入封神榜為條件換來了解開宿命鎖的方法,即送小九入歸墟轉世。也是在入歸墟之後,他才發現自己追求的真相是多麼的殘忍。
原來以為替天行道的封神大戰不過師尊想要稱霸三界的手段,狐族挑動戰爭助師尊一統,師尊則允諾九尾一族封神登天,宿命鎖不過是牽制的手段。封神大戰如其所願,九尾一族成了替罪羊,埋在無底深淵,永世淹沒這見不得光的交易。
姜子牙此時才幡然醒悟,所謂的舍一人而救蒼生,不過是用滿口的仁義道德來掩飾背後的齷齪,而庇護世間的天梯才是最後一道宿命鎖。
他拒絕了成為眾神之長的機會,斬斷天梯,斬斷這禍亂的起源,用自己的方式,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神,成為了無冕之王。
他要的,是眾生不再流離失所,不再為謊言愚弄,是天下再無不公,是世間再無庇佑。最後的盛世,如他所願:海清河晏、人人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