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竟然比諸葛亮更厲害

2021-03-05 向前看世界 向後看歷史

正史上的三國時期的周瑜和諸葛亮雖說沒什麼交集,不過在《三國演義》裡周瑜和諸葛亮有著不少的會面和衝突。如果要詳細比較的話周瑜貌似要比諸葛亮更厲害一些。

周瑜和諸葛亮比周瑜更勝一籌

1、軍事:周瑜 9分;諸葛亮 6分

周瑜和諸葛亮在軍事上比周瑜略勝一籌。周瑜在面對曹操大軍的時候在整個戰役裡完美治軍,不論是用人還是謀略,甚至臨場變通都非常到位。周瑜和孫策為打下江東基業立下汗馬功勞,百戰百勝。拋開《三國演義》來說諸葛亮打得仗不多「三國志」裡也早有評價:「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治戎為長,奇謀為短"。可見,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是其短處。

2、戰略:周瑜:9分;諸葛亮,5分

網絡配圖

周瑜和諸葛亮在軍事上比諸葛亮還是下風。周瑜的謀略,一是體現在赤壁戰前的分析,一是體現在他予孫權書裡的取蜀之見。能體現諸葛亮謀略的只有一個隆中對,徵漢中和取蜀攻略則是由劉備,法正等人完成。隆中對先天不良,存在著很多問題,毛澤東作為軍事大家,曾經評點說造成蜀漢滅亡的原因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可見其高下。

3、用人:周瑜8分;諸葛亮3分

周瑜和諸葛亮在用人上比更是明顯的優勢。周瑜氣度寬宏,雅量高致,他為東吳推薦了魯肅等很多人才,每次推薦時都要說對方的才幹十倍於自己。並且每次作戰前,周瑜都會全盤謀劃,集思廣益,聽取下屬的意見,這種習慣在赤壁之戰等戰役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與曹操的善於用人,喜歡聽取下屬意見有異曲同工之妙。諸葛亮一生唯謹慎,無論是打仗還是用人均如此,他大權獨攬,事必躬親,絕不假手於人,雖然勤奮但卻缺乏全盤戰略的智慧,也無擅長用人的度量和管理人才的才能,致使蜀國人才凋零。

4、品德忠誠:周瑜10;諸葛亮10

周瑜與孫策內結骨肉之親,外連君臣之義,多年徵戰為東吳打下江東基業,立下汗馬功勞,孫策去世後更是為擴大東吳領土而甲不稍解四處奔波,最後因勞累傷病而死於出徵途中,可見其對東吳至死不渝的忠誠。先主病逝,諸葛亮雖然大權獨攬,卻並沒有象曹魏的司馬家族那樣反叛篡位,而是跟周瑜一樣為國盡忠而死,其忠誠可見一斑。

5、政治眼光:周瑜9;諸葛亮9

諸葛亮的隆中對應算是一種戰略,前面已與周瑜的戰略一起分析。而以政治眼光而論,個人以為孔明擇主應算是政治眼光的良好體現,孔明選擇劉備,而不選擇孫權或曹操顯然是非常正確的政治選擇。總的來說,兩人都是奠定本國基業的股肱之臣,平手。

6、胸襟氣度:周瑜9分;諸葛亮5

雖然三國演義為了美化諸葛亮而把周瑜塑造成一個心胸狹窄的小人,但正史中的周瑜氣度寬宏,胸襟廣闊。雖然從三國志中找不出關於諸葛亮胸襟氣度特別廣闊的例子,而在史學界,眾說紛紜,有人評價諸葛亮是和霍光一樣的「正直的權臣」,個人深以為然。從這方面看,諸葛亮的胸襟氣度比之周瑜頗有不如。

7、內政治理:諸葛亮9分;周瑜3分

諸葛亮是蜀國丞相,對於他的內政治理三國志中有大量溢美之詞。周瑜方面,雖然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但從側面亦可以看出周瑜的內政才幹綜上所述,雖然周瑜內政上表現不多,但上述史料表明,周瑜只不過沒精力搞內政後勤,並不是不會這方面不行,如果周瑜一直活下去的話,後來陸遜當的荊州牧,肯定是周瑜來當的。但畢竟史書上對周瑜內政記載較少,因此只給予3分。

8、氣質風度:周瑜9;諸葛亮7

周瑜在三國志雲」瑜長壯有姿貌「,翻譯過來就是身材高大又有姿色,有姿色一詞常用於女性,可以推測周瑜長相比較偏向秀氣類。諸葛亮在三國志雲」亮身長八尺,姿容甚偉「,雖然偉字也是讚美,但在三國志裡,寫成「身長八尺的人太多了,顯得非常廉價,可見這句形容只是表示長相端正,中人之姿而已。

9、藝術才華:周瑜6;諸葛亮8

三國志記載,周瑜少精意於音樂。而在文學方面,周瑜留世的不多,只有從遺書上可以略窺其文採。而諸葛亮就不贅述,歷史上大量描寫諸葛亮文學造詣之高。

周瑜和諸葛亮的母親分別是誰

據傳,正史上周瑜母親正史沒有記載,諸葛亮的母親是章氏。但是坊間的一種說法是周瑜以其經典名言「既生瑜何生亮」為君子所不齒。所以周瑜媽媽是季(既)氏諸葛亮的媽媽是何氏,不過這個說法可信度並不高。

《三國演義》裡有一個人們十分熟知的故事就是諸葛亮三氣周瑜。其實這個故事在正史中並沒有諸葛亮三氣周瑜這個故事,這只是羅貫中對小說情節的改編。在小說中,諸葛亮連著三次把周瑜氣到,最後周瑜被自己活生生氣死。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詳情,網頁們還做了鬼畜視頻,特別搞笑。

相關焦點

  • 周瑜跟諸葛亮誰更強? 正史上周瑜完爆諸葛亮……
    先來說說《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把周瑜寫成了心胸狹窄、妒賢疾能的人,當他發現諸葛亮才智比自己高,便一次又一次謀害諸葛亮。然而諸葛亮「魔高一丈」,把周瑜的計謀一一識破,還趁機下套謀算了周瑜,就這樣,周瑜留下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便被氣得吐血身亡。
  • 周瑜和諸葛亮是死對手,在周瑜死後,諸葛亮為什麼大哭?
    我說的這兩位就是周瑜和諸葛亮,眾所周知,周瑜對諸葛亮一直都是存在嫉妒的心理。因為他的才能比諸葛亮稍微遜色,而且還經常被別人拿來比較。所以這就讓他感到非常的尷尬,一次兩次也就算了。但是時間一長,他感覺在面子上過不去。所以他經常想一些辦法為難諸葛亮,甚至還想要他的生命。在赤壁之戰中,當時周瑜擔任這場戰役的主帥。因為東吳出的兵力比較多,而蜀國只出了很少的一部分。
  • 周瑜出上聯嘲笑黃月英長的醜,諸葛亮的下聯讓周瑜尷尬無比
    三國的人物形象生動,大文豪蘇東坡曾經為周瑜,孫權等人都做過詩文。今天我們要來說的人物便是那位羽扇綸巾,水戰超厲害的吳國都督周瑜,以及被人們神化吹捧的諸葛亮。兩人雖然是對手,但也是心心相惜的朋友,況且周瑜並不是羅貫中塑造出來的小肚雞腸,斤斤計較,還不受氣的偽君子。
  • 周瑜VS諸葛亮:誰更忌妒誰
    VS諸葛亮:誰更忌妒誰 在《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屢遭諸葛亮羞辱的周瑜臨終前,仰天長嘆道:「既生瑜,何生亮!」在《三國演義》描寫的「群英會」上,周瑜酒後對著蔣幹舞劍作歌。而按照當時的影響力,諸葛亮與周瑜也不在一個等級。前者年輕時自比為管仲、樂毅,但除了若干好友,似乎沒能得到太多人認同。臥龍之譽,雖出自司馬徽、徐庶之口,傳播範圍應只限於襄陽一帶。建安十五年(210),周瑜上書孫權要謹防劉備,提出將他與關羽、張飛拆散,卻對諸葛亮隻字未談。可見他十分顧忌劉備,對諸葛亮好像不太重視。
  • 周瑜出上聯嘲笑黃月英長得醜,諸葛亮的下聯讓周瑜尷尬無比
    三國的人物形象生動,大文豪蘇東坡曾經為周瑜,孫權等人都做過詩文。今天我們要來說的人物便是那位羽扇綸巾,水戰超厲害的吳國都督周瑜,以及被人們神化吹捧的諸葛亮。兩人雖然是對手,但也是心心相惜的朋友,況且周瑜並不是羅貫中塑造出來的小肚雞腸,斤斤計較,還不受氣的偽君子。雖是羅貫中處理人物不當,但小說中的關於二人的某些有趣的故事還是別出新意的。
  • 《三國演義》中的「三」——諸葛亮三氣周瑜
    因為他通過與諸葛亮的接觸,發現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神鬼莫測之術、呼風喚雨之能,只要諸葛亮活著,就是東吳的巨大隱患。那諸葛亮呢?對周瑜什麼態度?從《三國演義》的故事看,諸葛亮是真心想與東吳聯合抗曹,因此,也是真心想幫周瑜。無奈周瑜容不下諸葛亮,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孫權、劉備聯合抗曹,諸葛亮、周瑜用計火燒赤壁,火燒曹操八十萬大軍,把曹操殺得打敗,曹操敗走華容道。
  •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而是被孫權害死的?
    赤壁之戰是三國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對壘雙方是號稱80萬大軍的曹魏和孫劉聯軍,這場戰役在《三國演義》裡有著極重的筆墨,主要突出了諸葛亮神機妙算,而東吳大都督周瑜在諸葛亮的面前好像成了背景板,最終被三氣而死,事實歷史上的周瑜不僅文韜武略,而且寬宏大量,三氣周瑜都是小說杜撰,那麼周瑜又是怎麼死的呢?
  • 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別再冤枉諸葛亮了,和諸葛亮沒有關係
    而在三國時期,就有這樣一個人物,曾因不服諸葛亮比自己計謀高深,而說出過這樣一句話「既生瑜,何生亮」,沒錯他就是周瑜!然而很多書上對於周瑜死因的記載都是說被諸葛亮三氣而死,然而其實周瑜的死和諸葛亮一點關係也沒有,不要再冤枉諸葛亮了!
  • 周瑜與諸葛亮孫策孫權魯肅的關係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和諸葛亮的關係也許從一開始便存在對比,但是這是影視劇《三國演義》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 王者榮耀漫畫:周瑜終於贏了諸葛亮,但周瑜卻哭著說,這局不算!
    諸葛亮在踏入周瑜攻擊範圍的一瞬間,直接開啟了連招,命中了諸葛亮!諸葛亮被周瑜技能命中,瞬間倒下了,周瑜很不理解,因為諸葛亮都沒有按大招!這時候諸葛亮莫名其妙地說:末時到了,要起風了~果然,一陣大風吹過,直接吹散了周瑜和諸葛亮之間的迷霧。這時候周瑜發現,觀眾席出現了很多人!
  • 諸葛亮,司馬懿,魯肅,郭嘉,周瑜,三國時期謀士,到底誰最厲害
    那麼,三國謀士誰才是天下第一?是龐統、法正、諸葛亮、司馬懿、魯肅、郭嘉,還是周瑜呢?"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是一句十分有道理的俗語。要是比武,那麼只需要看看兩人誰能打贏就好,而要在謀略上比較,就不能簡單地進行對比了。畢竟,有的人認為戰略重要,有的人認為機變重要,有的人則看重謀士治國理政的能力。對於三國的眾多謀士來說,他們有的擅長領軍作戰,有的擅長出謀劃策,有的在內政上也有所建樹。
  • 陸遜和周瑜誰厲害
    周瑜像他和陸遜說周瑜的功績他已經沒有辦法超越,並且列舉了很多周瑜的事件,主要講了兩件稱心的事。另外他還說了魯肅和呂蒙的缺點,當時他覺得這二人不堪重用。但是經過周瑜的勸解,認為瑕不掩瑜,可以讓他們兩個在適合的崗位上做出功績。因為魯肅計謀比較高,雖然還是有不足,但是掩蓋不了優點。
  • 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相信有心者不難發現,三國演義這本書其實是圍繞著蜀漢這一陣營來寫的,為了突出蜀漢陣營的人物,經常會更改一些歷史事件和其他人物形象來襯託,比如為人們所熟知的過五關斬六將,其實在歷史上並不存在,而三國演義中將周瑜刻畫成了一個小肚雞腸、妒賢的人,只是為了襯託諸葛亮的賢明,真實歷史上的周瑜反而是一個很有氣度的人。
  • 氣死周瑜?諸葛亮算老幾?
    那麼問題來了,三國歷史上周瑜真的有被諸葛亮三氣而死嗎?如果有,到底是哪三氣?如果沒有,那周瑜究竟是怎麼死的呢?辛辛苦苦想得到的荊州反被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搶走。此後周瑜每想起諸葛亮滿腦子只有兩個字——混蛋。
  • 三國中最厲害的人物,比周瑜機敏,比諸葛亮善斷,比曹操更有膽識
    縱觀三國,你會發現司馬懿才是最厲害的人物,為什麼呢?有些人會說,諸葛亮不是比司馬懿厲害多了麼?那咱就來分析一下,他憑什麼比諸葛亮強。司馬懿這個人非常多謀,既多疑又狠辣,既果斷又沉得住氣,不但能夠洞察人心,還具備非常強的執行力,這些個品質加起來可以說是無人能及。
  • 諸葛亮三氣周瑜可信度有多大?
    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舌戰群儒」、「火攻計」、「借東風」等等,其風頭直蓋赤壁之戰的最大功臣周瑜。而赤壁戰敗後,諸周兩人直接Pk中,諸葛亮料事如神,處處料敵於先,結果完爆周瑜,三氣周瑜使其最終慘死。周瑜具體主張分三步走,第一步:佔據江東,以長江天塹為天然屏障,扼險自守,稱霸江東,以達到二分天下的目的;第二步:伺機圖謀荊州,突襲益州,以達佔據荊州之咽喉之地和川蜀之廣沃之地的目的。第三步:劍指偏鋒,全力爭霸中原,佔據中原,以達到一統天下的目的。總之,可以說周瑜的"江東對"是一個深謀遠慮的戰略,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更全面更具體更系統,也更早提出,其謀略之深比諸葛亮有過之而無不及。
  •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周瑜作為前線統帥,運籌帷幄之中,初戰擊敗曹操水軍,後又採用了黃蓋的火攻之計,命黃蓋詐降深入敵軍腹地,燒得敵人屁滾尿流,曹操從華容道落荒而逃,從此退守北方養老曬太陽,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如此再看蘇軾的名篇,或許會更有感觸,「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三國: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三氣周瑜成為婦孺皆知的名典。那麼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周瑜並不是突發急病去世的,而是慢性病或者是舊病復發導致的最後死亡。
  • 周瑜死後,魯肅在靈前說了一句話,諸葛亮笑歪,周瑜死不瞑目
    諸葛亮則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軍事,自稱有「管仲樂毅」之才,出道後火燒新野,巧借東風,助力赤壁大戰,只可惜當時劉備實力太弱,不為世人所知。二人之間的暗鬥最終以周瑜喊出「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身亡而結束。諸葛亮完勝。其實諸葛亮不僅在周瑜生前完勝,周瑜死後他又乘勝追擊,大敗周瑜。說到這裡有人可能又要問了,周瑜都被氣死了,怎麼諸葛亮還能「乘勝追擊,大敗周瑜」呢?
  • 赤壁大戰首功到底是諸葛亮還是周瑜?總算有了客觀評價
    赤壁大戰是爭議比較多的一場戰役,有人說沒有諸葛亮借東風赤壁大戰就不會贏,首功應該歸屬諸葛亮;也有人說諸葛亮在赤壁大戰中根本就沒有出現,調兵遣將、戰略部署全都是周瑜,所以赤壁大戰和諸葛亮沒有關係,實際是周瑜打贏了曹操;更有甚者,找出三國志和一些野史,乾脆說赤壁大戰根本就不存在,而是曹操士兵水土不服,生病嚴重,曹操自己燒了戰船撤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