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歷史時光機的第五期,我是舍人不二。
今天是12月8日,如題今天咱們來聊聊慕容復心心念念想要復闢的大燕是怎麼被滅掉的。不熟悉歷史的朋友們可能看到魏和燕這樣的字眼,會跟春秋戰國搞混,這裡我們先大致說下歷史背景。
話說漢末天下三分,終又三家歸晉,沒錯,就是吳秀波演的那個反了曹魏的司馬家建立的晉朝。晉分西東,公元265年司馬懿孫子司馬炎建立西晉,然西晉八王之亂使國家元氣大傷,加上三國末期開始北方胡人內遷,最終導致五胡亂華,世族與百姓南渡,西晉滅亡。
而後公元317年皇族司馬睿在建康(南京)稱帝,史稱東晉。此時便已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即江北陸續建立的十六個國家和江南東晉對立。後又有前秦國主(自稱天王不稱帝)苻堅一度統一北方各國,揮師南徵東晉,結果肥水之戰慘敗,北方再度崩壞,拓跋氏趁機建國北魏。
終於,輪到了今天的主題,公元395年的今天,北魏於參合坡大敗後燕慕容,掃除後燕的北魏強勢進入中原,最終統一北方,與東晉形成魏晉南北朝格局。至於後續北魏如何分裂暫且不表,我們且看後燕因何而亡,北魏又因何而能夠亡燕一統北朝。
說來無論是拓跋魏還是慕容燕,其實都親戚同屬鮮卑族。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爺爺原是北方小國代國君主,後因前秦苻堅欲一統北方,所以就滅了代國,拓跋珪同母親一起被俘配給匈奴為奴。
與此同時,東北的前燕已然是強盛之國,苻堅尚且忌憚皇叔慕容垂。後又因少帝猜忌皇叔吳王慕容垂,導致慕容垂被逼出走前秦。前秦見前燕內訌不知,便舉兵圍困前燕都城,城中扶餘、高句麗及上黨質子五百餘夜開城門,遂城破前燕亡。
而後苻堅一統北方,不顧朝臣反對立刻南徵,肥水之戰以80萬大軍伐晉,卻因內部各族矛盾深重,被東晉八萬北府精兵擊敗,前秦分崩離析,各國獨立。肥水之戰後,前燕舊部投靠慕容垂,建國稱帝,史稱後燕。此時來看,雖然慕容垂英雄遲暮,但旗下戰將如雲,遠不是15歲的拓跋珪能比。
但就像是成吉思汗一樣,拓跋珪在強敵環伺的環境中掙扎長大,實力也是日益增強。越發想擺脫後燕陰影的拓跋珪終於在慕容垂的兒子扣押其弟的當口,與後燕決裂。
起初拓跋珪示敵以弱,裝作敗退引燕軍深入,佔據黃河天險屯兵河西嚴陣以待,掌握地利。後又有慕容垂兒子慕容寶揮軍西渡黃河時遭遇大風,軍心士氣衰竭,拓跋珪已然佔據天時。最後拓跋珪又放出慕容垂已死的假消息動搖軍心,以至慕容寶撤軍。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拓跋珪哪還有不翻盤的道理,就在慕容寶撤軍途中,拓跋珪趁黃河結冰橫渡黃河,在參合坡奇襲撤退中的燕軍,大敗後燕,史稱「參合坡之戰」
這一戰徹底打垮了後燕,後續北魏滅燕,結束了北方自八王之亂以來的戰亂局面,施行胡漢分治兼容並蓄漢胡文化,為後世盛唐的民族融合奠定了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