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首歌,器官捐獻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接力

2020-12-24 瀟湘晨報

每一個生命都如同一首歌,當這首歌中途戛然而止,你是否願意讓它繼續傳唱?

6月11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發起的主題為「生命是一首歌」的第四屆「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首次採用了「雲音樂節」的直播形式,通過數十家直播平臺同步在線向公眾傳播器官捐獻的理念。同時,來全國近50個城市的10所高校及110家大型醫院共同參與了線下的公眾宣傳教育活動,共同推動公民自願器官捐獻,引導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

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助力偉大生命接力今天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門診大廳,開啟了一場特別的音樂表演、醫護人員快閃、交響音樂會表演等活動,此外,在門診大廳現場還舉行了義診和捐獻登記,眾多市民積極參與,並通過拍照、發朋友圈等形式分享給更多人。此次活動旨在幫助社會大眾樹立正確的器官捐獻觀念,普及器官捐獻及器官移植的科學信息,提升其對器官捐獻和移植的認同度、接受度和參與度,從而推動我國自願、無償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助力生命在陽光下完成接力。杭州高新開發區副主任、副區長陳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院長王偉林等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器官移植在衛生醫療事業中具有崇高的意義,不僅能夠挽救他人的生命,也是自己生命的另一種延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院長王偉林表示:器官捐獻實際上是一種生命的延續,是通過一個人的器官來拯救另外一位患者,是一個生命送給另外一個生命的禮物。生命是一首歌,希望通過今年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的宣傳,讓更多的人知曉器官捐獻事業的崇高意義,希望未來通過浙二醫院和每一個人為中國器官捐獻事業更好的發展,為更多的人更美好的明天助力。

杭州高新開發區副主任、副區長陳健表示:「今天的主題活動具有重要意義,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無法決定它的長度,卻可以決定它的寬度,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中來,讓絕望中等待的人看到曙光,讓生命在博愛中延續。」

人世間最偉大的接力延續生命傳遞大愛器官移植目前是挽救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醫療手段,但沒有捐獻就沒有移植。我國器官捐獻事業起步於2010年,經過10年的探索,我國已經逐步建立起科學公正、遵循倫理、符合國情和文化的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體系。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信息,2018年我國器官捐贈、移植數量已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但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患者數量龐大,每年約有30萬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而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但其中僅有6%的患者能夠實現器官移植。另外,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低、器官捐獻供需比例不對等也依舊是制約器官移植事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王偉林教授介紹:「器官移植手術在中國已經非常成熟,以我院為例,我院已全面開展心、肝、腎、肺、胰腺、角膜移植,成功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但我們也知道還有更多人在等待進行器官移植手術,這就需要全社會的參與與關注。今天是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讓更多人參與進來,讓更多人知曉器官捐獻的意義,助力我國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

器官移植,讓生命的旋律得以延續,以另一種方式唱響生命之歌。

【來源:都市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珠江醫院 受捐者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
    近日,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護士於媛媛在與病魔抗爭40多天後,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3歲,但她的大愛留在了人間,她捐獻的兩個腎臟器官使兩位腎衰竭患者重獲新生,她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了不同的人生。媛媛的事跡得到了各大媒體的關注和報導,感動了無數人。
  • 器官捐獻:一場生命的接力與延續
    同時,自2013年開始,武警總醫院大力開展了器官捐獻協調事業,對達到心腦死亡標準的患者家屬開展工作,勸說家屬捐獻患者去世後能用的身體器官,以拯救他人生命。2017年,武警總醫院器官捐獻協調組共完成捐獻協調191例。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河北邯鄲舉辦系列器官捐獻宣傳活動
    人體器官捐獻事業偉大而崇高。
  • 「生命接力先鋒隊」慰問廣州器官捐獻者於媛媛家屬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創立的「生命接力先鋒隊」,21日走進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慰問該院器官移植科護士、器官捐獻者於媛媛的家屬。 伍曉丹 攝中新網廣州12月21日電 (王華 曾敏婷)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創立的「生命接力先鋒隊」,21日走進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慰問該院器官移植科護士、器官捐獻者於媛媛的家屬。
  • 「生命是一首歌」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在京啟動
    「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本次活動以「生命是一首歌」為主題,活動中,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對外發布官方徽標,徽標由著名藝術家韓美林先生設計。為推動精準健康扶貧,助力國家2020年全面脫貧,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發起「生命接力」公益救助行動計劃。
  • 「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2019級會計學專業朱仰純同學表示,通過黨課學習我對器官移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作為一名合格的入黨積極分子,我們要積極響應號召,傳承弘揚大愛精神,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中發揚光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每一個人的加入,都會為「生命接力先鋒隊」注入新的血液,讓愛與希望一直被傳遞下去。
  • 浙江「生命禮讚」主題文化公園開園 頌揚器官捐獻大愛
    浙江省紅十字會供圖    中新網杭州12月24日電(錢晨菲)24日,浙江省紅十字會在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主題宣傳暨浙江省紅十字「生命禮讚」主題文化公園開園活動。在杭州的各移植醫院代表、器官和遺體(組織)捐獻者家屬、志願者、遺體(組織)接受單位負責人等100餘人參加,頌揚器官捐獻大愛。
  • 器官移植科護士身後捐雙腎,受捐者毅然加入「生命接力」
    一位在醫院器官移植科工作的護士,在與病魔抗爭40多天後,義無反顧加入」生命接力」。12月4日,在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23歲的同時,她也將大愛留在了人間——她捐獻的兩個腎臟器官,使兩位腎衰竭患者重獲新生,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了自己不同的人生。
  • 南平市今年實現7例器官捐獻 歷年來捐獻最多
    記者昨日從南平市紅十字會獲悉,2020年,南平市實現7例人體器官捐獻,挽救了24名患者的生命,為8名患者帶去了光明。今年是南平市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以來,實現捐獻最多的一年。  器官移植是生命的接力,在每一個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體內,都蘊含著另一個生命的光輝和使命。近年來,南平市各級紅十字會廣泛宣傳普及器官捐獻知識,傳播器官捐獻理念。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鵲華秋色——致敬抗疫英雄,器官捐獻公益跑在濟南舉行
    生命像一段奔跑的旅程,沿途充滿了美景與希望。有的生命,卻因為意外或疾病戛然而止。這時,您是否願意為他重啟一段新的生命旅程?器官捐獻,對急需移植器官的患者來說,是重生的希望;對器官捐獻者及其家屬來說,是寄託哀思,是生命的延續;對社會來說,展現的是人間大愛和人性光輝。
  • 「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央廣網廣州12月22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伍曉丹 韓羽柔)近日,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護士於媛媛在與病魔抗爭40多天後,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3歲,但她的大愛留在了人間,她捐獻的兩個腎臟器官使兩位腎衰竭患者重獲新生,她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了不同的人生。
  • 捐獻器官 讓愛延續
    我感覺您的生命將會以另一種方式延續,把愛永遠地留在人間……」12月7日下午,在鄭州市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我市市民邊夢涵對腦死亡母親說的話,感動了現場所有人。邊夢涵在籤署器官捐獻確認登記表痛苦的別離 令親人心碎的腦死亡捐獻者陳相果今年63歲,是我市某單位的退休職工。
  • 推動完成130多起器官捐獻 用愛堅守生命的「重生」
    見有人來,一位瘦瘦高高的小夥子站起來,「我叫米梓鑫,是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他貼心地解釋,「器官捐獻成功完成,經常要爭分奪秒,所以我們將器官捐獻辦公室設在急診搶救區,為的就是能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   器官捐獻協調員,又被稱為生命的「接力人」。他們奔走在生死與悲歡離合間,為一些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 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實現...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懷著難以言狀的感情接受《經濟參考報》獨家專訪。  黃潔夫用「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改革形容中國器官捐獻移植改革的艱難歷程。
  • 中山一院器官捐獻突破1000例
    梁曉寧打通了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的電話,捐贈心臟、肝臟、腎臟、肺和角膜等五個器官。丘遠軍的生命定格在了40歲,但他的大愛讓至少5個人獲得了「重生」。 最令梁曉寧感到安慰的,是9歲的兒子。他為他父親能夠救人而感到驕傲,他說:「我的爸爸只是四處去體驗不同的人生去了,他的眼睛依然是最漂亮的。他是我的英雄!」
  • 生命接力 「移」路同行
    作為20世紀生命科學的重大進展,器官移植成為治療終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醫療手段,在中國獲得長足發展。而器官捐獻,則成為陽光下的生命接力,得到全社會廣泛認可。2015年1月1日,中國公民自願器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供體來源的唯一合法途徑。5年來,中國共完成多少例公民自願器官捐獻?捐獻與移植是否有法可依?
  • 【活動預告】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線上音樂節直播
    生命是一首歌充滿了熱愛與嚮往
  • 張藝謀特邀執導《「移」路同行》,真實記錄中國器官捐獻移植五年間
    ,與死神爭分奪秒,帶著希望走過決絕……中國器官捐獻移植五年間,這首由捐獻者、受捐者、醫者、協調者、志願者譜寫的「生命接力」大愛樂章,盪氣迴腸。2萬多名捐獻者,用最後之力遞出「生命的禮物」,讓9萬多患者重獲新生。張藝謀特邀執導微短片《「移」路同行》——真實記錄凡人英雄的溫情大義,展現「生命在陽光下延續」的華彩瞬間,致敬每一位「生命接力」之人。
  • 生命在大愛中延續,8歲男童意外離世後捐獻器官拯救5人
    這一場生命的接力跑裡,由大愛無疆的捐獻者、技藝精湛的醫生、護航開道的交警、為其讓行的路人聯合完成,用最短時間完成器官轉運,為等待移植的患者爭取了寶貴的救治時間。遺憾的是,由於傷情過重,醫護人員盡力搶救,還是沒能挽回他的生命。經評估,小宇為腦死亡。小宇被判為腦死亡後,孩子的姑婆提議把小宇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用這樣的方式讓小宇繼續活著。小宇的父母同意了姑婆的提議。9月5日,在柳州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小宇的父母籤署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同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