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力覺醒》讓「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重獲新生

2021-02-28 極客公園


放心吧,閱讀本文並不會讓你對《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有更多期待。不含劇透。


編者註:

最新版的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將於 1 月 9 日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但它已經在其他一些地區上映一段時間了。然而,作為星戰系列的最重要的創立者,喬治·盧卡斯卻意外得到了人們對他重新的認識。

本文來自《紐約客》雜誌,閱讀本文並不會使你對電影本身的劇情有更好的理解,但它卻能幫助你對整個《星球大戰》系列電影有一個來自不同角度的認知;同時,也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

本文編譯自 《紐約客》,原文標題為「The George Awakens」(http://www.newyorker.com/culture/cultural-comment/the-george-awakens)。轉載務必註明本文和原文連結。

對於星戰迷們來說,他們覺得《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有一個正面的作用,那就是:它將喬治·盧卡斯從他自己所創造的銀河系中驅逐了出去。

在 2012 年,盧卡斯將他的公司和他所創造的這個神話——現在都叫 IP 了——賣給了迪斯尼。迪斯尼放棄了他設定好的故事,沒有人為此感到懊惱;盧卡斯被排除到了新電影之外,取而代之的是 J.J. 艾布拉姆斯。就像盧卡斯在上個月所說的那樣,現在參與《星戰》電影的拍攝就像是跑到前女友家裡看看她過得怎麼樣。

之後新電影誕生了,同時也有一個奇怪的事情出現了。雖然影評人們都在向《原力覺醒》致敬,粉絲們也讓它的票房一路走高,但這兩個群體卻都將目光放在了師父盧卡斯身上而非徒弟艾布拉姆斯。將這些爆發出來的聲音稱之為「重新評價」有些太過了,這更像是一次重新覺醒。十多年之後,人們第一次在談論盧卡斯的時候放棄了那些負面的鄙視態度。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評論的隻言片語吧。

「盧卡斯的「星球大戰」概念起源於 1977 年,而這一切也許都是他從黑澤明的《飛俠哥頓》(Flash Gordon)中竊取來的,但這至少是一次文化剽竊(cultural appropriation)中的靈感迸發,」這是《洛杉磯時報》的講法;但在一些媒體看來,相反,艾布拉姆斯只是繼承並喚醒了盧卡斯的電影而已。

而人們也表達了對盧卡斯「重新覺醒」的看法:那是一個正在重新起步的時代,而且他的模仿至少帶有一種正直感。

「《星球大戰 IV:曙光乍現》與《星球大戰 V:帝國反擊戰》都是流行文化中經典作品,而這是漫威或 DC 那種永無止境的繁衍作品所永遠無法觸及的。」這是《時代》雜誌 Ross Douthat 的看法。

你也許會覺得這樣的說法似乎有些道理:新的電影總是讓我們回到藍光播放器那裡去翻出那些永不過時的老版電影。但即使是盧卡斯那被人厭惡的《星戰》前傳系列都被人再次放映,那三部曲已不再被視為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重大事件——或者它們僅僅只是對我們這個時代有影響而已;很明顯,它們是聲名顯赫的失敗產品。「盧卡斯總是用他略顯笨拙的方式去做那些前人未做的事,而非重複已出現的事。」這是記者 David Edelstein 的評價。Vice 的 Brian Merchant 在看過了新電影之後說道:「真希望它能更像《星戰前傳》。因為如果這樣,喬治·盧卡斯就會參與到其中了。」

相比其他導演,盧卡斯的名聲取決於評論家們是否會帶上有色眼鏡看他。嬰兒潮那一代的老人會這樣批評他:盧卡斯是 60 年代的產物,而他在電影中放棄了他們那一代人的政治理想。在上個月去世的左翼導演 Haskell Wexler 曾經對我說:

「我曾經想拍一部與社會密切相關的電影,它要反映出我們人類的焦慮以及我們地球上那些該死的政權。但我想喬治是唯一能用寓言形式拍出它的人,因為他可以用一個不叫地球的星球代替我們生活的地方。」

盧卡斯總是覺得自己被看做是一個流行藝術家而非單純的藝術家,而且似乎這個評價已經蓋棺定論了。就在他上個月坐在總統歐巴馬身邊參加甘迺迪藝術中心的頒獎典禮時,他告訴記者,「老實跟你說,我沒得過太多的獎... 小獎我得過不少,但我只得過兩座艾美獎。」

在 2005 年他拍完《星戰前傳》之後,他發現自己遇到的批評角度發生了變化。新一代的年輕人們不在意 60 年代的想法,他們在意的是 70 年代後期及 80 年代的想法,因為那是一個大繁榮的時代。對他們來說,盧卡斯褻瀆了他們第二神聖的文化的時刻:那個被保證不會被根本改變但又令人愉悅的東西——溫暖的塔圖因星。這些人還很會使用網絡,他們在論壇下的評論中對盧卡斯展開了激烈的炮轟。

我就是在那個時間點認識盧卡斯的。我們坐在他天行者農場中一個房間的壁爐旁,上面是兩個看上去非常昂貴的阿米達拉女王畫像(這是一個在前傳中失寵的角色),房間裡還掛著一個是溼背獸的畫像。他不太高興,情緒有些暴躁,但他這種對「自己就是一個藝術家」的堅持就像在提醒人們:他確實是一個藝術家。當時,粉絲們對《星戰前傳》、以及他對原作做出的改變(他拒絕修改回去)表示憤怒。

「當然了,很多人都說,『你不能那樣做!』」盧卡斯說道,「但是藝術家總是在不停地改變。即使是在電影中,我也很不喜歡這個問題。但是,有時我會有『我不能這樣做』、『我正在奪走他們的童年』或者『我正在做一些瘋狂的事』這樣的一些想法」。

與這樣一個被調侃過這麼多次的人物坐在一起,我卻為自己不能幫助他感到有些抱歉,甚至還有點負罪感。如果成功掩蓋了他作為一個導演的天賦,那同時也掩蓋了他作為一個人的脆弱。

「如果每個人都在罵我並將我看作是一個糟糕的人,我為什麼還要繼續做這件事呢?」盧卡斯對他的電影這樣評價道,

我認為,是的,我並不比其他人更需要這些電影。我們每天都在工作,以此我們謀生或是去得到一些阿諛奉承來證明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如果你什麼都得不到,那你為什麼還做這些事呢?

10 個月之後,盧卡斯賣掉了自己的公司。

這一次,他被重新肯定

這次誕生的——或者說是衍生出來的——續集營造了一個獨特的氛圍,在這裡,盧卡斯能夠被人們從新的角度審視。他的形象變得比較正面了一點,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原力覺醒》是對「38 年前的《星戰》原版電影無法被超越」這個結論的認可。

在這部電影中,艾布拉姆斯並沒有僅僅從他自己致敬的角度出發,而是為他購買的心愛的《星戰》版權重啟了一個宏偉藍圖。他對原來的電影內容非常虔誠;他在復活節的時候給粉絲分發了大量的彩蛋;總之,他使用了很多方法來重塑這個經典的系列電影。

在看了兩遍之後,我發現我會在以下的情境中想起雷伊(《星戰》女主角)在 Jakku 星球(Jakku 是《星球大戰 VII:原力覺醒》中的荒漠星球)的形象:她的旁邊是鏽跡斑斑的 A.T.-A.T 戰鬥步行機和殲星艦,而她可能躺在天行者農場中的道具櫃裡,也可能出現在 X 世代(X 世代約指出生於 1965-1976 年間的美國人)的玩具盒中。(總之就是不會想起她在《原力覺醒》中的樣子)

因為艾布拉姆斯新版電影中的缺點,這讓我們更容易對盧卡斯產生欣賞之情。盧卡斯並不太認為自己是一個偉大的導演(他常說他主要是一個偉大的編劇)。但是,就像很多批評家說的那樣,作為一個和 J.R. 託爾金一樣創造出了一個新世界的大師,他創造了如此多的東西,以至於艾布拉姆斯覺得他自己似乎不用再多費什麼功夫了。

對盧卡斯來說,先進的特效意味著潛在的責任感,這讓他必須認真對待這些技術。因為有了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特效,盧卡斯要求他的故事情節要清晰簡單,即使這樣做的代價是喪失藝術性。在 CGI(電腦繪圖)的時代,這些電腦特效是我們最想看的東西,在每部電影那 30 分鐘的爆炸場面中,這些場面都會讓人腦中一片空白。但在《原力覺醒》中,那些大場面卻沒能超過盧卡斯的原作。

因為不再處於焦點之中,盧卡斯的聲譽變得好了一些,然而這原本是人們對於《星戰》續集的期待。雷德利·斯科特和詹姆斯·卡梅隆都拍攝了偉大的「外星」電影,然後他們就跑去拍那些沒那麼偉大的電影;也沒有人會因為史匹柏的《大白鯊》去指責他。而只要盧卡斯還是《星戰》的主要製作人和商業衛士,他就永遠不會得到以上那些偉大導演的待遇。但現在,他卻得到了。雖然兩個人本來是朋友,但盧卡斯找不到比艾布拉姆斯更好的「替罪羊」,因為艾布拉姆斯很喜歡這些英雄人物,但他卻從未真正掌控過這些人物,從未真正在內心中驅使過那柄光劍。他永遠無法成為一個大師。(( ╯□╰ ),這是原文作者的看法)

▲同為大咖的 J.J. 艾布拉姆斯

而人們對盧卡斯的重喚也在一個更大的層面上反映出了「懷舊」這個主題。就像著名記者 John Seabrook 在 1997 年所寫到的那樣,「原版《星戰》會讓你嚮往一些難以名狀的東西,而那些東西卻一直在流逝... 但那是由承諾所帶來的甜蜜的渴望,『在未來,我們總會找到某種方法把這些難以名狀的東西找回來。』」在《星戰前傳》之後,星戰迷們似乎感覺到了這種渴望,而只有在那時,他們才覺得那種渴望是實實在在的:我們想要找回原版的《星戰》——我們自己的《星戰》

對於想要重喚《星戰》輝煌的人們來說,《原力覺醒》並不是一個壞的嘗試,但它又一次證明了這種形式的懷舊非常愚蠢。不管是由盧卡斯、艾布拉姆斯或是其他什麼人來操刀,那種第一次發現《星戰》世界的激動都再也找不回來了。而這種激動是由盧卡斯創造的。

我懷疑在他心中有兩種情緒正在膨脹。一方面,他已經看到他的電影以另一種方式被克隆出來,但我們把關注點都完全放在了那裡,以至於我們都忘記了這對盧卡斯來說是一種多麼奇怪而又令人沮喪的情感。

而在另一方面,他肯定也會對又一次看到人們對他導演才華的稱讚感到滿意。《原力覺醒》讓盧卡斯又一次成為了一個充滿想像力、擁有堅定信念並且品味出眾的人,他成為了一個輝煌的創造者而非平庸之人。

本文頭圖來自 The New Yorker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jianghaoke@geekpark.net

點擊圖片,閱讀更多


相關焦點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獨家影評 不論是不是「星戰粉」都會愛上這部影片
    點擊標題下「梅河口影城」可快速關注導演J·J·艾布拉姆斯以藝術化的手法將該
  • 世界的《原力覺醒》,中國的星戰元年
    三十八年後的今天,星戰系列的最新作品《原力覺醒》(The Force Awakens)再次在該影院首映,並已於9日正式在中國大陸上映。昨天正式在中國上映後,首日票房已經超過2億,在中國電影市場首映日票房紀錄榜上已經排進了第2位,僅次於《速度與激情7》的首日3.46億人民幣票房紀錄。
  • 賞析 John Williams再度配樂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原力覺醒」
    很少有這樣一部電影,有如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那樣輝煌壯闊:曾獲奧斯卡六項大獎的科幻經典,被稱為「繼廖西開闢紅海之後最為壯麗的120分鐘」,
  • 喬治·盧卡斯道歉了
    喬治·盧卡斯向迪士尼道歉了。
  • 星戰:為什麼更換安納金天行者的原力英靈,喬治·盧卡斯給出解釋
    在《星球大戰6:絕地歸來》2004年重新發行的版本中,喬治·盧卡斯更換了安納金的原力英靈,用海登·克裡斯滕森替換了塞巴斯蒂安·肖,這在影迷中引起巨大爭議。1983年和1997年版本在2004年為原始星戰三部曲發行DVD時,盧卡斯更改了《絕地歸來》的結尾,用克裡斯滕森替換了肖
  • 星戰:為什麼更換安納金天行者的原力英靈,喬治·盧卡斯給出解釋
    在《星球大戰6:絕地歸來》2004年重新發布的版本中,喬治·盧卡斯更換了安納金的原力英靈,用海登·克裡斯滕森替換了塞巴斯蒂安·肖,這在影迷中引起巨大爭議。當時,星戰前傳正受到全面抵制,克裡斯滕森在《複製人的進攻》中的表現也遭到廣泛批評,因此,這一行為在影迷中引起極大憤怒。
  • 喬治·盧卡斯 :無與倫比的「星戰」之父
    喬治·盧卡斯就是其中之一,他所指導的「星球大戰」電影系列和「印第安納·瓊斯」(奪寶奇兵)電影系列都將其旺盛的生命力延續到了今天。喬治·盧卡斯是盧卡斯影片公司、盧卡斯藝術娛樂公司、盧卡斯數字公司、盧卡斯授權公司和盧卡斯學習公司的董事長。
  • 【專欄】《原力覺醒》回到傳奇開始的地方
    他必須面對數以千萬計的星戰鐵桿粉絲的放大鏡,不論他怎麼拍,都會有許多粉絲不滿意。更不要說,還有一雙更挑剔的眼睛在自始至終盯著他,那就是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盧卡斯在2012年將自己的公司以40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迪士尼。從此迪士尼擁有了星戰品牌的所有權。微妙的是,迪士尼沒有邀請盧卡斯過多地參與《原力覺醒》的創作。
  • 看《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前,你必須知道這些事
    《星球大戰》系列在1999年被喬治·盧卡斯重啟,拍攝了三部並不被太多人喜歡的前傳。說實話,你並不需要非得補齊他們,雖然看完他們也沒什麼大的傷害。他們想重拾帝國的遺產,其目的是得到銀河系的統治權,擊敗抵抗力量,最終讓銀河帝國重獲新生。所以,可以把他們看成是銀河帝國的繼承國。第一秩序的領導人叫凱洛·倫,雖然同樣手拿紅色護手刀劍,佩戴磨砂黑防毒面具,但他卻並不是西斯。
  • 神秘的「原力」來源何處?——從《星球大戰:原力覺醒》說起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關乎好萊塢,關乎每個人心中的英雄情懷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所背負的期望是無與倫比的,這是繼2005年《星戰前傳3》後時隔十年的回歸之作,也是迪士尼2012年以40億美元收購喬治·盧卡斯公司後推出的首部影片,當然更重要的是,影片讓諸如馬克·哈米爾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影評,別丟失了你的原力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是喬治·盧卡斯第一部完全沒有參與的「星戰」系列電影,他把這種情況比喻成分手男女,關於他對《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意見是如此說的。one一部上映前都說是特麼特麼棒的電影。我發現。《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我想也逃不過群眾雪亮的眼睛。 (後面簡稱星七) 我不是星球大戰腦殘粉。我只是特麼喜歡看有點內涵的外片。寫星七影評前,看了大量的吐槽影評。有吐槽視覺效果無大的突破。有評論女主黛茜·雷德利的演技多麼不堪。有不屑影片的劇情浪費他的時間。
  • 原力覺醒周邊放大招,星戰迷們準備好荷包縮水了嗎?
    日前,星戰迷扎克伯格就在instagram上post了一張圖,有他的寶寶和迷你光劍、迷你BB-8、迷你Chewbacca、迷你Darth Vader頭盔的合影,看來今後也是一枚大愛星戰周邊的小公舉呢!Max Factor彩妝品牌Max Factor蜜絲佛陀則早已正式宣布與《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的合作,品牌全球創意總監Pat McGrath為《星球大戰》最新系列影片女性人物角色設計了六款極具藝術感的妝容
  • 影評:《STAR WARS:原力覺醒》熱血女力覺醒
    新角色、新概念故事主線落在由黛西蕾德莉所飾演的芮(Rey)、以及約翰波義加所飾演的芬恩(Finn)兩個新角色身上,一個代表著謎樣有著優秀血統的原力潛力者、一個則是拿下白色頭盔的風暴兵黑人,兩人都徹底顛覆了以男性為主和以白人為主的星戰戰場,其實大家也無須太過訝異,畢竟《STAR WARS》本來也是傳統西部片宇宙化的變形結果。
  • 【10元觀影】《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
    近日上映的《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更是掀起了票房高潮,上映僅三周,北美票房總收入便達到7.4億美元,迅速攀升至影視亞軍的位置!而喬治·盧卡斯,這個締造了《星球大戰》系列的男人奠定了後世科幻片的工業製作體系和基本架構。他卓越的創意和精益求精的風格拍攝出如此富有想像力的《星球大戰》,不得不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星球大戰9》:原力已死
    內地觀眾對於星戰龐大的世界觀缺乏足夠的了解,自然也就沒有情懷,儘管在這20年間,每一部星戰電影都引進了內地,但票房始終不溫不火。迪士尼並非沒有做過補救。2016年,《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在內地舉辦了聲勢浩大的首映儀式,最終票房為8.25億元,位列內地年度票房第13位。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故事講給所有觀眾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導演J.J.艾布拉姆斯(左)和製片人凱薩琳·甘迺迪關於《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本刊專門採訪了導演J.J.艾布拉姆斯。電影《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劇照三聯生活周刊:我們都能感受到《原力覺醒》讓整個星戰宇宙急速膨脹,不只是遊戲和玩具,還有已經在製作過程中的第八部和第九部「星球大戰」電影,還有明年的《俠盜一號》(Rogue One)。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全新中文預告 哈裡森·福特重磅回歸
    由《星際迷航》系列導演J·J·艾布拉姆斯執導的科幻經典《星球大戰》系列最新作《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在剛剛落下帷幕的「星球大戰慶典」上發布全新1分46秒先行版預告片,時光網同步發布中文版預告。預告片中,哈裡森·福特飾演的韓·索羅和搭檔丘巴卡壓軸亮相,馬克·哈米爾飾演的天行者盧克以旁白音貫穿始終。
  • 經典科幻電影《星球大戰7》即將進攻,你的原力覺醒了嗎?
    但是對於國內的星戰迷而言,要看到心中經典還需再等待14天。真可謂度日如年。為了讓觀眾更好地觀看新的星戰片,我們先回顧一下星戰六部曲的背景與內容。1977年,「新希望」:盧克帶領反抗軍同盟摧毀了銀河帝國建造的死星,史稱雅汶戰役。
  • 原力覺醒,星戰迷的最新福利來啦
    三十八年前星球大戰:新希望(EP4)的驚天出世創造了科幻電影史的一代傳奇無論是波瀾壯闊的太空場景還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奇思妙想乃至今天看來都是令人驚豔的特效讓星戰已經不僅僅是電影漫長的等待終於隨著《原力覺醒》的上映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