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這部電影,包含了人性,原生家庭,愛與成長。疼痛且柔軟。看完之後,是令人又慶幸又哀傷的。
上一次看郝蕾的電影,是《誤殺》。《春潮》像《誤殺》一樣,是一部看完就非常想寫影評的電影。
影片的主要人物,是一個家庭裡的三位女性:姥姥,女兒和孫女。對於她們三位的生活軌跡和關係,我不想用太多的語言去描述,不然就劇透的太多啦。
雖然同屬於一個家庭,但她們卻都彼此活成了一座孤島。這三位的人物形象塑造也都是矛盾且獨特的。熱心善良的戲劇老師在家裡也會聒噪、吵鬧。正直勇敢的報社記者在家裡也會徒手捏仙人球做無聲的抵抗。在學校聰明可愛的小女孩在家裡也會小心翼翼的學著成長。原生家庭的力量,無法用三言兩語描述的清楚。
這部影片一直採用比較昏暗燈光,表達著一個昏暗且畸形的家庭。還採用了比較抖動的鏡頭,但這種抖動和王家衛電影裡的那種抖動好像還不太一樣,這種感覺特別像是一段記錄生活的視頻,真實的讓人咋舌。我在寫這篇影評的時候,特意去網上查了一下,果不其然,《春潮》前不久獲得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佳攝影獎''。
電影中間穿插了三個我覺得很詭異的畫面。一直到影片結束,我都沒有在其中找到答案。第一個是郭建波在地鐵上看到玻璃上有一個長發女人的倒影,第二次是郭建波夢見母親變成一隻綿羊,第三次又在河流中看到一個女人半身站在水裡,這個女人似乎跟隨著她,陰魂不散。現在寫這篇影評的時候我不斷的回想、思考,我覺得作為象徵性的鏡頭,這些看似詭異且不可解釋的畫面應該可以理解為原生家庭帶給她的陰影,一直伴隨著她,詭異、令人不適且難以擺脫。
''你安靜了,這個世界就安靜了。''
這句話是電影的最後,女主對著窗子講的那段獨白裡的。像是她對母親長久以來的宣洩終於得以釋放,又像是自我和解和自我救贖。我覺得,能學會和自我和解是一項很厲害的事情。影片的結尾,是一片「春潮」,奔湧的潮水不知所起,蔓延過一家三代女性的生活路徑。一組「不知所以」的鏡頭,讓整部影片極為生動,流淌的水如同有生命一般,時而潮溼曖昧,時而明快輕靈。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都快點去看啊啊啊,真的很值得。
晚安,我星球裡的每一個人
祝好(。・ω・。)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