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過網絡平臺新上映的《春潮》,是由楊荔鈉編劇並執導,郝蕾、金燕玲主演,曲雋希,李文波聯合主演,黃尚禾特別出演的劇情電影。
該故事大概講述了記者郭建波(郝蕾飾)、母親紀明嵐(金燕玲飾)與女兒郭婉婷(曲雋希飾)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祖孫三代因親情關係捆綁在一起的生活,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湧動。記者郭建波在報導社會負面事件的同時,也在揭開自己身上的傷疤;母親紀明嵐在外為人熱情,受人愛戴,但是回到家卻判若兩人;女兒郭婉婷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成人世界裡的種種生存法則。一次次的叛逆與反抗都在隱忍中歸於平靜,一場悄無聲息的戰爭在三代人之間暗自滋生,終將爆發。
此片因為是文藝片的範疇,就不太會顧忌觀眾的感受,因此此片不會如商業片那樣給你來個大團圓結局。而導演更是一生奉獻影視事業,不僅年少就有舞蹈的出色底子,也參演過各大電影,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表演系的她自然多才多藝,也就有了她固定的文藝思想。在這種探討中國病態式的原生態家庭電影,導演就是用的是一種不誇張不煽情,也不博觀眾歡心而追求大團圓結局的克制手法,去將影片中人物之間的內心衝突、隱忍,無聲的對抗都展現得入木三分。
首先,我們知道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是指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雙方組成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不包括夫妻雙方的父母,在該片中,導演通過一個中國三代人家庭的故事,展現一段時代背景下的「原生家庭」之痛。這種痛的前提是男性失位的條件下展開的,作為同為女性的導演,深刻知道女人之苦,女子之痛,女人為什麼難為女子的深層原因,那就是與男性是有關的。由此看來,導演最大的隱喻是表明一種男性失位的家庭是當代社會的一些現象,而這就也無聲叩問導致這樣病態的家庭原因,男方是應該負責任的。當然此片的中心在於講述女人之痛苦,這種痛苦又是現實的不可調和的。於是在文藝片的氛圍下,是有點沉鬱的電影氛圍。
這種沉鬱的氛圍就恰恰反映了電影他主題,那種三代女性在同一屋簷下,互相隱忍,失語,對抗,爆發的女性心理特徵。在文藝電影中,比較講究是選角上,而金燕玲、郝蕾、曲雋希,這三大老中少角色的合作是相當出色的。作為母親的金燕玲,她演技是高深的,兩座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就是她的證明,金燕玲將一個強勢的母親演繹的是非常到位,一方面她是和其他母親一樣都是好面子,嘴貧又話嘮,在外界表現一種樂於助人良好形象,但在家裡就抱怨,並且對女兒和孫女都體現出那種高度的控制欲,充分凸顯一種家庭「統治者」的母權下的身份。
來到最大的女主角郝蕾。郝蕾因為2003年主演婁燁的電影《頤和園》而得大家喜愛和關注,她的出色演繹充分體現了校園情愛中,以及追求理想和自由中的青春少女個性形象,而同樣是婁燁執導的《浮城謎事》,郝蕾則將一個撲朔迷離的現代都市情愛妻子形象也成熟體現出來,而來到如今2020年,當年的青春少女的郝蕾已經蛻變成一個幹練的中年熟女,在這部電影中,我們更可以看到郝蕾對演戲的執著,勇於挑戰,以及熱愛和近乎爐火純青的專業演技。
其中,劇情有這一幕,講的是母親金燕玲高興醉歸,本想與女兒郝蕾分享,但結果郝蕾冷漠以對,控制欲強的母親自然也借著酒興,對女兒又一番大罵數落,而郝蕾始終一聲不吭,最後她用力捏向床頭的仙人掌,以發洩內心的受壓迫。導演這樣細膩的鏡頭調度,充分為片尾的高潮部分做了充分的深母女之間的矛盾程度的鋪墊。而來到片尾,郝蕾和金燕玲的矛盾衝突明顯的戲份,按照常理,母女的最大衝突場景都是不會輕易相讓的,尤其作為中年的女兒。但通過導演觸發人心,讓人動容的鏡頭,我們看到郝蕾用了極為克制和收斂的演繹方法,將如火山爆發的情緒,都訴之於有限的臺詞裡,這個臺詞是電影的主題,也是郝蕾對這樣病態家庭的一種自我獨白。郝蕾通過飽滿的情緒演繹出來,所呈現的效果則更能讓觀眾感受到母女間誤解和衝突之深,以至到達不可調和的地步。於此,或者這樣的結尾會讓觀眾不滿意,但這樣的原生態家庭狀態才是真實的。雖然矛盾不可調和,但也總算可以克制矛盾,畢竟帶著這樣的母女之間的矛盾繼續生活,也不失為一件壞事。
當然,飾演孫女的小女孩的曲雋希也將一個作為郝蕾和金燕玲的調和劑的角色完成得非常棒。另外電影的最後,導演的收尾呼應的象徵手法做的很盡善盡美。那就是水的意象,或者我們理解為春潮的存在,水在開頭就出現,然後在故事的結尾,小女孩順著小溪追尋水源,小女孩最後跳入湖中嬉戲,水也就也出現了。這樣象徵著一切回歸最初的形態,也暗喻女人的一生都離不開會痛,會爭執,會有矛盾的春潮之水,春潮之水會伴隨女人的一生。我們也可以說這春潮之水隱喻郝蕾和女兒的關係,也將是郝蕾和母親的一個循環。但不管這樣的循環是良性還是惡性,都是一種客觀存在,在母權之下,女兒都成為受害者、最終會加害別人的情況。但從郝蕾那種懂得克制和識大體的性格而言,未來她與女兒曲雋希的關係,應該是可以相處得不錯的。畢竟,人不管怎樣都有所進步和積極,以及和諧。
《春潮》這部電影是活生生地探討男性失位的原生家庭不可忽視,甚至不可調和的矛盾,這也是國內大多數子女與父母之間存在的問題。而關於如何解決原生態家庭的內部矛盾,或許郝蕾的克制的處理方式可以給觀眾帶著很多很多的共鳴和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