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逃,逃得越遠越好」。
「但原生家庭的詛咒猶如夢魘一般跟隨我一生,讓我無處逃離,唯有永無止境的沉淪。」
「我似乎妥協了,或者是放棄了抵抗,可沒有人真正了解我內心的絕望」。
「在家裡和在外面我完全是兩個人,我僅僅只是在父母面前裝作讓他們滿意的樣子。」
這可能是許多深受原生家庭詛咒的悲慘靈魂的真實寫照。
倔強,叛逆,分裂,依賴,逃避,卑微,自大,狠毒,冷血.......似乎今天所有年輕人的性格問題或扭曲的人格都能找到背後那個原生家庭的夢魘和因果。
最近一部電影《春潮》,再次撕開了原生家庭的詛咒給無數人帶去的一生難以抹平的傷痕。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抗爭,與血濃於水的親情,與無法自由的命運,與自己不斷妥協又矛盾無力的內心。
影片講述祖孫三代因血緣糾纏在一起的生活:記者郭建波(郝蕾飾)在揭露社會黑暗面的同時,似乎也在一點點揭開母親留在自己身上的傷疤;母親在外的熱情和回到家裡後的極度分裂的人格,將人生的失意怨恨咒罵無情釋放到郭建波身上;而女兒郭婉婷從小就在成年人暗流湧動的生活裡隱忍成長。
而影片最有深意的地方恰恰都通過這個最小的女兒拋給了觀眾去想像。
無論是郭建波自己還是母親,似乎都在自己殘缺的人生裡尋找慰藉和完整,郭建波因為失去了母愛最後想好好愛女兒,而郭建波的母親在與女兒的相愛相殺中嘗試著關愛婉婷。兩個扭曲的靈魂對彼此用盡了最殘忍的力氣,卻把彼此最希望給對方的溫柔都留給了另外一個人。
多麼殘忍,多麼可悲!又多麼真實!
這種宿命又變態畸形的愛,讓我想起了吳綺莉和她的母親,還有她和成龍的女兒吳卓林。
吳綺莉缺愛的童年讓她渴望愛又不知道怎麼去愛,缺愛的她選擇用極端的方式去挽留愛,恰恰造成了自己更加缺愛的人生,自身缺愛卻又極度溺愛自己的女兒,而女兒吳卓林卻反而又極度叛逆……
這種因果輪迴的宿命感讓人沉重又窒息,仿佛一個人從出生就註定了一生的悲劇。
《春潮》將原生家庭的痛苦和悲劇呈現出來,造成的強烈反響,映射了當代年輕一代或多或少的所受原生家庭影響的共鳴感。
但這條救贖之路,也是每個人在尋找的答案。
影片宣傳語,「你與母親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意在告訴我們,你對待原生家庭的態度,可能就是你面對這個世界的樣子。
因為原生家庭,對童年的我們,就是整個世界。
但我們不應該將生命中所有的不如意都歸咎到原生家庭的責任上,那樣只會陷入無限深淵,進而為自己的繼續沉淪尋找藉口。
每個人都要學會原諒,學會與原生家庭來一次和解,進而與世界來一場和解。
影片《春潮》的最後,婉婷奔跑在水灘中,擁抱自然,擁抱自由,似乎也是在暗示我們救贖之路。
跟這個世界來一次和解吧,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去擁抱陽光,擁抱屬於自己的自由,擁抱自己獨立的人格,才能消滅原生家庭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