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一共才300萬 香港人為何厭惡《流浪地球》?

2021-03-02 ANA藝術生活

不想錯過我們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舶絲」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PULSE舶絲:讓藝術再次偉大

撰文 | 李立峰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中國「第一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在農曆年間於內地上映,成為賣座冠軍。到3月中,該片累計票房達46億人民幣以上,成為中國大陸歷史上票房第二高的電影,僅次於前年的《戰狼2》。不過,跟《戰狼2》一樣,《流浪地球》的票房成績在大陸和香港有很大反差。根據網站資料,《戰狼2》的香港票房只有約700萬港元。《流浪地球》在香港上映至今,票房收入為300多萬港元左右。

本月初,《環球時報》一篇評論文章討論這個現象,文章指向香港電影院的放映安排,例如《流浪地球》在香港沒有跟隨大陸在新年期間同步上映。上映日期和安排,的確是影響電影票房的眾多因素之一。但現在的問題不是為什麼《流浪地球》和《戰狼2》在香港收不了幾千萬票房,而是連1000萬元的關口也過不了,那就不能單從放映安排解釋了。

電影生產者設法應對「文化折扣」

《環球時報》的文章也提到「文化差異」。籠統地說,這當然是對的。媒體經濟學者提出過「文化折扣」這個概念。

藝術百科:文化折扣

媒體內容是文化產物,當來自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媒體內容被出口至另一個國家或地區時,因著文化價值觀的差異、口味的差異、語言、缺乏理解內容所需的背景知識等因素,其受歡迎程度往往要打上折扣。

———亞洲藝術盛典了解一下———

———舞蹈、樂器、音樂、繪畫等作品歡迎點擊圖片報名———

這文化折扣可大可小,例如理解一個笑話,往往需要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欣賞一個拳來腳往或槍林彈雨的場面,卻不太受文化背景左右。所以一般而言,喜劇面對的文化折扣比動作片大。這也是為什麼在1990年代,成龍、吳宇森甚至周潤發,要到好萊塢發展,都比周星馳容易。

對電影生產者來說,若想提升電影在世界市場上的表現,就要想辦法應對文化折扣,其中一種做法是減低電影內容的文化特性:美國電影不要「太美國」,香港電影不要「太香港」。這對電影作為一種藝術或社會文化載體而言,不一定是好事。

例如早在1990年代,就有美國學者批評好萊塢電影,為求在全球市場有更佳表現,在內容上變得愈來愈空洞。但無論如何,減低電影內容的文化特性,可以是一種全球化下有效的商業策略。

另外,如果電影生產者特別在意某個外國市場,在內容上加入一些跟該外國市場相關的元素,也是減低文化折扣的方法之一。例如,近年一些美國電影刻意地加入一些「中國元素」。若論大陸電影在香港的表現,著名香港演員在電影的位置,往往直接影響票房: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就收了5600萬港元;《新喜劇之王》在大陸票房未如理想,但在香港也收超過2000萬港元。梁朝偉主演的《捉妖記2》,大陸票房達22億人民幣,香港則收約1600萬港元,不算很高,但它的中港票房比例的極端程度,仍遠低於《流浪地球》和《戰狼2》。

《戰狼2》宣傳海報

問題是面對什麼樣的文化差異

但話說回來,放在全球比較的背景下,我們其實很難說大陸和香港之間有太大的「文化差異」。若談《流浪地球》,比起美國或歐洲的觀眾,香港觀眾至少會較有可能直接聽得懂普通話,以及對北京、上海和杭州等地的地理位置有點基本概念。所以,很籠統地說文化差異是個問題,大概也解釋不了什麼;問題是我們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文化差異。

若要具體一點,對《流浪地球》和《戰狼2》在香港遭冷待的其中一種解讀,是這兩部電影太有愛國主義或「大中國主義」色彩,而港人不受這套。筆者沒有看過《戰狼2》;至於《流浪地球》,其愛國或大中國主義色彩不算濃厚,甚至可以說「很有節制」。對,在電影中,各種機緣之下,一批中國人成為了拯救地球的主角,但任何一個國家拍一出以科幻為背景的災難或戰爭片,故事大概都會這樣發展。如果我們看一些好萊塢出品,例如1996年的《獨立日》,一個退休空軍機師當上了總統,帶領美軍以及全世界反擊外星入侵者,並剛好在7月4日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才叫做自我膨脹吧。

《流浪地球》香港海報

香港以至全世界的觀眾當年沒有對《獨立日》裡那種大美國主義有多大的反感。3年前,《獨立日:捲土重來》上畫,雖然沒有Will Smith助陣,劇本又差,但該片在香港也收了3000萬港元。這不代表香港或世界各地的觀眾很愚昧——傳播學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概念,叫做「懷疑擱置」(suspension of disbelief),指的是人們在享受娛樂時,首先會把懷疑放到一邊,就像一般人看魔術表演,不會老是想拆穿魔術的手法。很多人看電影,不會老是去思考電影橋段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更不會去分析電影的意識形態。但擱置懷疑,不代表人們會對媒體內容裡的觀念照單全收。喜歡看《獨立日》,不等於接受電影裡的世界觀。

港人難以把懷疑擱置

當然,現實中,一名觀眾會否或能否把懷疑擱置,也可以受到很多因素影響。例如如果一套電影的橋段真的不合理得太離譜,觀眾可能無法對不合理的地方視而不見。如果一齣電影改編自很有名的原著,原著的「粉絲」,可能會抱著特別批判的態度去看電影對原著的修改。所以,如果有香港觀眾覺得《流浪地球》在吹噓中國並因此反感,基礎就不止是電影的「客觀內容」,而是在大陸官方對電影製作有一定的管制或影響、大陸與香港的關係本就緊張,以及不少港人對大陸的民族主義情緒本來就感到吃不消的狀態下,難以把懷疑擱置一旁,容易對一些內容產生反應。

至於對筆者個人而言,最「看不慣」的,其實是在電影後段,地球快要撞上木星時,聯合政府認為已經沒有希望,選擇放棄,叫工作站中的人員回家跟家人一起過最後時光,於是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員紛紛開車回家,直至小女孩呼籲,大家才回頭作最後努力。看不慣的不是小女孩的煽情或齊心救地球這種陳腔濫調,而是為什麼到了世界末日,全世界的人還會那麼單純地、整整齊齊地、乖乖地聽從政府的呼籲去開車回家。

【相關推薦】

神聖?色情?游離於聖俗之間的文藝復興裸體畫

被人忽視的英國畫家——邱吉爾

中國神仙「阿拉丁神燈」怎麼被迪士尼染成了藍色怪物

在美術館孕育的英國脫歐大變局

富二代的他們倆,何以傻傻得把10萬多件藏品獻給國家?

《流浪地球》:成也劉慈欣,敗也劉慈欣

那位著名反獨裁藝術家的作品被盜了

— END —

舶絲

讓藝術再次偉大

文學 | 視覺 | 造型 | 裝飾 | 表演

感謝您的關注、轉發、點讚及留言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終於在香港上映,但票房竟如此慘澹……
    票房已取得超40億元人民幣的《流浪地球》,2月28日終於迎來香港首映。雖然香港媒體此前預測稱「因有港星吳孟達出演,該片票房應不會太差」,但《流浪地球》在港上映首日上座率並不盡如人意。香港有40多家影院排片,票價從60到120港元不等。以旺角百老匯影院為例,2月28日晚上9時50分場次的《流浪地球》,開場前1個小時近300個座位只賣出去7張票。
  • 《流浪地球》票房45億,香港上映票房卻低到不敢想像
    上映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流浪地球》不僅榮登今年賀歲檔票房第一名,更是以45億的票房,超越《紅海行動》等影片,成為僅次於《戰狼2》的內地票房榜第二名。但不可思議的是有媒體報導《流浪地球》在香港地區上映後卻無人問津,遇到票房爆冷的現象。
  • 《廉政風雲》香港市場電影票房反壓《流浪地球》說明了什麼?
    春節期間,兩部影片《廉政風雲》和《流浪地球》均在內地上映,其中《流浪地球》大爆,目前內地票房已經突破四十五億,而《廉政風雲》內地票房慘澹,目前票房僅1.13億元。,《廉政風雲》取得3100萬的票房,成績良好,而《流浪地球》在香港表現並不能說很突出,其票房一直被其他影片壓制,壓製得《流浪地球》喘不過氣來。
  • 《流浪地球》票房突破45億,但香港上映4天才200萬港幣!
    2月28日,《流浪地球》在香港上映,票房表現一般,上映了4天,票房收入約為200萬港幣,票房並未遇冷,但也不算火爆,低於預期。《流浪地球》作為在中國內地票房大爆的一部電影作品,引發了現象級的觀影熱潮,但在香港上映卻並沒能引爆票房,有些可惜。
  • 為何《流浪地球》遲遲沒在香港上映?
    根據貓眼電影的最新數據,上映18日,《流浪地球》內地累計票房已超41億元(人民幣,下同),暫居內地影史票房榜亞軍。同時,其在各大影評網的得分亦不俗:貓眼電影打出驚人的9.3分。(圖源:IMDb官網截圖)《流浪地球》的火爆也引發香港網友的好奇與關注。在論壇「香港討論區」上,有港人就發帖詢問,「為何香港看不了《流浪地球》?」提問一出,即獲不少網友附和。
  • 《流浪地球》香港首日票房爆冷?郭帆連發2條微博,語重心長!
    《流浪地球》這部中國科幻巨製電影,其知名度有多高已經不用多說了,不僅在中國大陸票房達到47億人民幣,北美票房更是達到547萬美元。就在2月28日,《流浪地球》也在香港上映了!憑藉日前在國內外的一致良好口碑,《流浪地球》在香港的票房也是非常有希望能夠再次獲得優異成績。
  • 人氣和場次遠超阿麗塔 「流浪地球」為何在香港遇冷?
    近日,據環球時報報導,《流浪地球》在香港上映遇冷,香港有40多家影院排片,票價從60到120港元不等。以旺角百老匯影院為例,2月28日晚上9點50分的《流浪地球》,開場前1小時近300個座位只賣出去7張票。同一時段,位於西九龍的嘉禾天空影院,176個座位還剩155個。也就是說,流浪地球一場也就最多賣十幾張票,這是怎麼回事呢?
  • 《流浪地球》北美上映,票房收入382萬美元!香港人大呼求上映!
    昨天,電影流浪地球官微發布消息稱,流浪地球北美上映11天,票房收入382萬美元,成為五年來北美最賣座的中國電影
  • 《流浪地球》票房46億,為何不拍《三體》?劉慈欣的回應讓人驚訝
    1999年,當時的劉慈欣還是一名電力工程師,那一年他發表了《流浪地球》的小說,但是只拿到了2000元的稿費。《流浪地球》票房46億,為何不拍《三體》?劉慈欣的回應讓人心寒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上映,最終收穫了46億票房的傲人成績,儼然成為國內科幻界的一部現象級作品。《流浪地球》電影大火之後,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劉慈欣憑藉這部電影能夠分到多少錢呢?
  • 《流浪地球》香港票房「遇冷」?導演親下場闢謠,香港網友熱評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 3月2日,一條「流浪地球香港上映遇冷」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開場前1小時近300個座位只賣出去7張票」、「176個座位還剩155個」。在內地突破40億票房、2月28日剛登陸香港的《流浪地球》真的遇冷了嗎?
  • 《流浪地球》香港上映遇冷,在華語中國港臺電影市場,為何內地影片上映時間如此推後?
    香港有40多家影院排片,票價從60到120港元不等。以旺角百老匯影院為例,2月28日晚上9時50分場次的《流浪地球》,開場前1個小時近300個座位只賣出去7張票。同一時間段,位於西九龍的嘉禾天空影院,176個座位還剩155個。票房如此慘澹,要歸結於滯後內地23天的上映檔期嗎?
  • 《流浪地球》香港上映票房冷淡,當地網站評分只有3.6分!
    今年過年期間票房第一的《流浪地球》2月28號在香港上映,首映時香港百老匯影院期間300個座位只賣出去七張,當地網站五分滿分只有3.6分,這個在內地刷爆各大影院的電影到了香港缺如此冷淡,到底是因為《流浪地球》的炒作使得此電影徒有虛名,還是香港人民本地對此題材不感興趣。
  • 《流浪地球》香港遇冷,300個座位只賣出7張票?導演回應亮了
    昨天,有媒體報導稱,《流浪地球》香港上映首日遇冷,票房慘澹,300個座位只賣出7張票。
  • 《流浪地球》香港上映遇冷?香港網友:真香!
    裡邊提及了香港朋友對《流浪地球》沒在香港上映感到十分可惜。(上一部戰狼,打打殺殺所以我沒去看。這一部很想看的片子,反而沒有上映,真悲哀)(流浪地球和我不是藥神票房都爆了,但是都沒在香港上映)令人高興的是小破球終於在2月28日於香港上映!
  • 流浪地球票房大賣為何無人恭喜,吳京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一直以來一部電影作品票房非常高總有許多圈內的明星藝人祝賀,可《流浪地球》這部由吳孟達、屈楚蕭、李光潔、吳京主演的電影票房突破40億成績卻無人發聲!為何會有這樣一種現象呢?可吳京卻成了眾矢之的,因為是他給那些完全為了賺錢而拍電影的人斷了生機!試想假如《空天獵》在《戰狼2》之前上映,會不會也能賺得盆滿缽盈?2016年周星馳導演的喜劇電影《美人魚》拿下了33億票房,而2019年的《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同樣精彩,為何達不到《美人魚》那樣的成績了呢?其實還不是《流浪地球》太強了,在一定程度上「搶了」喜劇電影的蛋糕?
  • 流浪地球2月28日在香港上映,票房低潮?2天後評分直線上升!
    截止昨日,《流浪地球》在中國內地影院已經上映了24天,票房已經達到44.57億元,北美洲國家地區票房也已經達到500多萬中國內地巨製科幻大片500多萬美元!目前官方打算延遲下線,所以這個記錄每分每秒都在更新!真是可喜可賀!
  • 中國影院實時票房,《流浪地球》位居第二,第一竟是它
    無意中看到今天實時票房榜,第一沒有看到熟悉的《流浪地球》而且被《阿麗塔 戰鬥天使佔領》上映第一天就獲得近5000萬票房可見影片實力不俗,但具體如何還要關注後期口碑。 《流浪地球》上映雖然進入最後階段到但是今天人氣依舊火爆,收穫1400萬票房收入!總票房達到41億可喜可賀!
  • 《流浪地球》最新票房統計 吳京流浪地球實時票房
    《流浪地球》最新票房統計 吳京流浪地球實時票房  點擊  剛剛,《流浪地球》躍居影史票房第二!前方僅剩《戰狼2》!根據貓眼票房專業版,2月17日13:00,上映13天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票房達到36.58億元,成功追趕上《紅海行動》,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名。
  • 《流浪地球》重映版票房平平,《流浪地球2》還能創造神話嗎?
    儘管新增加了11分鐘的內容,《流浪地球》重映版兩日累計票房卻僅為120萬,雖然,這跟片方推出的是惠民版有關,但這樣的票房成績,算不算為正式定檔2023年的《流浪地球2》敲響了警鐘?但一個核心的問題是:如果說《流浪地球》第一部的46.86億高票房是建立在「令人遠超預期的完成度」上,那麼當第二部最終捲土重來,又該如何給觀眾帶來新驚喜?《流浪地球》重映版為何票房平平?
  • 《流浪地球》票房止步50億大關,比《戰狼2》差了什麼?| 視頻
    這似乎足夠說明:如今的《流浪地球》承載了太多東方理念、中國價值以及大國擔當的政治文化期待,不再單純是科幻迷與電影人的狂歡了。營銷娛子醬回顧《流浪地球》這18天的傳播路徑,發現這種轉變,與《戰狼2》有微妙的相似之處:因題材與內容引起關注,之後以民族主義情緒帶來話題延展性與票房號召轉化。也正是得益於這樣超越電影內容本身的家國主義情緒搭載,才使得《流浪地球》成為了今年春節檔的強勢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