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依據八卦中陰陽構成的客觀呈現而問,問的就是背後的天道陰陽法則——八卦中除乾坤兩卦是純陽純陰,其餘六卦又分三陽卦與三陰卦。三陽卦為:震卦(☳)、坎卦(☵)、艮卦(☶);三陰卦為:巽卦(☴)、離卦(☲)、兌卦(☱)。可以看到,三陽卦都是一陽二陰,三陰卦都是一陰二陽,這就是「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中的原因是什麼?三陽卦中的陽爻為奇數,三陰卦中的陽爻為偶數,這就是「陽卦奇,陰卦偶」,其中所示的德行又是什麼?陽為君,陰為民,三陽卦所以是「一君而二民」,尊卑有序,當然是君子之道;三陰卦所以是「二君而一民」,想想皇室、權臣、巨宦、後宮、外戚等擅權亂國之象,當然是小人之道。這是從政治講,卻不僅限於政治,因為政治是人的政治,實質乃是人事,政治只是人事最高程度、最具複雜性層面的呈現。同時也不僅限於人事,因為易之道在「推天道以明人事」,既然人事是由天道所明,其中包含著天道,那麼自然也可以「推人事以明天道」。易之德,就在乎天人和合、順天應人。那麼其中的天道是什麼?由此普應於每個人的陰陽法則之律,又是什麼?對此北宋易學大家邵康節曾有個提示:「陽一而陰二,故君子少而小人多。」只須將此推而廣之,天地萬物,世間萬象,其所以呈現為那般,便都可以得到解釋——永恆少而無常多,得道者少而輪迴者多,智者少而愚人多,富人少而窮人多,成功者少而失敗者多,高明少而愚蠢多,美好少而醜惡多,好事少而壞事多,得意少而失意多,快樂少而苦惱多,知己少而路人多,平順少而坎坷多,無憾少而遺憾多,擁有少而失去多……有如一個先驗模型,萬物萬事與一切眾生,莫不套入其中,而絕無可能逃脫。所以常有人問,世間為什麼是這個樣子?答案卻是,世間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世間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真能明於此,可息卻多少妄求,得多少坦然。看懂而接受的,就叫智者。不明而不甘的,即是愚人。那麼天道神明,到底為什麼要如此安排、這樣設計,他的用意到底是什麼?讓世間好人多一些壞人少一些,好事多一些壞事少一些,美好多一些醜惡少一些……不是更好嗎?「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這就是答案。天道就是以此構建主從關係,而成其主宰之位。陰陽相生相剋,這個講法是不對的。相剋相生,才是對的。正是因為相剋,所以成就相生;相剋越多,相生越大——逆境所以磨鍊,跨越因而強大,所以好事少而壞事多,得意少而失意多,快樂少而苦惱多,平順少而坎坷多……這道篩選程序能通過的註定是少數,越到最後越是少數,所以得道者少而輪迴者多,智者少而愚人多,富人少而窮人多,成功者少而失敗者多,知己少而路人多……所有的東西,都是因為稀有而成其珍貴,所以君子少而小人多,永恆少而無常多,高明少而愚蠢多,美好少而醜惡多,無憾少而遺憾多,擁有少而失去多……主從關係與主宰之位,就是在這相剋而相生中,實現與形成。DNA是雙螺旋結構,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所謂天道,就是萬物萬事的DNA。相剋相生、相殺相愛,主從昭然、主宰唯一,就是萬物萬事命定的基因,就是命數所在。《華嚴經》為佛家最高圓頓之教,唐代高僧、華嚴宗實際創立者及三祖法藏大師,所有只將華嚴宗旨歸結為四個字:「主伴圓融」。更精準而心髓的定義,則正是陽一陰二。
陽一陰二的終極,便是天道參悟之究竟。陽一即少,少之又少,以至空無,華嚴稱為一真法界;陰二即多,多之又多,以至無窮,華嚴稱為無盡緣起。主宰所以無心,從屬所以無限,無心所以才能應於無限,一真法界中所以才有無盡緣起。局部之陽一陰二,只是這終極之陽一陰二的分形呈現,華嚴叫做「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謂分形,就是從宏觀到微觀,遵循同樣的形態模式,大小之間不過只是累加構建、體量不同而已,就像樹枝的發散、樹枝上小枝的發散、樹葉上脈絡的發散。科學家講,分形是生命體的基本模式。由此可悟道在天地,亦在屎溺。陽一陰二,《大秦帝國》中,宣太后所以教導秦昭襄王:「王者之心,當能藏汙納垢。」若說天道神明真有用意,這用意只能是:有是非好惡,便生取捨;有取捨,便不能盡萬物之用;不能盡萬物之用,則不能大成。想想劉邦。「天何言哉」,麒麟龍鳳,魚鱉蝦蟹,而皆予其位,皆成其用。有限無限之間,又讓人想到2013年獲得世界數論界最高獎「柯爾獎」的華裔數學家張益唐,他的成就就是對「孿生素數猜想」的重大突破。素數即大於1的正整數中,只能被自身和1整除的數,如2、3、5、7、11、13、17、19……孿生素數則是相差為2的素數對,如3和5、5和7、11和13、17和19……素數有無限個,孿生素數也有無限個,「孿生素數猜想」即「存在無窮多個素數p,使得p + 2是素數」。素數的分布沒有規律,其出現一開始很密集,但隨著數量級的不斷增加,分布會越來越稀疏,如100以內有25%的素數,100萬以內只有7.85%。所以素數出現的距離也會越來越大,孿生素數自然同樣如是。那麼這個距離是否也會趨向無限大呢?張益唐的突破正是證明了,「每一對孿生素數之差不超過7000萬」。後來不久,一位國外年輕數學家又大大縮小了這個數值,而證明了不超過600,以此同樣獲得柯爾獎。7000萬和600之間的差距很大,但前者顯然要比後者偉大得多,有如窺測到了天意——因為這是將無限拉回到了有限。有限之間的差距再大,也有定值;無限和有限之間的差距,則不可估量。將無限拉回有限,這是多麼不可思議。其中的洞見便是:從有限入無限,即是最高之道。從無限入有限,正是最高之術。智者陽一陰二,愚人則是陽二陰一。愚人本來也是陽一陰二,天道只有這一個;可惜,他不明本來——人之陽一,自己並不能充分自覺。就像人之一切皆基於「我」,而有幾個人有自我,有幾人能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人以為的我,只是那些外在的身份、地位等標籤,或者自己這個肉身;人死了,所有標籤皆剝離,肉身一切還在,你的「我」又在哪裡?不自覺就是無明,無明卻是陰,陽一於是變成了陰一。因為無明所以為物所轉,被外物外事外境帶著跑,外物外事外境成為了動之主宰,陰二於是變成了陽二。合之,就是個陽二陰一,《心經》所謂顛倒夢想。佛所以說,若是迷,定會「為境所牽,為物所轉」;一切悟,終歸「心能轉物,即同如來」。陽一之要,不僅在一,也在陽;陽一,即是一陽。所以世間能成大事者,都是有主見、決斷和魄力的,無論有深沉城府者還是陽剛霸道者。復卦最底下一陽來復,彖傳雲「其見天地之心」,其所以成大事,便是得了這天地之力的加持。有人概括人之一生,只是三件事:相由心生,命由己造,本自具足。很有味道。一切的最深處,就是個本自具足;本自具足處,就是個一陽來復。人於此與道同頻而共振,故得道之神力加持。陽一陰二,必成高人;陽二陰一,註定低人。人一切之修煉,就是凝一於自己的元陽。人一切之成就,都是來自生發自己的陽氣。要有自己的節奏,要讓一切按自己的節奏來。而不是被帶偏了節奏,隨別的節奏流浪而去。這就是凝一元陽,這就是生發陽氣。
世間一切,說到底都不由得人作主。一切你以為的做得主,背後都有支配的規律。但你可以選擇你的態度,和姿勢。
付費深度文章:
(更多文章,見前言上方「專輯」)
轉世中的「隔陰之迷」——生命最深的密宗
5位古人開悟過程自述實錄,學到了你也可以
高維觀照:你的命運,早已在你的「種子」中註定
私人社群:
傳統智慧深刻內容及修行相關探討,可加入本人私人收費社群,後臺回復「會員」了解詳情。
長按識別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