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敲竹

2021-02-08 印竹樓下人

讀蘇軾的《賀新郎·夏景》,讀到「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時,大腿一拍,直呼太妙。

「風敲竹」,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是淡語藏深情。

我老家門前就有一片竹林,竹子是父親建房時親手種下的,移栽時只瘦瘦的幾棵竹,後來慢慢發展成一大片,而且竹子越來越粗壯,父親說「人多疏,竹多粗」,還真有幾分道理。

中學階段,我喜歡一個人坐在竹蔭下讀書。

清晨,清風送爽,四周寂靜,陽光像怕驚擾大家的清夢一樣,躡手躡腳從竹梢上落下來,疏疏落落,斑斑駁駁,寂寂無聲,倒是那些沒心沒肺的小鳥兒,像群活蹦亂跳的孩子,嘰嘰喳喳地在竹林裡歡叫,聲音清脆振越,惹得竹葉上的露水往下掉,掉在我的書本上,洇溼一片。

黃昏,金色的陽光穿過竿竿翠竹,斜照在庭院裡,竹影悠長,如一幅燙金水墨鑲嵌在地面上,點點金光,靈動飛舞,庭院裡皆蒙上層暖融融的橘色。遠處山脈,如黛色波濤,一浪一浪,撲面而來,近處的稻花香,伴著蛙鼓,隨風輕送,頗具迷離和夢幻色彩。

有月光的夜晚,竹下更美。皓月當空,月華如水。朗月之下,竹影倒映,疏影橫斜,如墨跡縱橫交錯。一家人團坐在庭院裡,乘涼、聊天、看流螢。汪曾祺說,家人團坐,燈火可親。可我覺得這樣的夜晚,月光比燈火更可親可愛,細細傾聽竹林裡的蟲鳴聲,便會生出幾分幽微的妙趣,頃刻間理解了楊萬裡的「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的美妙意境。

這樣的夜晚,也適合在竹林裡散步。月光輕灑,萬籟俱寂。朋友間傾心相談,輕快地腳步聲和爽朗笑聲迴蕩在竹林裡,如一地月光般錯落有味。這讓我想起蘇軾和他的好友張懷民在月夜下竹柏林裡散步的故事。「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可以想像,那樣的月夜,那樣兩個心無掛礙的閒人,步履款款地走在竹柏下,該是多麼的浪漫和美好。

但我還是最愛有風的竹林,風雨來時,竹葉唰唰作響,閉目傾聽,如朋友深夜蒞臨,想叫門,卻又怕打攪主人清夢,於是乎,輕輕地敲,細細地叩,窸窸窣窣,猶豫遲疑。每每聽到這種聲音,我不但不生煩躁,反而會生出幾分歡喜,這可能與我的一段經歷有關。

初二下學期,為了提高全鎮的中專升學率,我們鎮中學臨時決定組建一個尖子生突擊班。現在的年輕人也許對「中專」這個詞沒概念,但在1990年,在那個閉塞的湘中地區,考上中專意味著走出農村,端上國家鐵飯碗,那是何等的榮耀,因此,競爭壓力比現在高中考上一本還要大,很多學生都盼望著自己能進這個班。突擊班生源從全鎮十幾所鄉中學之間挑選,統一試題、統一閱卷、統一公布分數,前45強者入選。雖然當時我的成績在我們鄉中學名列前茅,但由於我們鄉中學在十幾所學校裡排名靠後,因此考試過後我沒多想,暑假裡踏踏實實地在家放牛砍柴。

一天深夜,我被一陣似有似無的敲門聲弄醒,開始以為是風吹竹葉發出的聲響,但細細傾聽,又不像,於是下樓開門。只見我的同學傑建在一片潔白的月光下徘徊,他看到我後,興奮地告訴我,我被尖子班錄取了,是咱們鄉中學唯一錄取的人。傑建臉上的那份真誠和欣喜,讓我記憶猶新。原來,那天傑建去鎮上趕集,正好碰到鎮中學放榜,看到我被錄取後,匆匆地趕到我家,將消息告知於我。我倆在月色下聊了許久,下半夜,當他匆匆消失在月色裡時,我才想起,他家離我家有二十幾裡山路,怎麼不想起挽留他住一宿呢?

那夜,我一直未眠,不是因為進了尖子班,而是因為聽見了一種聲音,一種朋友間如風敲竹時,「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溫暖迴響。

點擊文章標題下方的藍色字體,或掃描二維碼,關注【印竹樓下人】

【作者素描】劉新昌,筆名黑麋獵人,四十啷噹歲,無聊屌絲一枚,當過記者寫過詩,開過專欄出過書,在湖南省作協、中國電力作協這支浩瀚的隊伍裡渾水摸魚。明明滄海已桑田,卻仍做青春年少夢,平時寫寫花草,談談風月,即使描寫生活,那也是頭腦風暴裡開出的花朵,切莫全當真。寫作不求成名成家,但求娛心娛情。這是我唯一的微信公眾號,再次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8月的林間追風,是古詩中的「深林六月風敲竹,古寺三更月入龕」
    深林六月風敲竹,古寺三更月入龕。天旱蛟龍藏窟宅,水枯魚鱉露須髯。我來赤日祈甘雨,臥聽蕭蕭瀉屋簷。特別偏愛這句「深林六月風敲竹 」,但凡是涉及到古詩中的月份,總得換算一下,古人的農曆六月,可不就是我們今天的陽曆八月嘛。
  • 月下,聽竹!
    柳子谷 月竹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唐代: 李益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柳子谷 月竹竹唐代: 李賀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三梁曾入用,一節奉王孫。
  • 冬至:風敲竹生韻,雪落入隆冬
    風敲竹響,雪落隆冬。煮酒烹茶,且聽風吟,且看雪舞,那是一曲紅塵絕唱,更是一幅心靈留白。高濂的《山窗聽雪敲竹》裡說,「 飛雪有聲,惟在竹間最雅。山窗寒夜,時聽雪灑竹林,淅瀝蕭蕭,聯翩瑟瑟,聲韻悠然,逸我清聽。」清淺的時光裡,煮一盞清茶,閒坐於窗前,悠哉悠哉。
  • 陳玉光周兆智開森勁竹唱風楊硌堂等古體詩欣賞
    陳玉光周兆智開森勁竹唱風      楊硌堂等古體詩欣賞 膠州頌 ● 作者/勁竹唱風藍天碧海金膠州,兩山三河人文悠。賞野菊遊艾山 ● 作者/勁竹唱風欲賞野菊借霸晨,簡裝輕履進山門。退休寄語 ● 作者/勁竹唱風六十退休身尚壯,激情慾收還蕩洋。
  • 和竹相關的詩詞
    竹風唐.唐彥謙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春日山中竹唐.裴說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鬚教此地生。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詠竹唐.張必樹色連雲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 竹蜻蜓
    小時候,我玩過一種叫竹蜻蜓的玩具。那段時間,我和弟弟都迷上了這小玩意兒。我玩的竹蜻蜓跟別人的可不同,不是買的,而是爺爺教我做的!先取來一段毛竹片,用尺子量好製作竹蜻蜓的長度和寬度,用筆在竹片上做好記號,沿著記號把多餘的鋸掉。然後,在竹片上標出中心點,拿小刀削薄兩邊,削成螺旋槳的形狀。最後,在中心點鑽出一個小洞,將小竹棒插到小洞裡,一隻竹蜻蜓就誕生了!
  • 蘇東坡:不可居無竹,無竹令人俗
    窗外,是根根修竹,掩映白牆;窗內,竹的倩影落在地板上,搖曳生姿。有人在光裡走過,便化身剪影。窗口截竹為畫,行人沐浴微光,地上竹影斑駁,時有人坐在光裡凝望窗外的竹,周圍都是輕輕的、靜靜的。那種肅穆和沉靜的美久久地觸動著我。
  • 竹,最高境界的風骨!
    蘇軾更是把君子與竹的相互關係推到了極致: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道盡了多少人的內心。  窗內這廂,鋪一桌紙硯,筆慢慢浸透墨,橫豎撇捺敘說著世間百態;  窗外那側,望無邊竹林,風緩緩搖過葉,雲淡風輕闡述著虛懷若谷。  在這種環境裡薰陶的人,怎會不溫潤如玉?
  • 詩詞丨「歲寒三友」之竹
    —— (唐)王勃《送盧主簿》4.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 ——(唐)呂太一《詠院中叢竹》5.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唐)杜甫《竹》11.竹色溪下綠,荷花鏡裡香。 ——(唐)李白《別儲邕之剡中》12.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 國畫竹象徵著什麼
  • 一竹一人一畫境,一念一品能修心——竹子詩畫集
    亭後有竹,竹欲疏; 竹盡有室,室欲幽。 竹,雅稱修竹,又有名做篁, 文人雅士取其正直虛心高節的意思, 作君子的象徵。
  • 飯糰|封面|竹,最高境界的風骨!
    竹,中通外直,生而有節,秀逸而富有神韻,中國人最是欣賞竹子這堅韌的性格,也常常拿竹子來自喻。蘇軾更是把君子與竹的相互關係推到了極致: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窗內這廂,鋪一桌紙硯,筆慢慢浸透墨,橫豎撇捺敘說著世間百態;窗外那側,望無邊竹林,風緩緩搖過葉,雲淡風輕闡述著虛懷若谷。在這種環境裡薰陶的人,怎會不溫潤如玉?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竹無花,卻常綠於春夏秋冬;竹有節,節節為空,持空心看塵世煙霞。
  • 我愛故鄉的竹
    故鄉的山水讓我魂牽夢縈,但我獨愛故鄉的竹。   蜀地多竹,農舍的房前屋後常被一叢叢的茂林修竹環繞。我到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風景,但每次行走在故鄉的竹林下,心境都倍感寧靜。白居易在《養竹記》曾說:「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
  • 國畫竹技法太全面了!
    竹稈竹枝畫法1、畫竹首先立稈,竹稈的畫法可借鑑篆書渾圓的筆意。中鋒用筆自下而上、由粗漸細、一節一節畫出,竹節不可均勻,根部短,中間長,頂梢又短些。竹稈畫好點竹節,點節時筆墨較重,行筆如寫書法,不要完全地重複,竹節有乙字上抱、八字下抱法,竹節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不容輕視。
  • 知竹常樂丨剛竹、淡竹、紫竹、方竹、毛竹、孝順竹、湘妃竹、龜甲竹、佛肚竹、哺雞竹、鳳尾竹、菲黃竹、鵝毛竹、闊葉箬竹與金鑲玉竹等
    2.散生型:如剛竹、毛竹、紫竹、斑竹(湘妃竹)、金鑲玉竹、黃皮剛竹(黃皮綠筋竹)、碧玉間黃金竹(槽裡黃剛竹、綠皮黃筋竹)、早園竹、烏哺雞竹、桂竹、淡竹、龜甲竹等,以上都為剛竹屬;當然,竹稈的稈型高矮也可參考,分為6類:大型竹、中型竹、小型竹、矮型竹、低型竹及地被竹。
  • 尺八的製作材料——竹之讚歌
    星梵竹,就是當今日本的一位著名制管師。即使僅僅從名字中,我們也能看出他與竹的緣分和情結。「製作出一支合格的尺八,要經過選材、挖掘、除水、曬乾、截取、打孔、內部調音等很多複雜的步驟,尤其是最後的內部調音環節是最難的,用時也要很久。其實我在平時的生活中,是個情緒很容易激動的人。但只要到了製作尺八的時候,我就會沉下心來、專心致志,付出極大的耐心。
  • 知竹常樂
    筆者愛竹(圖1),嘗試以竹為主題製作竹草盆景多年,現將一些體會與愛好者共享。竹草盆景不受場地空間所限,也無需什麼經濟實力,只要愛好盆景藝術,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因竹草盆景賣不到好價錢),都可以嘗試培植製作,普通老百姓也能玩得起,因而可以走進百姓家。竹草盆景形似簡單,但要做出一件成功的作品,卻也並不容易。想要做好竹草盆景,作者必須先了解其主角,也就是要先知竹,知竹的秉性特質。「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熊文愈)。
  • 鄭板橋:寫取一枝清瘦竹
    清 鄭板橋 《蘭竹石圖》 鄭板橋畫竹有幾個明顯的特點, 一是竹竿細長,這也是一種傳統,文同、蘇東坡、趙孟頫、吳鎮、柯九思、石濤等,都喜歡畫細竹。
  • 十首詩詞寫竹:竹林清風,沁人心脾
    詩面寫竹,竹之直節挺立,猶君子之風,千村萬陌,無處不有。暗喻自己似和竹子一樣的君子,無論到那裡都可以清高自立。《竹石》【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隱娘說:這是一首題畫詩,其中描寫竹子堅勁不折的精神。它深深地立在腳下的土地,不管風吹雨打,依然堅挺,這樣的精神,是很多人的嚮往吧。
  • 【閒話國粹】國畫竹的象徵意義
    竹的象徵意義:竹,有著不一般的中國傳統文化含義,竹子四季常青象徵著頑強的生命、青春永駐;竹子空心代表虛懷若谷的品格;其枝彎而不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