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又何嘗不是嫉妒、虛榮和報復呢?

2021-02-28 思維補丁

(一)

生活本身就像一個強姦犯,它粗暴地奪走了那些我們無比珍視的東西,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你能感受到它帶來的傷害,但是,你卻似乎永遠也抓不到「真兇」,更遑論懲罰。

這是我看完電影《三塊廣告牌》的第一感受。

這是一部結構精巧,寓意深遠的電影,因而被坊間寄予厚望。可惜今天,《三塊廣告牌》非常遺憾地沒有摘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精巧的劇情和充滿張力的演繹之外,《三塊廣告牌》帶給我真正的觸動在於:

它大概向普通人展示了一個普通人面對生活的深淵,如何獲得令自己保持鎮靜並繼續走下去的心理支撐。

在這部電影裡,無處安放的憤怒始終是一條主線。女兒被姦殺,母親海耶斯卻一直看不到破案的希望,憤怒成了支撐她生活的唯一情緒。

沒有「政治正確」的愛與救贖,也沒有「政治正確」的宗教拯救,痛失愛女的母親,所有的情緒表現,都符合一個普通人被憤怒所支配時的正當表現。

面對那兩個往她汽車扔垃圾的小孩子,海耶斯的選擇是下車給兩個孩子一人一記重腳;面對試圖來家裡化解她憤怒的神父,海耶斯的選擇是去你媽的愛和寬恕,你沒痛過就不要冒充大尾巴狼來教我做人。

而這種「意料之中」的反應,不正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悲涼和窠臼嗎?

面對憤怒、仇恨和悲傷,抱歉我不想聽你說那些「一切都會過去的」屁話,也不想閉上眼睛感受上帝的仁慈和愛,如果真的有上帝,我倒要問一問他,憑什麼是我來承受這操蛋的一切?


這顯然揭開了生活中那個狼狽的道理:


人與人真正的理解,往往並不是平靜美好的,真正的理解,更容易出現在劍拔弩張的憤怒和刻骨銘心的悲傷之中。

唯有設身處地,唯有身臨其境的感同身受,人們才能夠真正開始理解彼此的存在和態度。

(二)

無論你如何小心翼翼,總有一天你也會撞到——生活裡有一種你無法抵擋,更無法預知的力量,會把你珍視的東西不由分說地奪走,它從不提前和你打招呼,也不會給你準備的機會,它就那樣堂而皇之地來,然後,再冷酷無情地離開。

於是,巨大的悲痛面前,你迎面撞上去的,竟是一片更大的迷惘。

你空有一副拳頭,你手裡緊緊握著一把槍,卻不知道拳頭該砸向何處,卻不知道準星應該對準哪個混蛋。

這比一拳打到棉花上更令人無力,因為你連棉花也沒得打。

最令人無法承受的悲憤就在於,你的悲憤根本無處安放。

至暗如斯,彼時彼刻,支撐我們繼續走下去的,真的是愛、希望和夢想嗎?

面對一個女兒被姦殺的母親,你覺得是「殺了那個強姦犯」這樣的宣洩,還是「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樣的安慰,哪一種情緒更能支撐她面對悲憤,繼續前行呢?

承認吧,面對人生的深淵,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其實是嫉妒、虛榮、不甘、仇恨和報復!

於是我們爬起來,包紮傷口,繼續咬牙前行,然後在前行的路上,與那些傷害我們的人,與那些我們傷害的人,漸漸和解,漸漸體會、化解和感受自己的不幸,以及自己的不幸所帶給他人的種種不幸。

人總是在不甘中,才尋找到那真實的自己。

(三)

雖然大部分人都不會經歷類似女兒被姦殺,卻找不到兇手的悲憤。

但是,生活也並不因此就饒過我們。

各人有各人的深淵,各人也有各人的時辰,生活給每個人都出了一道窮盡一生去解答的難題,我們每個人的公式不同,但是難度卻大抵相同。


其實,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又何嘗不是嫉妒、虛榮和報復呢?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他有一次和一個作家聊天,兩個人聊到寫作的最初動機。那位作家想了一下說:「為了我母親,為了讓她驕傲,我那時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讓別人羨慕我母親。」

史鐵生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坦誠,良久無言,於是也回想自己最初寫小說的動機,最終不得不承認:「如他一樣的願望我也有,且一經細想,發現這願望也在全部動機中佔了很大比重。」

類似的表述,在蔡崇達的那本《皮囊》裡面也有。他說自己的寫作的動機,無非是為了多賺錢,給爸爸看病,帶阿太旅遊,「想著要趕緊牛起來,趕緊出名,讓給自己機會的當時廣電報的老總王成剛驕傲」。

我讀到這些文字,總是覺得很親切,和那些「夢想、理想」的宏大夙願不同,這些描述都令人心安,更接近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因為,我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想起我剛剛大學畢業的那一年,我在電視臺實習,實習期間回到老家。一位遠方親戚來我家串門,她閒談中的口氣令人不適,充滿著某種高高在上的憐憫和可憐。

那時,我父母雙雙下崗,沒有收入不說,爸爸又剛剛大病一場,一時間頗有些家道中落,滿目瘡痍的悲涼。

她問我找到工作了沒有,如果還沒有工作,就準備點錢,託人找關係走走後門吧……

我媽窘迫地說,咱也不認識啥大人物啊,再說,也沒錢給人送禮。

我脆弱的自尊心像刺蝟一樣易燃易爆炸。其實那時候我剛去實習,根本不清楚自己能否有機會留在電視臺,但我還是很大聲地說:我找到工作了,在省電視臺當記者。

 

故意把「省電視臺」著重強調了一下。

親戚顯得非常驚訝,她不斷重複:哎呀,真是的,真是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兒,真不賴,真是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兒……

「真是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兒」這句話她重複了很多遍,仿佛我們一家就該一直窘迫下去,仿佛上天突然給了我們不該有的饋贈一般。

這句話我記憶猶新,當時,它帶給我的衝擊非常之大。

那時我就在想,真的,我一定不能辜負這些可笑的憐憫和高高在上的蔑視,真的,我一定要讓自己有底氣,接受任何人的質疑和貶損。

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又何嘗不是嫉妒、虛榮和報復呢?

在人生如此的至暗時刻,希望那些淤積在胸口之上,所有的報復、仇恨、嫉妒與虛榮,能夠支撐你再走一步,再多走一步,直到你也遇見那隻美麗的麋鹿。

這裡是思維補丁,謝謝你的閱讀。

我的第一本書!您可長按上方二維碼購買

相關焦點

  • 郭敬明「過氣」何嘗不是他一手造成的?蒼白無力的解釋說明了這點
    這樣下去,這一輩人起來以後,他們受到什麼教育了?」簡單一點就是,「國家情懷、忠人義士」等有很多東西可寫,難道現在的年輕人就在這種高中生談戀愛嗎?這就是所謂的暢銷書?雖然郭敬明馬上對李成儒的言論做出了回駁,可那些話聽起來那麼蒼白無力。郭敬明,身高相對於男生裡面,矮了許多,看起來很瘦小。但就是這麼瘦小的身板支撐著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 這個星座,愛攀比,很虛榮,嫉妒心強,愛報復,卻從來不傷害人
    其實,天蠍是很容易虛榮和嫉妒的,尤其是比自己好的人,天蠍會默默地記在心裡。天蠍的勝負欲很強,不希望自己輸給他人太多,不管怎麼拼,就算輸,也不能把差距拉得太大。都說天蠍座有報復心理,這份報復,只是針對惹自己人。
  • 鄭中基《無賴》又何嘗說的不是我們呢
    鄭中基這首歌背後還有一個故事,據說當鄭中基第一次看到《無賴》的歌詞的時候,以為創作人李竣一在調侃他,因為歌詞的內容與鄭中基的人生經歷實在是太相似了,鄭中基早年的時候是一個任性妄為的富二代,說謊,酗酒等等可以說是鄭中基的家常便飯,剛出道鄭中基就被爆出多個負面新聞,因為在飛機上醉酒鬧事導致形象受到了極大的損害,鄭中基的事業開始走下坡路
  • 《我們與惡的距離》極端的善良,何嘗不是另一種惡?
    前幾天說的《破冰行動》我每天都會追著看最新的,但是看完30集之後我發現這是一部高開低走的電視劇,前面幾集有幾位老演員演技在線一直拉著節奏走,現在開始有點拖進度,然後幾個小生演技頻頻下線,讓人看得很絕望,相比較之下還是刷一刷《我們與惡的距離》來的舒服!
  • 《旗袍美探》:得不到的毀掉,何嘗不是內心的自卑
    一個自私的人,得不到的東西,他會竭盡全力去得到,其實得到了又怎麼樣呢?她未必會珍惜。嫉妒會蒙蔽一個人的心靈嫉妒是會毀滅掉一個人,戲院女鬼中兩個名角之間也互相嫉妒,最後魚死網破,誰也沒有得到利益。人總是會嫉妒一個圈子的人,因為他和自己在一個鍋裡撈食,可是為什麼不能互相成就呢?
  • 《迷霧追蹤》:一場騙局,五條人命,虛榮和妒忌真的會吞噬人性
    這一切都源於人性的虛榮和妒忌。臨川縣的一場選秀比賽讓五個女孩子有了交集,她們分別是胡怡婷、李佳佳、李思琪、李子欣,還有周燦。隨著比賽規則越來越嚴格,五個人的差距也越來越明顯,她們之間的關係也開始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 Amy姐現身揭天王訓練營,嘲王思聰嫉妒灰姑娘,他何嘗沒中招?
    前兩天上海火了,不是因為旅遊風景美食,而是因為所謂的「拼單名媛群」,大家在看到網上那些「名媛貴婦」,是不是都很羨慕她們發出的照片,不是在高端酒店的露天陽臺喝下午茶,就是曬各種奢侈品的逛街記錄。言下之意,假如簡單舉辦一個培訓班,就能嫁給天王的話,天王又不是傻子。
  • 不願意說情話,卻願意為你下廚做飯的男人何嘗不是真愛
    我不由對人家的感情羨慕嫉妒恨,又想了想男人和自己之間的可能性,腦海裡升起了一百個念頭,而這一百個念頭都給予了否定。別說眾目睽睽之下親暱接吻,就是他的手,我都碰不到。鬼知道,這個男人陪老婆逛街的概念是什麼?每次打著「逛街」的幌子,一個人走得飛快。
  • 八佰 與《長坂坡》又何嘗不是相互照應呢
    最終,這場「戲」也成為了喚醒中國軍民抗戰意識的重要助力,與《長坂坡》又何嘗不是相互照應呢?
  • 8臺泰劇【蒙心匿愛】:堂姐妹因嫉妒和報復引發爭夫大戰
    男主女主堂姐嫉妒女主擁有一切還擁有完美男友,她和母親千方百計地想辦法搶奪女主的一切,包括女主的高富帥男友。【標準的壞女配人設】男主和女兒女主這邊面對堂姐母女對母親和自己的咄咄逼人(堂嬸之前設計和女主爸睡啦導致女主母親下堂),堅強的女主決定以牙還牙,發誓要報復她們,不讓她們好過!她開始計劃破壞女二和前男友的婚姻來進行報復。
  • 動物思維:欺騙、嫉妒、憤怒、報復是本能還是思考後的行動?
    模仿、欺騙、嫉妒、憤怒、報復等行為,是動物的本能,還是它們反覆思考後的行動?我們對動物的思維知道多少?川金絲猴 攝影 / 丁寬亮家燕會雙宿雙飛,狐狸會教育子女,河狸會建造居室,螞蟻會奴役和馴養有用的動物,這究竟是什麼使然?答曰:動物的本能。
  • 滄桑,何嘗不是一種美麗!
    滄桑,就像我們生命中的老屋,裝滿了回憶,也裝滿了心酸,有的時候,我們想去觸碰,卻不敢伸出手,怕這一觸碰,就會有滿滿的憂傷落地;有的時候,我們想去翻看,卻不忍回眸,怕這一回眸,就會引落「淚飛頓作傾盆雨」。
  • 對於曾經欺負過你的人,最好的報複方式是什麼?不是以暴制暴!
    人們喜愛這部電影,不是因為它是根據著名小說改編,而是故事主人公的經歷。影片中的男主角希斯克利夫,到底是魔鬼還是男神?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觀眾。他是不是一個好人,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不過對於最後他採取報復的方式,大家一致認為這不光彩,並不是影片最好的結局。正是因為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才引起了我們的共鳴。男主從小是一個身世可憐的孩子,被帶回呼嘯山莊之後。
  • 愛情中的嫉妒到底該如何緩解?心理學深度剖析,帶你走嫉妒出泥潭
    今天的這篇文章就讓我們走入「嫉妒」這種心理,剖析「嫉妒」的前世今生、來龍去脈。2、嫉妒的前世今生★★ 01、那到底什麼是嫉妒呢?女神赫拉嫉妒任何一個能引起她丈夫宙斯注意的女性;當美狄亞發現丈夫傑森背叛了自己時,她殺害了他們的孩子來報復傑森;海倫背叛了她的丈夫美尼勞斯,從而引發了特洛伊戰爭。
  • 對前任最狠的報復,是這六個字
    後來,每次我們幾個女生聚餐,她都會以「臨時有事」而提前開溜,聰明的我們哪會不知道她去幹嘛?約會唄!真是刺激單身狗。我們都以為,冬瓜會跟毛豆一直走下去。哪知,那只是一個美好的期許,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記得那天晚上,我正和冬瓜的室友芒果在操場上散步,走著走著,突然發現遠處看臺上坐著的一男一女有些眼熟。
  • 成龍自曝年輕糗事:20幾歲成暴發戶,曾專門報復1個女孩
    他看那裡每樣東西都很貴,人都不太敢站起來大步走的感覺,可坐在那裡等了很久實在無聊,就站起來看看那些衣服。看到有件衣服蠻好看,就走過去指著它跟售貨小姐說:「我能不能看看這個?」女孩愛答不理,一臉鄙夷的神情說:「很貴的哦,你買不起的。」
  • 《少年的你》何嘗不是年少的你我
    圖片來源於網絡劇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是陳念。成年,真的是會讓我們忘記,忘記很多。圖片來源於網絡劇照在年少的歲月裡,我們又何嘗不是蔚萊。是不是因為不成熟的世界觀成為了被我們語言霸凌的對象。圖片來源於網絡劇照在進行中的人生旅途中,我們又何嘗不是懦弱的旁觀者。
  • 《知心書·嫉妒》深度解讀人類嫉妒產生機制,以及如何走出嫉妒心
    文/頭腦君今天講的這本書名叫《嫉妒--一樁不可告人的心事》,作者茱莉婭·西薩。我們中國人常說的一句話:你未來的幸福程度不光依賴於你絕對的收入水平,更依賴誰呢?假如,A同學資金變成150元,現在輸了50元,A同學大腦腹側紋狀體會往反的方向走。下面再出現一種情況,告訴A同學,B同學資金剩30元,輸了170元,A同學大腦腹側紋狀體又分泌多巴胺,這種現象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大多數人都有嫉妒的情緒。既然大多數人都有嫉妒心,那麼嫉妒肯定有它的作用。
  • 《完美的世界》正因我們不完美,才需要彼此支撐著活下去
    下半身癱瘓所帶來的不便和苦痛是伴隨一生的,怎麼可能習慣呢?「畢竟不是隨時都有人會在身後幫我推,所以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是自己做。但是,我需要幫助的時候,如果你能幫我的話就好了。」後來我想像過,如果我是一個殘疾人,我要怎麼一個人生活下去?可每次我都只能停留在設想的開頭,之後會遭遇什麼樣的情況,卻不敢再想下去了。因為覺得自己做不到。
  • 《他人即地獄》致鬱嗎,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一場恐怖片?
    但是,始終有那麼一道屏障攔著你,讓你最終忍耐著,慢慢將情緒平靜下去。然而,在《他人即地獄》這個漫改劇的世界裡,有的人並沒有這些顧慮,他們大開殺戒,代替死神宣判生命的終結。這部片裡沒有鬼,卻充滿恐懼和死亡的氣息,處處令人不寒而慄。比現實更寫實,也更加致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