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直是美國「印太戰略」中的重要一環,美印不僅極力搞好兩國關係,還試圖「聯手」對抗中國。據印媒報導,美印最近舉行了第三次「2+2」會談,雙方外長、防長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舉行了對話,印媒將這場會議描述為:美國大選前,美印共跳的一支華爾茲。
這次對話開始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先和印度外長舉行了雙邊會談,討論了兩國未來的軍事合作、彈性供應鏈,還有中國議題,印度認為,為了在經濟上對抗中國,美印之間應該創建替代性供應鏈,以遏制中國的「侵略」政策,保護亞洲地區的穩定和安全。
在隨後的對話中,美國不僅向印度分享了最新的軍備技術,還分析了印太地區目前面臨的挑戰,大有為印太聯盟造勢的意思。「中國威脅論」更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不變的話題,他指出美國將與印度人民站在一起,美國防長埃斯珀更是直接挑撥稱,為了應對中國的「侵犯」,美印正在不斷發展關係。
這可讓印度有了沾沾自喜的理由,印度防長認為,印美之間已經是夥伴關係,兩國將來會討論更多議題,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維護國際秩序。
換言之,這次美印之間的戰略會談的焦點就是中國,這和兩國一直以來的政策意圖顯然是相通的,利用冷戰零和思維,在炒作「中國威脅」的同時,與中國進行經濟對抗,試圖打壓中國經濟、反制中國的地區實力。
早在兩年前,川普政府就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那一次中美貿易摩擦明確體現出美國試圖對中國進行經濟打壓,隨後,我國在美的部分高科技產業和網際網路產業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或被列入實體名單,掐斷部件供應,或被強制出售,損失慘重。
儘管當時,是美國首先發起了貿易戰,但分析人士認為,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只會導致美國普通民眾受到最直接的損失,因為這會打亂美國普通企業的供應鏈,貿易戰對美國的邊際副作用顯然大於對中國的打擊。今年疫情暴發以來,事實也證明了,美國經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脆弱時刻。
印度總理莫迪一直都試圖模仿美國,今年他提出印度要「自力更生」口號,就是為了推行民族主義,莫迪政府接連封禁了大批中國手機軟體,禁止部分中國企業在印投資,以為這樣就能減少中國對印度的影響,
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印度今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很可能還比不上臨近的孟加拉國,新冠疫情和盲目而且封閉的經濟政策給印度經濟帶來了嚴重的打擊,莫迪政府做著「超級大國」的美夢,忽略了印度只在低附加值的勞動力密集型工業上有優勢的特點,不僅對抗中國不成,還陷入經濟蕭條中。
如今這兩國看著單打獨鬥沒能取得成效,又試圖構建共同對抗中國的聯盟,想聯手打中國的壞主意,共同完成對中國的經濟打壓。看來,此前的經濟對抗造成的後果還沒讓美印兩國長記性。
說到底,美印兩國只不過是在打著合作的旗號,維護私利。這樣非正義性的行為必定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