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馬思純因「抑鬱症」上了熱搜。
在綜藝《看我的生活》中,馬思純自爆要靠吃藥來控制情緒,三天胖八斤的節奏。
(在情緒最「瘋狂」的時候,她的身體會變得很僵硬,腿會變得很軟,甚至無法走路,眼睛會看不見。)
知足常樂,切忌貪心,全世界最好的東西怎麼可能皆屬於你?
都已經在吃藥了,且身體被折磨得十分痛苦,她依舊不選擇退圈休養,可見利益誘惑有多大!
眾所周知,馬思純是著名女演員蔣雯麗的外甥女。
△馬思純與小姨蔣雯麗的合影
故,她自出道以來,就自帶buff,星途坦蕩,資源給力。
2000年,年僅12歲的馬思純參演了個人的首部電視劇《大宅門》,並在劇中飾演了少年白玉婷。
(有意思的是,成年白玉婷的扮演者恰好是她小姨——蔣雯麗。)
隨著《大宅門》的熱播,馬思純也在觀眾視線中混了個眼熟。
臉兒圓圓像蘋果,帶點嬰兒肥,齊齊的小劉海,皮膚有點黑,身材壯實,一看就是那種被長輩們認可的福氣相。
人類的本質是複讀機。
「「馬思純牌」複讀機上線,無限循環1000遍」
在一場與哥哥白景琦依依分別的戲中,只見馬思純眉頭緊皺,小嘴一咧,開始了她的表演:「我招你惹你了?我招你惹你了?我招你惹你了?」(無限復讀ing,喜感中略帶悲傷。)
成年後,她陸續參演了不少影視作品,並靠著幾部佳作,贏得了不少觀眾緣。
在電影《左耳》中,她飾演的黎吧啦是個壞女孩,個性張揚,敢愛敢恨,令人印象深刻。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壞女孩,為什麼反而更容易得到好男孩的歡心?》,見證一段三角戀,有甜有虐,一起去給編劇寄刀片。)
黎吧啦是鮮活的,青春洋溢,像向日葵一樣燦爛奪目。
而在電影《七月與安生》中,女主林七月的性格則與黎吧啦迥然不同。
她是一個含蓄內斂的乖乖女,循規蹈矩,骨子裡的叛逆基因一直被壓抑著,靜待釋放。
就如電視劇《歡樂頌》中的關關喜歡謝童一樣,她也愛上了一個「渣男」,卻沒有關關的好運氣。
憑藉著這部電影,更是讓馬思純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獲得金馬獎影后。
一時風頭強勁,好不風光。
2017年,隨著電視劇《將軍在上》熱度攀升,馬思純飾演的葉昭與王楚然飾演的柳惜音之間的唯美「愛情」成功出圈。
這讓我看到了馬思純的另一面,既驚喜,又意外。
將軍扮相的她,英氣十足,硬朗的一字眉,犀利的眼神,攻氣滿滿,男女通殺。(有被驚豔到!)
此外,馬思純的海綿寶寶式微笑,引得眾人競相模仿。
u1s1,這款微笑真的很獨特,關鍵看你如何解讀。
似笑非笑,尷尬而不失禮貌;
笑得標準,卻並非發自真心,好似被迫營業;
公式化的微笑幅度,生硬且不真誠;
……
觀眾是苛刻的,如若不能做到無可指摘的優秀,就得心理強大,臉皮要厚!
顯而易見,這對於馬思純而言,太難了。
據悉,學生時代的她,曾經遭受過校園霸凌。
無意間喝下被「加料」的可樂(抹布水、粉筆灰、拖把水);
自己的書信被當眾朗讀;
身材微胖,遭同學擠兌;
……
那些張口就說「告訴家長」「告訴老師」的人,其實是幸福的。
馬思純也曾反抗過,求助過,奈何無用。
因為,這會迎來更大的報復,以及更隱秘的惡意,經歷過的人,都懂。
就像是一個死循環,除非自動出局,否則逃不掉的。
好在,隨著升學,馬思純終於「解脫」了,心裡卻留下了深深的陰影。
從前性格開朗、愛哭愛笑愛鬧的她,變得懦弱又脆弱。
她在意別人對她的評價,她在意自己的身材,她小心翼翼,她如履薄冰。
她在接戲時,故意挑選一些和她本身差異巨大的角色,就是想體驗下叛逆、放肆,又熱烈的感覺,彌補自己的青春。
馬思純童年慘遭「不幸」,並留下心理陰影,待成年後,又身負種種壓力,從而導致抑鬱症。
這,固然值得同情。
話又說回來,她擁有的東西也不少。
身負盛名的親人為她保駕護航、優渥的家境、居住的房子令周冬雨心生豔羨……
錢是賺不完的,名利皆有度。
成為明星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得犧牲一部分隱私,會被人討論、被人爭議,作品不好會遭群嘲、演技不佳會被diss。
如果不能承擔以上種種,請默默退圈,好好調養身體,等恢復健康後,再考慮回來工作。
這既是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又是對自己的作品和觀眾負責。
最後,我想說的是,生病,需要的是休養,而不是對公眾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