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諾普戰役:俄國海軍制霸黑海,一場戰役如何推動世界海軍近代化

2020-12-25 騰訊網

1853年11月的一天,濃霧瀰漫了黑海的南岸,這無疑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俄羅斯之間的戰役蒙上了一層陰影,加劇了海上緊張的氛圍。但此時奧斯曼的海上艦隊寧靜地停駐在錫諾普角的海灣,並未意識到危險的來臨。

未久,海上的濃霧中一面英國海軍的旗幟若隱若現,奧斯曼的海上艦隊大喜過望,以為援軍終於來到。可是當海上那支部隊瀕臨口岸時,奧軍迎來一陣鋪天蓋地的轟炸,他們方才知道,他們被奸猾的俄羅斯海軍矇騙。這一幕場景,便是源自於19世紀中期發生在黑海上的錫諾普海戰——一場標誌克裡米亞戰爭開端和世界海軍近代化的戰役。

一、心懷鬼胎的歐洲各國

十九世紀初,拿破崙遭受了滑鐵盧之戰,在歐洲各國的聯合打擊下,法國稱霸歐洲的夢想徹底破滅。由於俄國在這次戰爭中力挽狂瀾,其貢獻得到了歐洲各國的認可,崛起之勢已是必然。當歐洲再度回歸平靜時,各方之間互相提防,怕有國家再度打破歐洲各國的政治平衡,引起動蕩,其中英國尤甚。作為海洋大國,英國自是不希望歐洲大陸異軍突起,將它排擠海外。

縱然表面上歐洲政壇死水微瀾,但其死寂般的水面下暗潮洶湧,其中最想攪渾歐洲泥塘的便是法國和俄國。自拿破崙下臺後,法國受到各國嚴厲制裁,發展受滯,因而拿破崙三世妄圖打破歐洲平衡,獲得發展契機。而俄國自誕生伊始便自帶侵略基因,且具有強烈的領土擴張意識,試圖從混亂中找到竊取歐洲政治利益的機會。

此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日薄西山,國力衰竭,歐洲強權國家都試圖從它身上割下一塊肉。拿破崙三世從此處找到了打破歐洲政治平衡的契機,他向奧斯曼重申數百年來法國對耶路撒冷的保護權,於是奧斯曼帝國只得答應。俄國見到法國在奧斯曼取得了便宜,於是俄國借題發揮,也要求奧斯曼帝國授予俄國軍隊保護奧斯曼帝國國內東正教徒的權力,並要求土耳其應該從門的內哥羅撤軍。

二、戰火重燃歐洲大陸

俄國的要求對於土耳其而言,無疑是霸王條款,一旦答應俄國的要求,奧斯曼帝國境內將會有俄國駐軍,並且還會將巴爾幹半島拱手相讓給俄國。顯然,土耳其對這一要求會不假思索的拒絕。俄國無疑是中了法國的圈套,因為它的插手,令歐洲的火藥桶再度被點燃。得知俄國的行徑後,英國坐立難安,因為它最不願意看見歐洲大陸異軍突起,這樣很可能讓大不列顛孤懸海外。

出於維護歐洲均勢和奪取土耳其的利益,英國決定幫助土耳其擊退俄國。與此同時,法國藉助埃及的歸屬問題向英國諂媚,英國決定同法國合作重創俄國。面對英國的再三警告,俄國不屑一顧,一意孤行地與奧斯曼帝國在多瑙河流域和高加索地區展開戰爭,揚言要解放土耳其境內的上千萬東正教徒。俄國的此舉成功將英國激怒,於是它單方面毀約,扣押了俄國海軍需要的蒸汽機。

此時俄國雖在多瑙河地區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各有勝負,但是卻在高加索地區頹勢盡顯。瀕臨破產的奧斯曼政府為了能夠令俄國不敢再犯,決定通過海運,將君士坦丁堡的物資從黑海運往高加索,以供軍隊取勝。俄國海軍只能抽取兵力,打擊奧斯曼船隊,奧斯曼艦隊也妄圖與俄軍決一勝負。

三、一場大霧的契機

1853年11月,奧斯曼艦隊無意在錫諾普角到巴統的航線上與俄國軍隊相遇,但俄軍的虛張聲勢令奧軍敵情不詳,再加上奧斯曼艦隊本身船艦不足,於是他們只能回到錫諾普港。錫諾普港是奧斯曼帝國於國土北端的重要黑海港口,其內嵌的海灣使得該地成為奧斯曼在黑海的重要要塞,因而奧斯曼在此處布置了大量火力攻勢。

奧斯曼艦隊根據其海灣內嵌的特點,決定利用船艦與要塞形成火力網,以避免俄軍的偷襲,等待援軍的到來。此時奧斯曼艦隊駐在錫諾普港的只有7艘巡防艦、3艘護衛艦和2艘蒸汽運輸船。奧軍利用海灣月牙形地形將戰艦弧形展開,與陸地火力相配合,而運輸船則藏匿於艦船間受到保護,奧軍的火力布置覆蓋了整個港口,勢必能讓俄國海軍有來無回。

俄軍當時只有3艘風帆戰列艦和幾艘其他類型戰艦,不敢妄自行動,等後來的3艘戰列艦趕赴支援後,俄軍共有6艘戰列艦、2艘巡防艦和3艘蒸汽船,然而奧軍已經布下陣型,等著俄軍入套。但面臨英法艦隊援助的威脅,俄軍不能選擇等待,一旦稍有不慎便會貽誤戰機。很快,俄軍找到了戰爭的契機。

11月7日晚,黑海南部瀰漫起了大霧,俄軍藉機轉向巴夫拉角和錫諾普角的航線進行航行。此時的奧軍因為大霧丟失了俄軍的行蹤,不知俄軍已經偷偷借奧軍視線死角從東南向西北駛來。縱然奧軍軍艦能夠先於前哨發現俄軍蹤跡,但船艦上的人員並不負責巡航,其職能決定其反饋情報的效能低下。另外,俄軍利用大霧,掛上英軍旗幟,令奧軍一度以為向他們襲來的是英國援軍,始終未採取緊急措施。

四、推動世界海軍的變革

當俄軍抵達錫諾普海岸的時候,奧軍才發現自己被俄軍矇騙了。但縱然奧軍怒火中燒,也難以改變這一現狀,因為俄軍的炮火已經無情地向他們襲來。當俄軍炸毀他們東部的船隻後,濃煙夾雜大霧,令奧軍始終不能及時有效發現俄軍的蹤跡,俄軍又藉機變換陣型,躲過奧軍剩餘火力的死角。

當土耳其戰艦全軍覆沒後,俄軍用卡倫炮對錫諾普的炮臺進行20倍的火力轟炸。卡倫炮採用的炮彈是爆炸球形彈,這種炮彈雖然威力極大,但是可靠性很低,各國海軍都不敢在顛簸的甲板上不敢隨意搬動,但是沒想到俄軍竟然提升技術,將其創造性運用在了戰艦之上。反觀奧軍,他們採用的是實心的擊毀球形彈,威力遠不及俄軍。

此戰中俄軍創造性的軍械運用以及靈活機動的戰術使得其在奧軍支援部隊趕來之前,成功地摧毀了錫諾普角這一奧軍黑海上的橋頭堡,戰鬥中37名俄羅斯人陣亡,受傷229人,但是奧軍卻陣亡了3000人,指揮官等被俘150餘人。原本不想讓英法插手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只能接受英法苛刻的軍事條件,以待他們的相助,著名的克裡米亞戰爭便就此拉開了帷幕。

錫諾普海戰雖然規模不大,但其戰役結果卻推動了19世紀世界海軍戰術變革。在戰役之前,海軍的標準裝備是發射加農炮彈和其他投擲物的滑膛炮。1853年之前,世界上沒有海軍真正使用開花彈,但俄國的引用卻證明匹希斯炮可與船艦完美結合,這種新式武器行之有效,從而引發了戰艦的軍事備賽,世界海軍開始利用蒸汽機和新式火炮,走向海軍近代化的徵程。

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人們都嚮往著和平,但是生存資源的不足註定著戰爭是世界上無法避免的悲劇。我們熱愛和平,但我們更需要有捍衛和平的武器,因為這麼才有和平的話語權,不然只能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般任人宰割。中國如今的強盛讓世界不得不重新審視了中國,亮劍止戈不僅使得中國既拒敵於國門之外,又捍衛了世界的和平。

為此,在驕傲之餘,我們應該感謝中華民族的脊梁,為祖國獻身的先烈以及偉大的中國科學家,正因為他們的無私奉獻,才讓我們踏著他們血肉鑄就的長城,得以享受他們為我們爭取的和平。我們不該忘記先烈們的犧牲和奉獻,應該以他們的勇氣為帆,以復興中華的志向為艦,迎風破浪,為中華民族獻出我們的光和熱!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風帆戰艦奇特一生:1839年領著整個奧斯曼海軍叛逃到埃及
    奧斯曼帝國海軍稱雄東地中海幾百年,歐洲幾大海軍強國都曾經與奧斯曼海軍進行過長期戰爭。這樣的強大海軍,竟然在一夜之間集體投靠敵國,在世界幾千年歷史裡也是罕見的。也正因為這次叛逃,英國、俄國、奧地利等歐洲強國更加堅定了幹涉埃土戰爭的決心。在英、俄、奧等國直接出兵幹涉下,埃土戰爭的局勢被完全扭轉,埃及阿里王朝的漫長海岸線也都被列強海軍封鎖。
  • 20世紀60年代俄國的海上措施——對黑海的戰略部署
    巴庫周圍的油田,其歷史可追溯 俄國石油駛往新加坡和曼谷的。今天,蘇聯的石油中心是在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中間的所謂「第二巴庫」,從那裡石油可以通過油管泵到波羅的海和東歐。不過,蘇聯最大的油船終點站還是在黑海,靠近諾沃羅西斯克。
  • 清朝康熙大帝和俄國彼得大帝,哪個更偉大?
    近代中國和俄國,從這時起開始走向了分水嶺。改革的彼得這時候的俄國已經是個龐然大物,擁有超過千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大過大清帝國。體量雖大,俄國其實是虛胖,它是個落後的農奴制國家,黑海和波羅的海被瑞典、土耳其等強鄰封鎖,彼得一世必須做出選擇——往哪個方向發展。他選擇了往西,打開黑海和波羅的海。
  • 紀錄片《世界歷史》48 俄國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奪回執政權之路在俄國歷史上,每遇皇位承繼,總要上演一場互相殘殺的悲劇。彼得不到4歲其父親就去世了。因為其父親的第一妻子還為他生了13個孩子,所以就王位的繼承人問題展開了一場漫長的殊死鬥爭。1693年8月,彼得來到了阿爾漢格爾斯克港,海面上航行的是外國商船,碼頭上堆放的是外國貨,此時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這種狀況,用武力奪取扼守波羅的海和黑海的軍事要塞、亞述夫和納爾瓦,把俄國邊界延伸到黑海和波羅的海,打通俄國通向西方國家的出海口。
  • 拉羅謝爾戰役:中世紀英國海軍中規模最大、力量最強、成就最高
    拉羅謝爾戰役是中世紀英國海軍中規模最大、力量最強、成就最高的一次海戰,此戰開創了英國海軍在無畏艦戰役中取得的輝煌戰績。美國紀錄片大熱的《大西洋帝國》《thewestworld》,那是英國電影的巔峰之作,拉羅謝爾戰役中,船長將阿根廷海軍當成自己的對手,雖然他們都是擁有用不完的鋼鐵,但當阿根廷海軍在四艘無畏艦和12000英尺長度、166門航彈發射器的阿利·戈登號驅逐艦圍攻之下攻擊英軍時,英軍卻大敗,而這時拉羅謝爾海峽的血雨腥風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 李碩|風帆、情報與海權:《特拉法加爾戰役》中的海軍情報戰
    《特拉法爾加戰役》,[英] 朱利安·S.科貝特著,陳駱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2016年4月出版,544頁,79.00元《特拉法爾加戰役》一書對戰役本身著墨不算太多,它最主要的篇幅都是再現戰役之前數月裡英法兩軍各自的戰略籌劃、艦隊調遣、迂迴與追蹤等行動,這其中呈現最精彩的,當屬英法兩軍、尤其是英軍方面的海上偵察、情報工作,以及這些情報如何影響艦隊司令和海軍部的決策
  • 烏克蘭海軍叫囂48小全殲黑海艦隊,俄羅斯譏諷
    俄羅斯國內方面對現如今的烏克蘭海軍展開了譏諷:烏克蘭當局十二年來一直無法完成一艘護衛艦的建造,因此俄羅斯艦隊與烏克蘭海軍上的優勢顯而易見,如果戰爭繼續下去烏克蘭只會愈加的慘烈。
  • 俄海軍陸戰隊迎來「新成員」
    鑑於此,俄國防部決定在每個海軍陸戰旅組建一個裝備BMP-3F兩棲戰車的陸戰營。據報導,BMP-3F兩棲戰車不僅能在沿海行動,還可從水下開火射擊。裝備該型戰車後,俄海軍陸戰隊的火力打擊能力和機動性將得到大幅提升,不僅能在局部衝突中大顯身手,也能與強國現代化軍隊一較高下。
  • 北洋水師真的是世界第九、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嗎
    北洋水師是清朝耗費巨資打造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1888年12月17日,當北洋水師在劉公島宣布正式成軍時,實力不容小覷。根據《美國海軍年鑑》一項排名顯示,北洋水師的實力位居世界第九、亞洲第一。在世界上排在北洋水師前面的,依次是英國、法國、俄國、德國、西班牙、奧匈帝國、義大利、美國8個國家;在亞洲,北洋水師超過了日本,勇奪第一。那麼,北洋水師的實力,真的能夠排在世界第九、亞洲第一嗎?
  • 僅4小時,沙俄艦隊「屠殺」15艘土耳其艦隊,奪取了黑海的制海權
    沙俄羅曼諾夫王朝,最偉大的君主彼得大帝曾經說過,「俄國需要的是海域」。為了爭奪黑海出海口,沙俄幾代沙皇,經過多次擴張戰爭。終於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通過在1768年和1787年的兩次俄土戰爭,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
  • 中國第一支近代化的海軍艦隊 在馬尾海戰中卻因清朝的馬謖統兵而...
    提起近代中國海軍,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北洋水師、南洋水師。北洋水師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全軍覆沒,之後南洋水師艦船逐漸轉移至北洋,直到1909年,南北洋水師合併。除了南北洋海軍外,清政府還曾擁有著一支國產化程度極高的艦隊,而且這支艦隊成軍早於南北洋艦隊,是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它就是福建水師。
  • 改變帝國海軍命運之戰——中途島戰役
    導讀:改變帝國海軍命運之戰——中途島戰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改變帝國海軍命運之戰——中途島戰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海軍政委秦生祥赴海軍誕生地泰州考察,專題調研軍民融合發展
    海軍參謀長張文旦、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夏平等陪同。副省長繆瑞林、市委書記韓立明、市長史立軍參加相關活動。秦生祥一行先後參觀了渡江戰役指揮部舊址和海軍誕生地紀念館,詳細了解渡江戰役的恢宏氣勢和人民海軍從誕生到壯大的輝煌歷程,深情回顧粟裕、張愛萍、張震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泰州的崢嶸歲月,並向紀念館贈送艦艇模型。秦生祥稱讚泰州為人民海軍建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僅4小時,沙俄艦隊「屠殺」15艘土耳其艦隊,一舉奪取了黑海的制海權
    沙俄羅曼諾夫王朝,最偉大的君主彼得大帝曾經說過,「俄國需要的是海域」。為了爭奪黑海出海口,沙俄幾代沙皇,經過多次擴張戰爭。終於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通過在1768年和1787年的兩次俄土戰爭,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
  • 北洋水師世界第九,美國海軍第八,清末各國海軍實力排行榜
    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不僅僅需要大量的錢,更需要時間的積累。 其實,早就西方海外殖民積極擴張的時代,海軍就已然是國家實力的象徵,西班牙人依靠無敵艦隊,在17世紀海洋貿易中扮演主要角色,成為當時世界最富庶的國家之一;英國也是依靠更強的海軍艦隊,擊敗西班牙,才締造了「日不落帝國」,成為世界新霸主。
  • 一場戰役死傷全國0.6%人口——加裡波利戰役,澳大利亞最慘痛之戰
    1915年初,一戰進行正酣,1914年底爆發的馬恩河戰役挫敗了德國的施裡芬計劃,迅速解決西線戰場戰鬥的計劃破滅。協約國雖然守住了巴黎,逼退了德軍,卻並沒有將之擊潰,隨之而來的就是大規模的塹壕戰。奧斯曼帝國是英國的傳統盟友,此時卻在德國的外交攻勢下倒向同盟國。
  • 7艘俄國戰艦對9艘英國海軍戰艦,外媒:罕見大陣仗
    據「海軍認可」網站援引英國皇家海軍消息稱,近日,俄羅斯海軍和英國海軍在英國海域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罕見對峙。據悉,日前,英國皇家海軍監測發現有俄羅斯海軍在其國周邊海域進行軍事活動,英方表示正逢全球面臨同一難題大關,俄軍此時在其附近海域進行軍事活動十分「不同尋常」。眼看俄海軍派了7艘軍艦,皇家海軍立刻如臨大敵,派出9艘軍艦和多架艦載機進行監視,一時間局勢十分緊張。
  • 英國糾集多國海軍 稱增強烏克蘭海軍力量對抗俄羅斯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8月19日報導,英國將領導一場多國海事訓練計劃,以訓練烏克蘭海軍,增強烏克蘭海軍實力。據報導,8月17日,英國國防部長本·華萊士(Ben Wallace)在訪問烏克蘭時證實,英國皇家海軍正在協調一項訓練計劃,該計劃還包括加拿大,丹麥和瑞典。
  • 殺戮與文化 細數那些世界聞名的戰役
    科貝特兼具海軍歷史學家與海軍戰略學家的雙重身份,通過使用了大量一手材料,再加上對當時戰略環境、英法兩國的鬥爭、海軍將領們的行動的描述,還原了特拉法爾加海戰發生的時代背景和發生過程,也呈現出拿破崙戰爭時代龐大紛繁的政治軍事史圖景。滑鐵盧戰役
  • 俄軍造大軍艦不行,造小艇飛快:20噸突擊艇下水,海軍司令出席
    不過,蚊子太小也是肉,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尼古拉·埃夫梅諾夫海軍上將出席了下水儀式。這要是在別的海軍大國,也就安排個鎮長去出席儀式。俄羅斯除了遠洋戰艦犀利,也注重近海艦船的力量,後者的作戰效率和能力不斷提升。小巧精悍,布局簡潔的輕型護衛艦成為俄羅斯海軍的主力,也讓敵軍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