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一個好人都沒有的電影

2021-03-03 五葉電影

這兩天二刷《羅生門》突然想起了大半年前被力捧的類型片佳作《目擊者之追兇》,相似的敘事結構,真相抽絲剝繭呼之欲出。

只不過一個已是難以逾越的經典,一個仍需時間沉澱。

《目擊者》中全片沒一個好人的設定徹底顛覆了我們傳統意義上「善定勝惡」的認知,在熱度逐漸消散的今天,我們冷靜下來再談一談。

<1>善與惡


善惡相生相剋,當惡失去了廣義上那些偉光正的參照物,剩下的只有「惡」與「更惡」,傳統意義上善與惡的爭鬥轉變成為惡與更惡的較量。

在這樣的預設之下,無論哪一方勝出,無疑都會對我們內心長久以來建立起的價值觀秩序造成強大的衝擊。

更何況導演選擇了如此暗黑的設定:囚禁並肢解愛人的變態小警察與被逼自衛殺人到主動掩埋罪惡甚至借「惡」上位的小記者,到底哪個更惡?迷障之中惡與更惡的分野又在何方?

當小齊搖身一變成了新聞主任,西裝革履的他在鎂光燈和眾人的奉承中光彩耀人的時候,調查伊始停止轉動的手錶又重新運轉起來,罪惡被嚴絲合縫地包裹進那段因為停擺而不存在的時空裡。

結尾重金屬背景音樂一聲聲地錘擊著耳鼓,善與惡由此交織、腐朽、坍塌直至陷落。

生活依舊,笑容依舊。

 

 

<2>正義與生存


荀子言「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大意是說人的本性是惡的,善良是人為的。由這一句話,荀子無疑成了被孔孟儒學之論浸淫上千年的傳統中國人眼中不折不扣的大反派。

然而爭議頗多的地方在於一些觀點認為荀子這前半句話並非指人性本惡 , 而是指人性有向惡的方面發展或轉化的可能性。

我無意對人性善惡作定論,這樣的哲學終極思考也非我能力所及。

一句爛俗卻有用的的觀點是「人性之複雜豈能是用簡單的善惡二字概括的」。像《目擊者》海報上所說的那句「沒有人能看見真相的全貌,我們都是其中散裂的碎片。」

也沒有人能看清人心的全貌,每一個碎片也只能折射出人心散落的一部分。

然而這樣的解釋終究華麗而空泛,到底不如講個通俗易懂的故事來的實在。

「羅生門」一詞來自於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羅生門》。

故事講述的是被辭退而流落的家將思考該不該不擇手段地謀生,此時他在遍布死屍的羅生門看到老婆子拔死人頭髮而萌發正義,質問老婆子,希望在道德譴責與罪惡懲罰中獲得心理平衡和道德勝利,找回自己價值觀的信心。

可是老婆子解釋拔髮僅僅是為做假髮謀生而非謀財害命。

這一平凡的解釋讓他無比失望,正義力量沒有了用武之地,價值觀踏空的觸動讓他警醒:

原來正義良知,在生存面前顯得如此蒼白。

 他迅速解開心結,甚至寬慰自己:「大概她也會原諒我的」, 這也成為他行動的藉口。果斷放棄內心掙扎,搶走了老婆子的衣服,向黑暗中逃走了。

這個故事大概就是人性本善而漸趨惡的最好註解。

在生存面前,人所暴露出得動物本能將良知無限稀釋,殘存的理智用精神勝利法撫慰由此帶來的不安與愧疚。

所有的罪責都歸咎於處境,歸咎於生存,歸咎於無可奈何。

這就是人性,你只管仇視它,卻無法消滅它。

<3>旁觀者之「惡」


每個人都想查到真相,知道了,然後呢?

真正讓這個世界身陷囹圄的不是那些施惡者,更不是受惡者,而是那些佔大多數的旁觀者。

是選擇漠然無視,還是行「正義」之名對其大加撻伐,釋放道德優越感後心滿意足離開,完成自我英雄主義式意淫?

還是為弱者憂為惡者仇,感同身受卻又無可奈何只能淌下幾滴熱淚?

又或者是以惡制惡,以更惡來埋葬惡。蘸著人血吃饅頭的人多了,剩下的人也迫不及待想嘗嘗它的滋味吧。

這就是我們所處的這個荒誕的社會,一邊道貌岸然地唾棄,一邊心安理得地踐行。

一邊高聲叫嚷著拒絕常規,一邊頭也不回地扎進反常規的常規圈套。

人們抱在一起相互安慰,互相取暖。

一起去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熱愛他們願意熱愛的,奉行他們認為正確的。

臉朝後,倒退著,也前進著。

<4>寫在最後


引用豆瓣網友「雪代緣」一句話:現實世界就是一個羅生門,為了生存,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

這句話乍看上去像《目擊者》的結尾的微笑一樣冷冽入骨,在毒雞湯和喪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配上電影截圖簡直是朋友圈裝X神句。

的確,這世界全部的真相你看到了,你震驚,惶恐,然後被人一語道破,恍然大悟,偶遇知音般欣喜若狂,然後呢?

喜 歡 請 點 贊,愛 就 轉發 !聽說習慣點讚de寶寶都很好看

相關焦點

  • 成龍唯一一部被禁播的電影,全片中沒有一個好人,殘酷但卻真實
    成龍在其演藝生涯中曾經有一部電影完全的拋去了自己動作喜劇的形象,拍攝了一部壓抑,殘酷的電影,而且該劇由於過於的壓抑與黑暗,居然無法在內地上映,那麼今天我就同大家一起介紹一下,成龍這部在內地被禁的電影《新宿事件》。
  • 成龍唯一一部被禁播的電影,全片中沒有一個好人,殘酷但卻真實
    成龍在其演藝生涯中曾經有一部電影完全的拋去了自己動作喜劇的形象,拍攝了一部壓抑,殘酷的電影,而且該劇由於過於的壓抑與黑暗,居然無法在內地上映,那麼今天我就同大家一起介紹一下,成龍這部在內地被禁的電影《新宿事件》。
  • 一部電影,九年兩次被禁播2次,影片當中沒有好人
    九年內被禁播2次,影片當中沒有好人,但它依舊是一部經典一部好看的電影,它所要表達的東西很多,觀眾為什麼會覺得好看,因為這影片中的某一個點或者是很多個點觸動了他,產生了共鳴,所以才覺得這個電影好,值得推薦。 經典作品經得起推敲,但有些內容可能無法發布。
  • 成龍唯一一部被禁播的電影,全片中沒有一個好人,殘酷但是真實
    成龍在其演藝生涯中曾經有一部電影完全的拋去了自己動作喜劇的形象,拍攝了一部壓抑,殘酷的電影,而且該劇由於過於的壓抑與黑暗,居然無法在內地上映,那麼今天我就同大家一起介紹一下,成龍這部在內地被禁的電影《新宿事件》。
  • 《調音師》:沒有一個好人的電影
    因為它情節的震撼,內容的充實,主題的深度……但我們也不能忽視那個根據它改編而成的印度長篇電影——《調音師》!印度版的《調音師》講述一個假裝盲人的鋼琴師意外地捲入一樁謀殺案,從而遭遇了各種離奇經歷的故事。為什麼說是離奇呢?等我慢慢道來。或許導演都沒想到這部影片會一飛沖天直接封神!
  • 全片沒有一個好人!這部電影《狗鎮》,揭開了人性最醜陋的一面
    全片沒有一個好人!這部電影《狗鎮》,揭開了人性最醜陋的一面最後,湯姆提了一個建議:通過兩周的時間觀察格蕾絲是否值得保護,最後在村民會議上集體投票決定是否留下她。全片沒有一個好人!這部電影《狗鎮》,揭開了人性最醜陋的一面
  • 《看見惡魔》:一部好人比壞人還要殘忍的電影
    每個好人心裡都裝著一尊佛,壓著一頭魔,你推倒了他心中的佛,就要面對他的魔。好人之所以被叫做好人不一定是因為善良,只是因為他們有著自己人性的底線,每個人人的內心都有一個惡魔,一旦釋放,後果不堪設想。今天推薦一部非常有深度的韓國好電影《看見惡魔》,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非常現實,而且現實得過了頭。我們都知道韓國有很多好電影,而且電影市場非常開放,因此尺度是比較大的。而這部電影卻能「有幸」成為韓國首部被限制上映的商業影片足見其有著「特別」之處,不僅僅是因為血腥暴力,更是因為影片裡透露出一種非常極端的人性,讓人毛骨悚然。
  • 好人電影
    「你是個好人。」文 王小波我在國外時看過一部歌頌好人好事的電影,片名就叫《好人先生》。
  • 《大鴻米店》9年被禁播2次,全片沒有一個好人,依舊是一部經典
    《大鴻米店》9年被禁播2次,全片沒有一個好人,依舊是一部經典很多人看到&34;這四個字,可能都會想到食與性是人本性,只能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克制,根本就沒辦法消除,所以它和孤獨一樣,成了我們經常愛討論的話題。
  • 專訪|馬思純:寫一本書、拍一部電影、嫁一個好人
    澎湃新聞記者 賈茹 圖之前總是被提到作為「蔣雯麗侄女」的「關係戶」馬思純,近兩年也漸漸有了屬於自己的身份辨識度,一個屬於她自己的角色,和對待行業清醒的認識都幫助這個姑娘迅速成長。因為喜歡寫文字,也因為對自己的長相缺乏信心,馬思純最初報考的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導演系。「寫一本書、拍一部電影、嫁一個好人」是她的人生三大夢想。
  • 「朱朝陽」的新作,壞小孩的齊聚,電影裡沒有一個好人
    這一點,《隱秘的角落》做的非常到位。結局播出了之後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解析於分析,不同的人看出了不同的&34;,每個人都在給他人傳遞新的、有價值的信息。而在這部劇結束之後,其實緊接著應該上映的是一部懸疑電影——《秘密訪客》
  • 王小波:好人電影
    和一切好人一樣,他的長相一般,但他的天性就是助人為樂,不管誰需要幫助,他馬上就出現在那人身旁,也不說什麼豪言壯語,挽起袖子就開始工作。 影片一開始時,他在幫助一位失業青年。這位青年有表演天才,只可惜沒有演出的機會。好人先生要幫他的忙,就去找夜總會的老闆。他到了人家那裡也不說話,先幫老闆擦桌掃地。老闆知道他的意思,就說:你不要這樣。
  • 全片沒有一個好人!這部電影揭開了人性最醜陋的一面
    這也是網上流行的「屠龍少年變成惡龍」的故事原版。當皮哥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時,不禁想到——究竟少年是被欲望侵蝕變成惡龍,還是每一個人的心中都盤踞著一條惡龍,只是缺少了一個契機爆發?甚至有人調侃道,與其說《狗鎮》是一部電影,不如說它是一部舞臺話劇。所有的一切,都僅僅發生在一個個格子鋪中。沒有建築,沒有華麗的布景,有的僅僅是一個不斷述說背景的旁白。
  • 九年被禁播2次,全片沒有一個好人,但它依舊是一部經典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小時候望文生義,每次看到「食色性也」四個字,都會聯想到食物與性是人天性的追逐,最多可以克制,但無法消滅。於是食、性也和孤獨一樣,成了人類永恆的話題。而在所有描寫食物與性愛的電影裡,有兩部電影是皮哥的心頭好。
  • 九年被禁播2次,全片沒有一個好人,但它依舊是一部經典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小時候望文生義,每次看到「食色性也」四個字,都會聯想到食物與性是人天性的追逐,最多可以克制,但無法消滅。於是食、性也和孤獨一樣,成了人類永恆的話題。
  • 《十二公民》——「不能冤枉一個好人!」
    這是啥電影?整個電影就一個場景?製作也太簡單了吧?劇組沒這麼缺錢吧?看後才發現,這是一部好電影!豈不是枉殺了一個好人?中國司法歷史上冤假錯案也有不少,被錯殺的好人也不止一個。生命不是兒戲,豈能隨隨便便表決有罪與否!因為結果沒有達到12:0,所以12個人陷入了爭吵,激烈的爭吵!別人認為板上釘釘的事情,何冰卻投了反對票。在別人看來,何冰就是吃飽了撐的。而,他恰恰是對生命的敬畏,對法律的尊重。
  • 《惡人傳》:全員惡人,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惡人
    然而,反對的聲音亦有之,這些觀眾認為電影中的人物警不警、黑不黑,沒有一點這個角色應該配備的智商,甚至豆瓣上有網友直言道:&34;那麼,《惡人傳》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不過,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引得觀眾前來觀看,畢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34;,無論大人還是小孩,越是不能做的事,越想做,對於這部電影的興趣也是同樣的道理。
  • 導演邱禮濤:沒有哪一種電影是真愛,希望拍的每一部都不同
    而上一部《拆彈專家》,五一檔拿下四億票房,也成為邱禮濤從影生涯中票房最高的影片。眼下《掃毒2》再創新高,他倒是顯得很淡定,「有大明星,大製作的電影,就會有大的宣傳。對我來說,也沒有特別高興,我拍了那麼多電影,成功過,失敗過,已經看得很淡了。」
  • 竊聽風暴——動亂的年代一個好人有好報的電影
    竊聽風暴—— 動亂的年代一個好人有好報的電影不知道有沒有喜歡國外歷史的朋友,還記當年德國的柏林圍牆事件嗎?那個時候的國家一直處於一種緊繃的狀態,因為當年整個國家都被籠罩在政府的高壓監管之下,有時候你甚至不知道你床邊躺著的這個人是不是就是所謂的政府線人呢?
  • 評析電影《三峽好人》
    ,同樣也是一部紀實性很強,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一部電影。一.歷史變遷的見證者                                                                              《三峽好人》的英文名字叫做《still life》,still life直譯為「仍然生活」「堅持生活」,這一英文名很好的將電影所講述的群體與電影感情基調概括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