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菜品往往表現形式多樣,中菜西做或西菜中做,融各方精華,取百家之長。下面介紹一些酒樓宴席裡的融合菜例,供大家參考。
此菜借鑑了自貢鮮鍋兔的做法,但是把小米椒換成了青辣椒、青花椒來製作,並且還用到了自製的青椒味汁水來調味,讓成菜口味更加複合、豐富。
菜一上桌,入眼便是一大片的青綠色,增加了食客食慾,而現殺的仔兔鮮嫩可口,吃起來更有酣暢淋漓之感;另外還可加入自製豆花,讓菜餚性價比高,接地氣。
製法:
1. 先把鮮兔肉去骨,切成小丁,納盆加鹽、胡椒粉、味精、姜蔥水拌勻,再加紅苕粉和生粉碼味上漿,然後加少許色拉油拌勻。
2.鍋入色拉油燒至兩三成熱,下入兔肉滑散後倒出瀝油。接著在鍋裡放菜油和雞油,下姜粒、蒜粒、幹青花椒炒香,加入泡青菜丁、泡蘿蔔丁、野山椒節和黃燈籠醬,下入滑好的兔肉,舀入1炒勺青椒味汁水,加入雞精、味精、白糖、胡椒粉和野山椒水調味,小火收一下後加入青椒節,炒香後勾少許芡汁,起鍋前淋藤椒油即成。
說明:青椒味汁水的製作,是往鍋裡放菜油和雞油燒熱,下拍碎的姜蔥炒香,再下泡姜、青小米椒和乾花椒稍炒,然後下廣西海椒麵,摻入鮮湯燒開,關火浸泡3 分鐘,打去料渣即得。
火爆四季!實用乾鍋技術秘籍
乾鍋底料核心技術(香料配方,乾鍋油,乾鍋醬)
+3款應用爆品菜例
10月31日下午2點直播
點擊進入直播通道
原料:土雞600克、幹滑子菇50克、紅小米椒圈50克、蒜丁50克、蔥段50克、薑末30克、鹽3克、蠔油5克、雞精3克、胡椒粉2克、料酒20毫升、清湯50毫升、菜油50毫升
製法:
1.將土雞治淨剁成丁備用。
2.起鍋燒油,放入薑末、蒜丁、蔥段和紅小米椒圈炒香,放入雞丁翻炒,隨後加入鹽以小火慢炒。淋料酒,注入清湯進行燜煮。
3. 將發好的滑子菇入鍋,加入雞精、胡椒粉、蠔油、胡椒粉調味後,收汁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
此菜是川菜西做的一種嘗試,用瓜果蔬菜來調味並突出食材本味,再配上中式的油條用來蘸汁食用,想不到川菜還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品鑑。
外酥內軟的大油條,上桌後現剪成節,濃鬱的熱香傾刻瀰漫開來。此外,油條也可單獨售賣,配自製現磨豆漿,讓食客感受最純正的中式點心味道。
製法:
1.把牛尾加工成4釐米大小的塊,漂去血水後入水鍋汆水,撈出衝洗淨,再另入鍋加豬油煸炒上色,盛出。
2.鍋裡放油,下薑片和蔥段炒香,再加豆瓣醬、辣妹子醬和番茄沙司炒香,倒入牛尾稍炒後,摻入濃湯並加芹菜節、香菜節、胡蘿蔔塊、幹蔥塊一起煨制3小時,搛出牛尾塊,將鍋裡的湯汁濾渣取汁。另把土豆蒸熟加雞油打成土豆泥,選熟透的小番茄打成番茄汁,均待用。
3.出菜時,取鍋放雞油、蝦油,再下小番茄和土豆泥炒香,加入番茄汁、牛尾塊和煨牛肉的原汁略燒,調好口味後勾薄芡,起鍋裝盤,隨配油條上桌即成。
說明:燒制番茄時, 注意完整度, 不宜過爛。
此菜是把傳統糖醋排骨和怪味花仁相結合創新而來的,成菜口感酥脆、回味悠長。製作時,要求原料刀工處理均勻,碼味時不能加鹽,炸制時間不能太長,成菜要油亮汁幹。
製法:
1. 把梅肉400 克改刀成1.8 釐米大小的丁,納盆加薑片、蔥節和料酒碼味2小時。
2.鍋入油燒至四五成熱,下入肉丁炸至定型後,倒出瀝油。鍋留底油,放入肉丁,加入薑片8克、蔥節8克、陳皮10 克和適量清水,燒開後加麥芽糖50 克、紅曲米10克、鹽6克、香醋20毫升和料酒50毫升,慢火收汁20分鐘至汁幹,撒入花椒麵3克、辣椒麵9克,拌勻起鍋晾涼,裝盤點綴香椿苗、香橘絲等即成。
此菜口味清新鹹鮮,滑爽而富有層次,首先在於對傳統撈飯的技法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再也不是一味地使用鮑汁或濃湯調汁,而是將上好的洪湖蓮藕榨汁來製作。二是借鑑「蔥燒海參」的烹飪方式,再配以醇厚鮮香的蟹黃,並以位菜的形式上桌。
製法:
用榨汁機將蓮藕製成碎米狀,入鍋加蝦湯、蟹肉、蟹黃、蜜豆燴制(不再勾芡,蓮藕及其汁入鍋自然形成芡汁,突出藕的甘甜與滑爽) 成鹹鮮味菜式,盛入小盅內,再加入提前烹製的蔥燒海參,並稍加點綴即成。
說明:此處的蔥燒海參與傳統製法不同,不加醬油煨制。
原料:鮮母雞500克、水發花膠塊100克、熟野米50克、小鮑魚10個、薑片30克、鹽3克、雞精1克、金湯700毫升、生粉水10毫升
製法:
1.將鮮母雞剁成塊,冷水下鍋煮熟,撈出衝洗乾淨後備用。
2.將熟雞塊、花膠塊、熟野米、小鮑魚、薑片放入砂鍋,加金湯小火燉煮30分鐘。
3.將燉煮好的雞湯加鹽和雞精調味,勾薄芡汁即可。
原料:絲瓜600克、生蠔肉150克、蒜蓉醬100克、鹽3克、雞精3克、胡椒粉2克、蒸魚豉油20毫升、蔥花5克、紅辣椒末5克、菜油30毫升
製法:
1. 絲瓜去皮斜切成厚片,生蠔肉剁碎,納盆放鹽、雞精、胡椒粉調味備用。
2.將絲瓜片擺在圓盤中,放上生蠔碎,淋上蒜蓉醬,入蒸櫃蒸5分鐘。
3.將蒸好的絲瓜生蠔取出,倒掉湯汁,淋蒸魚豉油,放蔥花、紅辣椒末,淋熱油即成。
這是中西混搭的一道菜。菜品口感的接受度因人而異,但是跳出了「就中餐做中餐」的思維。蝦球是鮮嫩口感,芝士是香濃滋味,再加上芝士特別的牽絲作用,二者混合一起食用,創新不走尋常路,讓人記憶深刻。而新鮮竹蓀煮在鮮美的湯鍋中,那結果就是無與倫比的鮮。
製法:
1. 取蝦滑和芝士自然解凍後調勻,加入甜蜜豆、脆筍絲、香油2滴、雞汁、姜米和胡椒粉做成蝦球,接著與洗淨的鮮竹蓀同裝入冰盤造好型。
2.取濃湯燒開,加入薑片、大蔥節、鹽、雞粉和雞汁,倒入煲內,與卡式爐、芝士蝦球和蔥花同上桌,邊煮邊食。
說明:蝦滑和芝士必須要自然解凍且完全解凍。上桌後煮製時間不宜過長,保持3 分鐘左右即可。
此菜把魚用高壓鍋壓熟,讓人意想不到。成菜鮮辣味濃、魚肉脫骨、蓬鬆鮮嫩,成型立體且富有質感,這是傳統燒魚很難達到的效果。主味的調製也值得稱道,魚肉鮮香微辣,蒜香味凸顯,新鮮香料的運用,口味特別豐富,層次感躍然而出。
製法:
1.先把紅沙宰殺治淨。
2.淨鍋上火放豬油、蔥油燒熱,下藿香豆瓣、泡七星椒末、小米椒節、泡菜節、子薑末、泡蒜米炒香,摻入適量清水燒開,加鹽、胡椒粉、白糖和雞精調味,倒入高壓鍋內,放入紅沙魚,壓3分鐘後離火,取出紅沙裝盤。
3.另取鍋放豬油和蔥油燒熱,下適量藿香豆瓣、泡七星椒末、小米椒節、泡菜末、泡豇豆末、子薑末、蒜米炒香,摻適量的水,加鹽、白糖、香醋和雞精調味,勾芡後起鍋舀在盤中魚上。最後將蔥彈子和蒜米用油炒香,蓋在魚身上,稍加點綴即成。
說明:勾芡時注意不需用力攪,做到油芡分離,不渾油即可。
這是將糖藝與西餐西點相結合的一道菜,色彩的搭配,獨特的造型,高顏值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製作時注意調製脆皮糊,其發制時間要控制好;化糖時一定要注意小火。此外,在食用過程中,與顧客的互動操作,更是可以給用餐體驗加分。
製法:
1.取一不鏽鋼盆,放入白糖和少許水,將電磁爐調到150℃加熱,直到糖完全融化,再取一個直徑20釐米的氣球,將融化的糖液用湯勺舀起,將糖絲甩在氣球上成半球形,待晾涼後取下即成糖網球。
2. 把大蝦去頭和殼,納碗加鹽、胡椒粉碼味,再裹上現調的脆皮糊,入油鍋炸成脆皮蝦。
3. 將西瓜塊、哈密瓜塊、乳瓜塊放盤中墊底,放上脆皮蝦並撒少許食用金箔,蓋上糖網球,隨配沙拉醬一起上桌。
說明:上桌後,可與客人互動,由客人自己將沙拉醬淋在脆皮蝦上,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