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長的最好看的-角蟬

2021-02-24 PhDZheng的昆蟲視界

一般動物長角都是用來打架的,比如牛角,鹿角,犀牛角,還有我們都知道的獨角仙,角長的和長刀似得能一下子把對手掀翻。作為進攻或防禦的武器,基本上也都奔著簡單實用的套路發展,但卻有一種昆蟲將角玩出了新套路,堪稱昆蟲界的藝術家!


角蟬是半翅目、蟬亞目、角蟬科的通稱,世界已知約3200種。角蟬屬於小型昆蟲,2-20毫米,形態奇異,一般黑色或褐色,少數色澤豔麗。單眼2個,位於複眼間。角蟬刺吸植物汁液為食,它們具有濾網式的腸道,能將植物汁液中的營養物質(胺基酸和碳水化合物)萃取出來,消化後多餘的含糖水分即以蜜露的形式排出。蜜蜂、黃蜂甚至是壁虎等動物,都很喜歡取食角蟬的蜜露。角蟬的角長得的確十分奇特,不像獸類那樣是從頭骨上長出來的,而是由胸部的前胸背板特化形成。獨特的角狀結構常常使喜歡呆在樹枝上的他們看起來就像個真正的小樹杈。



這些獨特的角真的只是用來擬態的麼?因為有些角長的實在超出人類想像,所以科學家現在還很難解釋清楚這些前胸背板結構的確切作用。但無論如何,如此奇特的演化特徵不僅不會對它們的生存造成困擾,而是讓它們活的很好,並且很好地適應了生存的環境,並通過基因一代代遺傳下去。目前能夠得到證明的是,不同種類的角蟬可能採取了不同的適應策略,包括偽裝、擬態和警戒等,從而造就出種種奇異的前胸背板形狀。

Bocydium globulare 

角蟬中形狀最複雜的恐怕要數Bocydium屬的種類。它們的前胸背板看起來像極了擬寄真菌(Ophiocordyceps屬真菌)感染昆蟲時的形態。這類真菌會侵入螞蟻的大腦,控制它離開蟻穴,在附近林地中找一片樹葉,緊緊咬住葉脈。接下來,真菌會殺死螞蟻,並從螞蟻背上長出球棒狀的子實體,向外傳播孢子。


Bocydium globulare 

一些科學家認為,這類角蟬模擬了從螞蟻身上長出的真菌形態,其目的在於減少被掠食者捕食的概率。有些掠食者會避免捕食已經患病的昆蟲。即使掠食者沒有被迷惑,對它們展開襲擊,這些突起的結構也會很容易斷掉,掠食者得到的一塊沒有營養的外骨骼,角蟬則得以全身而退。


另一些角蟬模擬的是未被真菌感染的螞蟻。這些螞蟻擅長用蜇刺和叮咬進行防禦,而這些手段正是角蟬所缺乏的。通過模擬這些螞蟻,角蟬可以嚇跑謹慎的掠食者。「在同一屬中,有一些種類具有類似黃蜂的顏色,」這樣它們同時就具有了警戒色和螞蟻的身體結構。


 

角蟬不僅會模擬螞蟻,它們甚至還能「僱傭」螞蟻。很多角蟬和蚜蟲一樣,會經常分泌出蜜露。螞蟻喜食蜜露,因此和角蟬建立了互利共生的關係,角蟬也得到了螞蟻的保護。「有趣的是,如果你要採集一些這樣的角蟬,螞蟻就會變得非常有侵略性,它們會咬你。」


角蟬是植食性的昆蟲,具有刺吸式口器,以吸取植物汁液為食。它們具有濾網式的腸道,能將植物汁液中的營養物質(胺基酸和碳水化合物)萃取出來,消化後多餘的含糖水分即以蜜露的形式排出。蜜蜂、黃蜂甚至是壁虎等動物,都很喜歡取食角蟬的蜜露。


還有一些角蟬選擇將自己融入到周圍環境中,偽裝成樹葉、枝條或嫩芽。有一個物種就像極了植物的棘刺,掠食者肯定不會輕易嘗試將它們吞入口中。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偽裝,是因為它們能長時間地趴在樹枝上,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導管和篩管中的汁液,一動不動。當然,這並不是說角蟬很懶,在遇到真正危險的時候,它們也會很快飛走。


在角蟬前胸背板的演化中,性選擇並不是關鍵的因素。許多動物中都有性選擇的現象,雄性會利用個性張揚的身體特徵,或者通過舞蹈、歌唱來贏得雌性的芳心。一般而言,性選擇會導致相當大的性別差異,但在變化多端的角蟬種類中,並沒有找到太多的性別差異現象。


雙葉塔冠角蟬

除了偽裝、擬態和警戒的作用之外,有證據顯示,角蟬的前胸背板其實還是一個感覺結構。「如果你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上面坑坑窪窪,長滿了細毛和其他東西,」一項研究顯示,角蟬的特化結構甚至能釋放出信息素,吸引異性前來。


角蟬還擁有另一種非常規的交流方式——至少對人類而言是如此。它們可以產生振動信號,向同一樹枝上的同伴發出警告,或者告訴它們食物的線索。同伴用腳來接收振動信號。不僅成年角蟬會利用這種聲音進行交流,在角蟬母親守衛幼蟲的時候,也會以同樣的方式與它們「聊天」。作為昆蟲,這一點很不可思議。絕大多數昆蟲物種在產卵之後就不管不顧,只有那些真社會性昆蟲,如螞蟻、白蟻和蜜蜂等,才會齊心協力地哺育後代。角蟬被認為是亞社會昆蟲,它們並不會形成螞蟻那樣的社會結構,而只是圍繞在後代周圍,看著它們成長。

 
角蟬若蟲

相關焦點

  • 神一樣的角蟬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角蟬Treehopper,屬於半翅目角蟬科,因其發達的角——前胸背板而聞名於世。角蟬深諳模仿藝術,甚至模仿出了新套路,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Membracis 屬的角蟬也很有特色,它們全身黑色、六足短小,突出的前胸背板就像帶了一頂大「僧帽」。
  • 角蟬,你是外星人派來的逗比嗎?
    👽👽角蟬一生都在演,演的就是四個字「我不好吃」……比如下面這張圖,你粗看一定以為是一隻黃蜂…然而它們是角蟬…😁😁・v―――――當然,還有更神奇的,有些角蟬頭上長出了類似信號接收器的奇怪東西📡📡by Patrick Landmann↑ Bocydium globulare角蟬正面它們頭上「無線電臺」的作用眾說紛紜,當然不是用來看成人電影😛😛,目前最主流的觀點認為:它們是在模仿有毒的喪屍菌,這些菌類會寄生在昆蟲身上
  • 【彩虹物種筆記】 角蟬:模仿天才就是我啦!
    圖:小怪獸般的角蟬 攝影師:Felipe Toro蟬、角蟬、葉蟬、沫蟬、蠟蟬,名字帶「蟬」的昆蟲其實不少,他們也同屬於半翅目頭喙亞目,是關係極近的親戚。雖然光看體型的話,角蟬與蟬堪稱「蟬家族」裡的老鼠與大象。然而只看身體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兩者根本就是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 角長得兇猛,敖烈向九月「示愛」,「九烈」太甜,大角的煩惱來了
    靦腆的烈烈和龍族脫節太久的烈烈,終於重拾了龍族的審美觀,「以大為美」的設定讓烈烈瘋狂護角,更是全方位讓其龍角有了第二春,果然成效匪淺,改頭換面的敖烈,自信心終於來了,為了讓人感受到他全新的俊美,他找到了他最愛的小夥伴-九月,害羞又靦腆的烈烈,就這樣掛著兩邊腮紅登場了,他的角貌似真的長了不少?
  • 蛞蝓角蟬
    這件蛞蝓角蟬的用料是廣西黑青,一種廣義、低端的和田玉。和田玉原指產自新疆和田,以透閃石和陽起石(都是閃石家族)構成的礦石,由於玉龍河將崑崙山脈的玉礦一路衝刷下來,歷史上多經河流改道,最後在和田地區被滾磨成卵石形狀的籽料。
  • 地球上真的存在「獨角獸」,它的角長在額頭正中央而非頭頂和鼻子
    可是獨角獸的角是長在額頭正中間的,而獨角犀牛的角長在鼻子上方,這顯然是不合適的。那麼問題來了,地球上到底有沒有出現過一種長有獨角並且還長在額頭正中間的動物呢?在上世紀的五十年代,山東大學地礦系在萊陽呂格莊金崗口村將軍頂與金崗口進行野外地質訓練時,意外發掘到了一些古代動物的化石,於是考古活動有序展開了。
  • 任然- 飛鳥和蟬
    171音 樂 Music不要試圖去填滿生命的空白因為,音樂就來自那空白深處飛鳥和蟬混音:張栩赫(Ethan)錄音:Kent王健和聲編寫/和聲:Kent王健製作人:Kent王健配唱製作人:kent王健錄音工作室:1803 Studio混音工作室:Hot Music Studio監製:三千OP:千和世紀(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使用)你說青澀最搭初戀
  • 古詩詞裡面的蟬聲,太美了!
    《病蟬》賈島病蟬飛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猶能薄,酸吟尚極清。露華凝在腹,塵點誤侵睛。黃雀並鳶鳥,俱懷害爾情。《六月三日夜聞蟬》白居易荷香清露墜,柳動好風生。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乍聞愁北客,靜聽憶東京。我有竹林宅,別來蟬再鳴。
  • 詩詞鑑賞-世間最有蟬堪恨 送盡行人送盡秋,與秋蟬有關的詩句!
    處暑已近,真正的秋天就要到了,秋意漸濃,蟬聲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由夏天的高亢嘹亮變得低沉悽清了。古往今來,那「」知了,知了」的鳴唱,曾使情感豐富而細膩的詩人們寫下了諸多優美動人的詩篇。北宋名相寇準在《新蟬》一詩中寫道:「臨風忽起悲秋思,獨聽新蟬第一聲。」蟬聲被用來暗指時序上的秋天,又被詩人當作秋天來臨的信息。而詩人張嵲用「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的詩句,來表達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真正的秋天即將到來。秋意顯,蟬聲稀,露水濃。一起來看詩詞中的秋蟬吧!
  • 網際網路最複雜的謎團:蟬3301
    這封信的署名是「3301」,並附有蟬的圖像和隱藏第一條線索的圖像。從此開始,網際網路上最神秘和複雜的謎團緩緩拉開了帷幕。蟬3301每次都會用一個神秘的信息向解謎者通信,以激發解謎者的好奇心和解謎欲望。例如,2014年的謎題: 儘管蟬3301謎題極其困難和複雜,但蟬3301最大的謎團還是發布者是誰?亦或者說,蟬3301的創造者是誰?除了神秘陳述的尋找「高智商者」這個最初目的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最終的目的。
  • 科普|石迷們一定要知道有幾百種不一樣的蟬
    角蟬,近2600種。綠、藍或古銅色,常有斑紋。角蟬角蟬,著名的有中華高冠角蟬。黑斑麗沫蟬,沫蟬科 ,同翅目昆蟲綱生物。十七年蟬,北美洲一種穴居十七年才能化羽而出的蟬。
  • 《蟬》 | 一隻蟬的17年
    陳志勇,最知名的作品應該是《The Lost Thing失物招領》,以此作品改編的動畫短片,摘得了2011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此外他其他繪本作品——《抵達》《緋紅樹》《夏天守則》等也拿過很多國際大獎,國內也引進了很多他的作品
  • 說蟬
    作者:一凡丨朗誦:瑩麗億番洛瓦   「飲而不食者蟬也。」《荀子·大略》對蟬的讚譽,以蟬之「餐風飲露」「居高清飲」視為高潔。    詠蟬者每詠其聲皆尊其品格,是因蟬啟發思想,常為詠物言志的意象。蟬的清高孤苦尤為懷才不遇的文人及隱士們接受,而以蟬自詡寄託胸臆。最有名的當推「詠蟬三絕」。
  • 「蟬」的往事
    黃昏時分,西下的夕陽把城北府河水映得金黃,河畔的樹上蟬鳴聲響成一遍,這時也正是晚飯後散步最愜意之時。穿著休閒短褲,搖著摺扇的我們老倆口又漫步在河堤綠道上。老婆伸長脖子東瞧西瞧就是看不見,我教她透過陽光延樹枝看,結果一試,果然發現上面還有好幾隻蟬,正拼命鼓翅叫著,知了知了聲聲灌耳。老婆笑了笑說:你是不是有特異功能,太厲害了。我答:啥子特異功能喲,那是小時候太窮,飢餓所致,捉蟬子吃,捉多了練成的。
  • 趙依晨:蟬
    作者:成都市青羊區實驗小學戰旗分校四年級三班趙依晨指導老師 :龍亭如炎炎夏日,最熟於耳邊的,還是蟬的鳴叫。走在路上,到處都是蟬來自於大樹上的叫聲。「吱—吱—吱吱」,很不規則,卻各有一份韻味在其中。「吱—吱」一波又一波叫聲向我撲來,聲勢浩大,抵擋不住,弄的我頭暈眼花。把心中的煩惱越攪越渾濁,卻又似帶些激情。「吱—」短暫的停頓,「吱吱—吱」又是停頓,「吱——」一波去了一波又來,迴響於耳邊,在耳朵中來回碰撞,直到餘音散去。
  • 飛鳥和蟬 聽懂了滿是遺憾
    我一直以來都覺著任然的嗓子與其他這類歌手是不同的,她的嗓子有一種渾然天成清脆又空靈的感覺,比如這首我最愛的飛鳥和蟬。任然的聲音真是好聽到哭了,聽她的歌,總會不知不覺地回憶起以前的事情。記得當時我刷抖音刷到的這首歌,覺得十分好聽,腦袋中滿是它的旋律,馬上去找了這首歌,很遺憾我最常用的網易雲並沒有這首歌的版權,建議大家用手機自帶音樂去聽。還記得在一個晚上,我跟小夥伴說這首歌好好聽,當時夏天的那種晚風吹來很舒適,我慢慢的打開音樂放著這首歌。日子真的過得很快啊,轉眼就秋天然後就是冬天,願大家都有人給你波瀾不驚的愛情,陪你去看細水長流的風景。
  • 蒙曼:李商隱《蟬》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蟬的特性啊,其實有三個:一個是高居樹上,一個是餐風飲露,還有一個是嘶鳴不已。這三個特性其實都是蟬的生物屬性,並沒有特殊意義,但是呢,多情善感的詩人卻把自己的人生況味附加上去,讓蟬的每個特性都自帶品格,令人感慨。什麼品格呢?
  • 【蟬男】變身山田涼介的蟬男太可愛!
    JUMP」山田涼介主演的深夜劇「蟬男」於7月26日首播,拿下了4%的收視率。有著一雙閃耀雙眸的「山田蟬男」一下就俘虜了電視觀眾的心~甚至還一度登上日本推特熱搜第1位及世界熱搜第5位呀~「山田蟬男」魅力不容小覷!
  • 蟬聲撩鄉愁
    盛夏,如急雨驟落的蟬鳴,難道是蟬對孤獨的一種釋放?蟲兒們的事情,我不懂。  年少時,捕蟬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老家的村頭、河套、山野捕蟬,在長長的秸稈的頂端圈一個蛛網,到處尋覓蟬的藏身之所;聽到蟬鳴便會躡手躡腳地靠近,伸長脖子,仰著頭,盯著樹梢;粘住的蟬會帶回家中,放進玻璃瓶中圈養。
  • 第八日的蟬
    深度連結:  劇集由同名小說改編,《第八日的蟬》書的封底上有這樣一行字,「蟬在土中七年,破土而出後卻只能活七天」。10多年的黑暗與7天的光明,形成了極具衝擊力的對比,同樣,用活到第八日的蟬來形容人生與情感的意外,也無形中為故事主題平添了意境深遠的悲涼意味。  由城南海翻唱的片尾曲《童神》意境柔美,像春風吹拂大地,被推舉為產婦們最愛的胎教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