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蟬

2021-03-02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作者:一凡丨朗誦:瑩麗億番洛瓦

   

「飲而不食者蟬也。」《荀子·大略》對蟬的讚譽,以蟬之「餐風飲露」「居高清飲」視為高潔。 

   

詠蟬者每詠其聲皆尊其品格,是因蟬啟發思想,常為詠物言志的意象。蟬的清高孤苦尤為懷才不遇的文人及隱士們接受,而以蟬自詡寄託胸臆。

最有名的當推「詠蟬三絕」。

其一為虞世南的《蟬》,詩中云:「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讚美蟬居高聲遠不借秋風,是以明志居才而自信;

其二為駱賓王的《詠蟬》,詩中「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句,是詩人蒙難獄中,以蟬自比其堅韌清正;

其三為李商隱的《蟬》,詩中所云「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之言,亦是詩人自賞孤高。

   

蟬品行超群孤芳脫俗,源於律已而非另類可比。蟬無紛飛炫耀的彩蝶們那樣搏人讚頌,自以為美的化身;也無好鬥小蟲蟋蟀們那樣受人恩寵身價倍增,終究是供人把玩之物。

蟬譽為大自然的歌手,蟬歌於枝頭明月伴清風,此起彼伏天縱自成,千古共鳴卻無半點輕言浮誇。其傳神空際更在盡心竭力毫不怠懈,不索不取不卑不亢,深得古人敬重。

  

蟬之命運生史頗有悲劇色彩。從幼蟲到羽化,蟬在地下蟄伏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幾年,破土而出後的生命只是短短二十多天。力盡畢生鳴聲不絕,只恐負了此生漫長的等待,令古人為之憐憫,不乏「獨抱清高,頓成悽楚」這樣的嘆息。

  

蟬一身薄紗暫棲枝頭,於苦夏寒秋,堅守生命,奉擔職操。畢生不知疲倦,聲聲高亢傳鳴。但聞不免悲苦之音,便有柳永等人的「寒蟬悽切」渲染蟬鳴悽苦。且離時之寂寞,似秋風落葉無聲無息,故有「苦蟬」之說引發世間沉浮的聯想。

   

蟬之苦,古來文人多有同感而為之自勵。感慨志士者心多偏苦,而甘為以苦作舟;自覺降大任者,必先苦其心志,是為勵志明誓之言。

   

而蟬之苦,更多被佛教引入禪修。「苦」,被禪宗視為四聖諦之首,因而轉禪入蟬。

蟬與"禪"音同,佛家以為蟬入土以伏,出土羽化,是修行而重生。蟬多年苦行沉寂泥土,成蟬後出泥不染遠離世俗,登高枝而不屑浮塵,以露為食盡歌悲歡,正是禪心修為。 

蟬被稱"知了" 寓意深刻,「知」即智慧;「了」即覺悟,便是了悟歲月苦短生命不易,而空鳴蒼林宛若禪意人生。有禪詩云:「要悟禪機先悟蟬,知了二字莫輕言。禪本無形依萬物,蟬雖草蟲歷千險。」

蟬出土以重生,人入禪乃靈魂涅槃。故佛需如蟬,苦難修行,聽蟬而清,心無一塵。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蟬聲每每與人的心境相通,是噪聲?是清音?清濁正邪,似有似無,全出於內心。意亂者或增煩腦,心靜者淡然寧神,亦是徹悟人生至理,瞭然修身之道。

蟬艱難短暫的一生,從蟄伏出土到羽化棲身,素樸芳林,淡泊清流,唯求永恆的高歌。一聲吟唱滌蕩乾坤,歷來被賦予品格化的象徵意味。

蟬之高潔、自律、堅韌、勤勉,給人啟迪,勵人志向。

圖丨陳石松畫作

作者:一凡,本名張法榮。50後,知青,現居杭州。在央企基層單位從事文秘工作二十餘年,早年文章多論說體、總結類,撰寫的專業論文曾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偶有文學作品見諸報刋。2006年開博並文學創作,為文主張反映現實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作品見於各類網媒。微信號:ZFR395996920

朗誦:瑩麗億番洛瓦,本名孫長麗,大連中山朗誦藝術家協會理事。中央電視臺2016年首屆全國老年春晚頒獎晚會特邀朗誦嘉賓、金藝獎。受邀參加國內多位著名作家詩人的作品朗誦會。微信號:ylyflw369662890,喜馬拉雅:瑩麗馨聲。

相關焦點

  • 「美玉成蟬聲自遠」:說玉蟬
    中國古代有這樣一個傳統的說法,說蟬有先知先覺的特點,能夠預知人們所不知道的事。宋代以後的蟬多作為佩飾。明代玉蟬有薄片狀和圓雕兩種,多用粉皮青玉製作。如以一玉蟬佩在腰間,諧音「腰纏(蟬)萬貫」,以一蟬伏臥在樹葉上,定名為「金枝(『知了』的諧音)玉葉」,也有人將佩掛在胸前的玉蟬取名為「一鳴驚人」(取蟬的鳴叫聲)。
  • 《蟬》 | 一隻蟬的17年
    這非常容易讓我們想到卡夫卡的《變形記》——兩者都是將一個「巨大化的昆蟲」放置在人類環境之中,去體現人在社會中的虛無和異化,但《變形記》著墨於人類對於「甲蟲」這異類的出現而產生的態度變化,而《蟬》則是著墨於「蟬」這個異類在人類世界中的變化。
  • 「蟬」的往事
    「蟬」的往事作者 ▏楊老三老婆伸長脖子東瞧西瞧就是看不見,我教她透過陽光延樹枝看,結果一試,果然發現上面還有好幾隻蟬,正拼命鼓翅叫著,知了知了聲聲灌耳。老婆笑了笑說:你是不是有特異功能,太厲害了。我答:啥子特異功能喲,那是小時候太窮,飢餓所致,捉蟬子吃,捉多了練成的。
  • 蒙曼:李商隱《蟬》
    有人說,在她面前,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而她則雲淡風輕地說,「求知」才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但是我們一再說,這不是科學論文,這是詠物詩啊。詠物詩的重點永遠不是事物,而是人附加在事物上的感情。就蟬而言,樹當然既談不上有情,也談不上無情,但是呢,就以蟬自比的詩人而言,他所託身的大樹,或者說他所寄託希望的有勢力者,卻可以有情,也應該有情。這些人本來不應該對詩人的撕心裂肺無動於衷,但是,他們居然就那麼無動於衷。所謂「世情薄、人情惡」不就體現在這「一樹碧無情」之中嗎?
  • 【蟬男】變身山田涼介的蟬男太可愛!
    JUMP」山田涼介主演的深夜劇「蟬男」於7月26日首播,拿下了4%的收視率。有著一雙閃耀雙眸的「山田蟬男」一下就俘虜了電視觀眾的心~甚至還一度登上日本推特熱搜第1位及世界熱搜第5位呀~「山田蟬男」魅力不容小覷!
  • 趙依晨:蟬
    作者:成都市青羊區實驗小學戰旗分校四年級三班趙依晨指導老師 :龍亭如炎炎夏日,最熟於耳邊的,還是蟬的鳴叫。走在路上,到處都是蟬來自於大樹上的叫聲。「吱—吱—吱吱」,很不規則,卻各有一份韻味在其中。「吱—吱」一波又一波叫聲向我撲來,聲勢浩大,抵擋不住,弄的我頭暈眼花。把心中的煩惱越攪越渾濁,卻又似帶些激情。「吱—」短暫的停頓,「吱吱—吱」又是停頓,「吱——」一波去了一波又來,迴響於耳邊,在耳朵中來回碰撞,直到餘音散去。
  • 蟬聲撩鄉愁
    盛夏,如急雨驟落的蟬鳴,難道是蟬對孤獨的一種釋放?蟲兒們的事情,我不懂。  年少時,捕蟬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老家的村頭、河套、山野捕蟬,在長長的秸稈的頂端圈一個蛛網,到處尋覓蟬的藏身之所;聽到蟬鳴便會躡手躡腳地靠近,伸長脖子,仰著頭,盯著樹梢;粘住的蟬會帶回家中,放進玻璃瓶中圈養。
  • 蟬的一生四年在地下度過,出來七天就死,你想說什麼?
    蟬的別名我們非常熟悉,叫「知了」。蟬的一生基本上只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在地上,第二個階段在樹上。然而在蟬的一生當中,這兩個階段的分布非常不均勻,有的蟬可能會在地上度過三年、五年、十三年甚至是十七年,在地上最長的壽命卻只有2個月。所以這個問題的題目是錯誤的,一般來說蟬在土裡呆的時間是質數。
  • 原創:捕蟬——古今捕蟬方法不盡相同,但童年的樂趣相似
    日前,讀到潘復林的文章《想聽蟬聲》:「如今的夏天,蟬聲真是越來越少了。在路上聽不到,在小區裡聽不到,就連我晨練的公園也蟬聲寥寥。」所幸筆者生活在遠郊,每到各種時令,蟬聲蛙鳴蛩唱依然可以聲聲入耳。圖片來自網絡古代捉知了用「粘」的方法,《莊子·達生》裡有一則關於粘知了的故事,說的是孔子去楚國的路上穿越一片樹林,看到一個駝背老人用長竿粘蟬,如同撿東西一樣輕鬆容易。
  • 神一樣的角蟬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角蟬Treehopper,屬於半翅目角蟬科,因其發達的角——前胸背板而聞名於世。角蟬深諳模仿藝術,甚至模仿出了新套路,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呦,看到了吧,原來這隻馬蹄形角蟬在模擬枯枝以及彎折的莖。
  • 蟬與日本人的無常觀
    蟬在俳句中,是晚夏的季語,與蟬有關的季語非常多,如春蟬、秋蟬、松蟬、朝蟬、夕蟬、夜蟬、油蟬、熊蟬、捕蟬、深山蟬、法師蟬。 日本最有名的詠蟬俳句是芭蕉的幾首詠蟬詩: 天籟寂靜,蟬聲滲入巖石閑さや巖にしみ入る蟬の聲 不知死將近,蟬聲如急雨やがて死ぬけしきは見えず蟬の聲 到了寫俳句的時代,日本人多詠蟬之生命的美麗與無常,佛教中無常的思想,對日本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蟬女
    初中的時候談不上多喜歡漫畫斷斷續續看得最多的也就是夏達的作品了從《將愛》,看到《子不語》,再到《長歌行》現在也偶爾能回憶起當時的語錄《將愛》裡說,《子不語》裡說,一年分四季,鳥兒生來就知道該在什麼季節遷徙,知了生來就知道該在什麼季節唱歌。大地和天空已經給出了所有的答案。我們的聲音可以說出所有的語句。可最終,還是只會說出該說的那些話。不是麼?再後來,就是她離開姚非拉工作室,就是她那句「忍字頭上一把刀」。後來,我也找不到她的書了。
  • 三十而已:顧佳不是第八日的蟬,和許、林相比,3人的蟬天差地別
    導語:人不是蟬,不必擇一。現在看《三十而已》就是在坐等顧佳和許幻山離婚,林有有在引導許幻山步入離婚的道路上,充分展示了她一個高材生的底蘊,循序漸進、步步攻心。在許幻山和林有有的眼中,顧佳太在意生活細節,覺得她就像第八日的蟬一樣。
  • 第八日的蟬
    深度連結:  劇集由同名小說改編,《第八日的蟬》書的封底上有這樣一行字,「蟬在土中七年,破土而出後卻只能活七天」。10多年的黑暗與7天的光明,形成了極具衝擊力的對比,同樣,用活到第八日的蟬來形容人生與情感的意外,也無形中為故事主題平添了意境深遠的悲涼意味。  由城南海翻唱的片尾曲《童神》意境柔美,像春風吹拂大地,被推舉為產婦們最愛的胎教音樂。
  • 蟬聲裡的童年
    首先撿的是蟬聲。那時,最興奮的事不是聽蟬是捉蟬。小孩子總喜歡把令他好奇的東西都一一放手掌中賞玩一番,我也不例外。念小學時,上課分上下午班,這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才有的優待,可見我那時還小。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音。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打,有雷聲、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
  • 《蟬男》即使沒有蟬男,我們也應該努力讓自己幸福。
    1.雖然是老套的報恩故事,但是正如劇中房東姐妹所說的,好像沒有什麼故事是會以蟬做主角的。之前非常討厭夏日的蟬鳴,總覺得會讓人內心煩躁不安。看了這部劇後,才發現蟬是多麼偉大的生物啊,用自己僅用的七天生命來歌唱這個世界的美好,卻還不被人類理解。
  • 一隻被祝福的蟬
    其次,蟬由蛻化為高潔的昆蟲,不食人間煙火,人們佩蟬,是為了表明佩者的廉潔清逸、高雅脫俗,不同流合汙;第三,蟬是一種候蟲,蟬鳴之時,正是農作物蓬勃生長的季節,蟬便成為祈求農作物豐收的希望。再次,蟬又稱「知了」,「知」 通「枝」。「金枝玉葉」更是對中國古代對女子的最高讚美。
  • 為什麼同樣是畫蟬,齊白石畫的蟬能拍出8億高價?
    蟬是夏日裡不可缺少的一抹色彩。它們在樹上唱著屬於自己的歌,給人們帶來屬於夏天的訊息。蟬對於我們來說是很熟悉的動物,但是很少人知道蟬的習性。蟬的幼蟲一般生活在土裡面,在土中待上三年、五年甚至十七年,而幼蟲一旦羽化為成蟲,它的壽命只有六十到七十天。
  • 《蟬男》意猶未盡,快樂並傷心著
    一個天天掛在嘴邊說自己生命不久矣的辭職醫生,房間裡寫著這麼一句話:不要去喜歡別人,會讓自己痛苦,不要讓別人喜歡你,這會讓別人痛苦。一對失去出生僅存活七天孩子的傷心夫妻,一個懷有偉大夢想卻總與周圍格格不入的服裝設計師,一對互相抱怨互掐的房東姐妹,一個默默無聞以為全世界都沒有人會記住她愛她認真看待她的失望自卑女孩。劇情一開始所有的人設都是悲觀的。
  • 網際網路最複雜的謎團:蟬3301
    蟬3301每次都會用一個神秘的信息向解謎者通信,以激發解謎者的好奇心和解謎欲望。例如,2014年的謎題: 儘管蟬3301謎題極其困難和複雜,但蟬3301最大的謎團還是發布者是誰?亦或者說,蟬3301的創造者是誰?除了神秘陳述的尋找「高智商者」這個最初目的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最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