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依晨:蟬

2020-12-27 封面新聞

作者:成都市青羊區實驗小學戰旗分校四年級三班趙依晨

指導老師 :龍亭如

炎炎夏日,最熟於耳邊的,還是蟬的鳴叫。

走在路上,到處都是蟬來自於大樹上的叫聲。「吱—吱—吱吱」,很不規則,卻各有一份韻味在其中。

「吱—吱」一波又一波叫聲向我撲來,聲勢浩大,抵擋不住,弄的我頭暈眼花。把心中的煩惱越攪越渾濁,卻又似帶些激情。「吱—」短暫的停頓,「吱吱—吱」又是停頓,「吱——」一波去了一波又來,迴響於耳邊,在耳朵中來回碰撞,直到餘音散去。

這聲音時而讓我心煩意亂,恨不得讓蟬全都閉嘴。時而又讓我十分舒暢,感覺那音樂宏偉至致,十分有力量。

鳴叫聲時而溫柔,軟弱無力,像唱歌一般,好聽極了;時而粗暴,鏗鏘有力,如雷鳴一般,讓人覺得充滿激情;時而忽高忽低,聲情並茂,像在訴說著什麼,又有點像在講述一個說不完的故事。

一隻蟬的鳴叫,有些微弱卻也很好聽,那單調的「吱——吱吱」,如一位歌唱家的獨唱,婉轉優美,很動聽。撥動了人的心弦,讓人沉醉其中。

整棵樹上蟬的鳴叫,威力十足,震撼人心,如整支樂隊演奏著激情的音樂,「吱一吱一吱」鏗鏘有力,如雷鳴一般,打擊著我的鼓膜,讓人充滿激情與歡快。

蟬的鳴叫聲,在耳旁迴響著,久久不能散去……

相關焦點

  • 趙依晨:衝浪
    作者:成都市青羊區實驗小學戰旗分校四年級三班趙依晨炎炎夏日,最令人喜愛的,還是水上樂園的造浪池。我穿好救生衣,走入人群沸騰的造浪池,難掩激動與興奮。
  • 趙依晨:環遊瀘沽湖
    作者:成都市實驗小學戰旗分校 四年級三班 趙依晨指導老師:龍亭如微風掠過湖面,掀起波瀾,輕輕圍繞著寧靜的心靈,在蕩漾,在耳語。
  • 《蟬》 | 一隻蟬的17年
    《蟬》也延續了他的風格,疏離又孤獨,卻能引發讀者強烈的情感共鳴。 《蟬》散發出非常巨大的孤獨感,蟬的一生,始終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始終都在忍受著來自各個方面的惡意——他不被允許使用公司的資源,洗澡都要去12個街區之外的浴室、他被同事踩在腳下,他要完成其他同事沒有完成的工作,沒有人邀請他參加派對,沒有人跟他握手寒暄
  • 說蟬
    作者:一凡丨朗誦:瑩麗億番洛瓦   「飲而不食者蟬也。」《荀子·大略》對蟬的讚譽,以蟬之「餐風飲露」「居高清飲」視為高潔。    詠蟬者每詠其聲皆尊其品格,是因蟬啟發思想,常為詠物言志的意象。蟬的清高孤苦尤為懷才不遇的文人及隱士們接受,而以蟬自詡寄託胸臆。最有名的當推「詠蟬三絕」。
  • 【蟬男】變身山田涼介的蟬男太可愛!
    JUMP」山田涼介主演的深夜劇「蟬男」於7月26日首播,拿下了4%的收視率。有著一雙閃耀雙眸的「山田蟬男」一下就俘虜了電視觀眾的心~甚至還一度登上日本推特熱搜第1位及世界熱搜第5位呀~「山田蟬男」魅力不容小覷!
  • 「蟬」的往事
    「蟬」的往事作者 ▏楊老三老婆伸長脖子東瞧西瞧就是看不見,我教她透過陽光延樹枝看,結果一試,果然發現上面還有好幾隻蟬,正拼命鼓翅叫著,知了知了聲聲灌耳。老婆笑了笑說:你是不是有特異功能,太厲害了。我答:啥子特異功能喲,那是小時候太窮,飢餓所致,捉蟬子吃,捉多了練成的。
  • 蒙曼:李商隱《蟬》
    蟬的特性啊,其實有三個:一個是高居樹上,一個是餐風飲露,還有一個是嘶鳴不已。這三個特性其實都是蟬的生物屬性,並沒有特殊意義,但是呢,多情善感的詩人卻把自己的人生況味附加上去,讓蟬的每個特性都自帶品格,令人感慨。什麼品格呢?對於餐風飲露,大家的想像都非常一致,那就是高潔,無論是虞世南的「垂緌飲清露」,還是駱賓王的「無人信高潔」都是如此。
  • 蟬聲撩鄉愁
    盛夏,如急雨驟落的蟬鳴,難道是蟬對孤獨的一種釋放?蟲兒們的事情,我不懂。  年少時,捕蟬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老家的村頭、河套、山野捕蟬,在長長的秸稈的頂端圈一個蛛網,到處尋覓蟬的藏身之所;聽到蟬鳴便會躡手躡腳地靠近,伸長脖子,仰著頭,盯著樹梢;粘住的蟬會帶回家中,放進玻璃瓶中圈養。
  • 第八日的蟬
    深度連結:  劇集由同名小說改編,《第八日的蟬》書的封底上有這樣一行字,「蟬在土中七年,破土而出後卻只能活七天」。10多年的黑暗與7天的光明,形成了極具衝擊力的對比,同樣,用活到第八日的蟬來形容人生與情感的意外,也無形中為故事主題平添了意境深遠的悲涼意味。  由城南海翻唱的片尾曲《童神》意境柔美,像春風吹拂大地,被推舉為產婦們最愛的胎教音樂。
  • 蟬聲裡的童年
    首先撿的是蟬聲。那時,最興奮的事不是聽蟬是捉蟬。小孩子總喜歡把令他好奇的東西都一一放手掌中賞玩一番,我也不例外。念小學時,上課分上下午班,這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才有的優待,可見我那時還小。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音。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打,有雷聲、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
  • 一隻被祝福的蟬
    其次,蟬由蛻化為高潔的昆蟲,不食人間煙火,人們佩蟬,是為了表明佩者的廉潔清逸、高雅脫俗,不同流合汙;第三,蟬是一種候蟲,蟬鳴之時,正是農作物蓬勃生長的季節,蟬便成為祈求農作物豐收的希望。再次,蟬又稱「知了」,「知」 通「枝」。「金枝玉葉」更是對中國古代對女子的最高讚美。
  • 原創:捕蟬——古今捕蟬方法不盡相同,但童年的樂趣相似
    日前,讀到潘復林的文章《想聽蟬聲》:「如今的夏天,蟬聲真是越來越少了。在路上聽不到,在小區裡聽不到,就連我晨練的公園也蟬聲寥寥。」所幸筆者生活在遠郊,每到各種時令,蟬聲蛙鳴蛩唱依然可以聲聲入耳。當然,我們沒有採用上述兩種方法捕蟬,因為那是後來從書本上讀到才知曉的。
  • 神一樣的角蟬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角蟬Treehopper,屬於半翅目角蟬科,因其發達的角——前胸背板而聞名於世。角蟬深諳模仿藝術,甚至模仿出了新套路,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呦,看到了吧,原來這隻馬蹄形角蟬在模擬枯枝以及彎折的莖。
  • 蟬與日本人的無常觀
    蟬在俳句中,是晚夏的季語,與蟬有關的季語非常多,如春蟬、秋蟬、松蟬、朝蟬、夕蟬、夜蟬、油蟬、熊蟬、捕蟬、深山蟬、法師蟬。 日本最有名的詠蟬俳句是芭蕉的幾首詠蟬詩: 天籟寂靜,蟬聲滲入巖石閑さや巖にしみ入る蟬の聲 不知死將近,蟬聲如急雨やがて死ぬけしきは見えず蟬の聲 到了寫俳句的時代,日本人多詠蟬之生命的美麗與無常,佛教中無常的思想,對日本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角長的最好看的-角蟬
    角蟬是半翅目、蟬亞目、角蟬科的通稱,世界已知約3200種。角蟬屬於小型昆蟲,2-20毫米,形態奇異,一般黑色或褐色,少數色澤豔麗。單眼2個,位於複眼間。角蟬刺吸植物汁液為食,它們具有濾網式的腸道,能將植物汁液中的營養物質(胺基酸和碳水化合物)萃取出來,消化後多餘的含糖水分即以蜜露的形式排出。蜜蜂、黃蜂甚至是壁虎等動物,都很喜歡取食角蟬的蜜露。
  • 古詩詞裡面的蟬聲,太美了!
    《病蟬》賈島病蟬飛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猶能薄,酸吟尚極清。露華凝在腹,塵點誤侵睛。黃雀並鳶鳥,俱懷害爾情。《六月三日夜聞蟬》白居易荷香清露墜,柳動好風生。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乍聞愁北客,靜聽憶東京。我有竹林宅,別來蟬再鳴。
  • 三十而已:顧佳不是第八日的蟬,和許、林相比,3人的蟬天差地別
    導語:人不是蟬,不必擇一。現在看《三十而已》就是在坐等顧佳和許幻山離婚,林有有在引導許幻山步入離婚的道路上,充分展示了她一個高材生的底蘊,循序漸進、步步攻心。在許幻山和林有有的眼中,顧佳太在意生活細節,覺得她就像第八日的蟬一樣。
  • 為什麼同樣是畫蟬,齊白石畫的蟬能拍出8億高價?
    蟬是夏日裡不可缺少的一抹色彩。它們在樹上唱著屬於自己的歌,給人們帶來屬於夏天的訊息。蟬對於我們來說是很熟悉的動物,但是很少人知道蟬的習性。蟬的幼蟲一般生活在土裡面,在土中待上三年、五年甚至十七年,而幼蟲一旦羽化為成蟲,它的壽命只有六十到七十天。
  • 朗誦:臨風聽暮蟬
    記得在《人與自然》裡,曾看到過這樣一段描述:「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一生的寫照。」對於蟬,我並不陌生,小時候常和夥伴們在山林間捕捉它,它給我的童年增添了幾多樂趣,可我卻不知道,小小的一隻蟬,竟有如此艱難的生命歷程,為了短短的一個月的快樂時光,在泥土中等待了四年,當破土而出,在繁花綠葉間引吭高歌時,它的生命也快到了盡頭。
  • 《蟬男》即使沒有蟬男,我們也應該努力讓自己幸福。
    1.雖然是老套的報恩故事,但是正如劇中房東姐妹所說的,好像沒有什麼故事是會以蟬做主角的。之前非常討厭夏日的蟬鳴,總覺得會讓人內心煩躁不安。看了這部劇後,才發現蟬是多麼偉大的生物啊,用自己僅用的七天生命來歌唱這個世界的美好,卻還不被人類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