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
1月11日,兩市震蕩調整,截至午間收盤,上證指數下跌0.23%,深證成指下跌0.43%,創業板指下跌1.03%。兩市半日成交額超7500億元,其中滬市成交額為3323.52億元,深市成交額為4267.48億元。個股表現分化,兩市上漲股票數為853隻,48隻股票漲停;下跌股票數為3225隻,21隻股票跌停。
來源:Wind
從資金面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午間收盤,北向資金淨流出8.26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淨流出6.00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出2.26億元。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2021年一季度是全年行情最好的階段,市場表現優異。建議投資者抓住當前的窗口期,但要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去槓桿節奏和監管態度帶來的波動。
鋰電隔膜、電解液個股全線大跌
1月9日,蔚來舉辦的「2020 NIO Day」上,蔚來發布了首款容量高達150kWh,續航1000公裡的固態電池。
東吳證券認為,蔚來搭載的150kwh電池或為半固態電池,採用超高鎳正極+預鋰化矽碳負極+固液電解質(固態+液態)+隔膜,屬於液態至固態電池的過渡性技術,對碳酸鋰、高鎳正極、矽碳負極、碳納米管等需求拉動明顯,對其他鋰電池材料影響整體不大。
從今日市場反應來看,鋰電中遊環節的多隻個股大跌,電池材料指數下跌5.44%,星源材質跌逾15%,新宙邦跌逾14%,石大勝華、天賜材料、恩捷股份跌停。
來源:Wind
光大證券表示,半固態電池使用矽碳負極補鋰、高鎳正極包覆技術後,能量密度確實有明顯提升。但是,首先該電池能否在2022年四季度量產裝車仍不能完全確定,其次即便量產,或許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也較小。
中來股份大跌逾18%
在今日大跌的個股中,中來股份開盤下跌17.51%。截至午間收盤,中來股份下跌19.78%,成交額為6.8億元。
來源:Wind
中來股份大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1月10日晚間,中來股份發布業績預告,2020年,公司預計歸母淨利潤為9000萬元~11500萬元,同比下降52.71%~62.99%。中來股份表示,淨利潤下降較大的主要原因系公司購買的委託理財(認購私募基金)大額虧損,對淨利潤影響-1.68億元。
在1月10日中來股份發布的關於公司使用閒置自有資金委託理財的進展公告中顯示,中來股份於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先後分四筆進行了閒置自有資金委託理財(認購私募基金),向泓盛騰龍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騰龍1號基金」)、泓盛騰龍4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騰龍4號基金」)、方際正帆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正帆1號基金」)、正帆順風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正帆2號基金」)分別認購了3000萬元、5000萬元、6000萬元、6000萬元,合計認購總額為2億元。
公告稱,2021年1月4日午後,公司發現2020年12月31日四個基金淨值較2020年11月30日均有急劇下降。根據淨值表,騰龍4號、正帆1號基金的單位份額淨值,已經跌成了負值,分別為-0.09元、-0.089元。四個基金產品合計於2020年12月當月虧損1.587億元,較2020年11月虧損幅度為97.18%。
來源:中來股份公告
對於虧損的原因,公告稱,在整個投資運作期間,騰龍1號基金重倉了濟民製藥;騰龍4號基金重倉了濟民製藥,持有博濟醫藥、奇信股份和榮科科技;正帆1號基金重倉了濟民製藥,持有博濟醫藥、奇信股份和榮科科技;正帆2號基金先後重倉了濟民製藥、博濟醫藥,持有榮科科技。
而這些基金重倉的濟民製藥自2020年12月16日起連續10個交易日跌停,並且這些基金產品在投資過程中使用了槓桿工具,從而造成基金淨值大幅下降。
來源:Wind
今日早間,中來股份收到深交所關注函,關注函稱,要求核實並說明泓盛資產與前海正帆是否存在關聯關係,相關基金產品的實際募資規模及其他投資方,公司獲取投資明細、資產淨值等信息的約定及具體執行情況,並按月列示相關基金產品運作期間內的具體投向、槓桿運用及淨值變動情況。同時,核實並說明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董監高人員是否與相關基金管理人及其管理人員、投資負責人等存在資金往來或業務合作等關係。
機構激辯春季行情
對於當前市場,中信證券表示,年初增量資金集中建倉驅動市場脈衝式上行和結構分化加劇,隨著建倉急迫性的下降,市場上漲和分化的節奏都將有所放緩,回歸慢漲輪動,同時二三線品種的投機性抱團或將延續瓦解趨勢。
安信證券表示,12月以來流動性的邊際改善已經提前開啟了春季行情,目前全球疫情出現一些不確定性,流動性寬鬆環境有望持續,美國民主黨掌控參議院後,全球通脹預期提升,A股春季行情尚未結束,部分漲價品種可能出現一波新的機會。
而開源證券認為,跨年行情臨近結束,春季躁動短期缺乏基本面基礎。繼續抱團的性價比正在不斷降低,市場短期的波動可能會因此而上升。著眼於未來,更為廣泛的機遇將存在於海外復甦與國內出口和製造業的產業鏈中,疫苗接種與疫情控制節奏的不同將繼續讓部分供給格局更好且需求更快的周期行業先受益。
對於市場配置,中信證券表示,從景氣角度出發建議緊扣順周期主線,把握海外工業品漲價補庫存以及國內可選消費輪動兩個趨勢,重點關注有色金屬、汽車、家電、家居等;從長期成長角度出發建議圍繞科技、國防、糧食、能源和資源「五大安全」戰略布局當前仍具高性價比的品種,包括半導體、消費電子、種植鏈和種子、軍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