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作無情,正是保護深情的方法.」——雷光夏與《範保德》

2021-02-22 鍾苒

十餘歲時,尚未被世界錘爛的我就有了兩極化的熱愛。

比如,兩位70後臺灣獨立音樂人——雷光夏和陳珊妮。

如果雷光夏的音樂是喃喃自語般的安靜清新。

那陳珊妮便是氣場強大的暗黑系女王。

就這樣,默默愛了很多年。

雷光夏,臺灣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班畢業,臺北愛樂電臺主持人。直到2018年5月29日,才出8張專輯,一如我喜歡的很多歌手,低產高質。

她戴一副黑框眼鏡,隱形般的低調,其貌不揚,平易近人,卻有不容忽視的才氣。

她的音樂,既有陳綺貞的小資,又衝破了陳小霞不食人間煙火的純粹,若即若離,恰到好處的觸動著你的心。

不低沉頹靡,大量運用木吉他、鋼琴、大小提琴,如同置身在白雪皚皚的森林,清冷又平靜,遠處還有極光。 

離上一張專輯《不想忘記的聲音》已有3年,沉寂許久的她為電影《範保德》配了樂。作為2018年臺灣電影節的開幕片,尚未上映,預告倒是可管中窺豹一番。

50年前,範保德父親離家赴日,再無聯繫。

20年前,範保德也曾任性有一樣的念頭,但在最後作罷,留在小鎮開五金行。

如今,60歲的範保德病了,自覺時日無多,「父親」和「兒子」是他最大的掛念。

這是一部敘述,範保德一生最重要時刻的故事


導演蕭雅全作品不多,有名的無外乎是《第36個故事》,典型的臺灣文藝小品。男主黃仲昆也是資深演藝人員,十分面熟,我有印象的便是幾百集的《意難忘》了。

「所有未來的故事都隱藏在音符裡。」雷光夏甚至打趣道。

23首曲目,全長44分鐘,融合了音符、拍片現場的聲響、電影口白,是一個敘事完整立體的故事,擁有著無法忽視的力量。

所謂的血濃於水,實在是微妙難喻,亞洲文化相對內斂,父與子關係總顯得嚴肅淡漠。

「見到父親真的這麼重要嗎?」50年不曾見面的親人,真的就有感情嗎?範保德到底是要找到父親,還是要彌補成長中的遺憾,亦或者找到另一個自己的影子呢?

吉他、提琴配合著雷光夏輕柔的聲線,思緒伴隨著回憶,窺見那個年代特有的時代肖像。

「你很像你的父親。」當在異國這樣被告知,60歲的範保德就可以釋懷了嗎?不留給兒子痛苦了嗎?

故作無情,正是保護深情的方法。很熟悉這種模式,不產生羈絆,便不會有痛苦,殊不知愛得深切,才會如此。

我很喜歡的一個PO主的話,便是最好的印證:

「這輩子做過最重要也最正確的決定就是不生孩子,無法想像自己孕育一個生命,來這世間經歷和承受我所經歷的一切。相比如何教養一個什麼成長,更無解的是我不可能知悉一個獨立的人如何處理感情,如何面對離別。他情深情淺,我都難以承受,以我心度其心,心裂如割。」

她會後悔嗎?我不知道。

範保德會後悔嗎?我也不知道。

你會後悔嗎?我更加不知道。

只是在聽完整張原聲後,默默期待著故事最終的呈現。

最後附上專輯部分曲目: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電影《範保德》首映會受好評 8月17號臺灣上映
    首映會後,主持人蔡燦得更興奮表示,很謝謝在現在的臺灣有一部這樣的電影,隨即後面在臉書發文,上一部讓我這麼熱切愛著的是《醉生夢死》,現場更是大手筆送出桃李SQHOOL臺灣跟日本的來回機票及免費日文體驗,殊不知一共七名最後入圍者,抽獎猜拳廝殺到最後剩二位,這二位幸運民眾居然異口同聲說更想要《範保德》的原聲帶,繼《第36個故事》電影原聲帶音樂大碟《她的改變》後 臺灣電影配樂圈王牌製作人 雷光夏
  • 不紅不火雷光夏
    她是雷光夏。她的音樂,總跟夏天有關,充滿想像力的旋律進行,總是能讓人聞到大海、雨水、泥土和乾草的味道。當你在現實中被地心引力拉扯的時候,聲音好像就是可以帶我去遠方的一個方法。」1999年,她憑藉專輯《臉頰貼緊月球》獲得第10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在這張專輯中,可以聽到很多生活中那些不被察覺的聲響。地鐵噪音、流浪藝人、遊樂園,都隨著她旅行的腳步被慢慢記錄下來,通過這些聲音細節以及大段的獨白,她以旋律為載體,肆意地表達著自己對某種文明的信仰。
  • 《範保德》:每個人家裡都曾經有一個「範保德」【金馬55臺片前瞻系列】
    因為對於所有的人來說,你的家裡都曾經有過一個《範保德》,或是成為《範保德》的你,將帶來什麼樣的化學變化呢?這會讓你想很久很久的……對於喜歡看電影的人來說,《範保德》是一部非常過癮且具有「挑戰性」的電影;對於看慣一般好萊塢式電影的觀眾來說,《範保德》是一部能夠訓練你閱讀電影能力的影片。
  • 雷光夏:不能忘記的聲音
    如果你沒聽過雷光夏,那就從《寫給雨天的歌》開始吧。雷光夏《寫給雨天的歌》雷光夏,一個至今不為中國大陸大部分人熟知的歌手,一個名字像極了男生的女生。雷光夏,現任臺北愛樂電臺節目製作人、主持,被人稱為臺灣「非職業歌手」。她的父親是著名作家雷驤。
  • 隱秘的時光歌者雷光夏
    《我是雷光夏》1995年,雷光夏出了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我是雷光夏》。雖然已經1995年了,那些歌卻都貼著八十年代的標籤。那是雷光夏學生時代寫成的一系列詩作譜成的歌曲,曾經在校園裡傳唱過。這一切,是雷光夏源於一場車禍,躺在床上不能做事,只好去回憶。《黑暗之光》裡的雷光夏是淡雅的,在黑色的過往幕布上畫上精彩的絕筆,也照亮心裡那陰影的過往。雖然是在黑暗裡點亮的一絲溫暖,卻不會傷感。是通過過去來寄望與現在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