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面對朋友、同事、配偶總是有求必應,無法說不?
為什麼你能和別人談笑風生,偏偏無法說服強勢的父母?
為什麼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人得寸進尺的總是你?
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是上天不厚待你,讓你覺得生活不易,還是你自身有問題?
我想還真是你自身有問題,讓別人輕而易舉的操縱了你。
何為操縱,在《操作心理學》這本書中是這麼解釋的,操縱指的是試圖利用剝削、迂迴、欺騙性、狡詐或是不公平的手段來改變別人。並且,操縱在動機上總是單方面、不對稱、不平衡的。操縱只能夠實現操縱者自己的利益與目標,對於被操縱者的需求和利益則毫無助益,而且被操縱者往往還要付出代價。
如果這段話看起來不好理解,那麼這個詞就能讓你很好地理解什麼是操縱——PUA。
PUA,全稱(Pick-up Artist),早期只是分享男性如何通過技巧和心理學應用,去接近、搭訕自己喜歡的人,但後來演化成騙色、騙財的手段,設立所謂步步陷阱的情感操控術,甚至不惜會導致對方自殺來達到情感操控目的。
還記得包麗嗎?那個就讀於北大法學院大三女孩,本來前途一片光明,卻在一段戀愛中被男友牟某翰利用處女情結,對她進行百般侮辱和打壓,讓她漸漸放棄自我,最後離開了這個世界。這是情感上的PUA。
還記得前偶像團隊「火箭少女101」隊長Yamy嗎?她在個人微博上公布了一段公司會議錄音,在這段長達3分鐘的錄音裡,其公司老闆徐明朝在員工大會上不停貶低Yamy,說她醜、裝時尚、唱歌難聽、沒有價值……並且還讓其他員工認同自己的說法。這是職場上的PUA。
不管是包麗還是Yamy,她們都是操縱下的受害者,按照我前面說的被操縱者自身會有問題,那麼她們二人有問題嗎?
我還是想說有!
在《操縱心理學》中,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被操縱者也有問題,因為他們將自己可以被操縱的按鈕暴露了,而這個可操縱的按鈕有七個,我不知道包麗和Yamy身上的按鈕是什麼,但在此刻,你可以對號入座,自己是否暴露了這些按鈕,從而有被操縱的危險。
你的七個按鈕是什麼?
將自己的按鈕暴露在外,無疑是將自己的秘密廣而告之,而操縱者又是通過那個按鈕來向你施加壓力的?
第一個按鈕:你有取悅症——取悅他人的習慣與傾向
第二個按鈕:你沉迷於獲取他人的認可與接納
第三個按鈕:你有「情緒恐懼症」——你害怕負面情緒
第四個按鈕:缺乏魄力,無法拒絕別人
第五個按鈕:湮沒的自我
第六個按鈕:自我信賴意識低
第七個按鈕:外控制點
《操縱心理學》書中的這七個按鈕,總結成一段話就是,你總是不惜犧牲自己的需求,來滿足他人,一方面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一方面是怕看到別人的負面情緒。為了不讓他人感到失望,自己覺得內疚或自私,你就不會拒絕別人的要求。在這樣的套路下,你漸漸失去了自我,對於自己的身份,到底該滿足誰的需求,靈魂最深處的東西,只有模糊的認識。對自己的認知含糊不清,就會削弱你對自己判斷能力的信任,你無法依靠自己的判斷、價值觀做決定,於是,你就將控制權放到別人身上來指引你解決問題,而你也在無形中成為外控型人格,認為生活中發生的事,更多的是由別人或外部因素引起,並非自己所能控制的,所以你將控制權放到別人身上,而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你很容易就成為了操縱者的「獵物」。
如果要集齊這7個按鈕的人設,職場裡的「便利貼女孩」定能拿下。
何為「便利貼女孩」?她們察言觀色,注重觀察別人的情緒,就怕自己一不小心會惹到其他人不開心;她們如履薄冰,總是習慣把所有錯攬到自己身上,好像這樣就不會得罪人;她們無法說不,面對各種各樣的要求,她們只會說好的。這個人設還是出自十多年前的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陳喬恩在劇中就是飾演這樣的一個「便利貼女孩」,懷著滿滿的善意去對待世界,到頭來她的善良不但沒有得到相同的回應,反而在別人看來是懦弱和愚蠢。
其實這麼看來,一段操縱關係裡,操縱者問題更大,他們不僅讓被操縱者的善意變得愚蠢,還讓他們變得更加懦弱,為什麼不去說操縱者的問題,要來說被操縱者的問題?
還不是因為要操縱我們的人太多了,比如愛激起你愧疚心理的父母、好指使人的配偶、總是抱怨的朋友、好發號施令的上司,愛暗中較勁的同事、野心勃勃的下屬……
所以,作者布瑞克博士在《操縱心理學》一書裡可謂苦口婆心地勸導那些被操縱的人們:
不要去嘗試反操縱一名技巧純熟的操縱者!
不要詢問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不要費心去跟他們講道理、講道德!
不要幻想去改變操縱者!
唯一要做的就是:改變你自己。
如果你身處一段操縱關係之中,放棄拯救操縱者吧,把愛留給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強硬起來,親手剪斷這一條條的操縱之線。
剪斷操縱之線的七步驟
步驟1:緩兵之計
當操縱者通過不同方式向你施壓,按照他們的想法行事或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你不要立馬給出反饋,而是讓對方稍等一下,給自己一點緩衝的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之後再回復對方。
例如:這件事需要詳細的思考,所以我還需要一點時間來考慮,我會儘快告知你結果/我沒有辦法現在就給你答覆,我需要思考一下,我會儘快告訴你。
步驟2:壞掉的唱片
面對你的拒絕,操縱者驚訝且憤怒,他不管你的要求,他只想要你馬上做出答覆,這時候你就要像「壞掉的唱片」一樣,不斷重複兩個要素: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是我真的需要時間考慮。這個時候一定要堅守立場,不要也不應該解釋、詢問、或討論任何具體的內容。
例如:我知道你會覺得驚訝/很焦慮/很失望,但是我需要一些事件考慮,考慮好了我會找你的。
步驟3:降低自己對焦慮、恐懼與內疚的敏感程度
拒絕別人後的內疚與自責,會讓我們產生負面情緒,害怕負面情緒的你,此刻不能再想著妥協,而是利用脫敏機制,鍛鍊自己去適應這種不太舒服的情緒。
例如:整理出操縱者給你帶來恐懼、焦慮、內疚的場景,將場景描述出並錄音;找一個舒適的地方,深呼吸後,一邊聽錄音,一邊將自己放置到那個場景中,試圖體驗到相同的感覺。關上播放器,通過深呼吸、肌肉放鬆來應對這種不適。用這方法每周練習兩次,並持續一到兩周的時間。
步驟4:給操縱貼標籤
通過以上的脫敏練習後,你已經能夠面對操縱者,當再次發生操縱事件時,你需要做的是「貼標籤」,一旦你給操縱者貼上標籤,並且告知你的感受,那麼球就被傳回到他那裡了。
例如:當你抬高聲音對我吼叫時,我覺得很害怕,很焦慮。如果你能夠停止吼叫,用冷靜的聲音說出你的需求,我會感覺被尊重、被珍惜。
步驟5:讓操縱失效
這是邁向自由的關鍵步驟,需要與步驟4打一套組合拳使用,為了讓操縱失效,你需要向操縱者說明你知道他的目的,儘管你知道他想要什麼,但是曾經的手段已經無法讓你屈服了。
例如:我知道你想讓我替你做這件工作,但你的威脅是不會有用的。/我知道你想讓我明天和你一起去,但對我冷暴力、忽略我是不會讓我就範的。
步驟6:設置你的條款
你的一系列抵抗足以讓對方重新審視這段關係,此刻你需要做的就是重塑權利平衡,建立起新的個人邊界,讓對方知道我們的底線是什麼。需求是什麼。
例如:1. 宣布你想自己做決定,在有關你自己和其他人的需求與利益的關係中,你願意和不願意做什麼;2. 告訴操縱者,你想被如何對待,你需要被尊重,不允許自己受到傷害;3. 建立清晰的邊界與限制。說明你不能再接受操縱手段,不接受威脅方式。4. 要求操縱者承認你也有自己的需求、價值與意見,有自己的行為偏好。5. 告訴操縱者,你相信設定邊界、重塑個人完整性,有助於你們提升這段關係的整體質量。
步驟7:妥協與協商
如果操縱者也希望你們的關係朝著健康的方向轉變,那麼你們雙方的利益也就有了同時實現的可能。
例如:1. 以清晰、確定方式明確彼此的立場和偏好,並且明確對方對此沒有異議。2. 商量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的方案。3. 在需要做決定的時候,雙方輪流做主,或者通過扔硬幣的方式來隨機決定誰做主。
在上述7個步驟中,是不斷將被操縱者的主導權逐步擴大,操縱者的權利縮小,從而找到兩者相平衡的狀態。但不是所有操縱者都願意配合找到平衡點,如果你發現操縱者維持這段關係的唯一目的,就是繼續他的操作與剝削,那你就必須痛下決心,抽身而出也許是最好也是最健康的選擇。就像家暴,比起離開或者失去這段關係,繼續留在這段關係中,只會導致更糟糕的結果。為了一段虛無安全感的關係,繼續做被操縱者,失去自尊、失去思想,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你說,如果當初包麗更愛自己一點,能勇敢的逃離男友牟某翰的操縱,那麼她的結局是不是會不一樣?
我命由我不由天
其實不論男女,都有可能深陷操縱的泥淖,受他人的情感操縱、侮辱,被拖拽進操縱者蓄意或無意的心理遊戲中。而操縱者可能是上司、同事、下屬, 也可能是伴侶、朋友和家人。這些「有毒」的人際關係會侵蝕自尊,摧殘心靈,虛耗人生。
被操縱,是一段讓人高度緊張的經歷,它讓人不快,有損人格,使人煩惱,可是在人類社會我們又無法避免這種關係的發生,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戰鬥力,減少這種關係對我們的傷害。
因此擁有30年執業經驗的臨床心理醫生、心理學博士哈麗雅特.B.布瑞克在《操縱心理學》中講解了我們成為被操縱者的7個弱點,概括了操縱者的9種類型,分析了操縱者的動機、目標和手段,還提供了心理測驗,讓我們評估自己是否容易被操縱,是否處於操縱關係之中,並總結概括了抵抗操縱的關鍵7招等等。
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我們擺脫操縱關係,不做軟柿子, 要不然誰都想捏你、操縱你,強硬一點,做個硬柿子。操縱者總是想要最簡單而自然地操縱別人,一旦你不再是「軟柿子」,他們也會很快放棄你而尋找別的目標。
擺脫操縱,奪回人生主導權,修煉你的心,懂得愛人,也要懂得尊重自己,你的人生,應該永遠由你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