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在萬眾期待之下,於9月25日正式上映,如今上映已經五天,票房也突破了兩億。
對於其他電影來說,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但對於《奪冠》來說,五天兩億票房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數據。
並且這部電影的口碑,從上映以來,也一直有下降的趨勢。
《奪冠》是以郎平為主,展示了中國女排三十年的沉浮。影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郎平第一次參加女排世界盃的時代。
那個時代,物質匱乏,科技落後,中國女排沒有好的訓練環境,但是在主教練袁偉民、陪打教練陳忠和,以及全體女排隊員的努力下,中國女排奪得了世界冠軍,給國家帶來了榮耀,更激發了許多國人的民族自信心。
第二部分,則是中國女排的低迷時期。電影情節主要集中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陳忠和帶領的中國女排與郎平帶領的美國女排隊相遇,最終中國因微弱的差距輸掉比賽,最終只得到了季軍。
第三部分,郎平在大家的期盼下,重新回到中國女排,擔任主教練。她不僅大刀闊斧改革了中國女排的訓練方法,更向她們傳輸了不一樣的女排精神,或者說是體育精神。
體育比賽並非是為了輸贏,也並非是生命的全部。作為女排隊員,應該熱愛排球,享受排球帶來的樂趣。正因為郎平新式的訓練方式和其傳達的女排精神,中國女排在此後的比賽連續拿了許多冠軍。
雖然熱愛排球的觀眾,都知道黃渤、吳剛、彭昱暢等人飾演的是誰,也知道那次奪冠的老女排。
可在影片中,他們的名字並沒有被提及,只是稱吳剛飾演的角色為「教練」,黃渤飾演的角色為「陪打教練」,後來升級為「教練」,彭昱暢也是「陪打教練」,老女排則以代號相稱,只有郎平有名字,
雖然這樣稱呼對觀影的影響並不大,可不少觀眾仍然覺得不舒服,畢竟有關老女排的篇幅佔了近一半。有些觀眾不熟悉女排,只能通過百科詞條《奪冠》中的演員表來對應誰飾演了誰。吳剛寫著飾演袁偉民,黃渤寫著飾演陳忠和……
可近日,《奪冠》老女排和教練的名字又遭受非議,因為在百科詞條中,《奪冠》的演員表大批角色被除名。吳剛飾演的角色已經改成了「教練」,黃渤、彭昱暢則改成了「陪打教練」,陳展等飾演的老女排,則全以「80年代女排隊員」來作代稱。
這一變化,令許多觀眾看不懂了,難道這部影片被老女排以及教練集體抵制了?不得不說,在口碑、票房皆遇冷的狀況下,這種除名行為,讓《奪冠》的處境更加不妙。
《奪冠》是由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該片於2020年9月2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對此,各位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文丨小五 納蘭澤自媒體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