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吃飯、健身房跑步、衛生間洗漱,聽到很多同事聊到A、B同事戀愛的八卦。
女同事A早上食堂吃飯的時候旁若無人的挽著男同事B的手。辦公室戀情,又在大庭廣眾,難免流言蜚語。
我一笑置之,搖了搖頭。
張婉婷導演的《玻璃之城》,講述的是大學很相愛的一對戀人因為某些原因分開,多年以後重逢再續前緣的故事。
舒淇飾演女主角韻文,黎明飾演男主角港生。
那時候22歲的舒淇不相信這樣的愛情,問導演:40歲還可以戀愛嗎?
張婉婷說可以呀。
你看緣分多麼奇妙的一件事?
舒淇黎明因為《玻璃之城》相識相戀,後黎明不堪女友演過三級片的壓力分開,跟長得像舒淇的樂基兒結婚又離婚,而舒淇居然能在自己40歲的時候跟馮德倫喜結連理。
你看多浪漫!
要是四十歲還能來一場戀愛,我覺得也不錯。
女同事98年,男同事95年,20歲出頭的年紀,喜歡一個人是藏不住的,也沒那個必要。
劉墉當年讀大學的時候就跟他女友求婚,沒錢買鑽戒,把教室裡的畫板一排一排的推倒,製造「砰砰」的聲音慶祝他們的結合。
張婉婷說:青春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可以犯錯誤,革命也可以,跳舞也可以,運動也可以,談戀愛也可以,談壞了也可以,不行也可以。
張婉婷,很多90後估計都不認識她。
1986年,她憑藉《非法移民》獲得第五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87年,《秋天的童話》大獲成功,是高曉松看過十遍的電影;《歲月神偷》,任達華憑藉此片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她成名的時候,我們還沒出生。
跟許鞍華的大氣不同,張婉婷更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
她電影中的女主角大都安靜內斂、含蓄知性。
岑建勳說沒罵過她的時候,她跟小孩子一樣吐了吐舌頭。
1950年出生的她,快七十歲了。
接受採訪的時候,張婉婷穿著一雙球鞋,兩手不時的搓搓,講到電影的時候會突然兩眼放光,說到拍攝細節的時候會瞬間流淚,有時候會突然嚴肅,正是這樣一個人,才會永葆青春吧。
小時候的張婉婷多才多藝,喜歡唱歌跳舞。她甚至幻想過當一個舞女,組一個自己的樂隊。
因為不喜歡朝九晚五的辦公室生活,張婉婷想著當一個記者也不錯。記者要好文採,所以大學時候的張婉婷選了英國文學專業;想一眼看穿別人想什麼,又去讀了心理學,獲得了香港大學的雙學位,後來發現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與電影結緣是大學畢業後,遠赴英國學習戲劇與文學,在電臺實習的時候接觸到電影人的專業與認真,發現電影可以把她學的東西都放在一起。
那時候香港是沒有女導演的,張婉婷的母親說電影界是「男盜女娼」,讀了書的女人從事這樣的行業是「離經叛道」的。
回國後的張婉婷在香港電臺實習兩年後,考上紐約電影學院,一次偶然的機會,給邵氏老闆介紹器材展覽,老闆對張婉婷很是賞識,許諾回香港有作品可以找他投資。
回港後,張婉婷二話不說厚著臉皮就去找了,邵逸夫的夫人投資了一百萬港幣給張婉婷拍攝畢業論文,就是後來的《非法移民》。
《非法移民》,以張婉婷在紐約讀書的時候認識的唐人街的中國人為原型,講述了主人公張君秋為了「美好的生活」偷渡到美國,遭遇移民局逮捕、假結婚的故事。
該片一個有名氣的演員都沒用,男主角是張婉婷的同學。也許正是這種青澀與真誠,才帶給觀眾更多的驚喜與感動。
1986年,入圍香港金像獎的有成龍的《警察故事》、林正英的《殭屍先生》,她從來沒想過,最佳導演居然是她。
1987年,張婉婷拍攝了《秋天的童話》,大膽啟用周潤發,彼時的周潤發雖然憑藉《上海灘》紅遍亞洲,但是在電影界一直是「票房毒藥」,那兩年正是他人生的低谷期。
投資公司一直勸說張婉婷換人,她始終覺得只有「發仔」能詮釋好「船頭尺」的流氓與浪漫。
最終在同學的介紹下認識了「瘋狂」的岑建勳(著名製片人,香港大學畢業,《玻璃之城》裡面因為「保釣運動」被抓的21個學生裡面有他,名字只在被抓的名單裡面一閃而過,也是張婉婷的一種致敬吧),岑建勳劇本還沒看完就把走到半路的張婉婷叫回來了,答應投資《秋天的童話》。
誰知道電影還沒開拍,周潤發就憑藉《英雄本色》而大火。黑社會為了賺錢要周潤發回港拍片,派人監督拍攝現場,要張婉婷一個半月「放人」,每當NG重拍的時候,黑社會都噓聲一片,叫張婉婷見好就收。
柔弱溫婉的張婉婷,一句「shut up」,霸氣又果斷。
拍攝的過程中,因為在紐約,經費嚴重超標,岑建勳聽到了很多不好的傳聞,這種電影沒人看會賠錢等等。張婉婷寄了毛片(還沒剪輯)給岑,岑看後,把傳謠的人罵了一遍,電影非常好看,於是把當年最好的攝影師鍾志文、最好的音樂家盧冠廷都叫來參與電影的製作。
正是這種堅持,才讓我們看到了《秋天的童話》這麼經典浪漫溫情的電影。時隔32年,觀眾依然能在電影裡面看到自己的影子。
離家讀書的「茶煲」( trouble,男主角稱呼女主角),母親打電話的時候問她有沒有錢,她說有,一回頭每天只吃一個雞蛋的「單純三明治」;跟母親說房子又大又豪華,其實又小又髒又吵,冰箱還是燒煤氣的,女主還因為煤氣洩漏中毒。
像極了讀書的我們,剛參加工作的我們,蝸居的我們,外表光鮮亮麗其實生活苦澀的我們。
女主角由鍾楚紅飾演,在《秋天的童話》之前,她早跟周潤發合作過,影片中的兩人默契十足,搞笑又深情,之後他們還合作了《縱橫四海》等多部電影,可惜的是,紅姑早早的息影了。
也許是受到了電影裡兩人愛情的影響,一開始就說不會結婚的周潤發,在電影拍攝期間跟當時的女友在紐約登記結婚。
周潤發把「船頭尺」的痞氣、帥氣、大氣詮釋的很好,喜歡一個人又說不出口,看到「茶煲」吃一個三明治搶了她的又點了一大桌子菜騙她說吃不完要她一起吃;會幫她揍揩油的色鬼;會因為她喜歡買自己欣賞不來的歌劇票.
影片在對方互送錶帶和表身的糾結中達到了高潮。引無數影迷淚奔。
這是張婉婷真正意義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最好的一部。
《秋天的童話》「船頭尺」的原型是張婉婷在唐人街認識的朋友曹匹林,張婉婷說她只拍自己有感覺的東西。善於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懂得每個人的不易與堅強,並樂觀積極面對生活,這是張婉婷作為女人的細膩與品質。
1989年,張婉婷把鏡頭放在了熟悉又陌生的故鄉--廣東汕頭,拍攝了電影《八兩金》。
影片講述了在唐人街開計程車為生的猴子(洪金寶飾演)回鄉探親的故事。年少經歷了文革的猴子,發誓不再踏進中國一步,十幾年後「榮歸故裡」,父親看到他激動的心臟病發,母親直接一句「你誰呀?」,戳中了觀眾的神經。
張婉婷沒有矯情,反而很平靜幽默的闡述這個故事。坐在飛機上的猴子遇到氣流,乘務員讓他們寫遺囑,嚇得不輕的猴子問旁邊的人「囑」字怎麼寫,詼諧搞笑。笑完之後我們又會想,太久沒寫中文了,如何記得?
回鄉後的猴子不喜歡鄉下人說話大聲,對迎來我往的七大姑八大婆也極度不適應。
北漂久了,在大城市久了,回到故鄉也是不適的。
猴子看故鄉,就是回鄉的我們看故鄉。猴子對故鄉的愛,也是我們對故鄉的愛。
近鄉情怯,猴子的困頓就是我們的困頓。
張婉婷的電影,對於「異鄉人回鄉人」的闡述,起碼超前了三十年。
《八兩金》的配樂請來了羅大佑操刀,作詞作曲並演唱了《傳說》,主題曲齊豫演唱的《船歌》,賦予了電影無限的惆悵眷戀與悲愴。
張婉婷的《非法移民》、《秋天的童話》、《八兩金》被稱為移民三部曲。記錄了當時的香港人渴望移民又沒有故鄉的窘境,隱射了很多時代和政治背景。
張婉婷鏡頭下的小人物真實且鮮活,對於社會、文化、歷史問題都作溫和化處理,她喜歡用黃昏的唯美鏡頭來表達愛情,細膩感動縈繞心頭。
在《八兩金》裡面飾演女主角的張艾嘉,1995年,與嚴歌岑、李安共同編劇拍攝了《少女小漁》,該片獲得了32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獎。
同樣講述著「非法移民」的故事,兩位女導演用細膩綿長的鏡頭記錄了那個大背景時代的中國人生活的苦澀與艱辛,不屈與自省。
張艾嘉的拍攝手法和敘述方式,多少受到張婉婷的影響。
八十年代的張婉婷,作品多產且高質量。
後來,聽說香港大學要拆河東(女宿舍),建一棟20層的大樓,她決定趁著沒拆用膠片記錄當年的故事。
1998年,《玻璃之城》上映,獲獎無數,作為新人的吳彥祖獲得了當年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
影片中,兩人一見鍾情,為了不讓玫瑰花枯萎,港生(黎明飾)告訴韻文(舒淇飾)在水杯裡面放一片阿司匹林,這個習慣被韻文保留了多年;港生送給韻文一隻自己的手掌模型,生命線、愛情線、事業線都是她的名字拼的,韻文一直放在自己的桌前;兩人各自的孩子都取名「康橋」,只因為港生喜歡康橋。
因為參與「保釣」運動,港生被抓且監禁三個月,出獄後他對香港很失望,留學海外。起初是電話煲粥,為了昂貴的電話費做很多份工作,到後來的白天黑夜、韻文父親過世、港生餓的沒飯吃,陪在身邊的都不是對方。
餵、餵、餵、你說話,你怎麼不說話?電話費很貴的,我下次打給你。
異地戀,能堅持的不多。
多年後,他們在中文班重逢,雙雙出軌。兩個人買了一棟房子、養了一條狗、放了一個郵筒,一起去圓了大學學架飛機的夢。
這夢是張婉婷圓自己的,也是圓觀眾的。
《玻璃之城》,取景在港大,獨有的崎嶇山路、圍牆、昏黃的背景、娓娓道來的音樂。張艾嘉後來的《心動》,亦出現了似曾相識的小路。校園初戀,總是讓人午夜夢回。
張婉婷在《玻璃之城》裡面還演唱了經典英文老歌《Try to Remember》,韻味悠長。
追憶那醉人的九月
時光慢慢生活悠悠
追憶那醉人的九月
草兒青青稻麥金黃
追憶那醉人的九月
曾經的年幼溫柔
追憶往日
若你還記得
請跟我來
跟我來
追憶那感傷時光
只有那淚珠盈盈
追憶那醉人的九月
愛情的即將燎原的星火
追憶往日,若你還記得
請跟我來,跟我來
十二月的回憶溫馨而甜蜜
儘管你知道大雪即將飄落
十二月的回憶溫馨而甜蜜
九月的熱戀沉醉著你我
十二月的回憶深埋心裡
請跟我來,跟我來
臺灣偶像教母柴智屏在她的作品《深情密碼》裡面,也用了這首歌。
《玻璃之城》橫跨20多年,張婉婷不止懷舊了當年的愛情,也同樣表達了自己對於香港的懷舊之情。時代變遷,維多利亞港兩岸充斥著現代化高度,以玻璃外牆為主,冷冷的反映著香港面貌,即使在煙花開放時綻放著美麗的折射,但瞬息幻景同時也埋藏了成長的印記。
值得欣慰的是,這個時代總是還有人在做這些事。
岑建勳說她有一顆赤子之心。
張婉婷是幸運的,她的堅守、她的柔美、她的小女孩,背後總少不了支持她的男友--羅啟銳。
女人的臉,男人的憐。
他們是同學、是同事、是戀人。
他們一起編劇、一起導演、一起剪輯。
他們相扶相持,互相成長,相濡以沫,才有了後來的《歲月神偷》。每部電影,都是他們的孩子。
羅啟銳說,她不僅是一個導演,還是一個蹦蹦跳跳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