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英文 | 到底是工作壓力?還是懈怠?是時候搞清楚了!

2021-02-08 亮元職場英文

Listen to the guests on this radio chat show speaking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ork-related stress and burnout.

在這個廣播交談節目中聽嘉賓講有關與工作相關的壓力和倦怠之間的區別。

Henry: I\\\'d like to thank you both for coming along today. Pam, this is your new book: Taking the blues out of work: How to deal with work-related health problems.

亨利:感謝兩位的到來。帕姆,這是您的新書:《消除工作壓力:如何處理與工作相關的健康問題》。

Pam: Yes.

帕姆:對的。

Henry: And Steve, you\\\'ve just recovered from work burnout,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 and common – work-related problems, yes?

亨利:史蒂夫,您剛剛從工作倦怠中恢復過來,這是最嚴重,也是最常見的與工作相關問題之一,對嗎?

Steve: Yes, that\\\'s right. I\\\'m in the book! Pam used me as a case study.

史蒂夫:是的。我出現在帕姆的書上了!帕姆以我作為研究案例了。

Pam: Yes. Steve came along to my clinic for help. He had a serious case of burnout. He followed a course of therapy and …

帕姆:是的。史蒂夫有嚴重的倦怠情況,來他到我的診所尋求幫助。他進行了一個療程…

Steve: … and she helped me to get my health back again.

史蒂夫:帕姆幫助我恢復了健康。

Henry: Well, that\\\'s great. It\\\'s good to hear there\\\'s a happy ending. Pam, could you tell us what work burnout actually is? Aren\\\'t we just talking about stress here? Is there a difference?

亨利:太好了。很高興聽到一個幸福的結局。帕姆,您能告訴我們什麼是工作倦怠嗎?我們不是在這談論壓力麼?兩者有區別嗎?

Pam: Yes, there is a difference! A very big difference. But that\\\'s a good question because most people make the mistake of thinking that burnout is just another word for stress – so I\\\'ll start with that. Everyone understands stress. We live in a world where stress is part of our everyday lives. Burnout can be the result of too much stress, but it isn\\\'t the same thing. I once heard somebody say that if stress is like drowning in an overload of work, burnout is more like being all dried up. With stress we lose our energy, with burnout we lose much more – our motivation, our hope. And one very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stress and burnout is that we know when we are stressed, but we don\\\'t usually realise we are suffering from burnout …

帕姆:是的,有區別,兩者有很大的不同。這是一個好問題,因為絕大多數人都錯誤地以為倦怠只是壓力的另一個說法罷了,所以,我從這一點開始。每個人都知道壓力。我們生活在壓力中,而壓力則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倦怠,可能是壓力太大的結果,但兩者不是一回事。曾經聽過有人說,如果壓力就像淹沒在過多的工作中一樣,那麼倦怠更像是枯竭了。壓力,使我們失去精力。倦怠,使我們損失更多–動力和希望。壓力和倦怠之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是:我們知道何時有壓力,而我們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正被倦怠所困擾。

Henry: … until it\\\'s too late.

亨利:直到為時太晚。

Pam: Exactly.

帕姆:沒錯。

Henry: Steve, how did you know that your problem was more serious than just being stressed?

亨利:史蒂夫,您怎麼知道您的問題比僅僅受到壓力還要嚴重的?

Steve: Well, I didn\\\'t realise myself. Other people realised first. I changed my behaviour and started feeling really negative and cynical about everything. That wasn\\\'t me at all. I\\\'ve always been a happy-go-lucky sort of bloke. It got to the point where I felt so hopeless and depressed that I couldn\\\'t even face getting up in the morning. My wife made me an appointment with the doctor. She was helpful and referred me to Pam.

史蒂夫:嗯,我自己其實沒有意識到這些,其他人先意識到了。我的行為改變了,開始對一切感到消極和憤世嫉俗。那根本不是我!我一直很幸運。我甚至感到絕望和沮喪,以至於早上起床甚至都無法面對。我妻子讓我去看醫生。確實有幫助,她把我介紹給了帕姆。

Pam: Steve was lucky to have the support of his family and friends. It\\\'s difficult to get better on your own. It\\\'s important to do normal things – exercise, socialise, go for a walk, meet a friend for a coffee …

帕姆: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史蒂夫很幸運。一個人自己是很難變得更好的。做尋常的事情很重要-運動、社交、散步、結識朋友喝咖啡。

Henry: And did Steve need medication?

亨利:史蒂夫需要吃藥嗎?

Steve: No.

史蒂夫:不需要的。

Pam: We decided to try with everything else first. Medication can be effective – anti-depressants aren\\\'t the same these days as they used to be – but Steve got better without any. In fact, it was something he felt quite strongly about.

帕姆:我們決定先嘗試其他的一切方法。藥物治療是有效的–抗抑鬱的藥如今已不像以前那樣–不過,史蒂夫沒有服用任何藥,情況就變得更好了。事實上,他自己對此是深有感觸的。

Steve: I don\\\'t even like taking an aspirin unless I really have to, so I think I made a real effort to listen to Pam and do the things she suggested. I even started meditating!

史蒂夫:除非真的需要,我甚至連服用阿司匹林不樂意。所以,我認為在傾聽帕姆和做她所建議的事情上,我是做了很大努力的。我甚至開始冥想!

Henry: Meditating?

亨利:冥想?

Pam: Yes, it can really help. It calms the mind and helps to shut out the world\\\'s distractions.

帕姆:是的,冥想確實有幫助的。冥想,使人心靈平靜,而且有助於排除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兒。

Henry: And how are you now, Steve?

亨利:史蒂夫,你現在狀態怎麼樣?

Steve: I feel great. Better than I have for years.

史蒂夫:感覺很好,比幾年前的狀態好多了。

Henry: Well, I\\\'m glad to hear it. Now let\\\'s talk a bit about … (fade out)

亨利:我很高興聽到這樣的消息。現在,我們來談談……(音量漸弱)

相關焦點

  • 職場的本質,是價值流通,你搞清楚自己的價值了沒?
    同樣的工作崗位,不同的人做出來的價值就不一樣,我們一般還在基層崗位奮鬥的時候,很多時候的工作都是繁瑣和執行為主的。但是實際上公司需要我們執行的任務,都是為了解決某些問題或者說達成某些目標的。所以,我們要讓自己的價值流通的越來越高含金量,首先就需要了解價值需求是什麼。
  • 初入職場搞不清方向?6招讓你勝任工作
    對於應屆生來說,剛剛從學校畢業進入一個新公司,面對新環境,搞不清楚狀況是很常見的事情,不能很快適應工作,就意味著你的就業之路存在風險。今天腦斧醬就來教你幾招,讓你加速融入工作環境,更快適應你的工作崗位。
  • 夏天的防曬工作,冬天也不能懈怠哦
    夏天的防曬工作,冬天也不能懈怠哦大家是不是都有這樣的感受,一到了冬天大家的肌膚都會變得非常乾燥,這是因為冬天空氣當中的水分含量稀少,所以我們的肌膚會變得非常的乾燥。他在冬天要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補水和保溼,但是你知道嗎?
  • 工作壓力大到崩潰,還要堅持嗎?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很多朋友都問過我如何面對工作壓力。其實作為一個職場年輕人,我也在默默地摸索中。在工作場合、以及和前輩的交流中,我也學習到一些面對工作壓力如何解決如何應對的方法和思路。今天就說說,我閨蜜琴琴的職業設計師。
  • 不搞CP,國產職場劇就有救了嗎?
    這邊「憨憨」孫弈秋還沒搞清楚狀況。另一頭,林宇明(張子賢飾)在得知HR安排了個廢柴萌新之後,懵了。他趕緊把孫弈秋喊去單獨問話。不搞CP,專注搞事業。光憑這點,《平凡的榮耀》已經足以讓人心生好感。只是沒想到,好感度來得快,崩得更快。
  • 地道美語口語:我搞不清楚.
    地道美語口語:我搞不清楚.   1. My brain doesn't work.我搞不清楚.   這句話是小笨霖大力推薦的口語之一. 它非常地實用, 而且也非常地好用. 像我常常講話講到一半舌頭打結, 或是講到不知所云, 我都喜歡說 My brain doesn't work.
  • 「中午12點」是「am」還是「pm」,這麼多年還搞不清楚就太尷尬了!
    可是中午12點到底是「am」還是「pm」呢?腦子是不是突然卡殼了?那就來一起搞個清楚吧~Malvestida Magazine@malvestida/unsplash「中午12點」如何表達 ?非要分清楚中午是哪個的話,12:00 am就是晚上你經常熬夜的那個凌晨十二點,那12:00pm自然就是中午午休時候的十二點啦~不過,要說午夜十二點的話,12:00 midnight的用法也比較模稜兩可,因為它無法區分是某一天開始的午夜,還是結束的午夜。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大家可以直接用00:00(zero o'clock)來表示某一天開始的午夜。
  • 「dirty work」不是「髒的工作」,容易會錯意的英文又來啦!
    如果在日常中會錯意,最多是被好友取笑,當作是鬧了個笑話;但若是在職場中會錯意,結果就大有不同了,如果你還是個小白,那麼更要避免發生這種狀況。因此,小愛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在職場上超容易會錯意的五句話,趕快拿出小本本記好啦!1. carry the ball聽到「carry the ball」的第一反應,你是否以為是領導或同事讓你帶一個球?
  • 工作壓力大想辭職,5個方法排解工作壓力,讓你元氣滿滿
    在職場中,我們在很多時候都有辭職的想法,特別是遇到比較大的工作壓力時,更是恨不得馬上就拍屁股走人。其實過來人都懂得,工作壓力大時辭職也不是辦法,到下一家單位,你可能還是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工作壓力大時,可以用以下5個方法排解工作壓力,讓你瞬間打消辭職的念頭,恢復工作的激情。1.與上級或同事進行深入溝通,請教解決難題的方法。
  • 基督徒如何聰明工作、蒙福人生?先搞清楚什麼是人生大事,作一個真正聰明的人
    所以在一場青職聚會上,柯弟兄舉這個例子告訴青職們,先搞清楚什麼是人生大事,作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以下是柯弟兄的分享。請問弟兄姊妹,當你看到這個主題時,覺得哪個是主,哪個是從?你看看,職業工作是為著召會生活,所以哪個是主,哪個是從?讀聖經的人都知道約翰福音到20章差不多都寫完了,多了21章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 職場生存法則:人生遍地是陷阱工作處處有無奈,教你如何藐視它
    職場中亦然,夢心老師經常聽身邊的朋友抱怨工作中的各種無奈,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工作壓力也是與日俱增,各種資源的搶奪,造就了各種無奈。即使是在再好的企業中上班,也要面對著各式各樣的無奈:完善管理制度會讓覺得不夠靈活,靈活的制度卻讓人感覺管理不到位,高薪水的工作你可能覺得領導不夠好,好的領導來了又怕工資低,這家公司不好跳槽吧,還是會迎來數不清的無奈....好坑哦,人生處處是無奈,心情好鬱悶。其實無奈是無法逃避的,所以我們只能選擇認真地去面對它。在夢心老師的感覺裡,無奈有的時候可以說也是一個好東西。
  • 職場壓力重重,我這樣經歷恩典
    平時你是怎樣處理自己工作壓力的呢?運動,放鬆,追追劇,逛街買東西,還是吃甜食?今天要與你分享的這篇文章就要來交流一下,作者是如何來緩解壓力的?根據媒體報導,美國專欄作家瑪希‧艾波赫(Marci Alboher),在2007年創造了「斜槓青年」這個概念。
  • 【媒體視角】職場媽媽該如何面對「壓力」?
    電影展現了馬伊琍和姚晨飾演的兩位母親截然不同的人生狀態,其中姚晨扮演的職場媽媽更是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看完電影,很多職場女性都從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不被理解只是職場媽媽面臨的各種壓力的一部分,社會的看法、自身價值的認可……各種壓力正在給她們帶來方方面面的心理問題。
  • 職場工作中,能讓你偷偷變強大的8條真相!
    不要只做自己份內的工作,否則你永遠只能拿份內的工資職場上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是本職,但如果你想要升職加薪,那有2種途徑。在跟領導談加薪的,很多人都搞混了這兩點,往往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識作為加薪的砝碼,所以總是事與願違。即使你的過往經驗再牛逼,你在工作上再怎麼努力、拼命,如果這些努力沒能給公司創造價值,那也依然是一文不值。畢竟職場是看結果的。
  • 職場人士怎樣取英文名,500個適合工作中的英文名任你選.
    最初是在文化氣氛濃厚的英國威爾斯大學讀圖形學碩士,然後到美國夏威夷大學讀博工作,期間(作為資深吃貨),週遊(吃)過歐洲諸國的景區。目前已經有5年英文起名經驗,有幾個淘寶店都是我的上家(工作繁忙不會推廣),客戶有的是外企員工、留學學子、國外華裔寶寶起名、國內國際學校學生起名等等。
  • 80後90後的壓力到底有多大?
    五、壓力和焦慮並存,除了家庭、工作、房子,還有一種無影無形但人人都會有的壓力:人生發展。尤其,看到很多同齡人都踏上了風口平步青雲,同學會上最出色那個被眾人簇擁,比自己入職晚的人都成了自己的領導,焦慮自動升級。 很多人會在夜裡被潛意識裡的焦慮喚醒:別人都那麼厲害了,自己也不小了,難道就要這樣庸庸碌碌一事無成過一生嗎?不要啊。可是,怎麼辦?
  • 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終於搞清楚了!
    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終於搞清楚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調味品其實不多,家庭用的基本上就是生抽、老抽、料酒、蠔油、雞精味精這幾種,那麼隨著調味品種類不斷的發展,到今天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各種琳琅滿目的調味品。
  • 孫藝荷為了工作而拼命努力的樣子,其實就是職場中的你我他
    想一想,要是我們自己遇到這麼難搞的客戶會怎麼樣?要是我這火爆脾氣,估計要撂挑子走人了,不過,這只是氣話,要知道,職場中當然不能這麼任性,不然,永遠也找不到工作。遇到這麼一個難搞的嘉賓,孫藝荷真的有點想打退堂鼓了,在向金總匯報工作時,卻又讓其更加騎虎難下,孫總接下來話更是給她施加了不少壓力,這是鼓勵加硬鋼,妥妥地逼下屬「上梁山啊!」
  • 去TM的職場PUA
    弄清楚一件事情:在工作中我們和領導的關係很簡單--勞務關係。公司出工資,我們出一個和工資對等的能力,如果領導對個人的能力不認可,那麼唯一的解決的方式是:解除勞務關係。比如擴大自己的交際圈,遠離有領導的圈子,多看看相關的書籍,或者諮詢專業的人士等,搞清楚這個人到底是真心為你好
  • 《平凡的榮耀》熱播,職場生活背後,是無數堆積的壓力
    然而,職場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孫弈秋,劇中展現了不同人物所面對的壓力,引發了觀眾的廣泛共鳴,但現實中,有人能逆風翻盤,有人卻深深受其所困。如何應對職場壓力假設我們上班一天花 8 小時,一周工作 5 天,工作 30 年,這一輩子在職場就要花掉約 60000 多小時,職場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壓力在所難免,如何緩解職場壓力,成了當下一個重要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