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新華社福州11月9日電題:一個小漁村如何變成「網紅」打卡點?
這是福建霞浦縣三沙鎮東壁村一家民宿(10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秦宏 攝
作為國內外知名灘涂攝影勝地,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三沙鎮東壁村的灘涂海景隨季節和漁民作業隨時變幻,美不勝收。這像極了近年來東壁村的發展,每天都有美美的改變。「鏡頭」帶來人氣和發展機遇,小漁村變身「網紅」打卡點,搭上鄉村振興「快車」。
水平落差近10米的海岸邊上,多棟樓房正在裝修,有的房前還修上了小型遊泳池,民宿產業在這個200多戶人家的漁村中快速崛起。「『十一』期間,10間客房淨賺4萬元。」東壁村漁家樂民宿老闆娘許益芳說,節假日村裡經常一房難求,越來越多村民加入民宿隊伍。
小漁村緣何一片繁忙?東壁村依山傍海,村落在山坡上層疊錯落,低處與海灣相接,有上千畝種植紫菜的淺海灘涂。獨具特色的美景,讓東壁村從10多年前開始,逐漸成為國內灘涂攝影的「網紅」打卡點。
「每年國內外來到這裡的專業攝影人士就有40多萬人。」霞浦攝影家協會會長鄭德雄說。近年來,當地政府也開始有意識地搭建平臺、提供服務,強化灘涂攝影影響力;同時引導支持東壁村完善基礎設施,以「攝影+民宿」產業帶動三產融合發展。
彎月形村子中間,剛投用的東壁村鄉村振興服務中心,搞了不少新名堂。主樓一層擺滿了新引進的食品公司的產品,如魚、貝和紫菜等;二層入駐了電商公司並設置了電商直播間;三層設置了回鄉青年文創工作室。
「這裡還可以辦理小額貸款、開展攝導漁模培訓和中介服務等,主樓後面還建了一個大型停車場。」東壁村村支書許長寶說,這是針對產業發展和群眾新需求完善的基礎設施。
遊客在福建霞浦縣三沙鎮東壁村一民宿陽臺上拍照(10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秦宏 攝
記者了解到,除傳統海洋捕撈、灘涂養殖,東壁村已發展起民宿、農特產加工、漁業文化體驗等產業,上百名村民成為攝導、漁模。去年,全村900多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近2萬元;村集體收入通過固定資產租賃從零增加到12萬元。
東壁村村民說,近兩年村莊環境和村民文明習慣也有很大改變。「原來村裡、碼頭上隨處可見丟棄的小魚小蝦,氣味難聞。」許益芳說,2015年推進環境整治後,選擇住在村裡的遊客越來越多。村民看到整潔的民宿能掙到更多錢,都更講衛生了。
在福建霞浦縣三沙鎮東壁村,村民將住房裝修打造成民宿(10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秦宏 攝
鄭德雄告訴記者,旅遊業隨攝影興起,也使東壁村傳統漁業文化和生態得到更好的傳承保護,吸引越來越多遊客體驗參觀。去年村中個別民宿遊客接待量達到3.5萬人次。
目前在霞浦縣政府支持下,三沙鎮做出整合東壁村附近鄉村旅遊資源,以攝影旅遊為主、商業配套為輔,以文創為內涵、民宿為載體,打造光影小鎮的規劃。
「未來以東壁村為中心的周邊鄉村,產業發展還有很大空間。」三沙鎮黨委統戰委員王佳偉說,不少村莊正在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立村莊股份經濟合作社,開展「招商」及與旅行社合作,盤活土地等資源發展產業。(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記者秦宏)
福建
霞浦縣三沙鎮東壁村鄉村振興服務中心的農產品電商直播室(10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秦宏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