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為什麼不容易快樂?莊子臨終前說了一句話,道破天道奧妙

2020-12-24 殺不死與雲雀

為什麼現代人不容易快樂呢?

有人說,現代人的壓力大,自然快樂不起來。但是在古代政治動蕩、戰亂不斷,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人們卻總能保持樂觀的心態,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讀懂莊子臨死前說的話,你就能明白了:

莊子自己在臨死前,心情非常平靜,而弟子們則計劃厚葬老師,莊子說:「我用天地做棺槨,用日月做雙璧,星辰做珠璣,萬物做殉葬,有什麼比這個更好呢?」

弟子怕莊子死後,屍身被鳥獸破壞,莊子卻說: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意思是露在地上被烏鴉和老鷹吃,埋在土地裡被螻蟻吃,從烏鴉和老鷹嘴裡奪下來給螻蟻吃,為啥這麼偏心呢?

就是莊子臨終前的這句話,道破了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奧秘。也道出了現代人為什麼不快樂的原因。

盡人事,聽天命

莊子說:「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內心修養很高的人,不管什麼境遇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心境;如果事情無法挽回,他們總能安於天命,這是德性修養的極點。

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無憂。凡事不強求,盡人事,聽天命。

盡人事,是有多大能力使多大能力,能盡多大力就盡多大力,能做怎樣的努力就去做怎樣的努力。

也許你現在的狀態並不如意,疲憊、迷茫經常毫無頭緒的襲來,但是千萬不要因此就懷疑自己,甚至自暴自棄。

人力有時盡,有時候,人生總會遭遇難以掌控、無可奈何的事情。

這時候,不要求全責備。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就應該坦然接受,就是聽天命。

聽天命,是接納,是接受,是坦然面對,是用胸懷接納不能改變的事情。

奮鬥了,不一定有成功掌聲,要麼跌倒了再爬起,要麼改變方向,重起爐灶,犯不著為這一次失敗跟自己過不去,跟社會過不去,跟生命過不去。

一個人,既能盡人事,又能聽天命,才是能進能退,遇險過險,遇坡爬坡,把失敗也變成人生的一種風景。

不跟人比,做自己

有一個成語「呼牛呼馬」,來源於莊子講的一個故事:

有一個自認為博學的人,名叫士成綺。他經常聽別人讚嘆老子具有超然高尚的智慧,於是登門拜訪老子。

他看到老子的家如同老鼠洞一般雜亂不堪,生氣地說道:「聽人說你是擁有大智慧的聖人,我走了幾百裡路來見你,沒想到你像老鼠一樣!」

老子聽了像木雞一樣,毫無反應。士成綺罵完了轉身就走。

第二天,士成綺覺得自己錯了,又來跟老子道歉。

老子平靜地說道:「什麼聖人不聖人,這種名號,我早就像破鞋子一樣把它扔掉了。我如果有獲得大道的實質,你罵我是牛、是馬、是老鼠,又有什麼關係?我還是我。」

你說什麼,是你說什麼,並不能影響我,也不能改變我。

如果你選擇活在別人的眼裡,就註定要死在別人的嘴裡。

莊子說:「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全世界認為我做得好,我也不更加勤勉;全世界說我做得不好,我也不沮喪。誰都有長處,也都有短板,如此方構成芸芸眾生。世界之所以有趣,恰恰是因為生活各異。

專注自身,才能在這樣一個複雜的膨脹的世界裡,找到專屬於自己的光環和美好。

對未來,不擔憂

恐懼最大的來源,是對於未來的認識不明,是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

《列子》中記載了一個「杞人憂天」的故事:杞國有個人,每天都在擔心天會不會塌下來,甚至為此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周圍的人知道後,都勸他說:「天不會塌下來的,就算天真的塌下來,你也沒有辦法啊。「

我們每個人都覺得故事中的杞子十分可笑,殊不知,日常生活中的我們也如杞子這般。

很多人都會為還未發生的事情感到煩惱,並為此付出大量時間。所以有人說,「一生中煩惱太多,但大部分擔憂的事情卻從來沒有發生過」。

莊子曾面對悠悠天地感慨:「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世上的許多煩惱其實都是自己尋找得來的,我們讓自己常常陷入麻煩的漩渦中,只因為對於未來的無謂擔憂。

其實,與其擔憂未來的事情,不如想好現在能做到的事情。

人生旅途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遇到了,就去解決。

一切事情,都有它的答案,只是時間還沒到,你才不知如何解答。

不管結果如何,經歷過,無愧於心,就好。

莊子妻子死了的時候,他思想境界更高了,據說他妻子剛死他也是很傷心的,然後很快他從他妻子的死中明白了死生都是自然的事情。

福永光司說:「莊子的超越是君臨絕對自由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帝王,其實就是有著不為任何事物束縛的自由生活之人。」

也如《莊子內篇》書中所言「他周密且冷靜地凝視世間之人,精確且切實地觀察世俗社會。最終,在這凝視與觀察背後,他捕捉到的是一個個被緊緊束縛、動彈不得的生命,是人們不堪的現實。」

這就是為什麼莊子他可以忍受物質的清貧、生活的潦倒,對世事無欲無求,唯獨在思想爭論上不肯讓步,因為那是他唯一能追求的精神自由之烏託邦啊,容不得半點褻瀆與侵犯。

所以,不快樂的人,讀讀莊子吧!

千年之前,莊子憑一己之力,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並且依靠其強大的生長力、植入性和擴展性,不依賴權貴、歷史、學生、組織體系、社團,在沒有強大的網際網路媒介的古代社會,能夠傳播開來,延續下來,並對世世代代的國人產生影響,足以見得其中的智慧有多深了。

讀莊子,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幫助你認識自己的價值和定位,生活中可以將壞心態變為好心態,進而你會發現世界好的一面。

不但可以提升自己待人處事的智慧,還能發現自己的人生格局會更上一層樓。

因此,我們的閒暇時間碎片化的時間完全讀一讀《莊子》。

很多人想讀莊子卻因為文章內容是文言文覺得特別枯燥,意思都理解不通。

因此,我特意為大家找到了這本全譯全注的圖解版本的《莊子》,它有原文的翻譯也有白話,還有注釋,另外,為了能更加方便快捷地掌握書裡面的精髓,還精心設計了許多的插畫。

它收集了莊子學派著述總集以及道家的重要典籍與一體,裡面的每一個小故事,都具有很深的啟發性。

為了能保存得更長久,精心的用鎖線硬殼來裝幀的,不容易掉頁。

一本僅需要39元,不管是買給自己還是孩子,只要靜下心來看完,相信都會對你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莊子臨終的一席話:道破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奧秘,但很少有人知道
    弟子怕莊子死後,屍身被鳥獸破壞,莊子卻說:「在地上會被鳥雀、老鷹吃掉,在地下會被螻蟻吃掉,從鳥雀、老鷹那搶過來給螻蟻吃,為什麼這麼偏心呢?」「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就是莊子臨終前的這句話,道破了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奧秘。
  • 莊子臨終前的一句話,道破天道、地道和人道
    莊子自己在臨死前,心情非常平靜,而弟子們則計劃厚葬老師,莊子說:「我用天地做棺槨,用日月做雙璧,星辰做珠璣,萬物做殉葬,有什麼比這個更好呢?」「在地上會被鳥雀、老鷹吃掉,在地下會被螻蟻吃掉,從鳥雀、老鷹那搶過來給螻蟻吃,為什麼這麼偏心呢?」「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就是莊子臨終前的這句話,道破了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奧秘。莊子說:「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 莊子臨死對弟子說了一句話,參悟天道的奧秘,道出人生最高境界
    一個人不把自己看的太重,就沒有人能讓他憤怒,讓自己生氣,別把自己太當回事,才能坦然處世,平靜自省。當你對未來覺得迷茫時,老子又會說: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莊子的一生都在詮釋著人生的豁達觀點和積極態度,深刻的揭露了「天道」的秘密。
  • 第10章莊子天道和人道以及人與天為一思想觀點
    莊子在多篇文章中,提出天道、人道以及人「與天為一」的思想觀點一,何為天道、人道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莊子在《在宥》中回答了這個問題。何為天道?人道?莊子說「何為道?有天道,有人道。莊子說:」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和人道是君與臣的關係,所以,人道應尊重天道,服從天道,順應天道;人道不要逆天道而行;否則,有可能發生莊子說:「順天者生,逆天者亡」的自然現象。逆天者亡這句話,符合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的論斷。
  • 《莊子》中七個成語,道破人生七大智慧
    二、不系之舟「不系之舟」最早出自《莊子》,字面意思就是沒有繩繫著的船,引申義也由此而來,比喻四處漂泊,也指自由自在、不被束縛的生活。莊子最早表達的意思是,有能力、會思考的人都在勞動或者煩憂,而心中無事的人卻能夠自由自在。
  • 《莊子》三條魚的故事,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你是哪一條?
    這是莊子在《逍遙遊》裡寫的第一條魚,北冥一條叫做「鯤」的魚。原文是,「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想必大家都背誦過這篇文章,說它會飛去南冥。可是莊子卻說它不自由,認為一旦沒有風,面臨的結局就只是從高空墜落。有一句話說,「君子使物,不為物使。」就是說人一旦被物質所牽絆了,就會失去最真實的自己。那「北冥」是什麼?
  • 莊子:「我一直是那個守墓的人,這個世界是我看的墳。」
    孤獨容易讓人感到恐慌,感到彷徨。每個人都經歷不同的生命歷程,都需要面對自我內心的困頓,直面人生思考。和別人在一起,我們總處於社會狀態;只有在孤獨中,我們才接近自然狀態。曾經有一個問答。問現在人們在什麼時候是最清醒的,很多人都會深有感觸地回答:「在深夜的時候,人最清醒。」為什麼很多人常在深夜裡失眠?
  • 朝三暮四——畫說莊子(4)
    ——《莊子. 內篇. 齊物論》畫說故事:有個喜歡養猴子的人,每天都用橡子餵猴子,有一天,他對猴子說:以後每天早上給三顆,晚上給四顆,猴子很不高興;養猴子的人想了一下說:那早上給四顆,晚上給三顆。猴子聽了竟轉怒為喜,非常高興。
  • 一個女人為什麼會越過越苦?越過越窮?《莊子》一句話就說明白了!
    莊子裡面有趣的寓言故事、故事背後的人生大義,讓她的心態漸入佳境——《莊子·齊物論》有一個故事:有一個養猴人拿慄子餵猴,說:「早上三升,晚上四升。」猴子聽了都很生氣。他就改口說,「那麼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猴子聽了卻很高興。
  • 曹操為啥打不了天下?楊修臨終前說句話,也就司馬懿聽懂了
    當曹操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估計已經氣炸了,自己好不容易編出來的一個理由和藉口,竟然被楊修三言兩語之間就給拆解了。那問題的關鍵好像又來了,為什麼曹操會說出這樣的一句話來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曹操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刺殺過董卓,而刺殺董卓的時候,就是趁著董卓不注意,睡覺的時候刺殺他的。儘管那一次刺殺失敗了,但是這件事情同樣印在了曹操的心目當中,既然曹操可以刺殺其他人,那麼為什麼其他人不可以刺殺曹操呢?曹操這樣想的時候,就開始做多方面準備了。
  • 莊子辯論的秘密武器:八德核心是無招勝有招,惠子公孫龍甘拜下風
    莊子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天才辯手,終其一生,辯論沒輸過。為什麼這麼厲害?今天與大家學《莊子》,「以經解經」,以他自己的話,分析莊子辯論的秘訣。莊子認為,道沒有界限,也就是無始無終。封,界限。言,人類的言論。一切文字記載的言論,都不可能永存,終有一日會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裡。傳說有上古文明的存在,人類也確實發現了很多所謂的史前文明的印記。然而他們的文明,即使再發達、再先進,用古人一句話「而今安在哉」?現在又在哪裡呢?一切終究會逝去,天道有常,人道卻沒有。
  • 真敢說!趙薇一句話道破娛樂圈真相:現在所有女演員都很難出頭
    真敢說!趙薇一句話道破娛樂圈真相:現在所有女演員都很難出頭近日《演員請就位》播出,一播出就引起了大眾的熱議,演員的演技成為了導演、演員和觀眾們討論的熱烈話題,來到這個節目的演員們都是十分勇敢的其實目前各行各業女性都要比男性更難出頭一些,確實男性在職場更容易如魚得水,而娛樂圈算是對男女演員已經比較公平了,為什麼會造成現在的狀況呢?
  • 人臨終前的狀況為什麼會各各不同?
    人臨終前的狀況為什麼會各各不同?雖然每個人都免不了生和死,但恐怕只有在和最好的朋友聊天的時候,我們才會深談「死」這個話題。「我不怕死,我只擔心臨時前會很痛苦。」有一位朋友曾這樣對我說。我對他說:「並不是每個人臨時前都很痛苦。
  • 為什麼說洩露天機會遭天譴?
    倒是天機一詞,在《莊子·大宗師第六·古之真人》中有出現:「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其全段為「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耆,古時通嗜,愛好的意思。耆欲,就是嗜好欲望,如果太強的話,其天機淺,這裡的天機,就是指自然稟賦,或者說是人之天性。
  • 他用一生做了一件事,臨終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原創|優質|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前幾天陪妹妹去給孩子打防疫針,去之前我們做了很多心理建設,以及應對措施。因為兩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會反抗,他不會乖乖地配合你打針。去了之後才發現,這一次不是扎在身上,而是滴到嘴裡,我們倆都不由得鬆了一口氣。後來問了醫生,現在的液體食用疫苗就是我們小時候吃的「糖丸」。
  • 莊子:當明白了無常,你就不會張揚
    莊子失去平生最好的朋友和最大的學術對手,悲從中來,在寫《天下》篇的時候,傷心往事,長想惠施,不知不覺為他寫了五百餘言,作為最好的紀念。弟子們想厚葬老師,莊子倒覺得難過了。弟子們在這關鍵時刻並沒有勘破生死關。於是他說:"我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為珍珠,天地用萬物來為我送行,我的葬物還不齊備嗎?"
  • 愛米姐~她讀莊子,從死神手上贖回自己:《正是時候讀莊子》
    愛米姐說本周我們要分享一本書,這書作者的演講場場爆滿,她要分享一個奇特的經驗。她說,《莊子》不僅是現代人強化心靈的法則,更讓我從癌三救回自己。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莊子》,但能看得透徹真不容易。醫生驚嘆再三說:「妳的病真的不是我的手醫好的,是奇蹟!」莊子是一種減法的思慮。學習不要思考,也是一種思考!無知之知,把多餘的思慮拿掉,心會變成回到平靜,「虛室」,就像空蕩蕩的房間一樣。猶如得道者的最高境界。為什麼要像空房間?什麼都不想的好處?
  • 為什麼老年人臨終前會流眼淚?是放心不下家人,還是看到了什麼?
    人在臨終前往往會都有一些徵兆,除了男腫腳,女腫臉,還有迴光返照、胡言亂語、止不住流淚等。親人離世本就是一個令人痛心的場景,看到老人躺在床上,眼角不停的流出淚水,會更令人難以承受,悲傷的心情無以復加。那麼,為什麼老年人臨終前會流眼淚?是看到了什麼嗎?為什麼老年人臨終前會流眼淚?
  • 莊子的5句至理名言,讀懂一生受益,提高大格局,第五條當頭棒喝
    莊子是一個快樂的人,《莊子》也是一本「快樂秘籍」。莊子「眼極冷而心極熱」,他冷眼旁觀,卻心懷大愛;他看破世情,卻心憂天下。《莊子》是一本「智慧之書」,猶如一道光,洞穿人生的虛無和煩惱的無謂。如何放下煩惱,尋找本真,尋找快樂的坦途,需要讀一讀這本書。當下的我們,身陷物慾洪流,在「名韁利鎖」之下要努力掙扎出個「人形」。
  • 臨終前的一句話,洩露了真相!
    臨終前的一句話,洩露了真相!眾所周知孫中山是近代著名的革命家,能和他並肩的女人自然也並不是普通人。但是在孫中山的眾多女人中,他最牽掛的是誰呢?他臨終前的一句話告訴我們答案。福建同安縣有一位郎中在19世紀到香港謀生,他家生了一個女孩名為陳粹芬。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死了,所以她一直也沒有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