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ky是我多年的好友。性格直爽乾脆,但脾氣也是出了名的火爆,一點就著。十次打車八次都會跟司機吵架,可謂一言不合就撕逼。在我們做同事的兩年間,她大概和老闆吵過89次架,56次摔門而出,37次提出辭職吧。(我們之所以能做這麼多年的朋友,大概只是因為我人實在太好的緣故。。。)
性格的暴躁尤其體現在孩子出生後。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我幾乎天天能接到她的電話,一通吐槽。跟老公意見不合,跟婆婆意見不合,跟自己親媽意見都不合,仿佛全世界都在針對她。幾乎每天都會被夾在兩個「媽媽之間」,矛盾重重。有很多次甚至想離家出走,請求身邊朋友的收容。
如今孩子四歲了。你能想像這樣一個人,現在可以面對家長的責備一言不發嗎?你能想像這樣一個人,現在面對無理取鬧的奇葩顧客時可以耐心的發幾百字的微信解釋嗎?你能想像這樣一個人現在形容自己的詞兒是「心如止水」嗎?
我能。
因為,她終於學會怎麼去做一個媽媽。
Q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工作吧。
我是傳媒公司的項目負責人。另外還有一家自己的服裝店。
傳媒公司的工作時間相對靈活,與客戶溝通、洽談,了解項目、進行市調等……文案、策劃的寫作大部分在晚上,孩子休息以後。對我來說,只有孩子在睡覺以後,時間才是我自己的。
服裝店開業是從下午17:00以後,接完孩子放學才開始的。所以也被顧客們戲稱為「夜店」。
Q 已經有工作了,為什麼還要去開一家服裝店呢,邊工作邊帶孩子本身不就很辛苦了嗎?
其實開服裝店是我想要從職場到家庭的一個過渡。我需要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但是又不想做完全的全職媽媽,怕與社會脫節,也無法做一個跟別人伸手要錢的柔弱女性。
開店的話,時間相對就會比較自由,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不過,其實我原先對做生意一竅不通,本來的夢想是開一家花店。我以為開店很簡單,在不假思索的接下這家服裝店以後才去考慮該如何運營,這時候發現困難重重。再結合周邊的環境和消費人群,也無法轉型成花店。所以,一開始開這家服裝店,其實是硬著頭皮的。
很多人都曾說過我,堂堂一個項目負責人,怎麼去做起了下崗女工做的事。一開始我也迷茫過,但經過一年多的磨鍊,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很為自己驕傲,因為這一年多時間我收穫非常大。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磨鍊了我的暴脾氣。我以前多暴躁的人啊,但面對形形色色的顧客,不得不調整心態,服務好每一位客人。我現在和許多客人都成為了朋友,從他們的經歷裡,我也能學習到許多。
其次,它讓我學習到了,在公司光環以外,自己真正能夠獨當一面的能力。以前上班的時候吧,別人對你的尊敬也好,和顏悅色也好,其實都是因為背後有著公司給予的光環,當脫離開了公司,其實自己什麼也不是。但在開店的過程中,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一手操辦,成長的非常快。
最後,讓我學會了堅持,感受到了堅持的力量。我這一年認識了許多朋友,看了形形色色的故事,也看到了許多因為堅持而成功的案例,給了我很多鼓勵。
Q 據我所知你媽和你婆婆都挺喜歡孩子,也都樂意幫你帶孩子,那在這過程中,你們有過什麼樣的分歧?
按理來說,家裡有人幫忙帶孩子,是一件值得歡呼雀躍的事情,但是我卻很痛苦,因為我有兩個難搞的媽!
先說我媽吧,我媽其實很辛苦。在孩子兩歲前,我媽幾乎是24小時的陪護,而我和我老公則全心撲在事業上。我家在蘭州,我媽就帶著孩子在西安住一陣子,回蘭州住一陣子。問題就出在隔代親的教育上吧,我媽不捨得讓孩子受一丁點委屈。我在教訓孩子的時候,往往孩子還沒怎麼樣呢,我媽先哭起來。。。讓我很是無奈。
而且漸漸我發現,可能是爸爸媽媽總不在身邊的緣故,孩子有一些不自信。有一次帶她去一個培訓班報名,培訓班需要面試,她獨自一人面對幾個老師,居然一下子就哭了,更讓我崩潰的是,孩子在教室裡面哭,我媽在教室外面哭。。。所以我當時就決定,這個培訓班一定要報,要給孩子更多鍛鍊的機會。也決定了一定要親自帶孩子。姥姥也許會把她的生活起居照顧的很好,但孩子的教育和性格的養成,還是需要我們親力親為。
再說我的婆婆,有些一言難盡啊。(丁爸:我答應你,不把吐槽婆婆的話全說出來,哈哈)我媽回蘭州的一段時間,我因為晚上五點要去開店,可能來不及接孩子放學,就讓婆婆幫忙照顧過一段時間,每天下午來幫我接孩子放學。婆婆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對於別人的意見往往不會採納,在日常生活中我倆的摩擦其實就不少,更別說再加一個孩子。孩子之前沒啥大病,但是小病不斷,每次孩子生病,就會接到婆婆的微信轟炸,上千字論文寫給你看。那也是我的孩子,我不心疼誰心疼?那段時間真的身心俱疲。
針對帶孩子方面的分歧,以前我會試圖用自己的理論知識打敗她們,但每次都是以我的慘敗告終,雙方都十分生氣,我每天都在給周圍朋友吐槽,也吐槽不完。
好在我最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式:你說你的,我做我的。
不跟她們正面衝突,她們說完就完,也就沒什麼了。畢竟,媽媽也好,婆婆也好,她們的初衷都是源於愛孩子,她們的本意都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想通了這些,其實也會心懷感恩。
Q 你一個人帶孩子的時候,怎麼和工作協調開呢?
公司項目的事情,與客戶溝通洽談、市調等,都是在白天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以後進行的。而寫文案,做策劃呢,則是在晚上孩子睡著之後了。
下午5點多,孩子幼兒園放學,我去接她,然後把她帶到店裡。其實我覺得,這是最委屈孩子的時候,我特別不想把孩子下了幼兒園以後帶去服裝店。總覺得孩子在幼兒園被禁錮了一天,又要繼續去店裡被禁錮著。我在忙的時候,顧不上她,她會跑去鄰居的店裡玩,或者在店前面的街道上玩。我每天都特別操心,一會就要出去看一下,她還在不在。同時也不想讓孩子看著自己在做生意,跟客人討價還價的場景。
晚上等我關門,回到家,就已經是十點多的事了。孩子有時候會累的在車上就睡著,有時候又會很亢奮,回到家也久久無法入睡。
沒辦法啊,堅持了一段時間,只能再請我媽過來幫忙帶。無法再固執己見的想要自己一個人了,跟其他的比起來,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Q 好像一直沒有提到孩子爸爸?
孩子爸爸工作非常忙,經常出差。不出差的日子也經常會加班到很晚,回到家也是非常疲憊。基本照顧不到孩子。有一陣時間我甚至覺得,是不是孩子在他眼裡只是一個玩具,不用照顧,不用關心,放在那裡,跟她玩就可以,她自然會在我和我家人的照顧下長大。我們也因此產生過許多次嚴重的爭執。
其實和老公的關係僵化就出現在孩子出生以後,瑣事矛盾增多,其他家庭成員加入,關係處理不到位,造成我們兩人之間漸生隔閡。
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做父母的也在成長。我告訴自己,他是個男人,比較粗糙,他想不到的事情,我應該儘量的去督促。只要他不出差,我就會讓他儘可能的參與孩子成長的過程,比如開家長會,帶孩子出去玩等。
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以我為主導,他更多的扮演一個慈父的角色,陪孩子玩,帶孩子吃好吃的。儘管我們兩人之間矛盾重重,但是在我教育孩子的時候,他基本上也會支持我的觀點,不在孩子面前指出我的錯誤或不足。這是我覺得他唯一拎的清的地方。
我一直認為,夫妻之間的關係,應該是背靠背戰鬥的一個狀態。為了維護我們這個小家,應該共同去面對發生的一切。所幸,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Q 最後給所有媽媽們說一句話吧。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經歷著「喪偶式」育兒,那就認卯吧!反正當了媽以後也是一天比一天慫,遲早會被磨平稜角。
怪只能怪自己當初「瞎了眼」。
「認卯吧」三個字,不是對生活的妥協,而是真正的一種付出。為了家庭,為了孩子,媽媽們可以摒棄所有的「不服氣」,脾氣再火爆又如何,受再多氣又如何?最後還不是只能低頭說句「認卯吧」。
那個曾經十次打車八次吵架的人,如今在開車帶著孩子出門的時候,連喇叭也不敢大聲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