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炒菜燒飯與眾不同,最普通但百吃不厭,不管吃下了多少山珍海味,媽媽永遠都是餐桌上最美的主角。
一到過年咱媽都會忙碌起來,記憶最深的還是炸丸子麻葉,這個時候咱都會圍在鍋臺前,等著剛出鍋的丸子,嚼起來嘎嘣脆,噴香,噴香的,比現在市場上買的要好吃的沒影,過年期間丸子、小酥肉、焦葉子也成了咱們最稀罕吃的小零食。
土豆絲,每個媽媽必備菜,毋庸多說,大夥都喜歡...
紅薯稀飯,紅薯稀飯相信各家各戶都吃過,其實紅薯是個好東西,清理腸道還抗癌,咱襄縣人煮紅玉飯有的喜歡抓點小米大米啥的一起煮
槐花炒雞蛋,每到槐花飄香的季節,就去鉤槐花,把一串串的花從樹上面散落下來。那些白白的花兒採摘回去,被巧手的媽媽仔細地清洗過,與雞蛋仔一起翻炒
芝麻葉麵條,襄縣人的最愛,每年秋天,就會有人蹲在早市上,鋪個小攤,用手團芝麻葉。這一坨坨被炸黑了的葉子做出的麵條,是記憶中永恆的經典。
不知道襄縣朋友認出這個菜了沒?樣雖不咋滴,味道強滴很,豬肉、白菜、木耳、粉條、胡蘿蔔多些樣子一起燴...地鍋大雜燴.
香椿豆腐,襄縣媽媽都會做,但是不知道一個細節,就是香椿豆腐用生豆油比香油拌著還香...
黃豆芽粉條五花肉,這個菜只想說太太太好吃了,特別是用地鍋熬出來的,拿著兩個饃,盛一碗菜,肉有肥有瘦,菜稀的用饃沾著吃...俺滴口水出來啦....最家常的菜!
夏天的時候,襄縣嫩豆角哪都是,有院子的在自家院子裡就能種幾顆,啥時候吃啥時候掐幾根,開水一戳,涼水一拔,拍個蒜瓣,放點鹽味精,麻醬挖一勺...美類很...
醋熗綠豆芽,原理,綠豆芽,青辣椒絲,糖醋鹽味精就這麼簡單...
羊肉湯,襄縣媽媽閉上眼睛都會做,有的喜歡帶骨頭一起煮,有的純肉煮的、有的喜歡禁羊肉滑肌、有的喜歡摻白菜粉條一起燴的···
炸菜角,每次炸菜角,媽媽們還會炸糖角,一鹹一甜,想吃那個吃那個~
菜饃,襄縣媽媽最拿手的也是最省事,一般不會炒菜,就著老乾 媽,別提了····
包子上高中的時候周末回家,一頓能列5個,比街上的不知好吃多少倍!大肉的、韭菜雞蛋的、紅薯紅豆包·····
襄縣的媽媽們都是居家過日子的一把好手,隨著啥季節臨近,就會醃製各種小菜小醬豆啥的,下面這幾樣都是咱平頂山家裡常吃的各種小菜...
小菜1~醬豆,做起來有點複雜,但和香油一調,jiu個饃最強啦..小菜3~酸白菜。用鹽、醋醃製,一醃就是一大缸,可以吃到春節之後的。
小菜3~芥菜絲。在眾多襄縣媽媽的菜譜中,這芥菜常常也是一道拿手菜,保底菜,壓軸菜。
小菜3~糖蒜瓣。小時候家裡的飯桌上總會有一小碟醃菜,或酸或甜或鹹,蔬菜經過了鹽的洗禮,好像被開發出了新的神奇的味道。
餃子,餃子已經不是節慶假日中的奢侈品,但它仍是過年時的主流,餃子是襄縣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襄縣媽媽們在春節前幾日就開始籌備餃子餡,根據自家口味,分別調製出多種多樣的餡料,但大多都以豬肉臘蘿蔔粉條等原料為主,有的包成月牙狀,有的圖省事包成貓耳朵狀的,這些餃子被襄縣勤勞的媽媽們,無論捏制出什麼樣形狀或餡料,我們已不在意它是什麼味道,吃的是媽媽包在餡中的那種滋味,那種情懷。
襄縣媽媽做的菜,做的這些味道,早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她們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為我們烹飪著熟悉的味道,那是襄縣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時間的味道——更是襄縣媽媽的味道...點擊」閱讀原文「可免費中華神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