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思念妻子寫下一首詞,全詞語言優美情景交融,讀來扣人心弦

2020-12-24 小話詩詞

要說到宋詞與宋代詞人,柳永是不得不說的一位,他的詞作很少用典雅的歌詞描繪酒筵歌席的盛景和筵席間那曼妙婀娜的舞姿,他的歌詞主要描寫歌女的日常生活,以及失意文人羈旅行役的生活題材。

所以說柳永的詞作並不被當時的士大夫階層接納,在士大夫階層中也不流行。因為士大夫階層流行的詞作,是歐陽炯在《花間集序》中說的:「則有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懺之玉指,拍案香檀。不無清絕之詞,用助嬌嬈之態。」

但從南宋文學家葉夢得記載的「凡有進水處,即能歌柳詞」就可以看出,柳永的歌詞雖然沒有得到上流社會的認可,但在普通市井中得到了廣泛的接納和認可。

柳永在世時,放蕩不羈,終生潦倒,他極力想融入到士大夫階層,可是多次科舉都以失利告終,直到51歲時才考中進士。他的仕途也是沉沉浮浮,做過幾任縣令和判官,66歲時在潤州以屯田員外郎的身份退休,最後只得到一個「奉聖旨填詞」的美譽。

柳永畫像

柳永長期不為世人所重,但他寫的一首首易於傳唱的歌詞,深受歌女們的賞識,以至到了南宋時,柳永的歌詞依然被歌女們傳唱著。在他的眾多詞作中,有幾篇境界高遠的名篇,不僅成為了詞史上的蜚聲之作,也被人們傳唱了千年。

柳永中年時期漫遊江南,寫過一些優秀的羈旅行之詞,有一首叫《歸朝歡》詞作,就是他眾多作品中的代表作,這首詞寫的是在冬季的某一個清晨,詞人因為要早行,所以勾起了他懷念故鄉的情思。

柳永,福建崇安人,他早年離開家鄉,來到京城汴梁求取功名,在京城一呆就是很多年。事實上自柳永離開家鄉後,一直過著飄零寓居的生活

《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北宋都城汴梁

也由於種種原因,他一生再也沒有踏上故鄉的土地。但他的思鄉之情是異常強烈的,他在京城流連於煙花巷陌,與許多歌女戀愛,但他懷念妻子的深情卻時時自然地流露。

《歸朝歡》這首詞正是柳永因為早行而懷念故鄉與妻子的作品,詞人那漂泊寓居的苦悶情緒真真切切的流露在詞作中。這是一首平易淺近,沒有華麗的辭藻修飾,卻又極為精整的刻意之作,體現了詞人高超的藝術表現能力,原詞如下:

別岸扁舟三兩隻。葭葦蕭蕭風淅淅。沙汀宿雁破煙飛,溪橋殘月和霜白。漸漸分曙色。路遙山遠多行役。往來人,只輪雙槳,儘是利名客。一望鄉關煙水隔。轉覺歸心生羽翼。愁雲恨雨兩牽縈,新春殘臘相催逼。歲華都瞬息。浪萍風梗誠何益。歸去來,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

柳永《歸朝歡》·詞意圖

因為詞人要早行,所以開篇四句便是他來到江邊的見聞和感受,這四句以密集的意象表現了冬日裡江邊的景象,所寫的景物都是詞人真切地感受到的

詞人以工筆細描的手法將冬日江邊的畫面呈現了出來,這是一幅冷寂荒寒的畫面,也為詞人在冬日裡不得不早行增添了一股悽清的氣氛。

遠處江岸停著三兩隻小船,細細的風吹著岸邊的蘆葦,發出細細的聲響;水中沙洲上昨夜棲落的大雁被沙沙作響的蘆葦聲音驚嚇,它們向遠處飛去,身影逐漸消失在籠罩著薄霧的江面上;天上一彎殘月將寒光灑在江邊的小橋上,小橋上的白霜顯得更白,殘月和晨霜上下輝映,發出冷暗的白光,這時天漸漸的亮了。

柳永擅長的就是即景生情,詞人以拿捏精準的景物描寫營造出了一個特定的抒情環境:江岸、蘆葦、沙洲、雁群,這些景物極為協調,互相補襯,組成江南水鄉的畫面。

「沙汀」就是江面上的沙洲,是候鳥大雁從寒冷的北方遷徙到南方過冬的留宿之處,它們被沙沙作響的蘆葦驚擾到了,劃破微明的夜色,向天邊飛去。

除過蘆葦的聲響驚擾到了雁群,當然還有在夜色中來到江邊即將乘船遠行的詞人的腳步聲。這看似不經意的一筆恰如其分地將詞中人引出來,這既是詞人在靜態景物描寫中加入的一筆動態描寫,又是以環境的渲染襯託出詞人凌寒早行的境況。

「溪橋」與「別岸」前後相對,將頭頂一輪殘月,迎著冬日裡的江面寒風,沿著江邊的小路前行的詞人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殘月」表明詞人很早就已上路,殘月與晨霜並見,點出詞人出行的時節是初冬下旬。風中搖曳的蘆葦,沙洲夜宿的雁群,這兩個意象在時間節令上與詞人出行的冬日時節吻合在了一起,共同營造了清冷的環境

三、四兩句韻律優美,對仗工整,因為詞人確切地把握住了寒冬早行的景物特點。晚唐詩人溫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描寫的也是冬日裡早行的情景。但柳永的這兩句讀來境界更為高遠,能讓人感受詞中那種幽曠的意境美,表現也更加更為深沉。

「漸漸分曙色」是說天色微明,既有時間的挪移,也有對詞人移形換步的設想,暗示拂曉前後的時間推移和詞人已經過一段行程。這是過渡性的一筆,將時間漸進的關係交代清楚,使詞意發展的脈絡清晰而貫通。

「路遙山遠多行役」為轉筆,由寫景轉寫詞人。由於曙色已分,東方發白,道路上人們漸漸多起來了。「只輪」「雙槳」,都是指江面上與道路上整裝待發的車船。

水陸往來儘是「利名客」,他們逐利求名,匆匆趕路。柳永失意無聊,輾轉浪跡江南,也同這一群趕路的人們一樣披星戴月,行進著自己的足跡。

在柳永許多羈旅行役之詞中經常出現關河津渡、城郭村落、農家漁人、車馬船舶、商旅往來等畫面,展示了較為廣闊的生活、風情背景,俑細膩的描寫再現了時代面貌,這是其他許多文人詞裡很難見到的。

因為柳永的詞作展示了較為廣闊的時代氣息和時代生活與風情背景,拓展了詞的表現範圍,所以在詞史上有開拓意義

從上片所寫的冬日早行和商販往來道途等情況,詞人以客觀的描述表現了旅途的舟車勞頓,以及令人感到厭倦的寓居生涯。

雖然冬日裡的晨景有濃鬱的詩意,但早起趕路的行人是沒有心情也沒有時間去領略的,所以詞作自然地轉入下片,抒發羈旅漂泊的哀傷和濃濃的思歸之情

過片的「一望鄉關煙水隔」,承上片的寫景轉入主觀抒情,詞人因為厭倦羈旅行役而思念起故鄉來。「一望」實即想望,故鄉關河相隔遙遠,煙水迷茫,根本無法望見。

既無法望見而又不能回去,受到思鄉愁緒的煎熬,反而產生一種急迫的渴望心理,恨不能插上雙翼像大雁一樣飛回故鄉。

對於這種迫切念頭的產生,詞人作了層層鋪敘,細緻地揭示了內心的活動,這也是此刻詞人的內心寫照。

時光的流逝,季節的更替,總是能勾起人們對於往事的回憶,總是能勾起人們對於親人故友的思念。西晉著名文學家潘嶽在《悼亡詩》中有名句:「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柳永飄零江湖,曠日持久,寓居困頓,他對匆匆流逝的光陰很是傷懷。所以他用「愁雲恨雨兩牽縈」比喻兒女離情,意思是說這樣的情愫像絲縷一樣牽縈兩地。

「新春殘臘相催逼」指季節更替、時間流逝,大意是說新春才過去不久,一年的時光又即將匆匆結束,殘冬臘月又如期而至。

詞人將時光的流逝與寓居飄零的歲月聯繫起來,為詞意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怨,一腔深沉的感慨

在文學作品中,浮萍和斷梗都是有寓意的,都有飄泊不定的含義,它們用來以喻羈旅生活像浮萍和斷梗一樣隨風而逝,隨水飄零。

多年的離別與飄零的生活,讓詞人深深地感到這種毫無結果的漫遊確是徒勞無益的,從現實艱難的境況來看還不如返回故鄉,那裡有親切的山水,有溫馨的家園,有朝思暮想的親人。

浮萍

於是埋藏在詞人在心底的夙願,那強烈的回歸故鄉的夙願,此時此刻再也抑制不住,詞人以「歸去來,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收束全詞,將這種夙願強烈地呼喊了出來。

柳永在離開故鄉的寓居歲月中,曾不止一次地表達過回歸故鄉的強烈夙願,而且柳永在離開故鄉時,已經成家。在《夢還京》一詞中,他寫道:「追悔當初,繡閣話別太容易。」在《夜半樂》一詞中,他寫道:「到此因念,繡閣輕拋,浪萍難駐。」

因為故鄉有他的親人,還有令他牽掛的妻子,那裡是他避風的港灣,可以讓他放下牽掛,讓他飄零寓居的歲月得到補償

柳永雕塑像

柳永對自己的羈旅人生有著清醒的認識,越來越意識到隨著他的飄零寓居,隨著時光流逝,隨著他的形格勢禁,他心中的夙願越來越遙遙無期,這反而讓他心中的夙願愈加的強烈起來。越是難以追求,才越加讓人夢寐以求

家鄉的「玉樓處,有個人相憶」,自然是設想妻子多年在家苦苦相憶了。柳永一生在思想、生活、情感、仕宦等方面都存在難以克服的矛盾,給他帶來很多煎熬都如實地反映在他一曲曲歌詞中,這一首歌詞寄託的正是他的悠悠情思

柳永的這首詞景情交融,以白描和鋪敘的手法將羈旅之思表達得淋漓盡致,是他的慢詞長調中的很有特色的一首,它與柳永許多名篇一樣,在慢詞長調的寫作方法上體現出法度規範的意義。

全詞的結構勻稱完整,詞意的表達不拖沓也不冗長,由景到情的發展極其自然,情景相生,表現手法的運用流暢自如,逐層地由景到情,又步步為營地直到最後才揭示了全詞的主旨。

在詞作的後三句「歸去來,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中 ,詞人用高超的藝術手法將口語提煉到精純的地步,將口語庸俗的一面褪去,用含蓄雅美的語言表達情感,委婉而動人。

經過詞人對語言的處理,平易、準確、形象、貼切的特點躍然紙上;工整的對偶句音韻諧美,精確而富於概括力的語詞句讀來朗朗上口,這也是這首詞最大的語言特色。

相關焦點

  • 柳永思念妻子寫下一首詞,全詞情景交融語言優美,情真意切讀來感人...
    三、四兩句韻律優美,對仗工整,因為詞人確切地把握住了寒冬早行的景物特點。晚唐詩人溫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描寫的也是冬日裡早行的情景。但柳永的這兩句讀來境界更為高遠,能讓人感受詞中那種幽曠的意境美,表現也更加更為深沉。
  • 柳永寫給妻子最感人的一首詞,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足見深情
    可能有人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會把他說成是渣男,其實這在古代是很正常,可以很負責任地說,北宋時期的文人士大夫,每個都是三妻四妾,畢竟那是古代不是現代,人們的思想不一樣,所以柳永的那種行為也是可以理解,正是由於他的一片深情,才留下了那些感人肺腑的優美名篇。
  • 柳永三年任滿歸來,卻撞到戀人又接新客,寫下一生最傷心的一首詞
    文/藍夢島主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世人印象中的柳永,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天才詞人,一個流連花街柳巷的風流才子,他混跡於青樓歌女之中,左擁右抱,備極歡娛,感情豐富卻又用情不專。誠然,柳永一生,露水情人甚多,他的大多數作品,也都是為風塵女子所寫。比如那首驚豔代表作《雨霖鈴·寒蟬悽切》,就是他寫給青樓情人的分別之詞。但是,即便是濫情如柳永,也會遇上動真情的人,也會有為情所傷的時候。
  • 辛棄疾最婉約的一首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柔情不輸柳永李清照
    雖然他被歸為南宋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但這不代表他就沒有其他風格的詞了。前幾天翻看辛稼軒的詞作,偶然發現了一首文筆十分婉約的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格外地唯美,韻味無窮,令人久久不能忘懷。詞中一句"花也杯中,月也杯中",美得令人心醉,柔情起來絕不輸柳永李清照。而這首詞實際上也是辛棄疾借題發揮,明詠中秋賞月,實為憂國之思,寄恨之作。辛棄疾一改往日詞風,不再高調張狂慷慨悲壯,而是含蓄婉轉著重情感,這首婉媚風格的詞構思精妙,言語簡練精緻,讀起來音韻諧美。
  • 宋朝詩人寫下一首迴文詩,男人需要正著讀,女人都得倒著來讀
    ▲宋代詩帖01相思,是古代詩歌中非常常見的主題,名詩名句數不勝數。古詩詞優美的韻律和含蓄的表達方式,令得風花雪月均可託相思,骰子紅豆亦可刻相思。每一首都有固定的視角。比如丈夫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又比如妻子對丈夫的記掛之意,至於情人間的思念之情,更是可以述諸於詩詞之中。宋代就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詩人李禺,創作出一首迴文詩,叫做《兩相思》。回文體,是漢語獨有的一種文學體裁,又有迴文詩,回文詞,回文曲等。
  • 柳永一首詞,句句經典,深情繾綣意境悽婉哀怨,次次讀皆黯然銷魂
    柳永一首詞,句句經典,深情繾綣意境悽婉哀怨,次次讀皆黯然銷魂他十歲能文,十三歲能詩,十七歲能詞。他俊眼顧盼,風姿綽約,風流倜儻,舉止言談彬彬有禮,對女性一直很尊重。他年少時寫的「三秋桂子,十裡荷花」驚豔了文壇。
  • 宋朝著名宰相的一首閨怨詞,語言細膩,深鬱多情,值得一讀
    濛濛細雨中,一個消瘦的女子靜靜地獨立在畫閣外,眼前的屏風半掩著廳堂,惟見縷縷沉香從屏風後嫋嫋散來,更添了幾分幽幽的心事。遙想當年依依惜別時的深情約定啊。如今一別經年,依然杳無音訊,可曉得我這份斷腸的思念嗎?妝奩久未開,菱飾塵灰滿,眼下竟然連照鏡的心都懶了。只是落寞地倚在欄杆上,心下縱有萬語千言,卻又向誰人說起?惟有無語凝噎,暗自銷魂罷了。
  • 蘇軾的一首詞,明明想念妻子,卻隻字未提,借兩個比喻襯託思念
    如果是論詩詞,讀蘇軾的詩詞一定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享受。詩人對待生活心思細膩,對待生活中所碰到的碰到的,以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都通過詩詞進行描述。在詩詞之中不僅僅有著嘻戲怒罵,也有著著與朋友親人的悲歡離合,他的作品對於他來說可能僅僅只是一次記錄,但是在文壇之中卻留下來濃厚的一筆。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思念之詞,開篇14個字,足以讓人淚目
    一首經典之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詞,當時的他被差往密州,中秋佳節,思念難解而作,讓人心痛,千年後仍然流傳。還有《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也是寫給弟弟蘇轍的詞,當時的蘇軾被貶謫至惠州,晚上夜宿造口,孤獨的心緒湧上心頭,雨夜驚夢之後,寫下這首扣人心弦的詞作。
  • 柳永一首很冷門的詞,雖然很美,卻因為周星馳的電影而變得尷尬
    自古人們都喜歡將美人比喻為花,以花的嬌豔來形容美人的美麗動人。 「人面桃花相映紅」、「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等等都是經典的美人如花的名句。「如花面」,在古代可算是一個對女子高度稱讚的詞語。不過到了現代,這個美好的詞語卻被周星馳給「毀了」!
  • 朱淑真婚後依舊思念初戀,寫下的這首相思詞,每一句都感人至深!
    她的悲痛和憂愁,正是來源於不幸的婚姻,為此她的詞寫得纏綿悱惻,又流露出了淡淡的憂傷,比如這首《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就是一首很典型的閨怨詞。《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宋朝:朱淑真遲遲春日弄輕柔,花徑暗香流。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鎖朱樓。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綠楊影裡,海棠亭畔,紅杏梢頭。
  • 蘇軾一首悼亡詞,讓人不忍卒讀,原來思念這麼傷!
    然而,當一首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的橫空出世,瞬間顛覆了人們對蘇軾的印象,沒料到一向豁達慣了的蘇東坡,竟能寫出如此令人不忍卒讀的宋詞,而詞中況味,更令人唏噓感嘆,原來思念這麼傷!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首有名的悼亡詞,是蘇軾為髮妻王弗所作。當27歲的妻子王弗去世後,蘇軾這段只持續了十餘載的婚姻,便匆匆宣告結束。
  • 李清照思念亡夫寫下的一首詞,開篇扣人心弦,結尾深情感人
    總是用精美的語言,或細膩或豪放的情感,浸潤了讀者的心田,陶冶著我們的情操,激蕩著我們的靈魂。給我們帶來文學上的極致享受。不論是豪放派的代表詞人辛棄疾,還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都是我們後世所敬仰的名家。他們的詩詞,經歷了千年的風雨,依然流傳至今,成為經典。今天就來說一說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她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
  • 晏殊很傷感的一首愛情詞,每一句都感人肺腑,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北宋時期可謂是人才濟濟,這一時期誕生了很多的優秀的詩詞大家,譬如歐陽修、蘇軾、王安石、黃庭堅、秦觀、柳永、周邦彥等等,那都是當時著名的詞人,這些人創作出了很多經典的詞作,大部分也都流傳了下來。除了上面提及的這幾位大文豪之外,還有晏殊同樣很具有代表性,他的詞也是情意綿綿,以這首《玉樓春.春恨》來說,那就是一首很傷感的作品,每一句都充滿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 十首唯美婉約詞: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充分體現了溫庭筠詞密麗濃豔的風格,而且以詠物襯人情,更見蘊藉。3、《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
  •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如果蘇東坡肯娶我的話,我一定立馬答應。他不知道,能成為世上第一個閱讀蘇東坡詩文的人,能一天到晚聽到蘇東坡談笑風生的人,該是怎樣的幸福!像蘇東坡這樣詩文書畫和人品道德都趨於完美都富於魅力者實在也是鳳毛麟角,對於蘇子詩文,用什麼樣的溢美之詞都覺得不為過。
  • 柳永很經典的一首詞,行文撲朔迷離,最後14字卻經久不衰
    多少青樓女子因彈唱柳三變的詞而紅極一時,而最後也是這些歌女成全了這位奉旨填詞的才子,讓他在詞壇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正如陳寅恪所說,「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下面介紹柳永很經典的一首詞,行文撲朔迷離,最後14字卻經久不衰。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宋代: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
  • 辛棄疾寫下戒酒詞,不久反悔,又寫下一首破戒詞,成為千古笑談
    古代的文人,大多都喜歡喝酒,大概是可以給他們帶來很好的靈感的,而辛棄疾便是愛酒詩人大軍中的一員,曾經寫過一首《西江月·遣興》:西江月·遣興南宋 辛棄疾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 辛棄疾最大氣的一首詞,其中10字為千秋絕調,全宋詞僅此一首
    說到大氣磅礴的文筆,讀來要有盪氣迴腸之感,如金庸的小說,不需要那慷慨激昂的豪言,也不需要那多麼精巧的布局,就這麼從筆尖流露出來,讓人讀後久久無法平靜、難以忘懷,謂之意境,也叫氣象,也叫韻味,大氣磅礴也是一種意境,這是自然流露出來的,如果刻意為之,則不免差了一點。
  • 蘇軾夢見亡妻後寫下一首詞,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令人潸然淚下
    對於兩個相愛的人,最悲痛的莫過於兩個人天各一方、陰陽相別,在詩詞中也有很多詩人對已故的愛人的悼亡詞,字字句句纏綿悱惻、那種深入骨髓的痛,讓人讀之無淚痛斷腸。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的愛妻王弗已經去世十年,但蘇軾對王弗依舊一往情深、哀思深摯,在正月二十日的夜裡夢見了亡妻,深埋心底的思想一時湧上心頭便再也無法入眠,就提筆寫下了一首悼亡詞《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