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一首詞,句句經典,深情繾綣意境悽婉哀怨,次次讀皆黯然銷魂

2020-12-23 納蘭唐兒

柳永一首詞,句句經典,深情繾綣意境悽婉哀怨,次次讀皆黯然銷魂

他十歲能文,十三歲能詩,十七歲能詞。

他俊眼顧盼,風姿綽約,風流倜儻,舉止言談彬彬有禮,對女性一直很尊重。

他年少時寫的「三秋桂子,十裡荷花」驚豔了文壇。相傳過了100多年後,金主完顏亮讀到,簡直不敢相信世上會有如此美的地方,於是率領六十萬大軍揮鞭南下。

蘇杭揚三地,豐饒富庶,商賈雲集,青樓酒肆林立,是聞名天下的銷金窟。他因詞填得好,則成為曲坊青樓歌妓競相結交的對象。而他的詞作,也因美人們爭著傳唱,紅遍了大街小巷。南宋葉夢得在《避暑錄話》寫「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他就是宋代的柳永。

柳永長期跟這些歌伎來往,有了豐富的底層生活,所以他的婉約詞寫得相當細膩,絲絲入扣,直抵人心。

今天要分享的是他一首經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全詞如下: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有了歌伎們的幫助,柳永能變舊聲為新聲,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大量的慢詞,使宋詞開始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首詞調名《雨霖鈴》,就是唐時舊曲翻作的。

說起《雨霖鈴》這個詞牌,還有一個感人泣下的故事。

當年,發生安史之亂,李隆基皇上一行人馬逃難途經馬嵬坡時,被將士們團團圍住要求殺死楊玉環,無奈只好保江山賜死美人。

事後回京途中,一路大雨如注,雨滴打在唐玄宗所乘坐的金鑾前懸掛的鈴鐺上,一路悽風苦雨,加之失去美人之痛,一時百感交集,萬般滋味湧上心頭,於是作了一首《雨霖鈴曲》,表達哀思。從中可知,這個詞牌所要表達的就是兩個人離別的痛苦。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開篇便點明了時間、地點、景物。傍晚時分,大雨剛剛停了下來,知了發出悽切的鳴叫。長亭送別,本來就無限傷感,再聽這悽叫聲,更增加內心的悲涼,叫人情何以堪?

這裡用蟬的叫聲渲染了氣氛。起句便營造了一種悽清的氛圍,為這首詞定了情感基調。

在古典詩詞中,經常用這種手法來烘託和渲染氣氛,如:唐代趙嘏的「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都門帳飲」,化用江淹的《別賦》:「帳飲東都,送客金谷。」

他的戀人在都門外長亭擺下酒席為他送別,然而面對佳餚美味,詞人卻胃口,一心一意注視著眼前的戀人。分別在即,千言萬語訴不盡呀,總想時間慢一些再慢一些。

兩個人正在難分難捨時,船夫卻不合時宜地催促上船,真掃興。一邊是依依不捨,一邊是船夫猛催,這樣的矛盾衝突何其尖銳!善於捕捉細節,這是詞人的長處。

這讓我想起了林逋的《相思令》:「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欲平」,以及劉克莊的《長相思》:「煙迢迢,水迢迢,準擬江邊駐畫撓,舟人頻報潮」,有異曲同工之妙。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竟是那樣萬般無奈的凝視。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相見。這裡刻畫形象逼真。

古代交通落後,車慢,書信慢,有時與君一別,再見已是十多年之久;有時候一別竟是永別了。所以,怎不叫人留戀呢?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這裡是設想別後從此山遙水闊,知他宮何處?

寬闊的江面,沉沉的暮靄瀰漫著,煙波渺渺襯託出遊子前途茫茫,情人相見無期,更加重了離別愁緒。

自古以來,情感豐富的人每每分別都是痛苦不堪。如今恰巧又遇到是冷落的清秋時節。月圓人不圓,真是諷刺啊!環境、時令都烘託出了分別時的悽涼與無奈。正如江淹所言「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三句是設想。詞人想,今晚自己酒醒來之後,不曉得位於哪裡?大概只能看看岸邊的楊柳樹,望一望殘月來稍去他的思念了。

之前設想過分別時的場景,應是風和日麗,環境幽雅,可是再美的風景都不如你美,再迷人的風光,因沒了你在身邊,都顯失去顏色。縱使有旖旎的風光又如何?沒你分享,了無意義。

最後兩句,畫龍點睛,讓整首詞韻味無窮!

自古以來,描寫男女離別之情的詩詞曲賦不少,唯獨柳永的這首《雨霖鈴》經久不衰,傳誦至今。主要是層次分明,鋪敘景物,傾吐心情,善於用烘託手法,反覆渲染,達到了效果。

這首詞選入中學教材,可見其藝術價值。這首詞溫柔了我們的歲月,美了流年。

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次分別,希望每次都能夠珍重。因為,有一種眼淚叫難以割捨,有一種凝眸叫不能忘懷。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刪掉,衷心感謝!

作者簡介:納蘭唐兒、醉臥古典詩詞等筆名。多家校園雜誌寫手,作品被《意林》等文摘轉載。喜歡佛學、藝術,痴迷易經、文學,是靠古典詩詞與戲曲滋養的女子。作品系本人原創,歡迎收藏、留言、轉發(只限於本平臺)。若轉發別的平臺,請徵求我同意,並署我名字以及註明出處,否則以侵權起訴。請關注我,會常常更新古詩詞,與你們穿越回到唐風宋月去,一起品味唐韻詩腳與宋闋音律,然後狂醉三千場。

相關焦點

  • 納蘭容若最知名的一首詞,說出多少悽婉哀怨,也是爭議最大
    這句詞出自納蘭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清代: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
  • 柳永思念妻子寫下一首詞,全詞語言優美情景交融,讀來扣人心弦
    柳永中年時期漫遊江南,寫過一些優秀的羈旅行之詞,有一首叫《歸朝歡》詞作,就是他眾多作品中的代表作,這首詞寫的是在冬季的某一個清晨,詞人因為要早行,所以勾起了他懷念故鄉的情思。柳永,福建崇安人,他早年離開家鄉,來到京城汴梁求取功名,在京城一呆就是很多年。
  • 柳永寫給妻子最感人的一首詞,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足見深情
    柳永的愛情詞無人能及,我是極為欣賞他的一片深情,無論是對於外面的女子,還是家中的妻子,那都是用心在愛。可能有人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會把他說成是渣男,其實這在古代是很正常,可以很負責任地說,北宋時期的文人士大夫,每個都是三妻四妾,畢竟那是古代不是現代,人們的思想不一樣,所以柳永的那種行為也是可以理解,正是由於他的一片深情,才留下了那些感人肺腑的優美名篇。
  • 柳永思念妻子寫下一首詞,全詞情景交融語言優美,情真意切讀來感人...
    柳永中年時期漫遊江南,寫過一些優秀的羈旅行之詞,有一首叫《歸朝歡》詞作,就是他眾多作品中的代表作,這首詞寫的是在冬季的某一個清晨,詞人因為要早行,所以勾起了他懷念故鄉的情思。 柳永,福建崇安人,他早年離開家鄉,來到京城汴梁求取功名,在京城一呆就是很多年。事實上自柳永離開家鄉後,一直過著飄零寓居的生活。
  • 蘇軾一首經典詩,句句是至理名言,處人生低谷時讀一讀便豁然開朗
    蘇軾一首經典詩,句句是至理名言,處人生低谷時讀一讀便豁然開朗中國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有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三千年的詩韻。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詩歌來表達。既可言志,又可言情。寥寥幾個字,就構成了一首詩,語言精練,意境唯美,令人驚嘆。沒有哪一個國家能跟中國相媲美。
  • 辛棄疾最婉約的一首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柔情不輸柳永李清照
    雖然他被歸為南宋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但這不代表他就沒有其他風格的詞了。前幾天翻看辛稼軒的詞作,偶然發現了一首文筆十分婉約的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格外地唯美,韻味無窮,令人久久不能忘懷。這是一首描寫中秋賞月未得的詞。上片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今宵中秋無月的遺憾。"憶對"三句是回憶以前那個花好月圓的中秋節情景:天晴風靜,皓月當空,桂花飄香,飲酒樂甚,心情非常舒暢。尤其是花映在杯中,月也在映在酒杯中的描寫,生動形象,富於情趣。
  • 晏殊很傷感的一首愛情詞,每一句都感人肺腑,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北宋時期可謂是人才濟濟,這一時期誕生了很多的優秀的詩詞大家,譬如歐陽修、蘇軾、王安石、黃庭堅、秦觀、柳永、周邦彥等等,那都是當時著名的詞人,這些人創作出了很多經典的詞作,大部分也都流傳了下來。除了上面提及的這幾位大文豪之外,還有晏殊同樣很具有代表性,他的詞也是情意綿綿,以這首《玉樓春.春恨》來說,那就是一首很傷感的作品,每一句都充滿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 柳永很經典的一首詞,行文撲朔迷離,最後14字卻經久不衰
    多少青樓女子因彈唱柳三變的詞而紅極一時,而最後也是這些歌女成全了這位奉旨填詞的才子,讓他在詞壇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正如陳寅恪所說,「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下面介紹柳永很經典的一首詞,行文撲朔迷離,最後14字卻經久不衰。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宋代: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
  • 歐陽修寫了一首詞,讓人一讀再讀
    今天我們要讀到的,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一首離別詞。雖然很多人對這首詞不是很熟悉,但是其中一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卻是數百年來讓人耳熟能詳的經典佳句,甚至還有很多人一直將此句用來形容刻骨銘心的愛情。而事實是,這樣一首美輪美奐的詞,描寫的正是離人分別時的愁腸百結,與風花雪月並無關係。
  • 柳永一首很冷門的詞,雖然很美,卻因為周星馳的電影而變得尷尬
    「人面桃花相映紅」、「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等等都是經典的美人如花的名句。「如花面」,在古代可算是一個對女子高度稱讚的詞語。不過到了現代,這個美好的詞語卻被周星馳給「毀了」!
  • 柳永三年任滿歸來,卻撞到戀人又接新客,寫下一生最傷心的一首詞
    世人印象中的柳永,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天才詞人,一個流連花街柳巷的風流才子,他混跡於青樓歌女之中,左擁右抱,備極歡娛,感情豐富卻又用情不專。誠然,柳永一生,露水情人甚多,他的大多數作品,也都是為風塵女子所寫。比如那首驚豔代表作《雨霖鈴·寒蟬悽切》,就是他寫給青樓情人的分別之詞。但是,即便是濫情如柳永,也會遇上動真情的人,也會有為情所傷的時候。
  • 辛棄疾的愛情詞同樣很感人!一首經典的《鷓鴣天》,描寫得很深情
    辛棄疾,字坦夫,別號稼軒,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雖然他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描寫內心的悲痛之苦,極少描寫愛情詞,不過他卻是代別人寫過一首經典的愛情詞,也就是這首《鷓鴣天·代人賦》,雖然這是一首幫別人所作的詞。
  • 唐伯虎最經典的一首詞,字字真切聲聲哀怨 這千年的相思誰解
    讀罷本詞,字字真切、聲聲哀怨,這千年的相思誰解 ?更覺人世之荒涼。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唐寅紅滿苔階綠滿枝,杜宇聲聲,杜宇聲悲!交歡未久又分離,彩鳳孤飛,彩鳳孤棲。別後相思是幾時?後會難知?後會難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 宰相過壽向柳永求詞,柳永卻把自己誇得天花亂墜,誕生了著名成語
    對於人生仕途而言,柳永的書算是白讀了;可對於宋代詞壇來說,柳永該當名垂千古。一個經腹滿綸、才華橫溢的創作型人才,一個「凡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全民明星,卻因為被官方勸學,最終成為了仕途全無而又功勳卓著的青樓狎客,他的文字隨著井水,流向了大地的四面八方。
  • 李白少有的一首哀怨詩,短短二十字,讀的讓人心疼!
    李白的這一首五言絕句,短短二十字,美的讓人心疼!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義詩人,提到古詩,人們不由自主的會想到這一位「詩仙」。李白的古詩大多數是飄逸豪邁,豪情萬丈,但是他也寫過一些不同於自己風格的詩詞。
  • 品讀 | 柳永《雨霖鈴》
    名著名篇 | 音樂歌舞 | 影視戲劇 | 繪畫藝術《雨霖鈴·寒蟬悽切》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此詞上闋細膩刻畫了情人離別的場景,抒發離情別緒;下闋著重摹寫想像中別後的悽楚情狀。全詞遣詞造句不著痕跡,繪景直白自然,場面栩栩如生,起承轉合優雅從容,情景交融,蘊藉深沉,將情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堪稱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婉約詞的代表作。
  • 蘇軾深情的一首詞,被後人千古傳誦,句句思念,末尾豁然開朗
    這首詞,是蘇軾寫的一首贈別詩,表達了作者分別時濃烈的愁緒詞中不光有太守,還有唱歌的藝妓,詞中所用表達形式十分豐富,採用襯託、借典、以景抒情的手法無限的烘託了作者豐富的情感內心。詞裡提到的鄭莊和高瑩是官家政府所養的樂妓,在達官顯貴宴請賓客時唱歌跳舞助興,她們擁有樂籍,而宋代的戶籍有著明顯的階級劃分,她們想要銷掉樂籍的身份必須通過當時所屬潤州官署的同意。
  • 這18首古典情詩,句句經典,你能背到第幾首?
    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用來形容崔護這首愛情詩,再貼切不過。中唐詩人崔護(772年—846年),生平事跡不詳,是靠一首詩青史留名的自帶錦鯉體質的詩人代表。因為這首詩的鏡頭感太強了,惹得古代很多編劇手癢,紛紛編出一段「長安愛情故事」,搬到舞臺上。具體情節,我就不複述了,大抵就是根據這四句詩附會出來的悽美愛情。
  • 月照簾櫳懷人遠 同心離居意悲涼 ——讀柳永的《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
    「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淺近之語言說柳永之詞受眾之多,傳播之廣;同時也說明柳詞用語淺近,通俗易懂,老少皆宜。柳詞之所以如此流行,當源於柳永獨特的人生經歷所涵養出來的性格。幼時受乳母的引導和教育,柳永就表現出超於同齡人的聰慧。
  • 蘇軾最深情的一首詞,只要讀懂了,也就懂得了如何去愛一個人
    他的每一首詩,每一首詞,那都是感人肺腑,特別是他的愛情詞,那更是情深意重,尤其是他後期寫給妻子王氏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可以說是愛情詞裡的壓卷之作,後世評價這首詞,認為此詞一出餘詞皆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