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澳門所有87所大中小學已實現升降國旗、奏唱國歌,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深深紮根。」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大會發言中,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婦聯總會會長賀定一的一席話秒上熱搜。網友紛紛給澳門教育點讚,並喊話:香港學著點。
國旗與國歌,皆是現代國家最重要的標識符號。升國旗、唱國歌的莊嚴儀式,強化著國民對於國家民族的深刻認同。自2017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正式實施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1月表決通過將國歌法列入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作為適用於港澳地區的全國性法律。而就落地情況來看,澳門一年多前就通過了國歌法,香港卻因反對派無理阻撓、推進艱難,理由不外乎「侵犯自由」等陳詞濫調;更不乏廢青暴徒侮辱國歌、國旗的消息見諸媒體,讓人憤怒。
國旗國歌在兩地的不同遭際,正是港澳教育之別的縮影。曾有一位澳門妹子,展示學校採用的人教版教材,內地網友激動彈幕:「確認過書本,大家都是學同一個知識點的人!」據介紹,澳門大部分普通學校都使用人教版教材,基礎教育內容和內地基本無縫銜接。許多澳門學生表示,澳門教育的重要內容正是「培養愛國愛澳情操」、告訴學生澳門的前世今生,教導學生「澳門是祖國的一部分,澳門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祖國的支持」。
有什麼樣的教育,就會培養什麼樣的青年,也會走向什麼樣的未來。如果說澳門是正面教材,香港則提供了反面觀察視角。縱觀香港各階段教材,無不充斥著荒唐之語,諸如「批評中國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方針」「提到改革開放說中國得到了物質文明,卻沒有公平自由和民主」等,甚至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歷史試卷上赫然出現「是否同意『1900-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種種內容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潛移默化向學生灌輸恨國怨國與熱愛殖民的觀念。說香港教育需要刮骨療毒絕不為過。
事實證明,沒有正確的歷史教育,沒有正確的情感態度,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就難以形成對國家的準確認知,更容易走向極端,為人蠱惑,最終帶來的是身份認同的混亂和人生道路的錯失——
澳門比香港晚回歸兩年,回歸前,其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發展水平均不及香港,但立場正確、拒絕折騰。如今,這個曾經黑社會猖獗、刑事犯罪率在世界「名列前茅」之地,成為「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經濟發展、百業興旺、人民安居。而不同於澳門的歲月靜好,香港卻在作天作地。這些年,從非法「佔中」到修例風波,亂象不斷,破壞法治、重創經濟、禍害民生、撕裂社會,造成種種惡果。同樣是「一國兩制」,澳門越治越好、越好越治,自回歸起就一路走上良性循環,而香港則越治越亂,差別之大,值得深思。
「知所從來,思所將往」。家國認同、愛國情感,無不需要培養、需要表達。眼下,全國人大會將就香港國家安全立法,止暴制亂決心顯而易見。早日肅清流毒,讓更多香港青年明是非、知家國,「東方之珠」才能重煥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