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麻遊戲《雀姬》的新手介紹中,根據玩家對麻將以及日本麻將的了解程度,設置了三檔不同程度的教學。雖然為新人們介紹了麻將的基礎規則和番種介紹,簡短的教程中還有很多細節未能提及。打開《雀姬》的貼吧論壇,經常能看到新手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其中也有不少關於役種的誤解。因此今天我就來從日本麻將機制的角度為大家解釋一下幾個役種中的誤會吧。
雙立直、一發:巡的概念
查看《雀姬》的牌譜時可以看到按巡來表示的每一小局麻將的進度,而玩家每摸一張牌打一張牌記為一巡。通常來說,每個玩家摸一張牌打一張牌,四張牌過去又輪到自己下一巡。但是因為存在鳴牌的原因,可能會打亂玩家的出牌順序,同時也會影響玩家摸到的牌。
雖然說暗槓後從嶺上摸一張牌既不影響玩家出牌順序,也不影響摸牌順序,但是為了避免誤會,日本麻將規則中就乾脆把所有的鳴牌都算作破壞雙立直和一發。不過實戰中如果真的遇到因為鳴牌而丟掉了雙立直或是一發的情況,還是十分可惜的。
一杯口:門清限定的役種
熟悉國標麻將的玩家知道有一個價值一番的役叫做"一般高"。這個役種也會被叫做一杯口,但是國標麻將的一般高與日本麻將的一杯口有著本質的區別,就在於是否要求門清。除了一杯口以外,還有許多門清限定的役種,在《雀姬》的番種介紹界面中都會專門用紅字的"門清限定"進行標識。
七對子、兩杯口:牌型的衝突
雖然在《雀姬》的番種說明裡沒有專門提及,但是兩杯口和七對子之間的矛盾一直被新人們所困擾。兩杯口因為需要兩對完全相同的順子,再加上一副對子的雀頭,實際上也同時滿足了七對子的要求。
但在計算和牌牌型的時候七對子的牌型是七副對子,而兩杯口的牌型是一副對子四副順子,因此兩個役實際上是衝突的。因為兩杯口必定包含七對子,而且番數也比七對子高,所以在這兩個役中兩杯口優先結算。而同樣是一杯口如果與七對子衝突的話,就會優先結算七對子。
四暗刻:自摸與榮和的區別
這是一個在我還是新手的時候也產生過誤解的問題。如果只看下圖中的和牌牌型,這似乎就是一套四暗刻。但是一看右邊的役種,卻只有三暗刻,如果不是立直一發外加6個寶牌的加成,這副牌只能勉強拿個8000點的滿貫。那麼這一個暗刻究竟少在哪裡呢?
其實這就是自摸與榮和的區別,暗刻只計算自己的手牌,自摸的牌也算是手牌之一。而從別家榮和的牌就和碰牌一樣,是不屬於自己的牌。國標裡不分四暗刻直接就是4個暗刻或暗槓,沒有太多的說明,而在《雀姬》的番種介紹裡,在四暗刻的部分明確解釋為聽雙碰的牌型,並且只能自摸,而把允許榮和的四暗刻單騎單獨列作另一個役。
今天的教學就到這裡,試問大家對麻將的機制是否有了新的了解呢?希望以後遇到新手們提出類似的問題時,大家在解答疑惑的同時,也能從麻將機制出發詳細地解釋其中緣由,這樣理解會更加深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