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2003年,飛鶴在納斯達克上市,完達山IPO戛然而止;
2005年,飛鶴轉板至紐交所中小板,完達山在堅持上市;
2009年,飛鶴從中小板轉至主板,完達山還在堅持;
2019年,飛鶴在港交所再次上市,是的,完達山還在堅持。
2000年,嬰配奶粉市場,完達山市場佔有率第一;
2009年,完達山市場佔有率5.7%,飛鶴佔有率為3.6%;
2019年,完達山市場佔有率僅2.1%,飛鶴佔有率為13.3%。
20年時間,飛鶴從借殼上市、對賭失敗到成為港交所史上首發市值最大的乳品企業,同為黑龍江乳企的完達山去了哪裡?又幹了什麼呢?
官網顯示,完達山乳業始建於1958年,隸屬於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農墾總局)。企業註冊資本7.7億元,公司現有員工1.2萬人,資產總額33.2億元,下轄20家分、子公司,年加工能力100餘萬噸,可生產奶粉、液態奶、飲料、豆製品、米麥製品及保健食品等,銷售網絡遍及全國。
完達山乳業於1997年進行改制,2000年前後進行上市輔導。
根據飛鶴董事長冷友斌所述,在其擔任廠長的趙光農場於90年代末也迎來了股份制改革,在其負債1000多萬元於2000年買下了農場股份一年後,2001年黑龍江農墾總局決定整合旗下乳製品企業,成立完達山集團,並決定將趙光農場併入完達山。
也因此,市場一開始將「飛鶴」稱為「完達山」小弟,沒想到20年後竟天翻地覆。
根據環球乳業CEO趙宇在2010年參與採訪所述,在三鹿倒下後,完達山和飛鶴成功搶佔市場份額,去年(2009年)市場份額分別達到5.7%和3.6%。
不知是否應了冷友斌所述的「體制桎梏」,在2003年IPO戛然而至之後,完達山便一蹶不振。
「2005年到2006年期間,完達山被伊利、蒙牛趕超,隨後市場份額逐漸縮小,目前僅能用區域性品牌來定義。」
2003年4月,完達山過會,彼時的主承銷商為東北證券,按照當時的消息,完達山乳業上市前總股本為8000萬股,擬向社會公開發行新股6000萬股,募集資金4.2億元。
完達山從當初年收入幾千萬元到2003年的年銷售額接近20億元,離不開一個叫王德勝的人,他和他的企業整整用了10年的時間,然而隨著他的離開,完達山的上市也似乎成為了一個無法完成的夢。
有當地人士將此次突發變動稱為「王德勝事件」。
據稱於11月1日當天,完達山的上級主管單位黑龍江農墾總局局長以及其他領導,來到完達山總部辦公室,召開董事會會議,選舉公司現任總經理鄭新民擔任董事長職務,並宣布王德勝將離開公司到農墾總局任副局長職務。「從那以後,王總就再也沒有來總部上班了。」
但從另一角度來說,王德勝的離職似乎「早有預謀」。在2003年6月份,農墾總局任命王德勝為總局副局長,但按照規定,總局領導的公務員無法在上市公司任職,這也給了該局調任王德勝一個合理的理由。於是在10月31日,農墾總局黨委召開會議,宣布免去王德勝完達山董事長職務。
在面對採訪時,王德勝稱不方便,自己「現在是一個敏感的人物,不便公開對外說話。」
在彼時,王德勝43歲,為黑龍江農墾系統的一名老職工。10年前王德勝開始擔任黑龍江農墾總局牡丹江分局局長職務,在任職伊始,王德勝對牡丹江各農場的牛奶生產點進行重組和整合,並最終創造了完達山品牌。而在他擔任完達山董事長之時,仍然兼任著牡丹江分局黨委書記職務,同時也是農墾總局黨委委員。
如果是普通的人員變更,並無法成為「王德勝事件」。新董事長鄭新民原為王德勝在完達山的得力幹將,此前從未在股東單位任職,因此並未被選為公司董事。
也就是說,其接替王德勝成為的董事長和法人代表,事實上並無法經過法律程序的確認,且無法在有關材料上簽字。
如今看來這樣的操作有些不可思議,且易惹人非議,而在過去的東北農墾,又似乎能理解了。
按照中國證監會頒布的116號文件,上市公司在擬發行股票公司在申報材料過會以後,如果公司發生影響到市場經營的重大人員變動,其申報材料將發回重新審。
這是完達山第一次的IPO夢碎,彼時的東北僅有兩家上市公司,而飛鶴也於同年美股IPO,完達山的首次錯過,似乎也註定了之後的每一次傳說與破滅。
2007年完達山重提IPO,先是2008年乳業「黑天鵝」曝出,雖然飛鶴、完達山等並未被列入三聚氰胺名列,但覆巢之下無完卵,中國乳業一時的問題,10年都沒有能夠恢復;後是2012年完達山被爆出產品積壓等諸多經營問題,以至於完達山二次上市計劃再度終止。
第三次上市最早是在2017年傳出,稱完達山已為上市掃除一切障礙,準備工作也皆以就緒,就差啟動IPO,然而在2019年初,完達山旗下的煙臺合資子公司陷入了停工停產、拖欠經銷商款項和員工工資風波,似乎又一次延緩了上市節奏。
不過呢,完達山還是很堅持上市,即使被爆出資金鍊斷裂,完達山乳業高管表示「接下來我們會繼續打全國市場,上市也都在計劃之中」;「過去的完達山走得慢一些,但走進資本市場後會更快一些。」
不過市場似乎並不看好。「同為區域性乳企,完達山乳業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2020年4月27日政府採購網信息披露,完達山乳業IPO會計服務機構採購項目、IPO法律服務機構採購項目均成交。其中,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分別以130萬元、298萬元成交——完達山正式第四次啟動IPO。
同為乳企,一手好牌打的XX的完達山,似乎倒是成為了資本市場的「寵兒」。
有4隻由鉅派銷售的私募產品,成立於2017年,稱投向為完達山的Pre-IPO。沒想到圈了一眾投資人,換來的卻是完達山一紙聲明「與吾無關」。
根據投資人所述,在募集時宣稱以委託貸款形式借款給韜蘊資本,投向東北國企完達山乳業的Pre-IPO輪融資中。而在材料中,卻都以WDS、W乳業等字樣進行暗示與替代。孰真孰假?
有意思的是,該系列4隻產品中僅有3隻備案,另外一隻從2017年募資至今尚未備案,銀行和管理人卻都無動於衷,不違規嗎?
攤上了該產品,交易所問詢能夠放過完達山嗎?完達山這次又能否圓了20年前的夢呢?
去年完達山提出了宏偉目標,稱到2025年實現收入100億元,上市後市值超100億元的雙百億目標。而今年以來,完達山針對孕產婦、兒童以及家庭各年齡段對營養的不同需求,打造了欣淳A2β-酪蛋白有機全家營養奶粉、安力聰菁悅A2β-酪蛋白有機孕產婦奶粉、諸葛小將A2β-酪蛋白有機兒童成長配方奶粉、有機A2鮮奶共4款A2β-酪蛋白有機新品共4款有機新品。
不過A2這種智商稅,恐怕也只有業內人能夠明白了;完達山到底能不能上市,恐怕誰說的都不準。
【1】環球乳業24歲CEO放言控制黑龍江原奶
【2】【致敬改革開放40年40人】冷友斌:走在時代的前面
【3】原董事長突遭解職 完達山上市遇阻
【4】董案 | 時隔20年完達山重啟上市,投資者定投10億資金卻「不翼而飛」!資本黑洞之法律分析
......
全文到此為止,如果喜歡,請點下「在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