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年末電影大盤開始頹勢之後,大盤的低迷一直沒有有效好轉。雖然《單身日記:好孕來襲》、《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太空旅客》、《魔弦傳說》、《天空之眼》等諸多引進片陸續在內地開畫,但是從表現來看,並無法讓觀眾滿意。
大盤無法止頹,最直接傷害的是逐漸對電影感到失望的觀眾。如今,春節檔雖然預售火爆,但仍有相當一段距離。在此期間,《降臨》宣布零刪減在1月20日開畫,或許是最好的消息。
這部影片在海外上映時,口碑極高。爛番茄新鮮度曾高達100%,有著「英國奧斯卡」之稱的英國電影學院獎於上周宣布該片入圍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等9個重要獎項,由此一來,該片全球獎項提名升至152個,被認為是「2016年度最好的科幻電影」。
除了海外媒體一致的好評,國內影評人也紛紛為這部影片點讚。這部在全球市場累計票房過億的硬科幻,急需替內地市場「春運」觀眾「回家」。
這部電影是根據華裔科幻作家特德·蔣的《你一生的故事》改編而成,這篇中篇小說被認為是完美融合了科學性、想像力、精妙的敘事結構和優美文筆的傑作,曾一舉拿下了星雲獎和雨果獎。
特德·蔣從90年發布處女作《巴比倫塔》至今,他只有八部作品,從雨果獎,星雲獎,到斯特金獎,這八篇小說讓他包攬了幾乎所有的科幻榮耀。在電影中,特德·蔣也擔任編劇,最大程度上保證了電影的原汁原味。
這部影片之所以被很多人拿來和《星際迷航》、《盜夢空間》等科幻神作進行對比,主要在於這部影片的內涵豐富,宏大的哲學架構下包裹著對於時間、人生甚至人性的思考,而影片歸根到底的核心問題是——溝通。
從諸多被奉為神作的科幻電影來看,之所以獲得超高讚譽,在於影片的內核是共通的,是藉助科幻的外殼在講述著人類的命題,從而引發影迷對於人的思考。從這一點來說,《降臨》無疑是夠格的。語言所傳達的溝通、愛、思考是《降臨》的核心命題,這是這部影片區別於其他科幻電影的一大特點。也從另一個層面上說,這部影片帶著「復古」的哲學思辨重新回歸科幻舞臺。
因為華裔科幻作家的原因使得這部影片極具「中國」色彩。片中,「中國」不再是好萊塢拿來撈金的「商品」不再局限於是否採用華人明星,是否在中國取景。片中,中國似乎是主導「星際戰爭」的重要一極,中國是決定世界戰爭的核心力量。片中核心觀點採用中文呈現,而外星人的「圓形」符號是一個類似中國水墨狀的「圓形」圖形。這或許是中國元素在硬科幻電影中,露臉最多且作用最大的一次。
這部影片在海外持續大火,讓很多媒體和影迷十分興奮。共有4家媒體為這部影片打出了滿分的評價。
影片的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此前是拍攝獨立電影起家,其執導的《焦土之城》獲得第8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宿敵》、《囚徒》、《邊境殺手》,一步步讓他成為了好萊塢最受矚目的電影導演之一。而正是因為其出色的文藝架構,給科幻電影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如果指望著這部影片有著炫酷的打鬥場面,有著人類與外星人的「異族」對抗,諸多眼花繚亂的特效支撐,那麼這部影片恐怕會讓人失望。其實近年來,硬科幻影片一度陷入了低迷,讓人眼前一亮的科幻影片寥寥無幾,缺乏高口碑神作讓科幻題材的發展軌跡逐漸偏離。在很多好萊塢影片中,硬科幻成為了特效的代名詞,但真正的「硬科幻」硬在想像力、硬在內核。
它是一部以科幻為基礎,以人文為內核靠著想像力支撐的燒腦科幻影片,這也是這部影片的可貴之處。
影片中外星生物以章魚為原型,它在原著中被描寫成七條肢體,七隻眼睛,各處皆為方向,七脂皆為主肢,因此被稱作「七肢桶」。這個怪異的外星生物,前期被烘託的十分神秘恐怖。而隨著人類與外星生物的接觸,進行「溝通」的時候,這個生物反而與觀眾拉近了距離。這與目前很多科幻片中,怪異且讓人心生厭煩的單一化生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片中外星飛船的設計也極富創造力,簡單而不失視覺衝擊力。尤其是第一次進入外星飛船時重力改變的設計,被很多人大加讚賞。科幻的想像力如何擺脫人類的固有思維,如何在「現實」的基礎上打開腦洞是為科幻片自動分級的關鍵所在。而影片中外星飛船一個小小的細節,便體現出人類與外星科技的差距,是現實又超現實的一種存在。
而在外星人語言的設計上,更是引發了很多語言學家的探究。影片中外星人的語言,脫離了毫無生氣的怪異音節或者一口流利英語的「不切實際」,藉助東方水墨的風格,以一個看似簡單的「圓」來表現出豐富且充滿想像力的語言形象。而正是在語言風格的設計,成為了這部影片成功的關鍵點。
今年有許多好萊塢科幻電影相繼問世,無疑《降臨》或許為科幻電影提前在內地市場成功預熱。
從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這部影片或許是春節檔之前唯一值得期待的影片,也是極有希望為春節檔提前造勢的影片。
目前,正在熱映的影片中,《太空旅客》、《俠盜一號》都是科幻類題材,然而兩部影片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走勢都無法讓人滿意,《魔弦傳說》、《天空之眼》則票房空間不大。引進片在新年開畫,罕見的集體低迷,無疑給了擁有超高口碑的《降臨》機會,而從之前一系列燒腦科幻題材大賣來看,這部影片在影市理論上有著一定的把握。
在國產電影中,中小成本喜劇《情聖》逆襲《俠盜一號》,在單日票房中排名第二。但這部影片的局限也相當明顯,況且已經在影院上映了18天之久。而動畫電影《倒黴特工熊》雖然開畫以來,票房走勢相對可觀,可是豆瓣4.7分仍然讓很多人對國產動畫不滿。除此之外,《長城》、《鐵道飛虎》也都進入了票房衝刺的末期。
而且從這一周新開畫的幾部影片來看也都不具備與《降臨》抗爭的實力,一定程度上《降臨》在票房增長的黃金期形勢相對樂觀。即便之後到來的春節檔,雖然有《西遊伏妖篇》、《大鬧天竺》等影片扎堆,號稱「史上最強春節檔」。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史上最強」的背後是大量喜劇電影扎堆,單一的影片類型無疑會讓很多影迷產生嚴重的審美疲勞。
而《降臨》即便放在科幻片中都是較為獨特的一種,況且在喜劇扎堆的影市,這部影片擁有者絕對的辨識度。
雖然這部影片從定檔到上映,時間過於緊張。但這部影片因為去年在海外大熱,已經積攢了相當高的口碑。無論是目前的影市,還是對於科幻迷而言,都急需要一部影片能夠在合適的時間段帶動影迷「回歸」影院。
目前學生黨已經放假,春運也已經開始。《降臨》的核心受眾有著較為穩定的狀態,只要在上映後保持足夠的口碑,完全有可能吸引較多的觀眾。
中國科幻一直是影視發展最為重要的一處「硬傷」,早在《三體》出現之後就有媒體一直叫囂著「科幻元年」,然而無論是《三體》還是《北京摺疊》,似乎國內缺乏的並不是科幻故事,而是如何讓科幻故事影視化。《降臨》的出現,或許能為許多國內影視公司一些啟發。畢竟無論是特效技術的重工業水準,還是具有文化內涵的科幻小說,都已經足夠充分。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應聘簡歷發送郵件:yldjs001@126.com
微信號:yldjs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