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舞的基本知識

2020-12-24 故事裡的舞者

中國古典舞從其源來說,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復甦,是戲曲舞蹈的復甦,是幾千年中國舞蹈傳統的復興。十分明顯,它的審美原則不是什麼新發明,而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的流傳和延續,是用一根長線從古串到今的,這些原則非但在戲曲中可見,在唐宋樂舞中,在漢魏「舞戲」中,甚至在商周禮樂中,都能見其蛛絲馬跡它的文化特徵;就其流來講,它是在原生地上生成的一個嶄新的藝術品類,這是一個可以和芭蕾舞、現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種類,這個衍舞種是地道的中國貨。

中國古典舞現在仍未渡過它的童年,其自身還在成長發育中。但是身韻的創建,使它的審美內核已趨穩定,其理論基礎也已比較紮實,運動系統已經形成,我們完全有理由說它已擺脫戲曲的原形,向真正舞蹈的範疇邁進。

產生於八十年代初的中國古典舞《身韻》課,經過十多年的實踐,已逐漸為中外舞蹈界和學術界所認識。1993年,它被國家教育委員會列為優秀教學成果而獲得獎勵。北京舞蹈學院李正一和唐滿城兩位古典舞老教授,毅然整理、創建了古典舞「身韻」課,它使中國古典舞重振雄風,使古典舞事業曙光再現。李正一教授在詮釋「古典舞」時這樣講道:「名為古典舞,它並不是古代舞蹈的翻版,它是建立在深厚的傳統舞蹈美學基礎上,適應現代人欣賞習慣的新古典舞。它是以民族為主體,以戲曲、武術等民族美學原則為基礎,吸收借鑑芭蕾等外來藝術的有益部分,使其成為獨立的、具有民族性、時代性的舞種和體系。」

古典舞身韻及其審美

「身韻」即「身法」與「韻律」的總稱。「身法」屬於外部的技法範疇,「韻律」則屬於藝術的內涵神採,它們二者的有機結合和滲透,才能真正體現中國古典舞的風貌及審美的精髓。換句話說「身韻」即「形神兼備,身心並用,內外統一」這是中國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標誌,是中國古典舞的藝術靈魂所在。身韻,雖然風格源是明顯的,但它已不能再冠以「戲曲舞蹈」之名,它的從戲至舞的蛻變已基本完成。它已擺脫原戲曲舞蹈對角色行當的千變萬化,然而不管怎樣變,又是萬變不離其宗,這個「一」和這個「變」都是一種藝術難得的性格,也是一門藝術的美學的要義。

一個成熟的民族舞演員在舞臺上展現的動作之所以具有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是因為體現了「形、神、勁、律」的高度融合,這正是中國古典舞身韻的重要表現手段。「形、神、勁、律」作為身韻基本動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韻的全部內涵。形,即外在動作,包含姿態及其動作連接的運動線路。神,即神韻、心意,是起主導支配作用的部分。勁,就是力,包含著輕重、緩急、強弱、長短、剛柔等關係的藝術處理。律,也就是動作本身的運動規律。這四大動作要素的關係,是經過勁與律達到形神兼備,內外統一。其規律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力與形合」。這都是精闢的概括與提煉。而這些文字又與元素性動作高度統一、諧調,構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舞蹈美學理論。

1、形

形是指形體外部的動作。它表現為形形色色的體態,千變萬化的動作及動作間的連接。凡是一切看得見的形態與過程都可以稱之為「形」。形是形象藝術最基本的特徵,是古典舞舞魅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傳達媒介。

眾所周知,通過對傳統藝術在審美特徵和各種典型舞姿的剖析,得出了在「形」上必須首先解決體態上「擰、傾、圓、曲」的曲線美和「剛健挺拔、含蓄柔韌」的氣質美。中國舞在人體形態上強調「擰、傾、圓、曲」,仰、俯、翻、卷」的曲線美和「剛健挺拔、含蓄柔韌」的內在氣質。從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畫中不難看出這一點是由古至今一脈相承而不斷發展演變的。如秦漢舞俑的「塌腰蹶臀」、唐代的「三道灣」、戲曲舞蹈中的「子午相」「陰陽面」「擰麻花」,中國民間舞「膠州秧歌」的「輾、擰、轉、韌」,「海洋秧歌」的「攔、探、擰、波浪」和「花鼓燈」的「斜塔」,武術中的「龍形猿步」、「八卦」等無一不貫穿著、人體的「擰、傾、圓、曲」之美。掌握體態及造型的曲線美還需要具有相應的素質能力。因而它也是一種技法,人體的「擰、傾、圓、曲」是整體的形象。從局部來看「頭、頸、胸、腰、胯」,「肩、肘、腕、臂、掌」,「膝、踝腳、步」都有其特定的要求。

2、神

這是泛指內涵、神採、韻律、氣質。任何藝術若無神韻,就可以說無靈魂。在中國文藝評論中,神韻是一個異常重要的概念。無論談詩、論畫、品評音樂、書法都離不開神韻二字。在古典舞中人體的運動方面,神韻是可以認識的,是可以感覺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

在心這一概念中,身韻強調內涵的氣蘊、呼吸和意念。強調神韻,強調內心情感。在形與神的關係中,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領形,以形傳神」正是這此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韻的「韻」。可以說,沒了韻就沒了中國古典舞。沒了內心情感的激發和帶動,也就失去了中國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

「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力與形合」。所謂 「心、意、氣」,正是「神韻」之具體化。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是傳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並不是指眼球自身的運動,而恰恰是受內涵的支配和心理的節奏所表達的結果,這正是說明神韻是支配一切的。「形未動,神先領,形已止,神不止。」這一口訣形象的、準確的解釋了形和神的聯繫及關係。

人們長期為中國古典舞的內在韻律感到神秘,雖然一個「圓」字是早被人們公認的,但它究竟是怎樣的運動規律,身體及手臂的運行軌跡是怎樣的了這是從事古典舞的人們長期困惑的問題。身韻創建者提出了「三圓運動」的理論。他們認為中國古典舞身體運動過程是沿著三個圓形在運動。

這就是立圓、橫圓、8字圓。令人吃驚的是這個擾人已久的問題竟是這樣輕而易舉地被破譯了。而且又是如此準確而簡明。它立刻讓人想到拉班的「球體運動」理論。它們有很近似的思路,又各自解釋了各自的規律。原來真理是很單純的。科學都是經歷了「由淺入深」到「深入淺出」的過程。單純的真理是艱苦探尋的結果,是長期積累,偶然得之。

3、勁

「勁」即賦予外部動作的內在節奏和有層次、有對比的力度處理。比如運動時「線中的點」即「動中之靜」)或「點中之線」(即「靜中之動」),都是靠「勁「運用得當才得以表現的。中國古典舞的運行節奏往往和有規則的2/4,3/4,4/4式的音樂節奏不大相同。它有更多的情況是在舒而不緩、緊而不亂,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自由而又有規律的「彈性」節奏中進行的。「身韻」即要培養舞蹈者在動作時,力度的運用不是平均的,而是有著輕重、緩急、長短、頓挫、符點、切分、延伸等等的對比和區別。這些節奏的符號是用人體動作表達出來的,這就是真正掌握並懂得了運用「勁」。

「勁」不僅貫穿於動作的過程中,在結束動作時的勁更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戲曲、芭蕾舞、武術套路都是十分重視動作結束前的瞬間節奏處理,中國古典舞更不例外,它有如下幾種典型的亮相勁頭:「寸勁」一一體態、角度、方位均已準備好,運用一寸之間的勁頭來「畫龍點睛」。「反襯勁」——給予即將結束的體態造型的一個強度很大的反作用力,從而強化和烘託最後造型。「神勁」——一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神及肢體作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除此之外,還有「剛中有柔」、「韌中有脆」、「急中有緩」等勁的區別。

4、律

「律』這個字它包涵動作中自身的律動性和運動中依循的規律這兩層含義。一般說動作接動作必須要「順」,這「順」是律中之「正律」,動作通過「順」似乎有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之感。「反律」也是古典舞律動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如「雙晃手」,當臂向左晃時,身要有向右拉之勢,才能顯示動作的圓潤與韻味。「不順則順」的「反律」,可以產生奇峰疊起、出其不意的效果。

一個動作和動勢的走向分明是往左,突然急轉直下往右,或者由向前突變向後等等均是。這種「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產生人體動作千變萬化、撲朔迷離、瞬息萬變的動感。從每一具體動作來看,古典舞還有「一切從反面做起」之說,即「逢衝必靠、欲左先後、逢開必合、欲前先後」的運動規律,正是這些特殊的規律產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審美性。

無論是一氣呵成、順水推舟的順勢,還是相反相成的逆向運勢,或是「從反面做起」,都是體現了中國古典舞的圓、遊、變、幻之美,這正是中國「舞律」之精奧之處。

相關焦點

  • 中國古典舞的發展方向
    一、繼承宮廷舞蹈為主,那些本來舞蹈給王宮大臣的舞者,宮廷垮臺了,於民間傳承,以後又進入舞蹈學校,成為中國古典舞蹈的源頭。這種取向,形成中國古典舞基訓的教材編制,具體了基本訓練的內容,然而取用西方的舞蹈多少,保存中國舞蹈多少,以及哪些動作是中國的,哪些不是,便引起了爭議。
  • 中國古典舞的特殊性及民族性的體現
    (一) 芭蕾舞和中國古典舞的不同  1、芭蕾舞的所有腳位和手位都以「開」為根基。通過人體解剖來分析,它具有上、下肢外旋的特點。例如:下肢在一、二、三、四、五位中大腿、小腿、足都要求外開(外旋)。中國古典舞在應用脊椎時,常常不僅有屈又有伸,而且還要有迴旋和側旋。如含、腆、衝、靠是脊椎的伸屈,而擰傾就需要迴旋;臥雲除迴旋外,還需要側迴旋。  3、芭蕾舞的舞姿、旋轉、彈跳大都在額狀面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和塑造形象。因此,動作長而舒展,延伸感強。中國古典舞的舞姿、旋轉、特技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和塑造形象的。
  • 賞析|中國漢唐古典舞《楚腰》
    就中國古典舞的形態而言,在仿古或創新的中國古典舞如《霓裳》《飛天》《踏歌》等作品中,總有些完全相同或相似的東西貫穿於創作活動中,即以一種實現虛與實相統一的手段,追求完滿的舞蹈境界,《楚腰》亦如此。創作者緊緊抓住楚舞翹袖折腰的形態特點,突出女子舞蹈腰部的動態、美感,將歷史與現實、形態與意境這兩對相生相對的虛實關係滲透到舞蹈作品中,舞臺上栩栩如生的楚舞,讓人不知到底身在何處,仿佛漫長的歷史的文化苦旅,在這一刻已是苦盡甘來,那不是文明的浮華,而是升華。 中國古典舞在中國古典美學要求下,從「氣韻生動」到「意境」、「意象」,無不遵循歷史與傳統的演進。
  • 古典舞身韻教學課免費學!學習身韻,提升你的舞蹈質感!
    而對古典舞感興趣的寶寶們應該都知道,在學習古典舞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是身韻!在古典舞的學習中,身韻是必須要系統學習的,它就像是砌房子中的鋼筋支架,是必不可少的!「身韻」即「身法」與「韻律」的總稱。「身法」屬於外部的技法範疇,「韻律」則屬於藝術的內涵神採,它們二者的有機結合和滲透,才能真正體現中國古典舞的風貌及審美的精髓。身韻練習可以說是古典舞的基礎,解決了身韻的問題,基本便能解決舞者舞蹈形態的問題。「無韻則神死,少律風格無」,這句話就非常明顯地強調了身韻的重要作用!
  • 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經典劇目《有鳳來儀》
    作品牢牢抓住「鳳」這一形象,運用中國古典舞的風格韻律與動作素材,結合創作者對中國古典舞的審美認識,演繹翩翩起舞的「鳳」的吉祥畫面。表達了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之美。 該作品曾獲得「2019年第十六屆北京舞蹈大賽」專業少年組創作一等獎、表演一等獎。
  • 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身韻教材】元素、短句等!
    中國古典舞作為我國舞蹈藝術中的一個類別,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和古典風格特色的舞蹈。《中國古典舞身韻:元素 短句教材》是一套學習古典舞身韻的必要教材,它將幫助您更好的掌握古典舞。
  • 古典舞簪子盤發教程
    本文是麗質舞蹈的原創文章,從2018年8月份開始,麗質舞蹈每天都會發表一篇原創性的文章,內容涉及基礎的舞蹈文化知識、舞蹈學習的方法技巧、舞蹈教學方面的心得等等
  • 古典舞《涼涼》歌詞解析
    中國古典舞從其源來說,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復甦,是戲曲舞蹈的復甦,是幾千年中國舞蹈傳統的復興。十分明顯,它的審美原則不是什麼新發明,而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的流傳和延續,是用一根長線從古串到今的,這些原則非但在戲曲中可見,在唐宋樂舞中,在漢魏「舞戲」中,甚至在商周禮樂中,都能見其蛛絲馬跡它的文化特徵;中國古典舞的音樂大多採用中國特有的民族樂器演奏的樂曲,如古箏、二胡、琵琶等。中國古典舞服裝古色古香,根據舞蹈的具體要求也各有特色,漢唐舞大多採用傳統的漢服。
  • 被稱為女神,贏了謝欣的古典舞「標杆」華宵一,差點就跳不了舞了!
    畢竟,「華宵一」這個名字對古典舞藝考生來說,就是一個標杆。  連《舞蹈風暴》第一季的亞軍李響都說:「之前有人說我是《舞蹈風暴》舞臺上古典舞的標杆,我想說的是,那是因為華宵一還沒來。」    0 1  01 年少成名的古典舞者  2009年,在國內最權威的舞蹈比賽「桃李杯」中,17歲的華宵一用一曲《羅敷行》,一戰成名。  她將一位兩千年前少女羅敷時而嫵媚、時而靈動又時而恬靜的形象,演繹得絲絲入扣,一舉奪得中國古典舞A級少年甲組(女子)一等獎。
  • 視頻《伊人紅妝》MV舞之翼品牌流行-古典爵士舞
    【伊人紅妝】MV【中國古典爵士】創始人 劉程浩原創編舞C-Jazz【中國古典爵士】此次的舞蹈
  • 有關楊志剛的冷知識:學過古典舞,和哥哥不同姓,妻子是配音演員
    如此看來,我們對於他的認知還不夠深刻,那麼,有關楊志剛的冷知識還有哪些呢?一起來看很哥解密:01學過古典舞楊志剛的確學過芭蕾舞,小時候因為學校成績差,楊志剛被哥哥郭靖宇送到了藝校學跳舞,而且一學就是六年的古典舞!
  • 盤點擅長古典舞的演員
    小編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對古典舞的演員的盤點,下面一起來看看都有誰吧!#1 白柳汐職業:演員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血型:O型白柳汐,出生於河北省,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中國內地女演員。#2 李嘉雯職業:演員出生地:吉林省吉林市特長:鋼琴、古典舞、聲樂、遊泳李嘉雯,1996年4月10日出生於吉林省吉林市,中國內地女演員,就讀於中國戲曲學院2013級影視表演專業。2015年,李嘉雯因拍攝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十八周年宣傳片進入娛樂圈。
  • 乾貨 | 古典舞手部動作動圖詳解
    先來欣賞一支古典舞~中國舞教練班學員作品
  • 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教學劇目《芳春行》
    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教學劇目《芳春行》
  • 古典舞身韻訓練中眼神的作用及訓練方法
    因而在訓練中不僅要求舞者在肢體上形成韻律和風格,更重要的是以眼神為主,達到古典舞應具備的精神狀態,在課堂學習中如何運用眼神提高表演的質量,表現舞者的內心世界,對舞者來說顯得格外重要。通過出神的眼睛向觀眾展示作品人物的內心世界,不僅能夠體現古典舞意境美,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而且能夠為古典舞的「形」提供生命力[1]。一、眼神的含義「眼神」,從字面意義上看,指的是眼睛的神態。
  • 16個古典舞競賽「荷花獎」《大河三彩》獲得高分數
    晚,第12屆中國舞「荷花獎」古典舞最後一場演出在河南洛陽舉行。16部古典舞競賽洛陽古典舞作品大河文化和體現「河魂」精神的古典舞作品得98.85分,為現場最高分。[同期]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例如,有些作品直接面對革命歷史的主題,古典舞可以是表現人類內心深處東西,古典舞是否穿著古裝跳舞?古人穿著古裝跳舞嗎?僅限於此嗎?主題能否被打破?
  • 孫科《佞幸》君王與男寵,這個尺度簡直是太刺激了(內附全國今日最新發布的19個古典舞視頻)
    2.古典舞摺扇組合,美輪美奐!3.吉首大學中國古典舞基訓,棒棒噠!6.古典舞基本舞姿(正面·背面·側面演示)8.玲瓏女子的古典《花間夢》10.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13級畢業專場
  • 乾貨:中國古典舞常用起始舞姿,身體動作詳細分解
    乾貨:中國古典舞常用起始舞姿,身體動作詳細分解靜態舞姿是指綜合 身體各部位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舞姿,是基本的、單一的、常用的舞姿造型,又稱為基本舞姿,它是形成文化風格、藝術韻味的核心部分。
  • 古典舞基礎八大元素,提沉衝靠橫移含碘仰,附視頻分解教學
    古典舞八大元素 ▲「基礎元素」▲ 在古典舞發展中,身韻佔據了重要地位 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古典舞的演變 身韻在我國古典舞各個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 古典舞公開課丨每一個舞蹈靈魂都身懷絕技
    中國古典舞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起源於中國古代它融合了許多武術、戲曲中的動作和造型 特別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 強調呼吸的配合 富有韻律感和造型感 獨有東方式的剛柔並濟的美感 令人陶醉 古典舞公開體驗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