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八大元素
▲「基礎元素」▲
在古典舞發展中,身韻佔據了重要地位
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古典舞的演變
身韻在我國古典舞各個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不僅能夠塑造良好的形體,還能鍛鍊身體;
另一方面,身韻是我國古典舞的靈魂所在
同時它還打破了我國傳統劇目的格局
通過對古典舞劇目以及教學中身韻的重要性
讓大眾更加了解古典舞身韻.
古典舞提沉的動作要領:
提:也稱為提氣,也就是吸氣;沉和提相反,也稱為沉氣,吐氣。提沉的準備動作:盤腿坐於地上,臀部完全著地,背部垂直於地面,雙手自然垂放於身體兩側或膝蓋上。胸肩放鬆,放鬆。
提,也就是在吸氣的過程中,把氣息提到胸腔,肩背慢慢打開直立,頭部向上鑽。提也是一個起範兒的過程。
沉:中國古典舞訓練基本姿態,在「坐」的姿態上通過呼氣使氣息下沉,感覺氣沒丹田,以沉氣之力帶動腰椎從自然垂直狀一節一節下壓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彎狀,在此過程中眼皮隨著沉氣而徐徐放鬆。沉氣的過程中要把氣息沉到小腹,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氣沉丹田。沉氣的時候就要注意肩部是向下沉,脊背從直立一節一節的彎曲,呈放鬆狀態。很多同學在做沉的時候容易做成含的感覺,這裡我們要注意一下沉的時候是身體正直向下沉,肩微攏,頭胸微含。
古典舞提沉音樂跟練
古典舞衝靠橫移的動作要領:
衝:在「沉」的過程中,用肩的外側和胸大肌向8點或2點水平衝出,肩與地面保持水平線,切記上身不要向前傾倒,是腰以上部分向8點或2點移出,感覺腰側肌拉長,頭與肩相反,肩向左衝,頭略向右偏,眼和衝的方向一致。手可以自然下垂,盤坐時手放在膝蓋上;也可與衝方向一致的手在胸前端起,手心向下,另一隻手背在後面。
靠:首先「提」,然後在「沉」的過程中,用後肩部及後肋側帶動上身向4點或6點「靠」出,感覺前肋往裡收,後背側肌拉長,要求肩與地面保持水平拉出,決不能有躺倒之感,同樣是腰以上部分移出,身如向右靠,頭則微向左轉,眼平視放神,頭及頸部略向下梗。手可以自然下垂,盤坐時手放在膝蓋上;也可與靠方向相反的手向前伸起,手心向上,另一隻手背在後面。
橫移:胸腔帶著發力,向3點和7點方位進行平移!
古典舞衝靠橫移音樂跟練
古典舞含腆仰的動作要領:
含:過程和「沉」一樣,但需要加強胸腔的內收,雙肩向裡合擠,腰椎形成弓形,含胸低頭,可用雙手抱肩尋找感覺.
腆:和「含」相反的動作,在「提」的過程中雙肩向後展開,胸腔向前推出,頭微仰,使肩胸完全舒展開,「含碘」是裡含外開的前後運動.
仰:在「提」的基礎上,雙手展開敞胸,胸上提,頭看上方
古典舞衝靠橫移音樂跟練
古典舞含腆仰音樂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