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你帶來
古典舞中的腳位教學
腳的位置是在解決站立支撐問題的同時
也貫穿於一切舞姿與動作轉換的變化中
任何舞種,腳的擺位都有特定的風格特點
由於古典舞受太極哲學、陰陽學說的文化影響
其腳的位置以錯位、交叉為特點
「
古風柒丫頭」微微老師來帶著大家
來直觀地了解一下~
《古典舞中常用的腳位》
常用腳位一:正步位
動作要領:兩腳相貼,腳尖併攏。
常用腳位二:小八字
動作要領:腳跟相靠,腳尖分開一定角度,呈八字狀。
常用腳位三:大八字
動作要領:在小八字步的基礎上,兩腳跟分開,腳尖分開與肩同寬,呈大八字狀。
常用腳位四:丁字步
動作要領:一腳腳跟與一腳腳心相靠,呈丁字狀。
常用腳位五:踏步
動作要領:在丁字步的基礎上,後腳向後退一步,伸直出點步。
常用腳位六:前點步
動作要領:一腳支撐,另一腳在身體前方做繃腳動作。
常用腳位七:大掖步
動作要領:前曲腿,後腿伸直繃腳點地,身體做橫擰姿態。
常用腳位八:旁弓箭步
動作要領:一腿側曲呈弓形狀,另一腿往相反方向伸直。
常用腳位九:前弓箭步
動作要領:一腿前曲呈弓形狀,另一腿向後伸直。
常用腳位十:撲步
動作要領:在旁弓箭步的基礎上深蹲,身體前俯貼於地,腆胸展背,手臂做託山膀延伸姿態。
這十大古典舞的常用腳位
你學會了嗎?
聽說跟著老師練一練,記得會更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