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正在通用電氣磁共振事業部任總經理的蔡育良,聽到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他的朋友陳女士,為給寵物貓治病,花掉了15萬元,這隻已經陪伴她10年,她最好的夥伴,家人,不治身亡。這是一隻英格蘭短毛貓,體型圓胖、性格溫潤,10年陪伴,深得陳女士的喜愛。然而半年前,短毛急劇消瘦,萎靡不振。陳女士看在眼裡,痛在心頭,帶著短毛尋醫問藥,幾乎走遍了上海所有大大小小的寵物醫院。錢沒少花,病卻不見好,一直查不到病因。短毛貓先天性遺傳病多,先天性心臟病、肥厚型心肌病,都是它們的常見病。寵物得這類病,不像人得類似的病,做個心電圖,拍個CT,基本就可以確診,而是需要非常專業並臨床經驗豐富的獸醫,望聞切,才能診斷、治療。陳女士的短毛貓,就是在這樣不間斷的「尋醫問藥」的過程中,「細水長流」花去了15萬元的治療費。作為陳女士的朋友,蔡育良對她的遭遇深感同情;但是作為一個磁共振領域的專業人士,多年的從業經驗讓他發現了巨大的商機。貓狗不會說話,不會向醫生描述這裡疼,那裡不舒服,更不會表達感覺。這是寵物醫療最大的問題。長期以來,寵物診療都處於以經驗診斷為主的方式,鮮有醫療器械的輔助治療。常見病好說,遇到疑難雜症就比較麻煩了。陳女士的短毛貓求醫經歷,讓蔡育良認識了一個他前所未知的行業,也打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產業:
人患腫瘤用DR/CT/MR來檢測,
寵物的診斷是否也能用這些設備?人醫影像設備競爭激烈,
寵醫影像設備在市場還是空白。現在養寵物的人那麼多,花十幾萬給寵物治病的人都有,搞不好這是個
超級大藍海!這個念頭讓他興奮不已。他連夜召集舊部論證這個商業點子的合理性。
據統計,目前國內寵物市場的規模已超2000億,年平均增長速度近20%。寵物醫療在整個寵物市場的佔比達23%,超400億。
國內有 3 萬家寵物醫院,其中 2 萬家初具規模,30%是較大型的寵物醫院。
國內有超一億的寵物數(主要是貓狗),這些寵物的主人均為潛在客戶。
可以大膽假設:但凡給病寵治療,而不是直接遺棄的「鏟屎官」,都可能是願意花幾百元甚至幾千元為寵物做影像檢測的人。
團隊們激動不已:所有的數據都指向了——「將人醫影像設備應用於寵醫」的商業創意無論是市場,還是用戶都成立!簡直是天上掉下的大商機。在蔡育良的感召下,他的舊部又聚在一起了。團隊匯集了通用電氣及世界500強醫療公司輝瑞和美敦力的頂尖人員,大家將這份事業取名為諦寶誠。然而,當團隊擼起袖子開幹時,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比如,第一臺機器的研發,就面臨兩個問題:
1.人醫機器不適用於體型較小的貓狗,機器太大也不受小面積寵物醫院歡迎。
2.人與寵的診療數據不可復用。
團隊迅速商議破冰方案並行動:改良機器大小,同時有針對性地修改動物的成像數據和序列,改造軟體。這樣,一個獨一無二的諦寶誠資料庫,一臺獨一無二的機器問世了。
蔡育良將第一臺機器放到朋友的寵物醫院測試。因為對機器不熟悉,醫生們還是習慣用傳統方式診療。機器放置一周,鮮有問津,醫生也對這個機器不置可否。蔡育良都有些不踏實了,產品出來,醫生不用,不就沒有銷路了麼?一周後,一位客戶帶著一隻不愛喝水、只愛撒尿的貓來醫院。看似無需診治的「矯情病」,這位「鏟屎官」卻堅持要給貓來一個徹底體檢才放心。小醫院搞搞試紙檢測還可以,哪有辦法做徹底體檢啊。大家想到了角落裡的機器,於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體檢。一檢不得了,發現貓的「公主病」元兇竟是尿道結石。醫院果斷作出了診療方案,很快將貓的病情穩定住了。這位鏟屎官在同城寵物群裡說了自己的經歷,大家都紛紛帶著寵物到這家醫院來「體檢」。一時間,300多元的檢測套餐預約得滿滿當當,原來冷清的醫院生意也爆好起來。接下來發生的事讓諦寶誠團隊始料未及:一家又一家寵物醫院給諦寶誠打來電話,申請在醫院內鋪設機器。市場一度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這接連的好事給了蔡育良極大的信心。他開始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從單一機器到系列機器,從寵物DR到CT到MR,從寵物影像動物腫瘤到心臟介入治療中心的設立……類似人類醫療,諦寶誠可檢測的疾病涵蓋了:異物、腫瘤、病變、骨折、先天性遺傳病等。有了「人醫標準賦之於寵物」的理念,再加上有開普醫療成熟的人醫背景為支撐, 使得諦寶誠擁有了獨特鮮明的市場定位,具備了極高門檻的技術壁壘,一推向市場就受到寵物醫院的大力歡迎:諦寶誠
創立半年,銷售額即達 4000萬元,2019年達1億元,在2020年疫情肆虐百業衰退的上半年,更是實現7000萬元營收。此後,諦寶誠在北京、上海、杭州和瀋陽相繼建立研發中心,並在巴菲特的故鄉——美國奧馬哈市設立了核心技術研發中心。這種研發規模在國內寵物醫療領域極為罕見。四年裡,諦寶誠已擁有了超過八十項國家級發明專利,掌握全部核心智慧財產權。諦寶誠的影像設備市場佔有率超過40%,全國市佔率第一。瀋陽農大禾豐動物醫院是當地的老牌醫院,近年因為受到微小寵物醫院和寵物店的亂象競爭,生意越發難做。2019年初,張院長偶然間看到諦寶誠的報導,他敏銳地意識到諦寶誠可能是醫院重回王者地位的競爭法寶。在進行深入了解後,他快速決定全面引進諦寶誠設備,成立了專門的影像科室。面對重病寵物,經過諦寶誠影像設備檢測,能第一時間做出科學診斷,寵物主人則可根據科學診斷結果來決定寵物治療方案。
僅一年時間,瀋陽農大禾豐寵物醫院的營收就翻了一番。
時至今日,瀋陽農大禾豐寵物醫院全面實現了「寵物疾病早發現、病灶早幹預、病症精準治療」,更通過「零誤診」得到了眾多愛寵人士的好評。在今年一二季度的疫情期間,醫院營收實現了高達290%的同比增長。
這是傳統寵物醫院用先進設備升級換代,重獲市場認可的典型。談到諦寶誠給不同寵物醫院帶來的價值,蔡育良說了兩點:
一、幫助大型寵物醫院:
奠定「區域中心寵物醫院」的地位,為醫院規模化發展構建高門檻的競爭力,提供「更多的產品,更全的服務,更專業的技術」;
二、幫助中小寵物醫院升級增收:
寵物醫院根據自身經濟情況採購機器,可以擺脫過度依賴醫生經驗的困擾。對於年輕寵物醫生的創業,公司還提供醫院經營指導等服務,創造了多個業績短期提升的案例。
「幸虧我去年做了這件事,不然今年全家都得喝西北風。」
天津的楊睿智經營一家餐飲企業。在今年疫情期,他的餐飲企業陷入了長時間的停業虧損狀態。不過,現在的他每個月都能拿到十幾萬元的投資收益,讓全家的小日子過得淡定從容。因此,楊睿智成了朋友圈中的投資行家,很多朋友慕名向他請教經驗。據楊先生介紹,他對寵物醫療市場看好,苦於一直沒有切入的機會。去年9月,他通過東方衛視的真人秀節目《寵物醫院》接觸並了解到諦寶誠項目。這種模式到底掙不掙錢?有著敏銳商人直覺的楊睿智潛伏到諦寶誠的合作醫院摸底:
諦寶誠設備有三個類型:DR(數位化X線攝影)、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MR(核磁共振成像)。DR檢查收費300-400元/次,CT/MR檢測收費1500-2700元/次。以DR為例,把兩臺設備分別投放到兩所寵物醫院裡,兩臺設備保守估計一天檢測2—3個病例,收益平均為600-1000元/天,
一個月就有2-3萬的收入。寵物醫療市場規模2019年增長率69%,按照保守計算一年病例量增長15%,
三年約94萬收益。以CT/MR為例,把機器擺放到寵物醫院裡,保守估計一天檢測2例單子,收益平均在5000元/天,
一個月就有15萬的收入,一年多就回本淨賺,三年內就能實現接近500萬的收入。相比起早摸黑的餐飲業,這妥妥就是「睡後收入」。確認模式有「錢途」後,楊睿智開始考慮項目的風險和經營難度。隨著對項目深入了解,他發現了諦寶誠的兩個獨到之處:
一、雙方可籤署三年回購協議,如果三年後對經營成果不滿意,諦寶誠可以按約定對項目設備進行回購,以此來保證自己的收益。
二、「保姆」式合作幫扶:合作商只需購買機器,諦寶誠負責甄選優質寵物醫院,提供採購、安裝、裝修、培訓,到後期維修保養、系統升級等全套服務。
出於對諦寶誠
「保姆」式合作幫扶的信任與認可,楊睿智於去年10月和諦寶誠合作,投資採購了DR設備,總部負責運營。回顧當時的決策,楊睿智不禁小小得意一把。今年的疫情讓不少投資人虧損嚴重,而自己卻可以輕鬆賺取影像設備收益。最近他聽說,諦寶誠正在升級寵物網上商城和寵物醫院管理軟體,這意味著自己還能獲得更多商品和服務收入。關於售後,他也全無後顧無憂——因為,除國家三包政策外,諦寶誠和寵物醫院還將負責保外維修服務。據蔡育良介紹,諦寶誠在全球合作寵物醫院已超過3000家,影像設備投放量超過1500臺。諦寶誠目前推出了「聯營合伙人」模式,合作商可以選擇合作2臺以上的機器,也可以選擇合作整個城市/區域,獲得區域獨家經營權。諦寶誠計劃在兩年內完成300個城市/區域的聯營目標,讓中國每個成規模的城市/區域,都能享受專業的寵物影像診療服務。
諦寶誠運營總監微信
18301193077
微信二維碼